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
讀書不但可以滋潤讀者的心靈,充實讀者的精神世界,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者面對生活的狀態,多讀一些好的書籍吧,它會讓你受益終身。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也會愛上讀書!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篇1
《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霍爾頓,他是一個四門功課都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的15歲少年。他倒扣鴨舌帽,穿大號風衣,抽煙、醺酒,滿嘴他媽的、混帳。因被開除而又不感回家而開始了他維時幾日的流浪生活。他厭惡這個世界,他認為大人叫他讀書就是為了以后能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討厭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自己卻揮霍無度,說自己不是把錢花了就是扔了,是個十足的敗家子。討厭別人談論酒和女人,自己卻醺酒、戀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幾天里糊里糊涂地找來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無法統一使他痛苦萬分。他所唯一敬愛的老師也竟是個異性戀。就在這重重矛盾中,他無法自拔,最終躺在了精神病院中。
《麥田里的守望者》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說話口吻,生動而細致地描繪了一個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從主人公這一個側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荒蕪的社會風氣,道出了資本主義的實質。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云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備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
主人公霍兒頓是我讀過的文學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資本主義社會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惡的一面,也有反抗現實,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純潔的一面。外表上霍爾頓是個玩世不恭的壞孩子,但實際上他卻有顆污濁、善良的心。他愛自己的妹妹,見她的那晚,霍爾頓說出了:我只想當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霍爾頓說,他想像著在一大片麥田里,幾千幾萬個小孩子在游戲,周圍除了他沒有一個大人。他就站在麥田邊上的懸崖旁守望著,看哪個孩子朝懸崖奔過來就捉住他,不讓他掉下懸崖。這是他的一個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靈的見證,他希望那些快樂的孩子不要跌入懸崖,而是永遠快樂的奔跑,而那麥田似乎象征著物質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滿物質主義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懸崖。相對于他那兩個糊涂的室友,霍爾頓更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而他厭惡這一切,因為厭惡,處于青春期的他就越發的那樣做,似乎是一種反抗。
很多時候,我們將自己的不滿與叛逆小心地匿藏于心中,為了迎合社會,我們學會了偽裝,欺騙。為了追名逐利,我們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實的想法漸漸被封存于心底,或許是一種自我保護,畢竟將自己完全袒露于這個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這是《麥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的老師,那位有異性戀之嫌的安多里尼的經驗之談。這就是理智與成熟嗎,我不敢茍同。但仔細想想,安多里尼的認識倒也無可非議,在這樣一個理想主義早已遠去的年代,我們多數情況下不得不帶著面具生活,不得不讓自己屈服于種.種壓力,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丟掉兒時的純真和對生活的理想,在忍耐、克制甚至卑賤中生活,這聽上去有些殘忍,但是卻又無奈。誰的愿望會是去當一個麥田守望者呢?或許因為霍爾頓身為富家子弟才使他表達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愿望。然而現實總是現實,霍爾頓最終回到了現實世界中,外表上是因為妹妹的挽留,但事實上霍爾頓也無法離開自己所處之地,或許他自己也明白。流浪的結束也預示著青春期的他銳變的結束。人只是在不斷地出逃和回家中艱難地長大,真實的生活就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意義。我們是否也體會到了呢?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于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的確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向往平庸。
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人,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如果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縱然生活有時也會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久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讀了《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確讓人感到了莫名的悲哀,進而象霍爾頓一樣,竟對生活充滿了絕望的痛苦,就象一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這本小說明顯地過于引人傷感,具有一種內在的死的欲念。當然,我們對生活的過程是充滿著熱愛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痛苦和煩惱,還有許多值得去追求和奮斗的東西,甚至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說起來讀這本書,讀的過程中心情是挺沉重的,這是一本讓人不太愉快的作品,有著陰郁、灰暗的格調,但是書中主人公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還是給了人些許慰藉。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篇2
說起與《麥田里的守望者》結緣,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青年文摘》對塞林格的簡介,讓我有了想看《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想法。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大二才得以如愿,看完了之后,腦海里冒出了一個想法,守望的內涵是什么?
杰羅姆·大衛·塞林格,美國作家,1920_年1月1日生于紐約。父親是猶太進口商。他的著名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干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
這是《麥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16歲的霍爾頓說的一段話。他說他真正喜歡干的就是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他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所以上面的一段話都只是他的想象,或者說夢想。讓我們來看看他在現實中都干了些什么。霍爾頓出身于紐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家庭。學校里的老師和自己的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為的是“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混帳凱迪拉克”,而在學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根本沒心思用功讀書,因而老是挨罰。
到他第四次被開除出校時,他不敢貿然回家,便只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游蕩了一天兩夜,住小客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酗酒。他在電影院里百無聊賴地消磨時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地與虛榮庸俗但頗具美色的女友摟摟抱抱。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又十分苦悶彷徨,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找純潔與真誠的經歷和感受。這種精神上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令他徹底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里。看吧,這就是他的人生。他的現實和夢想之間有著多么遠的差別啊。他想做的是捉住孩子的守望者,但他自己就是一個四處狂奔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跑的孩子,可是又有誰來守望他捉住他不讓他跌入生活和精神的懸崖呢?
