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體讀書筆記
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人們會變得更專注,更容易沉浸到書本之中,這很自然的就提升了你的閱讀速度。怎樣寫2023三體讀書筆記?這里提供2023三體讀書筆記分享,供大家參考。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1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地球人就是傻孩子,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則,傻傻等著外星文明拯救自己,招來了強大的對手,家也快沒了。
還好三體人沒法識別地球人的內心想法,于是地球方制定面壁計劃。賦予面壁人至高無上的權利,隨意支配資源,通過表象迷惑三體人,實則進行誰都不知道的對抗計劃。三體支持者中同時出現了破壁人,需要撥開重重迷霧,了解面壁者的真實意圖,并公之于眾,讓計劃中止。本身這個設定就挺有趣的,所以看這一本中數個讓我覺得激動的時刻就是某個不起眼的人突然出現了,告訴面壁者:__,我是你的破壁人。然后講出他看到的面壁計劃真正的樣子。四個面壁者,四個面壁計劃,一個比一個精彩。
羅輯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作為唯一一個被三體世界數次下令追殺的`地球人,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有時候最厲害的武器其實最簡單,都不需要花費多少資源。羅輯的武器就是在他掉入冰湖中的那一刻突然參透的黑暗森林法則。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2
葉文潔,---時期的遭遇使她對人類文明極大痛恨,凈化人類成為她的目標。所以她暴露了太陽系的位置。讀的時候我對她很痛恨但是她的見解與思考直接引出第二部黑暗森林,她的思維是深邃超前的,還有這時期的章北海,楊冬,也許她們都已經看到了結局。
羅輯也是受葉文潔的啟發,思維頓時開闊,掌握主動權并且意志堅定。這一時期的人類親身體驗過戰爭,體驗過科技,能把握事情的精髓和關鍵所在,一針見血,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第二部第三部可以看到她們后續那精準鋼鐵般的意志和執行力。
第二部中新人類文明太過于脆弱,沒有基礎科學支撐,虛華的外表,看似強大真實卻太脆弱,如同嬰兒時期,沒有經過戰火洗禮和艱苦斗爭的歷史,天生的缺陷。
人類的關鍵人物程心,過于脆弱的心靈,一再干涉文明的進步,導致人類文明萎縮退步,毀滅到來之際全軍覆沒。總之,文明的進步需要犧牲和奉獻精神,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思維是進步的階梯。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3
三體這本書我是帶著好奇的心情來看的,我好奇是一本什么樣的科幻小說會有著這么大的影響力,很佩服大劉能通過寫宇宙來映射現實,在看真本書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所知道的知識真的是不夠用,只能頻繁的問百度。
在三部曲當中,第一部充滿著歷史的氣息,有許多的對人性的描寫,當葉文潔按下發射按鈕的那一刻,她不知道的是,整個人類,整個地球,整個太陽系的命運已經發生了改變。
第二部曲,羅輯博士是小說中我最佩服的人,他在度過了,剛成為面壁者的迷茫之后,意識到了自己對整個人類的責任,在他的思索當中發現了宇宙最基礎的規律“黑暗森林法則”一旦被發現,能生存下來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宇宙社會學的基本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在不斷的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宇宙在有限的物質資源中還要面對文明的生存和擴張,這和地球又有什么區別。)羅輯博士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執劍人,在震懾紀元中沒有人理解他的做法,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堅持。終日面對著一堵白墻逼視著三體世界,54年間沒說過一句話。他和地球融為了一體,沒有悲傷,沒有希望。
第三部,是我感覺最壓抑也最難懂的一部,云天明我感覺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他帶著愛帶著人性,奔向了三體艦隊,為的只是我愛你,與你無關,而云天明真的做到了,他送了一顆星星給程心,送了一個小宇宙給程心,到死都沒有碰過程心的手。程心有很多人評價他是圣母婊什么的,但是,選擇一個人或者一百個人的死亡在人性和道德上又有什么區別呢?只能說錯的不是他是整片黑暗森林吧。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4
《三體》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似乎更多地在回顧歷史,第二部在現代社會中,而第三部是對人類而言的遙遠的未來,在這個未來,存留不多的人再次檢視自己的文明留下的痕跡,也按照人類社會的文明規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我覺得支撐起三部的支架,是宇宙社會學和人類的文明。
