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我們有一些啟發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下面小編帶來了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1】
七七事變這部影片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有兩處地方我卻一定要和大家談一談。這兩處分別是“妙對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這樣一個情節:日寇和我們中國士兵同坐一席時,一個日本人拿著一幅上聯出場了,那上聯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這在座的人心里個個都明白:日本人這是在借中國的文化侮辱中國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來,為他鼓掌。而中國士兵則個個義憤填膺,卻又無詞答對。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銀絲滿頭、年逾古稀,但卻精神矍鑠,說話聲音鏗鏘有力。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十一個大字:“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幅下聯形象得把日寇比作無惡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吶!這時,日寇一個個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們尊敬,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賄賂,他們私底下進行了骯臟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棄啊!這時,那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賄賂——一只國寶級的古董花瓶給自己的母親看。他母親是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陳詞,許多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老婦人那充滿正義的表情卻已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隨后,那老婦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婦人用行動詮釋了她深深的愛國情懷。
這兩位老人都是好樣的,是英雄!以前日寇說我們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可是現在,這條巨龍醒了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2】
我的家鄉在宛平,它位于京西盧溝橋畔。雄偉多姿石獅古橋,始建于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幾百年來流傳一句俗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可見有多少個了。它自古是西南各省進入京城的唯一通道。目前是華北唯一的一座多孔石料建造的石橋。在古城的東側連接著一座完整的宛平古城。過去年間,每到秋收之際,皇帝還要到宛平縣上繳公糧。
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清晨,日本侵略者假借走失日兵為由,攻打宛平城,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從此掀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經過了八年的抗日戰爭,這座古城、古橋終于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那時,宛平城已是千瘡百孔,雜草灌木叢生,我們經常到那里去摘酸棗、逮蟈蟈、掏鳥窩,城墻上成了狐貍、蛇、烏鴉等動物的樂園?,F在,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豐臺區委區政府的關懷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宛平古城換了新顏。到宛平城來參觀和游覽的游客一來到這宛平城,就有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的關懷,也沒有今天煥然一新的宛平城。尤其是到了晚上,城樓、城墻大紅燈籠高高掛,城內街兩側霓虹閃爍、流光溢彩,真是太美了!
過去,城內只有一所小學,很多孩子根本就上不起學。城內外沒有一座樓房,沒有公共汽車,連下水道、自來水都沒有。什么郵局、書店、超市都沒聽說過。我小時候只記得,盧溝橋橋西街有個果子市,城東門外有個地方賣白薯秧,除了有幾個大車店、駱駝店、牛羊店、“德源用”、“義太山”、“羊肉床子”,沒有像樣的商店?,F在您再看看,小區一個接一個,超市一座連一座,高樓林立,道路平整,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小學、中學、托兒所、敬老院應有盡有。過去,我們小時候吃的是“甜垂垂”、野酸棗、冰糖路葫蘆和路邊長的“巧瓜”,現在孩子吃的是酸奶、雪糕、冰激凌、漢堡、比薩、麥當勞。
看看我美麗家鄉的變化,真是天翻地覆。70年代建造了盧溝新橋,之后又建了京石高速、五環路,地區現有18條公交線路,把盧溝橋與外界連接起來。過去城里只有幾盞昏暗的路燈,一名電工管理全城,大家管他叫“燈趙”,是個會上電線桿的人?,F在幾乎家家都是電器化了,什么洗衣機、冰箱、彩電、空調、私家車等,一應俱全。
過去我們只知道乾隆皇帝題寫的“盧溝曉月”在這兒是最有名的。現在,有京城現代十大建筑之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抗戰雕塑園、曉月苑游泳館、老年人活動站等等。
我的家鄉越變越美,過去寫封信都不知上哪里去寄,現在電話,手機、傳真、掌上電腦等先進信息技術日趨先進。我的家鄉和祖國一樣,天天在變,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富有,一天比一天美麗、可愛。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要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讓我的家鄉變得更漂亮。
我堅信,我的夢想會實現,家鄉的明天會更美麗!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3】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后,抗日戰爭爆發了……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志愿軍,和我一樣殺鬼子!”
