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尾箱_蜜蜂交尾箱的種類與構造_交尾箱的圖片和設計圖紙以及大小尺寸
交尾箱是人工育王中供交尾群棲息的專用蜂箱,它是專業性育王場生產大量蜂王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制造交尾箱的費用通常在育王場生產總費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選擇造價低廉的交尾箱必然會降低蜂王成本。同時,交尾箱的結構能較大程度地決定組織和飼養交尾群所需的蜜蜂數和飼料量,組織和管理交尾群所用的工時數,以及在一個育王期內由一個交尾群所獲得的蜂王數量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蜂王的成本和養蜂者的勞動生產率。因此,選擇適當類型的交尾箱對減少育王投資、提高育王的生產率和降低蜂王成本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為了降低蜂王成本,專業性育王場都采用專用交尾箱組織交尾群,而生產性蜂場自己培育蜂王時,則大都因地制宜利用現成的普通蜂箱改成臨時“交尾箱”組織交尾群。
一、交尾箱的種類與構造
交尾箱的種類繁多,但按其每個交尾脾面積與普通巢脾面積的比例,大體可分成 1/16~1/12 脾、1/8脾、1/4脾、1/2脾和全脾的五個類型,如1/4脾交尾箱、1/2脾交尾箱等。為了節省木材和便于使用,在設計和制造交尾箱時往往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類交尾箱連在一起形成聯體箱。根據聯體的個數,又可把同類型交尾箱分成單箱、雙聯、三聯和四聯式、六聯式、甚至數十聯式等多種,如目前較為流行的1/4脾雙聯交尾箱和1/2脾雙聯交尾箱等。此外,有的把交尾箱設計成多室的。
⒈ 1/16脾交尾箱
1/16 脾交尾箱的每個交尾脾面積為普通巢脾的1/16, 這種交尾箱通常稱為“微型交尾箱”或“小型交尾箱”。它用蜂十分經濟,每個交尾群只需200~400只蜜蜂即可組成,但其蜂數少,調節箱內溫度、濕度的能力有限,抗逆能力極弱,僅適用于氣候條件和蜜源條件較好的季節。
⑴塑料微型交尾箱 瑞士的 Bovey R 1981年研制出的一種微型交尾箱,由交尾框、箱體、箱蓋和飼喂器等部件構成。交尾框兩個,外圍寬為70 mm,高為70 mm。箱體四壁采用膨化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壁上開設有直徑8 mm的圓形巢門。底板采用厚度20 mm的木板制成,并開設有一個直徑為15~18 mm的圓形通氣窗,供交尾群運輸時使用。箱蓋采用膨化聚苯乙烯塑料制成,蓋的內面基座。基座用于固定兩片寬10 mm的巢礎條,并與“U”型框架配合形成交尾框。飼喂器寬25 mm,使用時置于箱內前部,供裝煉糖飼喂交尾群。
組織交尾群時,按50個交尾群計,把約2 kg的蜜蜂抖入裝有雄蜂清除裝置(如隔王板)的空蜂箱中,然后振動蜂箱讓老蜂飛回原群,并噴少量水使抖入蜂箱中的蜜蜂溫順。經這樣處理后的蜜蜂,隨即按每個交尾群約400只蜜蜂的數量,分別裝入各預先備有煉糖的交尾箱中。然后分別從交尾箱的巢門誘入一只合格的處 女王。最后關閉巢門,并在3~5小時后運往選定的交尾場。
據認為,這種采用膨化聚苯乙烯塑料制成的小交尾箱隔熱性能良好,能有效地抵御夜間的寒冷和白天太陽的輻射,在炎熱的天氣里巢溫不會過高,箱內的蜜蜂有能力維持巢內正常的溫度和防衛蜂巢,無盜蜂和逃群現象。
⑵我國采用的一種小型交尾箱 上海泉鑫蜂具廠生產的一種小型交尾箱由箱體和箱蓋構成。箱體采用5 mm厚的膠合板制成,長110 mm、寬95 mm、高90 mm;箱體上設有小巢門。箱蓋采用纖維板制作,蓋的中心設計一個圓形紗窗,供插入小飼喂瓶飼喂箱內的蜜蜂。使用時,先從舊脾上割兩小塊巢脾(每塊大小約為普通巢脾的1/12 ),用蜂蠟將它們分別粘在箱蓋腹面圓孔的兩邊,留出圓孔直徑大小的間隔作蜂路。