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是: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其兩個重要的概念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在這種情況下,既有地球文明,亦有三體文明,還有整個有一片片黑暗森林的宇宙。
人類的文明,一開始是人類之間的欺詐、陰謀,后來是人類之間的愛,使得故事一層層展開,一層層延續。而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揭示了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消逝的原因,引導著最后的結局。
羅輯、維德、云天明,他們是看穿宇宙與人類文明的人,雖然看透卻無法拯救整個人類文明,最后在釋然中走向人生終點,終究歸為滄海一粟;程心,是有些人類母性之愛的人,一生在責任、愧疚、茫然中度過,被命運拋向榮譽的制高點或制低點都由不得她,或許是因為她一次次的錯誤選擇導致了地球文明的災難,就如她所想“或許正是她的這種愛使自己的.孩子們墜入深淵”。但是也正如關一帆所說:她做出了地球文明最好的選擇。而程心與關一帆,也在最后的平靜中離開自己的小宇宙,選擇成為大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在讀《三體》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神話、歷史、現在與未來的交織,看到了零維、二維、三維、四維還有文中沒有描繪了出的以及我現在想象不出的十維宇宙的交織,還有愛、陰謀、謊言、欺詐、敬佩的交織。
我在剛讀完這本書的兩個小時之內,無法從震撼中走出,這種震撼卻又恰似某種平靜,就如“在這個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幾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環境中靜靜地漂浮著,有一條小魚從一只水球中蹦出,躍入另一只水球,輕盈地穿游于綠藻間。在一小塊陸地上的草叢中,有一滴露珠從一片草葉上脫離,旋轉著飄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縷晶瑩的陽光”。
而這個可能會是宇宙歸零后存在的唯一生命。
但此刻如此平靜。
即使成年,仍希望以后讀更多科幻作品
我很久沒有讀科幻小說了。
以至于在讀完《三體》后,感覺就像很久沒有仰望星空一樣。
或許是因為以前總覺得,幻想只屬于童年。
當然,在遠離科幻小說的過程中,我也常去電影院看一些科幻類的電影,但是它們給我的感覺總比書籍帶給我的要少很多。
我們在知曉自己不想成為怎樣的人之后,不斷摸索,尋找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答案或許就在那個想象的未來中。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5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科幻世界》,或許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所以很喜歡這類的科幻小說。但自上大學以后,每天大多數時候都是優哉游哉的掛在網上,也就再也沒接觸過這些科幻類的小說了,盡管還是很喜歡科幻類的小說。網上對《三體》的評價很高,所以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夜里,我就決定讀一讀這部小說。對我來說,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讀的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
在一股腦看完《三體》之后,我竟然還不滿足,很想知道后來的結局是什么,所以就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囫圇吞棗的看完了后面兩部小說《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這三部小說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在第三部小說將要看完的時候,我就自作聰明的用了一句老話總結了這三部小說的主要情節: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但是第三部小說看完之后,再從頭回憶,唏噓不已,覺得自己當初的總結真是太膚淺了。
誠然,從情節上來說,確實能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來總結,但這三部小說的精髓確實不在此處。如果這三部小說僅僅從情節上來說,我相信有很多小說比它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它一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科技,二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三沒有宏大場面的描述,但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吸引力,我覺得是因為作者在小說中包含了較為深刻的哲學思考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在第一部里,經歷過迫害的葉文潔見到了人類的總總罪惡,心里懷抱著宏大的理想,卻無實現的途徑,內心的苦楚和絕望可想而知。在偶然間利用太陽和地外文明三體世界取得聯系之后,內心狂喜不已,希望能借由外來力量來凈化人類世界,若非內心失望之極,恐怕她是不會萌發這種念頭的。可是結束后,國家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未來又是一片金光大道,如果以后沒有遇到伊文斯,恐怕三體世界和人類世界之間的命運也會改寫。而伊文斯之所以想借助三體世界的力量來徹底消滅人類世界,也是因為對人類世界種種罪惡的失望,認為人類罪大惡極,無可挽救。最終地球出現了三體組織,這個組織是三體世界在人類世界的情報員和計劃執行者,雖然他們都懷著不同的目的。雖然最后三體組織被搗毀,人類世界也拿到了三體世界和三體組織的通話記錄,知道了三體世界的情況,也了解了他們的打算,但卻整體陷入了絕望之中:三體世界科技之文明遠處于人類文明之上,出于對人類文明加速發展的恐懼,他們發出了兩顆智子,徹底鎖死了人類世界的基礎文明。這也意味著人類科技再也無法出現質的飛躍,只能在現有基礎上修修補補。正像文中所講,在三體世界看來,人類只不過像只蟲子那樣不足為懼。
