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怎么寫?我國現在還是多使用填埋的方式進行垃圾處理,這對土地的傷害極大,垃圾分類后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有害垃圾對環境的影響。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供大家參考。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1)
親愛的居民朋友們:
垃圾分類是環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群眾利益、居民生活的重要問題,也是解決環境危機、改善環境質量的最基礎最有效的手段。為持續改善高新區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規范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文明素質,垃圾分類的推廣勢在必行。
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確保垃圾分類推廣成功,需要大家一如既往的配合與支持,為此呼吁大家:
1、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的文明習慣。
2、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紙杯等用品,減少廢棄物。
3、自覺選購和使用再生材料制品,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4、適量點餐、節約糧食、減少浪費、減少廚余垃圾。
5、積極學習和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按照標準和規范,自覺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為方便居民朋友們分類投放垃圾,提醒大家請注意以下幾點:
1、居民投放時請注意投放的顏色:綠色為廚余垃圾、灰色為其他垃圾、藍色為可回收物、紅色為有害垃圾,請不要混投。
2、易混淆、需要注意的物品:植物枯葉、花生殼屬于廚余垃圾(綠色垃圾桶),餐巾紙、冷凍食品等外包裝屬于其他垃圾(灰色垃圾桶)。
3、歡迎您和我們一起宣傳垃圾分類,共同打造我們的美好家園。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分類工作離不開每一個居民的努力,我們提倡: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同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這項行動中來,共同為創造潔美的城市、潔凈的居民環境盡一份自己應盡的力量。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2)
美麗咸陽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創建優美、整潔、宜居、舒適的城市環境是我們所有西北二棉人共同的心愿。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動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推進,倡議如下:
一、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爭當垃圾分類先鋒員。各黨小組和廣大黨員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城市基層黨建和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切實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確保黨員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率先行動。
二、學習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爭當垃圾分類宣傳員。不斷豐富黨建工作內容和形式,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培訓,大力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和理念,普及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操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形成人人參與、共同推進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
三、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爭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員。大力開展和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鄰里先鋒”建設、實施“黨員值守”行動、推進“黨員勸導”行動、開展“垃圾分類張榜”行動等,以實際行動和良好形象,引領親朋鄰里和廣大居民自覺參與、踐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
四、積極維護垃圾分類成果,爭當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積極發揮主人翁精神,認真履行維護城市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督指導義務,落實垃圾分類日常收集監管責任,主動勸導亂扔亂倒、混裝混運等不按規定分類投放、收運生活垃圾行為,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風俗、新規矩。
垃圾分類新時尚,黨建引領我先行。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共同努力,保護環境,為建設富強、人文、健康新咸陽做出積極貢獻。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3)
全縣城鄉居民朋友們:
垃圾不落地、城鄉更美麗;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指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為響應黨中央號召,推動垃圾分類在我縣落地落實,我們向全縣居民朋友們發出倡議,人人動手,一起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樹立垃圾分類意識,爭當“引領者”。強化垃圾分類主人翁意識,樹立“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觀念,把垃圾分類當成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自覺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執行垃圾分類標準,爭當“踐行者”。積極參與,主動踐行,嚴格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從自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好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準確投放,讓垃圾分類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文明行為成為全縣新風尚,讓綠色生活成為大悟新名片。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爭當“宣傳者”。主動向身邊的家人、鄰居、朋友,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宣講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分享生活垃圾分類技巧,引導更多人主動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讓生活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維護垃圾分類成果,爭當“督導者”。垃圾減量,非一朝一夕之功;垃圾分類,非一人一事之成。我們要從自己做起,熱情幫助勸導他人,對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等不文明行為,要敢于批評、敢于挑刺、敢于曝光,齊心協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穩致遠。
我們堅信,有您的參與和支持,有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大悟的天一定會更藍,水一定會更綠,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麗!
