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0篇)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0篇),供大家參考。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1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的小林校長理解孩子、體諒孩子的所作所為讓我印象深刻,深受感觸。
小豆豆在舊學校時,因為學校的書桌跟家里的不一樣,是開蓋子的,她特別好奇,上課時頻繁地打開書桌,但是老師覺得她是在影響課堂紀律,讓小豆豆受到了懲罰。
舊學校開除了小豆豆,于是小豆豆轉到了巴學園。小林校長讓小豆豆穿最差的衣服來上學,因為他知道小豆豆很喜歡鉆籬笆,每穿一次,身上的衣服就會被籬笆勾得破破爛爛,小豆豆經常因為把衣服勾得破破爛爛被媽媽批評,但她依然很喜歡。小林校長很理解小豆豆的好奇心,不去破壞它。
小林校長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的好奇,讓我深受感動。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果大人也能理解孩子,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該是多么棒呀。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小豆豆舊學校里的老師一樣,不維護孩子的好奇心,不理解孩子。我平時在家里對手工DIY特別感興趣。我用紙、泡沫、紙盒子、膠水做一些手工;我用折紙折鞋子、小包;用舊衣服給芭比娃娃做衣服;還用紙盒子給妹妹做了一個紙板房子……看著自己做的手工心里很有成就感。每當媽媽看到我做的手工,總是眉頭緊鎖,露出一副很生氣的表情。
我做紙板城堡,正做得最盡興時,媽媽就來阻止我做手工,對我說:“奕欣,別做了,趕緊收拾好去彈鋼琴,彈好鋼琴去做作業,寫好作業后看一會兒書,看好書再……”我嘴上不耐煩地說著:“好的,好的。”心里卻想:媽媽怎么老是阻止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需要一點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時間呀。唉,如果媽媽像《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長一樣,多多引導我的好奇心該多好啊!
好不容易完成了媽媽的“作業”,可以繼續做手工了,可媽媽又說:“時間太晚了,快去睡覺,明天早上還要去上書法課。”我心中不禁嘆了一口氣:唉,媽媽怎么還不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啊。
在媽媽看來手工是閑事,要抓緊時間學習,不要做其他沒用的事情。我心中特別氣憤:為什么手工是閑事啊,是不是除了學習其他的事都是沒用的事啊,但我就是喜歡做手工嘛。
小林校長鼓勵孩子要有好奇心,而媽媽卻阻止我做喜歡的事情。老師、家長要維護孩子的好奇心、理解孩子,體諒孩子做得一切,不要阻止孩子們的好奇心。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2
前幾周,我看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非常好看!直到現在,書中精彩的故事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首先,我覺得小豆豆是個聰明活潑、天真可愛的小女孩。一天,在上課的時候,小豆豆看到什么就“哇”的一聲,全班同學就圍著她轉圈圈。以后,她每節課都“哇”的一聲,還因為好奇心不停地開關抽屜蓋子,使老師都無法上課。終于,老師把小豆豆的媽媽請來,把學校發生的一切都告訴她媽媽,讓她轉學。但是,媽媽不想讓小豆豆知道轉學的事,就對小豆豆說:“我們去看看另一所學校怎么樣?”媽媽把小豆豆帶到了“巴學園”這所學校,接下來,小豆豆在精彩的“巴學園”學校生活就開始了。
我覺得“巴學園”真好呀!因為他們可以在電車上想上什么課就上什么課,想去研究什么就去研究什么。學校里還有比較特殊的地方是:運動員的獎品都是蔬菜;他們的校歌只有三個字,那就是“巴學園”;他們吃飯前還會唱歌,而且吃飯時還要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巴學園”的校長也真好啊!第一次見到小豆豆就耐心地聽她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還有一次,小豆豆在樓下買樹皮,可是沒有錢,怎么呢?校長就借給小豆豆錢了。我真羨慕小豆豆能上這所學校!我也真想到“巴學園”去看看,看看可愛的樹大門,看看充滿神奇的電車教室,看看和藹可親的小林校長!這本書也有讓我感動的地方,那就是泰明的死,當校長拿出泰明的照片時,全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心里別提多難受了。我也傷心極了,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淚。
我喜歡小豆豆,因為小豆豆天真可愛;我喜歡小林校長,因為小林校長總是對每個孩子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我喜歡小豆豆的媽媽,因為媽媽一直耐心地陪伴在她的身邊;我喜歡《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有讓我覺得搞笑、入迷、開心、感動的地方。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能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在我讀過的書中,每本都值得我贊賞,但是我最想寫的還是《窗外的小豆豆》這本書。
《窗外的小豆豆》真實地講述了作者本人黑柳徹子小時候的故事。小豆豆是一個天真無邪、無拘無束、充滿好奇心,甚至很調皮的小女孩。她上的第一所小學開除了她,其原因就是她太調皮、太自由,總是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但當她來到巴學園后,小林宗作校長給她帶來的一切,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使她后來成為了一個對孩子格外了解的優秀作家。
這本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位小林宗作先生。他是巴學園的校長,一個與眾不同的校長。他的巴學園和別的學校截然不同,獨具特色的一切吸引了孩子們,讓這些孩子在這里快樂地成長。他有一個最根本的優點,他是一個真正愛孩子、了解孩子的人。他能聽小豆豆講四小時的話,而一點不嫌煩;當小豆豆用自己奇怪的方法想找回錢包時,他能任由小豆豆自己去做想做的事。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小林宗作校長喜歡鼓勵、贊賞孩子們。他總是對調皮的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正是這句話,讓天真無邪的小豆豆有了后來的成就。
我想,如果小豆豆在中國一個普通家庭成長,她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我喜歡這本書,喜歡書里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4