在第二部里,由于人類世界得知三體世界將在四百年后到臨地球,屆時整個人類文明將會毀滅,由此全世界陷入了大恐慌中。為了挽救人類文明,地球各大國空前的團結起來,面向太空組建防御體系,同時也討論逃亡計劃。但正如作者在小說中說的,基于人類自利的本性,都希望自己是逃亡者的一部分,否則誰也別想逃走。所以世界政府也制定了針對逃亡者的禁止法案,全力對抗三體世界。因此整個世界轉入戰時經濟體制,發展太空艦隊,尋求與三體艦隊的正面交鋒,同時針對三體世界思維透明的弱點,選出四位面壁者,企圖迷惑三體世界,并在關鍵時刻給予其致命一擊。但面對三體世界的絕對科技優勢以及三體組織殘余力量的全力反擊,有三位面壁者都被破壁,最終落得可憐下場,正如小說中說,無論做什么,三體世界都不在乎,畢竟三體文明遠遠超出人類文明,人類依靠現有科技根本不可能戰勝三體世界,人類還是像只蟲子一樣不足為慮。但轉折也就出現在第四位面壁者羅輯身上。面壁者羅輯,是個很有趣的角色,他只是一個騙吃騙喝的所謂學者,所做的研究也都是投機取巧的研究,但正是這些研究竟然讓三體世界懼怕。直到后來,羅輯頓悟出了宇宙中的基本規律,并發展出了黑暗森林理論,才威懾住三體世界,使人類世界得到短暫的和平。所謂黑暗森林體系是基于這樣一條殘酷的規律,任何一個文明都會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擴張,并且為了自己的文明能夠保存,不得不對其他已知文明保持相當的警戒。因此,每一個高等文明,一旦發現宇宙中有其他文明存在,必定會對這個文明進行致命打擊。
在第三部里,人類世界由于長時間的安定,漸漸產生了一種錯覺,忽視了宇宙規律殘酷的真相,在對新一屆執劍人的選擇上,選擇了頗有母性光輝的程心,因此無法威懾住三體世界,引發三體世界對人類世界的攻擊,最終人類世界殘存的戰艦在宇宙中廣播了三體文明的坐標,導致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被更為高等的文明所消滅。然而更為高等的文明也在和其他高等文明之間進行戰爭,最終趨勢是使得宇宙漸漸死亡。或許死亡之后,才是新生吧,一些高等文明,被稱為歸零者,他們致力于使宇宙回到大爆炸的起點,重新開啟宇宙中的田園時代。但這個夢想究竟能否實現,關鍵在于宇宙中各個文明有沒有這樣的共識,愿意向宇宙中歸還質量。
統觀三部小說,正如我在前面說的,并沒像其他科幻小說那樣,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全文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奇特發明。甚至,在前兩部小說中,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人類的科技完全被智子鎖死的前提下,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只能對現有科技挖掘潛力,小修小補。由此可見,作者著重表現的不是他豐富的想象力,而是基于對世界、對人性的觀察后所形成的宇宙哲學和人文情懷。作者對人性、對文明的解讀,在小說中表明無疑,不得不讓人佩服作者思想所到達的深度。我個人認為,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現的是他對生命與時間的關系、文明與時間的關系、以及文明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時間對生命來說意味著什么,對每個生命體來說,都希望其存在的時間越久越好,如果是能長生不老那便是再好不過了。但許多人可能并沒有更進一步的思考:生命對時間來說意味著什么?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時間是什么,它無時無刻的推動著我們往死亡里更近一步,那是生命的終結,看起來,時間跟生命是對立的。但正如大家所說:吃飯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每個人在其有限的生命里,都會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想法,但有相當一部分人僅僅是有想法而已,卻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把這些想法都撒到了房前屋后的野草叢中,即使心有不甘,也無可奈何。我不知道他們在老態龍鐘的時候,坐在冬日的暖陽下曬著太陽的時候,會不會偶爾想到自己的夢,后悔當初放棄了選擇的機會,至少,如果在我年老的時候,肯定會后悔不已的。聯想到作者在文章中的一句話:給時間以生命,而非給生命以時間,乃是對這種現象最好的注腳。當生命再也沒有其他的色彩,該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或許比死亡更為難過。在第一部小說和第二部小說里,三體世界里的那個可憐的監聽員,或是地球上處在戰時經濟體制下艱難生活的百姓,恐怕都深有同感。