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愿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尸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于盡?,F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么,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
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日本侵華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平復的傷口。電影《七七事變》,使我了解了這段無法讓華人忘記的歷史,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日本為了吞并中國,發動“七七事變”,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
我的心中兗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但我更感謝英勇的中國軍隊,是他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為民族解放獻出年輕的生命。這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讓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會加倍努力,學好本領,做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4】
86年前的七七,日本鬼子的炮火向我盧溝橋的守兵猛撲,天地玄黃。哪個時候還沒有我的母親,我的外公還是一個被抓的壯丁,迎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敵人是誰,并不重要。我的母親也許不會想到,在日本鬼子撲向盧溝橋的42年之后,這個日子令她比日本侵華更難忘。疼痛可以令人刻骨銘心,我想她永生不能忘記這個日子,盡管她不知道這一天的42年前是盧溝橋事變——她只知道這一天是農歷6月14。
我也不知道我出生的這一天是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日子,我還不知道42年前的這一天直到后來的每一個這一天多少人刻骨銘心,直到有一天朋友問我的星座,我才開始翻閱萬年歷知道7月7日。我直覺這一天是農歷的七夕——中國的情人節,我的朋友也是這個直覺并因此記住了我的生日,但當我理性的思考我知道這一天已不是農歷,是陽歷的七月七日,是七七事變爆發的這一天。
這一天日本鬼子發了多少發炮彈,開了多少槍?這一天中國守軍開了多少發炮彈,回擊了多少槍?中國守軍犧牲了多少,日本鬼子又犧牲了多少?這一天,中國人是群情激憤還是滿心悲哀?我無從知曉。我只知道這一天如果是農歷是中國的七夕,如果是陽歷就是盧溝橋事變,也稱為七七事變。
我就是這樣的膚淺。
我后來知道,在1937年的七月七日之后,中國的文藝界團結一心,集體創作出《保衛盧溝橋》,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上演,創造了中國出版演出上的奇跡;我后來知道,有個叫穆旦的詩人寫出了《贊美》的詩歌,他說:
一樣的是這悠久的年代的風,
一樣的是從這傾圮的屋檐下散開的
無盡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樹頂上,
它吹過了荒蕪的沼澤,蘆葦和蟲鳴,
一樣的是這飛過的烏鴉的聲音。
當我走過,站在路上踟躕,
我踟躕著為了多年恥辱的歷史
仍在這廣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著,我們無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我后來知道,在這個日子的前一天,艾青已準確的預測了這一天的到來。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
我了解這些的時候,已經不再年青。這忽然讓我觸目驚心,是否這一天預示這寒冷與苦難;寂寞與抗爭,是否預示著不停的事變。詩人的思維遠遠要比歷史學家更形象。37的七七,抗戰開始,38年日本已經占領了武漢,知道43、44,中國人才開始反攻。多漫長的8年啊!,屈辱的八年,如果放在一個完整的人生當中,我此刻何在?
我知道我的膚淺??偸菍ゴ蟮拿}縮小到一個人的世界當中。但我可以辯解,七七因為我自己而可以在我的世界里刻骨。我不知道這一天的炮火——永遠也無從體驗,但我可以記住我自己世界里的七七,多么的不可琢磨。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5】
86年前,“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今天我們紀念“盧溝橋事變”,是為了不忘過去屈辱,銘記抗戰先輩,升華愛國情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謹記“盧溝橋”,鑄就與國共生橋,架起與民同心橋,筑牢便民服務橋,愛國愛民,國強民富。
不忘過去榮辱,歷史底蘊鑄就“共生橋”。國破家亡,無國何以為家?十九世紀外國列強的入侵使我國瀕臨破滅的邊緣,承受百年屈辱,多幸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挽中國狂瀾于既倒、扶中國大廈之將傾。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不會遺忘,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銘記在心,我國歷史上曾有多次外族入侵,都在底蘊深厚的中華文明面前不值一說,文明古國屹立至今。如今我們紀念“盧溝橋事變”,在警醒世人的同時,也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無論榮辱,中國人民與國同禍福、共生死。
不忘與民同心,同心同德架起“連心橋”。“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夢,需要中華兒女共同實現。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這離不開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這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團結圖強,這不是一個人的戰斗,更不是單打獨斗就能實現的。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_,牢記使命,始終與民同心,民之所向,黨員干部所望,架起連心橋,同心同德實現中國夢。
不忘為民服務,全心全意筑牢“便民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從黨成立之初到如今,都沒有變過,人民利益始終是黨員干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千古名言,更是當今黨員干部的真實寫照,雷鋒把人生獻給了為人民服務,黃文秀把青春獻給了脫貧攻堅,一代代黨員干部接力,將為人民服務貫徹到底。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要以英雄先輩為榜樣,牢記為民富國之心,付諸奮發圖強之行,筑牢便民,給人民便利服務,建祖國繁榮富強。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6】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占領南京,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里對南京城進行燒殺搶掠,對市民包括老人、婦女、兒童進行了慘劇人寰的大屠殺,在這短短的40日里,30萬鮮活的生命隕落,鮮血染紅的土地和城池,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殘暴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中國人最悲慘最絕望最恥辱的一頁。