大悟縣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指揮部
大悟縣城市管理執法局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地球是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但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帶來的就是垃圾量的激增,生活垃圾成了當今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各類廢棄物和垃圾混裝投放于垃圾收集點,這種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價值的物品卻難以回收。搞好垃圾處理和加強污染防治的根本出路就是最大限度的減少垃圾量,徹底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浪費、大量拋棄的生活方式。此外,生活垃圾被認為是最具有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力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存放和處理迫在眉睫!
垃圾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屬、玻璃、紙類、織物等)、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殘渣、瓜皮果殼、煙頭、塵土、衛生廢紙等)、有害垃圾(熒光燈管、油漆桶、化學品、過期藥品、廢舊電池等)、其他垃圾(建筑垃圾、舊家具、舊家電以及除分類以外的垃圾)。垃圾分類對我們而言,是舉手之勞,但這舉手之勞,卻悄然為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垃圾的減量做出了很大貢獻。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在此,我們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為了保護地球的綠色、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讓我們行動起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我們渴望太陽升起的每一天,天總是藍藍的,地總是綠綠的,空氣總是香香的??請大家共同努力,把藍天、碧水、清新空氣永遠地留在身邊!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5)
居民朋友們:
隨著城市化腳步的日益加快,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我們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越來越多,成份也越來越復雜,垃圾正以驚人的數量淹沒著我們美麗的城市。就在我們湖州市區,目前年產垃圾就達7.8萬多噸,日產垃圾有760多噸,垃圾的數量,已遠遠超過自然界的自我循環,自我凈化能力。
然而,“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卻可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利用碎玻璃再生產玻璃,可節省10-30%,節水50%,減少空氣污染20%,減少采礦廢棄礦渣80%……
為此,讓我們積極響應市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的倡議,積極支持和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為了給子孫后代多留一些資源,請您和您的家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我們相信,有您和您的家人的參與與支持,有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碧浪家園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居民朋友們,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嶄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垃圾分類倡議書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各類廢棄物和垃圾混裝投放于垃圾收集點,這種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價值的物品卻難以回收。目前,垃圾還是依賴填埋的方式處理,隨著垃圾填埋場的逐漸飽和,垃圾圍城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壓力。
為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垃圾的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6)
廣大市民朋友們:
目前,我市城區生活垃圾日產量近150噸,垃圾數量遠超自然界自我循環、自我凈化的能力。然而,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可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利用碎玻璃再生產玻璃,可節水50%,減少空氣污染20%,減少采礦廢棄礦渣80%……
為大力倡導低碳生活,營造文明和諧的生態環境,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
積極發揚主人翁精神,迅速行動起來,做改善環境的先行者,做保護環境的踐行者。認真實踐“可持續發展”生活理念,把節能環保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行動中來,在公共場所將垃圾準確放置到分類果殼箱內。每位市民都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機關、家庭、社區各個場所做起,從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各類小環節做起,共同打造低碳生活。
美麗大豐是我們共同的家,舒適的生活環境需要你我共同創造。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正確分類、投放、處理垃圾開始,更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讓環境更加清潔美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大豐市城市管理局
20__年8月
小學生垃圾分類倡議書(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由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我國為解決能源資源消耗過大和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問題付出了高昂的發展代價。當代世界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你們知道么?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
讓我們結合莘格的實際,大家一起將垃圾分類,讓“創建和諧綠色校園”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
而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學校生活中常見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有:
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
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煙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筒、藥品、化妝品等都是有毒垃圾,需要特別的處理。
我們特面向全校師生員工提出以下倡議:
一、全校師員工要確立“關愛環境從自我做起”的理念,關心人類生存環境變化,強化節能減排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二、學生個人自備垃圾袋,養成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班級設置兩個垃圾桶,一個用來裝不可回收垃圾,另一個用于裝可回收垃圾,實行垃圾分類投放,以便回收利用。
三、將廢紙、塑料瓶、易拉罐等進行分類回收,并作好記錄,所得經費用于班費和開展環保活動,結果作為綠色班級評比的依據之一。
四、倡導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盡量少產生垃圾,特別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垃圾。
五、拒用一次性餐具――節約資源,維護環境整潔。
六、以節水、節電、節糧為榮――讓節儉美德代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