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 簡稱中蜂或者土蜂 是我國的土著蜜蜂品種
中華蜜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品之一簡稱中蜂、土蜂,是我國的土著蜂。目前我國大約有100多萬群已采用活框蜂箱進行科學飼養。
中蜂蜜蜂的體貌特征
中華蜜蜂工蜂個體比意蜂略小。體長10~13毫米,前翅長7.5-9.0毫米,喙長4.5-5.6毫米。頭、胸、腹的寬度比為96:101:106。工蜂觸角的柄節均黃色,但小盾片有黃、棕、黑三處顏色。腹節背板黑色,第一腹節背板前區有三角型黃色斑,2~6節背板前緣有不同程度的黃環。在高緯度高山區中蜂的腹部的色澤偏黑,處于低緯度平原區的色澤偏黃。全身被灰色短絨毛,喙長4.5~5.6毫米;肘脈指數北京3.3,云南4.4。雄蜂體長11~14毫米,體色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絨毛。蜂王體長14~19毫米,體色有黑色和棕紅色兩種,全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
中華蜜蜂的特點
工蜂嗅覺靈敏,發現蜜源快,采集力較弱,善利用零星蜜源,飛行敏捷,采集積極。在華南可在較低溫度下采集冬季蜜源。不采樹膠,蠟質不含樹膠。抗蜂螨力強,盜性強,分蜂性強,在缺乏飼料或病蟲害侵襲時易飛逃,造脾能力強,喜咬毀舊脾愛造新脾。越冬性強,抗巢蟲力弱,易染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產育力(指以蜜蜂封蓋子的數量表示,為蜂王的產卵力和工蜂哺育力的綜合表現)較低,育蟲節律較陡,即蜂群育蟲受蜜源和氣候條件的波動較大;蜂王產卵力弱,每日產卵量很少超過1000粒,在蜜粉源缺乏的季節里蜂王的產卵量會下降到100-200粒。但根據蜜粉源條件的變化后,蜂王調整產卵量快,蜂群喪失蜂王易出現工蜂產卵。蜜房封蓋為干型。
中華蜜蜂的分布和種群數量
中華蜜蜂(中蜂)是我國的土著蜂種,除新疆和內蒙古北部以外,全國包括海南省及臺灣省都有分布。根據1975-198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組織的調查,可以把中蜂區分為東部中蜂、海南中蜂、阿壩中蜂、藏南中蜂和滇南中蜂幾個地理宗(品種)。其中東部中蜂是中華蜜蜂的主要品種,約有200萬群,占中蜂總數的80%以上,廣泛分布于我國溫帶及亞熱帶的丘陵和山區。
中華蜜蜂的主要類型和亞種
由于地理生態條件的差異,可以分為5個類型:⑴湖南型,是東部中蜂的主要類型;⑵北方型;⑶長白山型;⑷云貴高原型;⑸兩廣型。
中華蜜蜂的個頭大小和體長
東部中蜂的工蜂體長10-12毫米;腹節背板黑色,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褐黃色環。在高緯度、高山區,中蜂的腹部色澤偏黑;處于低緯度、平原區的色澤偏黃。全身被灰色短絨毛。喙長4.5-5.5毫米。雄蜂體長11-14毫米,體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絨毛。蜂王體長14-19毫米,體色有黑色和棕紅色2種,全身被黑色和深黃色絨毛。
工蜂嗅覺靈敏,發現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飛行敏捷,采集積極。不采樹膠,蠟質不含樹膠。抗蜂螨力強,盜性強,分蜂性強,密源缺乏或病蟲害侵襲時易飛逃。抗巢蟲力弱,愛咬毀舊巢脾。易感染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蜂王產卵力弱,每天產卵量很少超過1000粒,但根據蜜粉源條件的變化,調整產卵量快。蜂群喪失蜂王易出現工蜂產卵。
中蜂因為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對各地的氣候和蜜源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穩產和適于定地飼養,特別在南方山區,具有其他蜂種不可取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