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
讀紅色經典書籍,回望革命歷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革命的歷史不應該被埋葬,奮戰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今天小編整理了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12篇)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1】
合上《中國紅色經典傳奇》,一個個英雄人物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石凌鶴喬裝打扮出去了,當李嘯虎到的時候,屋子里空無一人。朱德軍長已經40歲了,還要挑著糧。一個機靈的小戰士把扁擔偷走了并藏起來,他以為朱德軍長可以休息了,可是朱德軍長卻砍了一根大毛竹當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作標記……這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的真實故事令我感動不已,我不禁掩卷沉思。
我們的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而國旗,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是少先隊員,也意味著,我們應該繼承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我們不能為一點兒小事吵架、不諷刺人、不說別人的壞話……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也都是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做的。讓我們學一回黨的精神吧!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2】
我今日要給大家介紹一本革命書籍《紅巖》。
《紅巖》描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可是他們不畏艱難,在牢獄中與之進行不懈的斗爭。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著剩下的革命同志,最終堅持到了革命勝利。
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女性:江姐。她應對老虎凳、竹簽,不但沒有嚇倒,而是大聲呵斥了敵人的卑鄙行徑,深深激勵了牢獄中的革命志士。
我還認識了可憐的小蘿卜頭,他長著大而有神的眼睛,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又瘦又高。被獄友們憐愛地叫做小蘿卜頭,然而,小蘿卜頭并不懼怕敵人,他擔負著為獄友們送信的任務。
同志們在獄中相互鼓勵,互相支持,堅信勝利必須會屬于人民,屬于中國共產黨。他們甚至在獄中悄悄縫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時刻準備著慶祝勝利。然而惡魔般的國民黨軍統,就在革命勝利前夕,殘酷地殺害了飽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沒放過可憐的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的`眼睛一向晃在我面前,江姐的聲音時時回蕩在我耳邊,我深深地被他們的英雄氣概折服了。在他們面前,我顯得渺小而慚愧,他們為革命,為國家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與之相比,我們此刻在學習與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3】
這天,我讀了《紅色少年的故事》里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劉胡蘭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她十分熱愛學習,但是校園辦了幾天就停辦了。劉胡蘭十分想念上學的`日子,她一有時間就會用手指寫字。
有一次,鬼子又來搶村里的糧食。劉胡蘭讓鄉親們把糧食藏起來,她自己把鬼子引到一個地主家了,她運用自己的智慧把村子的糧食全保住了。
劉胡蘭15歲那年冬天,敵人把劉胡蘭抓走了。在敵人的嚴酷拷問下,劉胡蘭也沒有說出共產黨員的名單,敵人把她的隊友用棍子亂打,又架起鍘刀把他的隊友殺害。劉胡蘭視死如歸,最后也英勇犧牲了。
劉胡蘭這種大無畏精神,是我們在應對困難時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此刻的生活多么完美,那么我們更就應好好學習,報效國家。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4】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我并沒有留意它。可是當我轉過身,拿起它時,我卻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它就是《紅色經典》。我讀了這本書,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讀了這本書,我為自己生在五星紅旗下而自豪,為自己生在這個時代而慶幸。
紅軍啊,你是多么的偉大!我要以你們作為榜樣,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你們一往無前的革命情懷,學習你們忠貞不渝的理想信念,學習你們歷盡艱險的吃苦精神,更要學習你們無堅不摧的樂觀主義。
我們是學生,是不可能親自去體驗紅軍的生活,然而當我們遇到生活上或學習上的困難時,可以在心中為自己打氣: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再堅持一下吧,就再堅持一下!在傷心時,如果我們就這樣哭了,那多慚愧呀:紅軍遇到的傷心事比我們現在遇到的要難上幾千倍,我們不能哭。
我要感悟生命的真諦,磨練鋼鐵的意志。一旦遇到了挫折,就用“永不放棄”這個詞激勵自己,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失敗了,可以再爬起來,希望仍在。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靠堅韌不拔的意志、無限的動力、大無畏的精神和頑強的拼搏。讓我們向紅軍學習,靠自己的意志,最終走向勝利的彼岸。
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以后我要在生活中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一朵傲雪的鮮花。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5】
老師剛發下紅色經典傳奇這本書,我就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其中令我最受感動的是《一根扁擔的故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創時期,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紅四軍司令部發起了一個“下山挑糧”運動,下山挑糧來回有五十多公里遠。
那時,朱德那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可他還堅持挑糧上山,大家想:“朱軍長晚上忙思考作戰大計,你還要挑糧食,太辛苦了,會把他累壞的。”于是一個機靈的小戰士便把朱德的扁擔“偷”了,戰士們以為這樣就可以讓朱軍長休息了,哪知朱軍長砍來一根大毛竹,做了一根又大又實的扁擔,并還在那上面刻上了“朱德記”三個大字,從此以后他的扁擔再也沒被“偷”了。