而對文明與時間的關系,其實也正如生命與時間的關系差不多,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文明當做一個生命的個體來對待。在小說中,無論是三體文明還是人類文明,或是其他更為高等的文明,都希望能將自己的文明更為長久的存活,而為了這個目標,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三體文明在屢次的天災中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建立了不可置疑的獨裁統治,每個三體人一旦失去了利用的價值都會毫不留情的被毀滅,在這樣的文明中,沒有宗教、沒有藝術,只有對科學無盡的專研和對宇宙的無窮探索。可頗有戲劇性的是,科技的發展一直是勻速前進,甚至有減速前進的趨勢;反而是在跟地球文明有深入的交流,藝術領域全面發展之后,科技竟然有了爆炸式的增長。反觀地球文明,在面對三體文明的侵略時,全球經濟轉入戰時經濟體制,也形成了獨裁的政府,為了和三體艦隊抗衡,一切都圍著軍事服務,所有行業一片凋敝。但就是這樣,在發展太空艦隊的時候,始終無法攻克其中的幾個技術難點,反而是在經過大低谷、第二次文藝復興之后,這些技術難點又有了戲劇般的突破,科技也出現了迅猛發展。直到第二次文藝復興之后,人類文明反思過往的一切,終于認為:給時間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時間。如果一個文明注定要終結,與其苦苦尋覓使它更為長久的生存之道,還不如在它短暫的生存時間內,創造出燦爛的人文光輝,滋潤每一個人的心靈。自然,對生命來說,文明意義重大,如果沒有文明,生命的存在就顯得極為蒼白無力,正如三體世界的可憐的監聽員。
當然了,在這部小說里,還有對人性的一些刻畫,許多地方都有生動而現實的描寫,基于人類自利的本性,做出這些舉動也無可厚非,只能寄希望于人類文明所產生的人文意識和道德束縛來進行制約。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6
一部巨篇硬科幻小說!任何一部科幻甚至是玄幻小說恐怕都沒有如此恢宏大膽的想象力與控制力啊!直接把宇宙、宇宙、宇宙給寫死了!肆無忌憚想象力和運籌帷幄的掌控力!
不得不承認,很多大段的細節描述因為長篇的篇幅而被我忽略速讀過去了。慚愧~但是另一方面,劉慈欣的想象力,邏輯能力,科學知識,心理學,博弈論……太強太厲害了!
說是因為這部小說,打開了一閃新世界的大門也絲毫不為過啊!
非常精彩的一部鴻篇巨制啊!有很多次,我都已經被其中的科學描述和邏輯推理而將其中的內容信以為真了!但是因為現在生活的世界觀所限,誰又能斷言他所言非虛呢?
此處僅舉一例為例做結。倘若人類真的實現了冬眠技術,那么誰可以享有冬眠的權力呢?因為正如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所說“人人享有生存的權力”。冬眠意味著可能生存到具有長生不老技術的世界!從而人們最基本的人權(生存權)就是不平等的了。這種“諾亞方舟”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問題要遠遠大于限制其發展的技術問題!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道路上不可逃避的問題!
2023三體讀書筆記篇7
《三體》看完之后,好久沒有回過神來,作者這種結局安排,讓我覺得心里空空的,作為人類中的一員,我覺得我很害怕書中所寫的那些讓人不安定的各種因素,那種讓人心悸的暗黑,那種一覺醒來發現已經沒有所謂的時間,直接進入時間真空狀態,或者是當你睡著之后,再也醒不過來了……
作者真的是很成功,把科幻小說寫得像真事一樣,讓我深陷故事之中,我甚至有時候在深夜里不自覺的看著窗外的夜空想入非非。人類文明在浩瀚的宇宙里面太弱小了,當讀到“歌者”這一部分內容時,人類雖然與它同位“低熵體”,但是人類跟它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在其他文明面前,我們就只有被清理的份,沒有任何可以抵抗的能力,當我們以為它已經屬于是厲害角色了吧,可是,還有更厲害的。
母世界←→邊緣時間;種子←→歌者;低熵體←→坐標;探知可逆定律;超模——長膜——中膜(原始膜)——短膜;二向箔、二向化;力場觸角等等,這些詞語對我來說離自我發展區太遠了,現在我更想知道的是,宇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呢,從最后的超模廣播信息中,我們了解到宇宙里面存在的語言種類竟然達到一百五十七萬之多,雖然說宇宙很浩瀚,但是三體文明在這里都不算什么,更何況人類文明了。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難道說這就是宇宙世界的“自然規律”,在宇宙中,你在快都有比你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慢的,就在這種看似無序的狀態下,隱藏著嚴酷的規律,因為如果你看到了它,那么它遲早也會看到你,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因為什么事情都等別人做是危險的,搞不好自己也會被清理掉。
天空——大海,人類一直想探究的領域,但是里面的秘密又豈是隨便能夠研究明白的呢,如果我當時在那種環境下,我可能屬于是“逃忙主義者”又或者是“消極主義者”,而且要選擇的話,我也肯定會選擇“暗黑計劃”,藏好自己,活著才是最主要的。另外,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種族,甚至是每一種物種能夠改變的,我們如此渺小,就如一粒眼睛無法看清的塵埃,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做孩子就該做的就行。
書中的精髓沒有讀懂,還有想再看一遍的想法,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多內容都無法理解,更想有機會讓老師講解一下書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