今天,我在圖書室借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書中講述的是作者小豆豆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為調皮,一年級就被學校退學了,而她寬厚、仁慈的媽媽,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卻沒有跟她說,又把她送到了另一所新的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這個學校很特殊,竟然用舊電車做教室,全校僅50個學生,坐座位可以隨心所欲,而且教育方式上也別出心裁,學生每天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組織上課。如果今天一天的課程一上午就能學得又快又好,那么下午老師就會帶她們出去散步,去觀察大自然。晚上,還可以帶著毛毯在大禮堂“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她們吃的飯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吃飯的時候還給唱歌……
在這里,與眾不同的教室,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讓小豆豆過得非常開心快樂!加上她又遇到了一位特別好的小林宗作校長,他寬容、待人真誠,從不歧視像小豆豆那些調皮的“壞學生”,以及成績差的學生。相反,在小林宗作校長的關心、愛護和耐心引導下,在一般人認為是“壞學生”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學生,甚至越來越優秀……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欽佩小豆豆的媽媽和小林宗作校長,因為他們太了解我們孩子內心的想法,他們用獨特的教育方式,讓更多所謂的“壞學生”找回自信,受益一生。大家快來閱讀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5
暑假里,我一邊看老師介紹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邊摘錄書中的好詞語、好句子。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很受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一個因為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學校——“巴學園”后發生的故事。“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它的校長在第一次見小豆豆時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是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稀奇古怪的項目。在“巴學園”,如果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因此,“巴學園”里的學習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因為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擇做一個好學生……
總之,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后,很希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學習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的環境是輕松的,學校里的老師像校長一樣能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6
放暑假了,姑姑送我一本《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有空的時候好好看看。我接過這本有著粉色外殼的漂亮書本,封面畫的是一個小女孩站在窗邊,心想,這個小女孩是不是就是主人公小豆豆?難道是因為她喜歡站在窗邊,所以才起的《窗邊的小豆豆》這個書名?
帶著好奇,我看了前面幾節故事,雖然沒有看完,可是已經忍不住要寫寫自己的感想了。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講述的是她自己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小豆豆因為太淘氣,她的一些“怪異”行為不被理解,導致被原先的學校勸退了,于是媽媽為她換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在那里,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好校長,發現她身上的美,愛護她、引導她,從而改變了她的一生。
一開始我只覺得這個小豆豆也太調皮了,總是做一些在學校不能做的事,讓老師和同學不能接受她,甚至討厭她。直到姑姑和我說了后面發生的一些事,我才知道,是我理解錯了。其實每個小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愛靜,有的愛動,有的聽話,有的調皮,他們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他們只是需要一個人,一個能正確引導他們的人。小豆豆就是這樣,如果她不是遇到了懂她、愛護她的小林校長,那她的一生又是另外一個結果了,我們也看不到這么好的書了。所以我希望大人們不要只關注我們的考試成績,希望大人可以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小豆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7
從小到大,我讀了許多有趣的書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窗邊的小豆豆》了。因為書中描繪了我們經歷過的許多美好的少年時光,詳細地記載了我們童年發生過的好玩有趣的事情。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有幾章讀起來特別的帶勁,比如,《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巧妙地解決了菜品營養全面均衡的難題;小豆豆瘋狂地與小狗洛基鬧著玩,出人意料的是小狗竟然把小豆豆的耳朵咬掉了,讓人心頭為之一顫;令人傷心難過的是泰明那么小就去世了,最后巴學園也在一場殘酷的戰爭中變成了一片廢墟……那些發生在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令人難以承受,時刻撞擊著我的心,淚水不由自主地滑落了下來。
當然,小豆豆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幫助泰明完成了‘我們倆的爬樹’的心愿,她也很愿意說出自己以前不愿說出的秘密。智慧的小林校長總是絞盡腦汁幫助高橋,設計一些適合高橋君比賽的項目,讓他拿第一,樹立生活的自信,真切地體現了校長對同學的關愛之情。
巴學園讓小豆豆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獨特的電車教室,依自己的心情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隨便挑選自己的座位,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棵屬于自己的樹……這一切都讓小豆豆興奮不已,使原本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她體驗了從未有過的快樂,為她以后成為大作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巴學園里有太多讓人難忘的人與事,有天真、貪玩的小豆豆,教導有方的小林校長,都使我不止一次地翻書重溫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8