《一根扁擔》這篇文章字數雖不多,可是它卻表現當時條件艱苦,但人們意志堅強,態度樂觀。從小戰士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我感受到了戰士們互助互愛。一個領導每天忙于思考作戰大計,可他卻不顧勞累,白天還和戰士們堅持每天挑糧食,他為了什么!只是為了我們國家可以早日平復。正如“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這句話一樣。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6】
我讀了一本名字叫《紅色少年的故事》的書,這本書講了許多英雄少年隊的事跡。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二小了,因為他的悲慘遭遇和機智勇敢令我非常感動和敬佩。
王二小因為家里很窮,很小就給家里放牛。一次日本鬼子發射的一枚炮彈正好落在了王二小家的茅屋里,剎那間,一個溫暖的家一下子就沒了,王二小看到了眼前的一切,悲痛萬分。從此王二小心里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了。有一天,王二小放牛時碰到了鬼子,他們在到處搜找八路軍,鬼子叫王二小帶路,王二小故意把鬼子帶進山,讓埋伏好的八路軍將鬼子一網打盡,可是王二小卻被死到臨頭的鬼子小隊長,用刺刀刺破了胸膛,英勇地犧牲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心里感慨萬分,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和我們同齡的王二小,他吃不飽,穿不暖,而我們現在呢,好吃的東西送到嘴邊還常常挑三揀四的,他們住的是茅屋,甚至無家可歸,而我們住的是各種現代化設施齊全的房子他們的`生活動蕩不安,而我們的生活安定和祥。他們那么小卻機智勇敢,不怕犧牲,英勇地與敵人作斗爭。而我呢?打針吃藥還要爸爸媽媽哄著。讀了這些紅色少年的故事,對比他們不平凡的經歷和優秀的品質,我為自己卻感到慚愧,我一定要勤學本領,長大以后為世界做貢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寧富強!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7】
美好的今天呈現著過去的戰爭,多么的偉大!那些壯烈犧牲的戰士們,你們值得我們全國人們驕傲!光輝的歲月,掩飾不住英雄的人物,無不讓我們嘖嘖贊嘆!在書店中,我哦人找到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紅軍在冰天雪地中艱難的走著,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把這支裝備很差的軍隊吞沒。一個軍人高喊:“有人凍死了!”將軍發現,前方有一個靠在樹上,手里點著香煙,雖然已經熄滅,雙手深處,好像要想軍人借火。將軍眼睛紅了,像個發怒的獅子大吼:“軍需處長呢?怎么不給這位棉衣呢?軍官,聽見沒有?我叫軍需處長過來!”卻沒有人回答,四周一片寧靜……
一位軍人小聲對將軍說:“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中煙,熱淚從臉頰滑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舉起又是,舉到齊眉處,想那位與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大雪覆蓋住了軍區處長已僵硬了的身體,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8】
暑假,我去哈爾濱旅游,一條靜謐安寧的大街和綠樹掩映下的街心公園吸引了我,原來這就是著名的以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和一曼街心公園。
我佇立在趙一曼雕像前,與她那傲然堅毅的目光交匯,她微抿的嘴角透著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豪邁,那被微風輕揚起的短發又似乎在訴說她溫柔的情懷…
這刻起,我被趙一曼深深吸引。回到家,我立刻去圖書館查閱了有關趙一曼的資料,廢寢忘食地讀完了《趙一曼的故事》。
《趙一曼的故事》講述了趙一曼短暫的一生。趙一曼出生在四川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五四""運動時期接受進步思想,走上了反對封建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地區參加抗日斗爭。在一次戰斗中,不幸腿部受傷,落入日軍的魔爪。
落入魔爪的趙一曼,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汽油、火烙,直至慘絕人寰的電刑,可趙一曼誓死不屈,寧死也沒有吐露任何情報,并寫下了""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感人詩篇。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英勇就義。
每每讀到這兒,我都會再次翻閱書中趙一曼的生前像片。她清瘦漂亮,身上彌漫著濃濃的大家閨秀的書卷氣,這樣一個端莊柔弱的女子,在日本軍的殘酷摧殘下骨斷肢殘,體無完膚…她那堅定的信念、不可動搖的意志,該是怎樣的剛強啊!她用一顆赤誠的心點燃了生命之火,燃燒出青春的光華,讓我的心靈為之震撼,為之敬佩,為之感動。
如果說趙一曼是鋼鐵鑄就的,一點也不為過,可她也有一顆柔軟的充滿母愛的溫柔之心。當敵人至終也無法從趙一曼口中得到情報決定處決趙一曼時,趙一曼給年幼的兒子留下了催人淚下的`遺書:""寧兒:母親對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啊!母親因為反滿抗日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寧兒啊,希望你趕快長大,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永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她的愛,波瀾壯闊,表現了一個母親臨終時對骨肉親情的深深的眷戀與不舍。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日益強盛,但我們決不能忘記這美好生活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取的。是啊,他們用鮮血、青春與生命為我們開創了一個沒有炮火、沒有硝煙的和平世界。回顧歷史,重讀《趙一曼的故事》,我一定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拼搏向上,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祖國的未來!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9】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愛國英魂》的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個不同時期不同方面的著名愛國者的事跡,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位女英雄。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賓人。她從18歲起就投身革命,加如共青團,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被組織派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以后又被派到蘇聯留學。回國后,化名趙一曼,在江西,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后,她被派往東北。1934年春天,到哈爾濱南面的珠海縣任鐵道北區區委書記。她一面組織群眾做軍鞋,洗軍衣支援抗日隊伍,一面組織農民自衛隊,配合抗日軍隊作戰。有人曾經暗暗籌劃,把趙一曼救出送到抗日聯軍去,但沒有成功,走到半路又被敵人抓捕回來。敵人害怕趙一曼真的逃回抗日聯軍那里,就在1936年8月2日把她殺害了。趙一曼犧牲時才30歲。趙一曼這種愛國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尊敬。
