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
寫心得是記錄靈感、梳理框架的重要方法,可以將平時閱讀、交流、實踐中的想法、感悟及時記錄下來,避免靈感的流失。怎么寫好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方便大家學習。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1
我竟然沒有覺察到,這本《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和《八十天環游地球》的作者同是儒勒。凡爾納。聯系兩本書,雖然是漢譯來的,但文筆果真如出一轍——嚴謹、和藹,一個富有人生閱歷的男人,在講述著一個故事。
他就這樣,將《海底兩萬里》,講述了下來。
不思索作者為了表達什么,一心一意地讀他的文章,吮吸他的墨汁,直到在寧靜中讀完這個不平靜的故事。
在我讀來并沒有感到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他離我們的年代好像不遠,最多100年。但當我知道他來自于19世紀時,大吃一驚,我感慨于他驚人的預見力——文章出版后25年才造出潛水艇,且與作者的描繪大同小異。
如同他本人,他的故事也是個傳奇:阿龍納斯——一位法國科學家,他和同伴在美國戰艦對“水怪”的追逐中落水,被“水怪”——一艘潛水艇救起,然后與船長尼摩在深海中作了很長時間的旅行后,耐不住寂寞,最終與同伴逃走。
我對書中開始的追逐行動極其反感,站在兩個立場上來說,是這樣的:尼摩船長對人類的報復確實太過深重,以暴制暴;而人類認為危害自己的東西,只能歸向一個地方,從不思索自己對海洋的過錯。作為人類,我也覺得人類的錯誤更為深重,什么“人命關天”,如果你是一條魚,也會覺得“魚命關天”。就是因為人類的“智慧”,比任何生物都要“高等”,而我們恰好是人類,才會有“人命關天”一說。這個詞,更證明了人類思想的狹隘。
作者希望保護海洋生態的愿望,永遠埋藏在海底兩萬里旅行的字里行間,暗礁、漩渦、鯊魚、土著人,都好似遠古海洋陸地的一種徒勞的警告與報復。
在逃離后,阿龍納斯希望尼摩船長能平息他對人類的憤怒與仇恨,可人類的開采一直不停,對大自然的破壞一直不停,尼摩船長的憤怒也會一直不停……
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搖籃,而我們正在貪婪地啃食著搖籃。過度的開采會使海洋枯竭,每個人都聽得見可持續發展的聲音,可誰又會把它裝在心里呢?人們在海洋上越游越遠,回頭的岸,已快被海水淹沒了。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2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說,擁有無數的讀者,我也被其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第九章――海底葬禮。
在這一章里,尼摩船長駕駛的潛艇發生碰撞遇險,一位船員為救大副,身受重傷,阿隆納克斯教授竭力救治依然無濟于事,不幸犧牲。尼摩船長悲痛萬分,和同伴們在海底為這位英雄舉行葬禮,并將他埋在美麗的珊瑚礁中,以此紀念他的英勇行為。尼摩船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兄弟為兄弟犧牲,朋友為朋友患難!這是全體船員的信念。
我們應該學習這位船員舍己為人的品質。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事跡。在汶川大地震時,許多素不相識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他人的幸存。有一位老師,不怕余震危險,幾次進出學校廢墟,背出好幾個學生,不幸遇難,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一位武警戰士,為救被困的民眾,被石頭砸到,身負重傷;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自愿者,不畏艱難,深入災區,組織救援……這些人,都是我們一生的榜樣!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教會我很多知識,也啟發我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我夢想長大以后能發明一種氣體,心生歹念的人吸進去后會變得善良,多做好事;普通人聞了之后,會變得更加助人為樂,這樣,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和諧、更快樂。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3
這個雙休日,媽媽去新華書店給我買了一本叫《海底兩萬里》的書。這是一本科幻探撿小說,讀后讓我遨游了五大洋的深海幻境,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同時對臨危不懼的科學家倍感欽佩。
書中講述的是“我”與一群船員探索一條巨型海怪之間的歷險故事。“我”偶然結識了一位加拿大水手和一位科學家,并與他們結伴同行,在航行中海上發生了漩窩,“我”所乘的船不幸陷入漩窩。可幸的是,“我”和“我”的兩個朋友在一起,當弄清海怪時,我們與船長尼摩在驚濤海浪中尋找著出路,這其中遇到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都頑強地克服了。同時,書中還向我們展現了海底世界的壯觀景色,原來海底還有那么多不令人知道的秘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去克服它,而不能束手待斃,這樣才能成為勇敢堅強的人。以前我在學習上也碰到許多困難,特別是數學,有些題目我覺得有一點難,就想放棄,不肯動腦筋去想,就去問媽媽或同學。看完《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想到那些科學家,我就感到非常的慚愧,我所遇到的這些困難跟他們相比算得了什么。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像科學家那樣,不怕困難,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后探索神奇的科學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4
世界上有無數的名著在閃閃發光,這些名著都是偉大作家們自己生活的寫照,他們用自身一種不懈的魅力,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法國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就是其中之一。
《海底兩萬里》講述了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作者以追捕海怪為線索,用奇妙的手法,為讀者們展現了一幅幅壯麗的畫面,描繪了一個個精彩而又神奇的故事:神秘的海怪、美麗的海底森林、莊嚴的海底沉船、豐富的海底寶藏、驚險的南極之旅、“復仇”計劃……讓我們一起環游了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尼摩艇長的這段故事驚險曲折,引人入勝。這本書的人物描寫也非常細致,畫面多姿多彩,海底的天氣也是氣象萬千、千變萬化。讀起來令人驚心膽顫,驚心動魄,它的情節曲折生動,讀起來有一種特殊的舒服!