為了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中國同胞,為了讓億萬萬國人記住歷史的悲鳴,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警鐘長鳴,中國政府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今天,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5年歲月彈指一揮間,死難者已然沉浸在土地里腐爛成土;曾經痛徹心扉的悲鳴在時間的療愈中慢慢愈合;那些釘在恥辱柱上的歷史經歷歲月洗滌慢慢被遺忘。公祭日,一聲汽笛長鳴,喚醒國人沉睡的記憶,那些沉痛的往事浮上心頭,那些恥辱的記憶再次鮮明,那些死難同胞讓我們淚流。曾經愈合的傷疤再次被揭開,在歷史的警鐘里,我們看到揭開的傷口流出鮮紅的血液。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曾經的苦難讓我們不忍直視。“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教訓。閉關鎖國讓中國曾經的輝煌燦爛化為烏有,取之而來的是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史,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從淞滬會戰到徐州會戰,從南京淪陷到武漢丟失,從“三光政策”到“活體試驗”……積貧積弱的中國一次次被欺凌,一次次被蹂躪。我們的善良、隱忍、退讓得到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得寸進尺,我們的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豬狗不如、飽受欺凌的日子,是別人口中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厥讱v史,是為了記住曾經的苦難,做到警鐘長鳴才能奮發向前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遺忘死難同胞讓我們心生不安。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百姓是我們的親人;在這場殺戮中倒下的是我們的同胞;為國捐軀的是護衛我們的英雄……忘記他們的犧牲,我們,于心何安?不忘記歷史,是為了記住這些為了人民而戰的英雄;不忘歷史,是為了記住這些為了和平而犧牲的英烈;不忘歷史,是為了守護死難同胞們護衛的和平。近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確認一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周萬榮,他是30萬遇難同胞中的一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血與淚鑄就的歷史,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生與死的慘痛。公祭日,是百年孤寂里的嘶吼,為了就是讓我們不要成為歷史的背叛者,不要因為無知無識而陷入苦痛。心懷不安,才能夠好記住那些死難同胞的悲涼,才能夠用好_,更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盛世安寧。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和平背后仍是豺狼虎豹虎視眈眈。85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慘絕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戰爭讓國人流離失所、在自己的土地上無處躲藏。我們的秀麗山河在戰中中變成焦土;我們善良百姓成為俘虜,在不屈的戰爭中我們獲得了自由、擁抱了和平。然而,今天在和平背后依然有豺狼虎豹虎視眈眈,他們的霸權主義思想從未停息過,我們不能在和平的聲樂中迷失方向,蒙蔽雙眼。中國人,不好戰不霸凌,但也必須要清醒的看清現實,不要被和平盛世所蒙蔽而忘記我們仍處在“危機四伏”中;中國人包容豁達,但也不能容忍豺狼虎豹的予取予求。牢記歷史是為了清醒的守護和平,做一個守土有責的中國人。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盛世和平來之不易守之更堅。說:“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睙o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一如既往熱愛和平,牢記歷史就是在心中銘記戰爭帶來的苦痛、恥辱和悲鳴,是為了更好地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是為了更好地守護當今的和平盛世。今天中國不斷發展強大,從二十國集團到金磚國家集團,我們從未忘記“守護和平”的使命和責任,中國人秉承著“兼濟天下”的胸懷從未改變過,我們用歷史的悲鳴守護盛世的和平,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不曾忘記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初心。
學習“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篇7】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軍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
這一天,釀造了慘無人道、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之國恥!
這一天,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曠日持久的八年抗戰。
八年,我們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付出寶貴生命;八年,中華兒女從不言放棄;八年,中華民族歷經磨練;八年,中華民族固若長城;八年,我們擁有了摧不跨的“抗戰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七七事變和八年搞戰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貢獻的中華兒女敬禮!
今天,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們借助網絡為我們的英雄們敬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飲水思源”。
中國,一個發展中的中國,一個崛起的中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回首過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卻,讓這些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基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青少年的歷史意識,國難意識,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個人以為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自強精神是國家之根本。我們不但要有愛國意識,更要有憂國意識,牢記歷史是我們將悲痛轉換為動力的辦法之一。
“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她們是中國崛起和富強的永恒動力??梢哉f,只要保持著“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中國就沒有什么不可戰勝的,沒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記這一天,為我們的英雄默哀,也為我們的祖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