這次的“紅色之旅”,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國江山來之不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巨大貢獻,我們必須永遠銘記。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里,是多么的榮幸,我要將這次“紅色之旅”所吸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將來為祖國的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10】
紅色經典,見證著那段時過境遷的腥風血雨,重現了曾經中華民族的壯美詩篇,如今安祥的時代,紅色經典仍燃燒熊熊烈火,原因為何,意義如何?無疑是值得深思的悖論。
在物質生活極貧乏的年代,中國人曾豪情萬丈、壯志沖天,但在衣食無憂、一切盡有的今天,許多人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彷徨與空虛。物質的極大豐富,并不能取代精神的慰藉作用,因為:人天生是一個尋找者,他一生在尋找回家的路,當人回家時,他在心靈深處就睜開了一雙明亮的眼睛,那就是信仰。”當在“戰斗天地”中支撐我們愛國情懷的信仰漸漸迷失在風中,我們急需重拾信仰找到光明。但是,信仰卻遲遲不出現,于是,一股焦慮油然而生。
“紅色紅典”既順應了懷舊的歷史潮流,又融入了強健的文化形態,令人眼前一亮。其所發揚的信念的堅守、理想的執著、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身上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勇于奉獻、無私無畏等高尚的精神品質,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當今文化及文學的風氣是以前所有時代都難以比擬的。當民族苦難離我們漸漸遠去的時候,以往負重在身疲于奔命的文學,終于為自己迎來了喘息的機會。正以”勝似閑庭信步”的悠然獨享著自由和輕靈的快樂。作家們不再張劍拔弩、彷徨吶喊,而是微笑著把文字敲進面前的電腦中。雖然平靜的文學給了人們許多指引,但其中雜混世俗無味之物。剛過的“軍閥風”,誤認民國歌舞聲平,燈紅酒綠,把文學當作手中玩弄之物脫離現實,喪失了對它的尊重。
中國文化正如中國歷史,莊重而不沉重,輕盈而不輕佻,只有在正常軌道上行駛,才能健康的發展。而紅色經典實現與傳承的意義便在于召喚人們與現狀的失重作出拒絕和反抗。
任何變異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抽離也好,填充也罷,人們在被紅色經典改造指引的同時,也給了這朵鮮花再次綻放的生命。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11】
今天,我讀完了《紅色經典傳奇》這本書,掩卷沉思,時光穿越了近百年。在我面前展示了一群共產黨人艱辛而光輝的奮斗歷程。
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拋頭顱,灑鮮血,憑借自己的機智和勇敢,為完成建黨建國的偉大事業,用智慧和生命鐫刻了一副改天換地的燦爛畫卷。書中的一個個英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軟硬不吃的鐵將軍》這個故事中講的葉挺同志。他有著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的高貴品質。為了粹碎敵人的陰謀,在坐牢期間,他寫下了“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坐牢三個月,勝讀十年書”等字句,表達了他嚴守節操,與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也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崇高氣節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攀凳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為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建設一個偉大的新中國,共產黨人奇跡般地將“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將石油鉆桿鉆進了外國人眼中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將通訊衛星送上了祖先們夢里也沒有到過的白云。在世界第三大河流長江上,實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偉大構想,更在浩瀚的太空,留下了國人深刻而永不磨滅的足跡.....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懂得了:幸福的生活是勞動創造的,也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勤奮學習,艱苦奮斗,努力開拓,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紅色經典書籍讀書筆記300字【篇12】
無意間翻開《紅色家書》,沒有按照以前讀書先看目錄的習慣,隨意的翻了翻,看到“鄒子侃”的這個名字時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當看到書中信件的主題“寧死而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這句話時,一股浩然正氣向我襲來,引領我想要進一步了解寫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鄒子侃同志寫這封信時身處囹圄,其父為他疏通關系進行保釋,但他卻寧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頭可斷,志不可屈”,只求靈魂潔白無瑕,不愿意向反動派低頭悔過換自由,用生命詮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書信中鄒子侃流露出對父母、親人的愧疚與不舍,但為了國家、為了革命他把個人情感放在身后,斷然舍生取義,還囑托父親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學習,將來投身到革命之中,這是怎樣的一種家國情懷。
他在寫這封信的時候年僅19歲,在我們看來他還是一個孩子,可在他心中,革命的火種、共產主義的信念卻早已根深蒂固。讀完鄒子侃給父親的書信,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復,30多度的酷暑,卻全身泛起了雞皮疙瘩。
置身新時代,我等必須向先烈學習,堅定信念,克服萬難,一起譜寫民族復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