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我學會了堅強,堅持自己的選擇。同時我們還要學習阿龍納斯的勇敢,不管有多困難,都勇往直前,這也是鸚鵡螺號所有成員的精神。
你一定會被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你何不眼見為實,來看看這本驚心動魄的書吧!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5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本書狐妖描述了阿龍納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達卡王子,然后跟著他的游艇經過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種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時也遇到海底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是19世紀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它,帶著我們參觀了一個海底世界,帶我們體驗了一次動人心魄的海底遠游。尼摩船長駕駛著鸚鵡螺號,以飛快的航速,在海里行駛,讓他的客人飽覽了大海無窮的奇異景觀。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底那迷人的自然風光。那兒有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巖石、植物、貝殼和珊瑚,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魚兒擺動著尾巴,在海中嬉戲。尼摩船長實在讓我佩服。他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著,海,為他提供了一切:捕捉到各種美味的海產品;到“海底森林”去捕獵野味;吃到鮮美的鯨奶和從大海藻中提取的甜糖;用貝類足絲做衣服,用鯨魚骨頭做筆,用烏賊魚的汁制成墨水……
大海中的資源十分豐富,人類也可以利用它,當然,我們不可以過量利用。雨果說得好:“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如果我們人類任意地去破壞它,浪費它,它就會給我們帶來災難。
更多的秘密藏在大海里,讓我們一起探索與發現吧!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6
今天爸爸帶我去書店買書,我自己選了一本《海底兩萬里》,回到家我就看了起來。我先被書中的插圖迷住了,看完插圖,我就入神的看了起來。故事簡直太迷人了。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凡爾納寫的,媽媽告訴我他還有兩部作品也很好看,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另一部是《神秘島》。這兩部我還沒有看過。
《海底兩萬里》講的是自然科學史教授皮埃爾。阿龍納科斯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去海底探險的故事。他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海底動植物,讓我知道了許多的科學文化知識。
我印象最深的是遭遇大章魚,開始他們遇見了許多大章魚,他們就浮出了水面,一大群人拿著鋤頭朝大章魚的腳和手砍去,最后大章魚把潛水艇上面的一位水手給扔進了大海。船長正要向它砍去,大章魚突然噴出了一團黑乎乎的墨,船長幾乎什么都看不見。船長又回到了駕駛艙,把船傾斜了許多,把那些大章魚跌到了海里。
看完這本書,我覺的凡爾納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他講的故事太神奇了。它讓我想到一句話: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明白了,干什么事都要努力到最后!
海底兩萬里讀書心得及感受篇7
這個暑假我看了《海底兩萬里》這一本書。
這本書里面說在1866年,海上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好幾艘輪船在航行中遇到了一只巨型海怪,那只海怪體積非常大,游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而且還會發出神秘的光。
于是人們派出美國軍艦”林肯“號去消滅這只怪物,在捕捉過程中船上的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康賽爾和加拿大捕鯨手尼德·蘭一起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海怪的脊背上。原來那只被人類稱為海怪的東西其實是一艘像鯨一樣的潛水船,叫做”鸚鵡螺“號!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比如我知道了印度洋中最厲害的鯊魚是黑鯊魚,還知道了神話中被稱為美人魚的人魚怪物其實就是海牛。我也知道了書中的采珍人是多么的艱辛,他們每天都要下水去采珍珠,隨時都有可能在水中呆太多的時間而死去。他們一個星期只能掙一元錢,而且還要被不勞而獲的財主剝削。
其中這本書里講到說”鸚鵡螺“號正在向北駛去時,因為天氣十分寒冷,冰把船困在了地下,而他們剩下的氧氣只夠他們所有人活兩天了,要把冰打破也需要兩天多的時間,可他們無畏不懼,永不放棄,本著堅持的信念終于逃脫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正如菲利普斯的至理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樣,只要失敗跌倒了再站起來,只有這樣做什么事情才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