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路遙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平凡的世界》路遙讀書筆記【篇1】
從平凡里走過,卻留下壯闊的詩篇,這世界里需要無所畏懼的勇士、力挽狂瀾的英雄,而英雄也有最平凡不過的生活。但無論如何演繹,這世界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感人至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除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也許不像現實世界那樣具象真實,但其中卻蘊含著強烈而復雜的情感力量,是用現實世界的語言難以形容的。作者對李向前殘疾后的心理描寫字字中我心懷,他自卑敏感卻自強自尊,準確地反映了殘疾人的普遍心理,他怕人們異樣的目光而不愿跟妻子出門逛街,卻愿意在街邊擺攤釘鞋,是的,釘鞋對他而言不是掙錢的職業,而是證明自我價值的方式,對殘疾人而言又有什么比證明自我價值更為開心的呢?只要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才能昂首挺胸的活在世界上,李向前如此,我亦如此。能夠準確把握每種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狀態是路遙的偉大之處,也是我最為感佩的地方。
糾結與掙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現實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常常使人徹底墮落,只有在無比的痛苦中還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著生活馬車車轅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孫少安和孫少平就是這樣的強者,他們經歷過巨大的艱難與痛苦,卻把艱難痛苦都當作人生的財富,始終緊握生活的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闖蕩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們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孫玉厚。孫玉厚年輕時就有一股不屈服命運的倔強,他不惜傾家蕩產去培養弟弟孫玉亭,欠債給弟弟找工作、娶媳婦,只可惜孫玉亭只是一塊朽木,經不住這般雕琢。隨后而來的又使孫玉厚陷入極度的貧困,這讓他不得不在命運面前低頭,不過他倔強的個性卻毫無遺漏的遺傳給了兒女。在兒女們面臨人生岔口的時候,他從不以父親的權威去干預兒女的選擇,而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可當兒女被生活的風浪擊倒而陷入絕望的時候,他又會以父親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和撫慰受傷的孩子,讓他們重拾信心站立起來。這樣開明的老人值得每一個人的尊重。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欲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無需加以指責,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孫少平絕不會掏一輩子煤,而我們無法得知他的未來,我們只能祝愿孫少平還有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斗的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還有太多的經典難以言盡,像金成與孫衛紅的純戀、田潤生與郝紅梅的苦戀、孫蘭香與吳仲平的妙戀,還有杜麗麗與古風鈴之間的有些變質的愛戀,這些都在喜怒哀樂之間讓我們思考,給我們感動。
《平凡的世界》路遙讀書筆記【篇2】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我真正意義上肯靜下心來細細地去閱讀的名著了。而我也慢慢的發現,我已經成為岳老師說的那種已經對這本書達到愛不釋手的那種境界的人了。在這本書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優美的語句,更重要的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
孫少安和孫少平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盡管他們的結局不同,但他們卻都時時刻刻為家里人著想。孫少安放棄了輝煌的中學生活而回家下地干農活是為了幫助年齡大的父親分擔勞苦;孫少平來到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幫經濟貧困的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人物就是孫少平了。他的生活豐富多彩: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從他第一次“失戀”起開始他就變得越發的成熟,他開始逐漸地分擔家庭的困難,而同學田曉霞的幫助更讓他找到了人生追逐的目標,他開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他不想順承當一個農民的命運,他要打破這種世俗,到大城市里去謀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雖然他在這條道路上受過艱辛,磨難,但他從來沒有過怨言。相反,他常常用自己的目標來激勵自己,迫使著自己去努力,去奮斗,正是他這種頑強的毅力何不怕苦的精神,讓他從一個到處找工作且吃苦賣力的攬工匠成為了吃“公家飯”的煤礦班長。
孫少安雖然沒有闖出農村,但他也憑借自己的勤懇在農村里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文中還描寫了:從追求自己的幸福到最后屈服于生活的田潤葉;與孫少平志同道合且又互相深愛著對方的田曉霞;渴望自由愛情卻被家庭無情拆散的金波。這每一個凄美的愛情和感人的故事都會吸引著你繼續去閱讀。這本書值得大家去閱讀!
《平凡的世界》路遙讀書筆記【篇3】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 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把生活的苦難、殘酷和卑微描寫出來,是路遙的特色,許多作家都能這樣做。而能夠把年輕人的貧窮和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這才是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只有明白了作家對貧窮的這種詩意的態度,才理解路遙的作品。而路遙難能可貴的是,當他成名以后,他并沒有忘記過去的苦難,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過去思考的東西噴發出來,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這樣的跳躍。他特別想超越活著的本身,特別想超越這種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詩意。那么這種詩意過去頑強支撐他生存,也是他創作的通靈寶玉。
路遙先生在頒獎典禮上發言時說:“我們的責任不是為自己或少數人寫作,而是應該全心全意全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我國各民族勞動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壯麗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作家藝術家。人民是我們的母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于它的枝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
這些是路遙先生說過的話,他做到了。一直以來,他的作品都是深深的打動人心,并且贏得了各個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的稱贊與敬佩。在貧困中成長起來的路遙,他最終表現出的知識面,思考能力和創作成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平凡的世界》路遙讀書筆記【篇4】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有種火辣辣的感覺,有時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他評訴,只有對他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概括,苦難、奮斗、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的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業績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
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事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
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其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負重,不卑不亢的學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通道中……
在這些平凡的故事中,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樣去生活,和我們對于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生活讓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