守望顯然帶有挽救人生挽救靈魂的意義,也就是看護心靈的迷途者,避免其掉入精神的懸崖。這也就是霍爾頓夢想中的“守望”。只要我們稍微分析一下守望這個動詞在書中的施者(霍爾頓)和受者(四處狂奔的孩子),就會明白它近似于一種利他主義,也就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守望究竟算不算一種美德呢?斯賓諾沙給美德下了這么一個定義:美德就是某種行動的力量,一個人越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存在并獲得對他有益的東西,他美德的力量就越大。
這么說來,守望這種行動的力量似乎很小,守望便該排除在美德之外。但是實際上,霍爾頓的守望讓他得到精神上的寬慰和自豪,這種精神的滿足更能讓他認識到自身人格的存在,因而也更能維護他肉體和精神雙方面的生存。所以,守望可算是最大的美德之一,即使他的現實是混帳的,是非守望的;但是,他的夢想是美好的,是守望。因此,不管怎樣,守望,它都象征著一種理性,一種追求幸福的愿望。而這,正是守望的內涵和核心所在。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篇3
《麥田里的守望者》,一個讓我產生憧憬的書名。懷著這樣美好的期待,我打開了它,隨之,眼前便支離破碎,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受。
這究竟是怎樣一本書?主人公霍爾頓滿口的污言穢語給了我莫大的觸動。忍受不了他開口就是臟話。他幾次被學校開除后,現在又被潘西中學開除,小小年紀的他就學會了抽煙喝酒,無心讀書,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霍爾頓的生活環境深深震撼了我,而我對這樣一個社會最多的感觸就是“虛偽”。學校里有裝模作樣的老師;假仁假義的校長,只巴結開汽車的家長;星期天家長來接孩子,于是每個星期六都會吃一道好菜,就是牛排;電影院的婦女會為一場電影虛情假意地哭個死去活來。這些我和霍爾頓的感受一樣——惡心至極。
霍爾頓是個善良,有靈性的孩子,雖然他不文明,又下流。在飯店碰到兩個修女,他募捐了十元錢,為了照顧貧窮學生的自尊心,他把自己的真皮皮箱放在了床底下,這又讓我覺得他很紳士。霍爾頓還是個有想法的孩子,與人交談時,總有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面對虛偽的人,他會心里罵個痛快,而表面卻鎮定自若。每看到這里,我會忍不住笑出來。環境的錯誤讓他深陷不能自拔,把持不住自己,迷惘了方向,面對開除卻又不敢回家,在外荒廢時光。他希望自己會是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唯一真正想當的,什么事也不干,離開現在的環境,做一個默默地守望者。
文章籠罩著虛偽的氣氛,但霍爾頓妹妹菲比的出現就像是一片燦爛的陽光打破了陰翳的天空,感到無比的暢闊。菲比是個天真,純樸的小女孩,她喜歡和霍爾頓在一起,霍爾頓也是。也許是菲比的率真,霍爾頓最想見她,他給菲比買了音樂光盤,還悄悄回到家見了菲比。霍爾頓真的想離開,做個又聾又啞的人,而菲比聽說霍爾頓要離開,她要放棄表演和霍爾頓一起走。小女孩的懵懂總會帶來溫馨的畫面。
我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想到了很多。他們原本善良,單純,卻受到周圍人的影響,變得不學無術,就像霍爾頓一樣,他代表了這一類型的青少年,有著叛逆的思想,忘記了最初的熱情與目標,讓困惑封住了動力,對事物有著與眾不同的追求,彰顯自己特殊的個性。我的哥哥也是這樣,自從來到杭州就染上抽煙,喝酒,賭博的惡習,傷害的不只是自己,父母為他白了頭發,家人為他操碎了心,但每次和他的對話中,我能體會到,他一直都有著善良的一面,他是愛所有人的,但是他也無法改變自己。我們有些同學雖然不學無術,但單純的一面卻經常逗得我們很開心。
繁瑣花樣的的生活不一定精彩,當它頻繁了,只想默默地過著簡單純樸的日子。霍爾頓的夢想很簡單:“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干那種事,就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這個想法很離譜,但這是我惟一真正想當的。”多么簡單而又夢幻的想法。現實生活中也許做不了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守望者。世界有許多美好都保存著,人也一樣,有可貴的一面,當改變不了一切時,做一個守望者,守望我們可貴的方方面面。擁有誠實,守望誠實;擁有善良,守望善良;擁有純樸,守望純樸。寧愿做一個平凡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