自從我上了五年級后,就沒有任何一本因內容精彩而使我整天想得失魂落魄的書了。可是,媽媽卻買了一本《窗邊的小豆豆》給我,我對這本書十分好奇,所以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在二戰期間,有一個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在一個叫“巴學園”的學校里快樂上學的故事——小豆豆因為調皮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但就因為這個,小豆豆辛運地來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巴學園。在巴學園里,他結實了許多新朋友:泰明、小林先生、阿泰;在巴學園里,他學會了樂于助人,關愛他人;在巴學園里,她由一個“怪怪”的小女孩經過小林先生的指導后變成了一個能讓人接受的乖小孩。
讀完這本書后,我合上書,仔細回想一下書中的故事,我有感而發:
既然在二戰期間的小豆豆都能這么快樂、開心地過好每一天,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像小豆豆一樣,開心地過好每一天呢?原因只有一個:我們不夠自信。
為什么我們不自信呢?就是因為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挫折,你不斷的失敗,也不斷的成功。然而失敗卻在你的腦海里留下了陰影,使你不敢再面對挫折,信心也就自然的飄散了。
小豆豆樂觀的人生態度使她挺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最后走向成功。如果我這時問你:你是一只白天鵝嗎?你可能會說:“我還不夠完美。”
那么,就讓我們學習小豆豆樂觀的生活態度,補充我們身上未長成的羽毛,從一只丑陋的小鴨,脫變成一著完美的天鵝吧!
“心靈的完美,是努力得來的!”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9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它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書中小林校長與小豆豆初次見面的情形被視為經典。從校長一開始的態度,如“立即從椅于上站了起來”,“把椅子施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對面坐下來”一直到耐心的聽小豆豆絮絮叨叨的講了四個小時。這期間,校長一會兒笑,一會兒點頭,一會兒又說:“還有呢?”直到后來愛講話的小豆豆都沒話好講了。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親的人。因為小豆豆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人用這么長的時間來聽自己講話。而且在這么長時間里連一個呵欠也投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情。就像同小豆豆談天一樣探著身子非常認真的等她把話講完。通過這初次的見面,讓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長對她的尊重,更讓她開始喜歡校長,喜歡學校,喜歡上學。
書中提倡生態式教育,其目標是生態的。正如生態農業中,只有充分關注土壤、水分、溫度等是否適宜,才能實現莊稼的豐收。在生態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學生智能的發展,必須要關注對學生其它相關方面的培養,如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素質的培養等等。
文中小林校長的教育目標,引其原話就是“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印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在巴學園中,處處體現了小林校長對教育的熱忱和對學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更重視學生生活習慣、心理健康、社會情理等方面的塑造。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完整的人”。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篇10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以自己的童年往事作為素材所作的兒童文學作品。
書中講述了的主人公小豆豆因為淘氣而被原學校退學,轉而來到了特別的巴學園的故事。對小豆豆來說,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是與眾不同的,因為他時常夸獎小豆豆,對他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啊!”。在巴學園親切隨和的教育下,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淘氣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他在巴學園里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的教育是生態式的教育,正如生態農業中,只有充分關注土壤、水分、溫度等是否適宜,才能實現莊稼的豐收。在生態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學生智能的發展,必須要關注對學生其它相關方面的培養,如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素質的培養等等。”
小林宗作校長的教育目標,引其原話就是“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印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
巴學園還很照顧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典型的是泰明同學和高橋同學的例子。他們兩個都是身體有些缺陷的孩子,小林校長用心良苦的想消除他們“與別人不同”和“不如別人”的感覺。通過不穿泳衣游泳讓孩子們認識到“什么樣的身體都是美的。”這樣像泰明同學那樣患有小兒麻痹癥和有身材異常矮小的生理缺陷的孩子去掉其羞怯心理,進而也可能讓他們不致產生自卑感。
面對高橋同學腿短的缺陷,校長專門設計了利于他表現的運動會項目,使他將缺陷轉換為優勢,贏得了各個項目的冠軍,讓他有機會憑著自己的本事取得成功,讓他能“感受到冠軍的`快樂”,并希望在他幼小的心靈里還沒有因為身體不再長高而形成自卑感之前,“永遠不要忘記奪取冠軍的信心”。使高橋同學獲得了學生們的尊重,更讓他自己贏得了自尊。
巴學園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它的與眾不同讓孩子們在愛中學會成長,在成長中奠定了一生的良好基礎。
《窗邊的小豆豆》能夠引起無數人共鳴,在兒童教育的方式上,給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啟示,這本書不僅是適合小孩子們閱讀的優美的兒童小說和成長故事,同時也是寫給全天下的父母親、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們的“教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