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篇1
讀《弟子規》一書,讓我有愛心。文中寫到“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大眾要有關懷愛護的心,人與人之間應該和睦相處,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我以前愛吃的不給別人吃,玩具不給別人玩。
讀了弟子規,我明白了人們應該互相關愛。
這次玉樹大地震,讓我想起要關心災區的小朋友。學校組織大家捐款,我把平時攢起來的零花錢捐給了災區,讓玉樹小朋友們有學上,有飯吃。
《弟子規》這本書真好,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篇2
讀了兩年的《弟子規》,感觸良多。《弟子規》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承載了古人先賢對于人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標準:孝順、友悌、嚴謹、誠信、愛心、仁義和好學。我從身邊的電影卡實際出發,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入則孝,這是弟子規對我們的第一個要求。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圣賢教導我們,要從內心深愛、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莫過于自己的父母,懷胎的辛勞,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們一生都無法報的了。對于我們這種長期出門在外的打工仔,雖然不能待在父母身邊以盡孝道,但我們可以盡自己的努力,替父母分擔一些,多打電話回家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就是對他們最基本的孝道。
泛愛眾,其實就是前面說到了的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以恭敬、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去巴結富人,不看不起窮人,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同時在工作生活過程中,不說人是非,不揭人短處,要尊重同事朋友。我要努力學會去從真心里愛別人。我要不斷歷事煉心、不斷努力。仁慈、悲憫一切眾生,是圣人、菩薩的境界,我要從弟子規的基礎開始,從做一個標準的好人開始,立志向、學圣賢,做菩薩。盡可能的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這個集體更加團結、和諧。打造優秀集體,從我做起。
感謝看購這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夢想,還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古人的洗滌。
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篇3
《弟子規》教育我們做人要先學敬孝,要懂得尊重別人,弟子規會背不行,得按照弟子規的內容一條一條去學去做才是最主要。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敘,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們達到的準則,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學習,如何講究文明和禮貌。
《弟子規》全篇十分短小,360句,僅1080字,卻蘊含豐富,它總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入則孝”告訴我們在家中要聽從父母,愛親人。親人有困難或者有病,要真心實意地幫助照顧他們,不與父母爭吵,聽父母的話。這讓我們在家中與父母之間更加和睦、溫馨。“出則悌”告訴我們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樣,為人為謙虛,見長輩要讓道懂道理,這使我們在外出時有“風度”、“彬彬有禮”。“謹”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小事上也可以體現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須從小事做起,這使別人眼中的我們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謙謙人子。
“信”告訴我們要時時講誠信,誠實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諱,不要喜怒無常。“泛愛眾”告訴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厭舊,要愛每一個人,要心胸寬廣。“親仁”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不要勾心斗角,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密無間。“余力學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聽講時要認真,學習時要努力,寫作時心態要端正,要心無旁物。
弟子規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很多大道理,在今后的做人學習上,我要按弟子規上說的去學去做。
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篇4
在這個愉快的暑假之前,鄺老師讓我們背《弟子規》,這樣可以懂得各種場合的禮貌。背了《弟子規》以后,我知道了《弟子規》主要講的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兄弟姐妹之間要有愛、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做人要有信用等……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兩句話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爸爸媽媽呼喚我們的時候要馬上答應,然后去做。還有爸爸媽媽教導我們的時候要恭敬地聽,爸爸媽媽說我們不好的地方的時候要趕緊接受。
以前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我經常說:“真是的,這么不耐煩,哼!”然后跑到我的臥室里面生氣。讀完《弟子規》這本書以后,當爸爸媽媽再批評我時,我雖然也會說氣話,可是不會跑到房間里去生氣了。即使跑到房間里去生氣,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氣的那么久。爸爸媽媽都稱贊了我。我開心極了!我一定要遵守《弟子規》里面的各種教導和禮儀。
關于弟子規的心得體會篇5
我從書本中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名言,但是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高爾基說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了。
有一次期中考試的前一天,語文老師布置回家認真地看一看書,我回到家里以后,不但沒有讀書,而且還沒有把作業寫完。我這時想:反正試卷上考的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我都會,就不用讀書了,于是我就這樣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了,到了學校后,我把書包放在座位上,我就借著去廁所的名義在樓下玩。直到校長在廣播里宣布考試馬上開始了,我才急匆匆地跑到了樓上,坐在我的座位上準備考試。
監考老師把語文試卷發到了我們每個人的手里,我就滿懷信心地把我的名字寫在試卷上,前面的半頁做得挺順利的,但是到了課文理解題,就出現了我不會的題目,后面一頁的課外閱讀理解,我更是讀不懂了。我絞盡腦汁才想出了一兩題的答案,我懷著沮喪的心情把寫完了之后,把試卷交了。
幾天后,語文成績出來了,我一看,大吃一驚,我居然才考了81。5分!我心想:怎么辦,怎么辦!媽媽一定會揍我的!放學的時候,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里,媽媽見我垂頭喪氣,悶悶不樂,就問:“怎么那么不高興呀?”我啞口無言,只指了指書包,“噢,是不是沒有考好呀?”媽媽嚴肅地問,我點了點頭。
我就把試卷拿出來,讓媽媽看,媽媽看完后,語重心長地說:“你錯的都是文章的閱讀理解題目,以后多讀一讀書吧!”我說:“好的,我記住了。”
從那以后,我寫完作業就復習學過的課文,預習沒學的課文,如果這兩項任務都做完了,還有時間的話,我就再讀一讀課外書,看到好詞好句就摘抄下來,我相信如果我一直保持這樣的學習態度和閱讀習慣,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的。
果然,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語文成績又名列前茅,再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98分,我非常高興。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讀了這么多書,從里面得到的知識使我進步,我領悟到了書籍果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