采用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應在介紹王臺前一天進行。方法是:在蜂箱前面鋪一張塑料布,把交尾箱箱體排列在塑料布上。然后在蜂箱中提出一個幼蜂較多的脾,把脾上的蜜蜂抖入交尾箱體內。一般每個交尾箱抖入200~250只蜜蜂即可。接著移開交尾箱,把散落在塑料布上的蜜蜂分散補入蜂量不足的交尾箱內,蓋上帶有小巢脾的箱蓋,關閉巢門后移入室內,并在箱蓋飼喂孔上插入一個裝有糖漿的小飼喂器,讓箱內蜜蜂取食。次日早上把交尾箱搬到室外,打開巢門讓老蜂全部飛回原群。其后,立即把小交尾群運到選定場地安置好,就可把成熟王臺介紹入各個交尾群,固定在箱內兩小巢脾之間。
這種交尾箱還可以用于將交尾成功的蜂王帶交尾群誘入無王群。方法是:在蜂王交尾成功并產卵后,用一個鐵紗罩罩住交尾群的兩個小巢脾,然后連蜂帶脾放入要誘入蜂王的無王群內之外側。約24小時后,蜂王即可被接受,拆下紗罩放出蜂王。
⒉ 1/8 脾交尾箱
1/8 脾交尾箱的每個交尾脾面積為普通巢脾的1/8,它的使用情況與1/16 脾交尾箱的相似。
⑴我國的一種1/8 脾雙聯交尾箱 采用木板制成,箱內通過一塊閘板隔成兩室,各飼養一個交尾群。每室可排放 3個交尾框,交尾框外圍寬112 mm、高116 mm,使用時將小塊巢脾嵌裝在框中即成交尾脾。交尾箱兩個室的巢門均開設在蜂箱前壁下部,采用一塊鐵紗封在巢門洞上,并在鐵紗上挖一個小孔供交尾群蜜蜂進出,以防盜蜂。此外,在箱內各室的后部設計有飼喂槽,用于裝糖漿供交尾群蜜蜂取食。
⑵意大利的一種 1/8 脾交尾箱 由箱體、交尾框、副蓋、箱蓋、飼喂器、飼喂器插板蓋、通風紗網和巢門板構成(圖2-89)。箱體、箱蓋、 飼喂器和巢門滑板均采用采用膨化聚苯乙烯塑料澆注而成。箱體長200 mm、寬120 mm、高140 mm,箱壁厚25 mm。箱體前壁下部設計有巢門,上部設計有通風窗,通過一塊巢門滑板上下滑動控制它們的啟閉。箱體前部可橫放三個交尾框,后部供放置飼喂器。箱體的上口沿設計成裁口,以與箱蓋的裁口配合,使箱蓋與箱體結合緊密。交尾框采用硬質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共3個。無下梁, 框條的厚度均為2 mm。上梁的一個邊設計有兩個直徑約20 mm的半圓形缺口,當兩個相鄰交尾框的半圓形缺口相對時形成一個圓孔,供插入王臺。交尾框上部1/3擴大成蜂路間隔裝置,側條的內面設計有供上礎的槽,組織交尾群時插入巢礎供交尾群造脾。副蓋采用厚度為1.5 mm的透明塑料制成,以便觀察箱內交尾群的情況。副蓋上有一個直徑20 mm的圓孔與箱內兩個交尾框的半圓形缺口相對,供插入王臺。箱蓋口沿設計成裁口,以與箱體上裁口配合。飼喂器呈盒狀,使用時插在箱內后部,供裝煉糖作蜜蜂飼料。飼喂器插板蓋由厚度為1.5 mm的透明塑料制成,用于控制飼喂。通風紗網采用聚苯乙烯塑料澆注而成,用于交尾群運輸途中通風。巢門滑板在交尾群運輸中用于關閉巢門并啟開通風窗,在平時用于關閉通風窗、啟開巢門。
這種交尾箱保溫性好、體積小、重量輕,既可作交尾箱,又可用于郵寄蜂王。
圖2-89 意大利的一種1/8脾交尾箱
⒊ 1/4 脾交尾箱
1/4脾交尾箱的每個交尾脾面積為普通巢脾的1/4。這類交尾箱較小型,交尾群的用蜂量約為1000只,且可多次重復利用。據觀察,采用這種交尾箱,在氣溫、蜜粉源條件適宜時,處 女王的交尾成功率可達85%以上。1/4脾交尾箱較小,蜂量少,交尾群保溫性能和抗逆性能較差,僅適于蜜源條件較好、氣溫較高且較穩定的季節短期使用。
⑴我國的一種1/4脾雙聯交尾箱 由箱體、交尾框、隔板、副蓋和箱蓋構成(圖2-90)。箱體采用厚度為16 mm的木板制成,內部長260 mm、寬210 mm、高120 mm;箱內采用一塊閘板橫隔成兩室構成雙聯箱。兩室的巢門相向開設;在各室的側壁中上部開有一個圓形通風窗,供交尾群轉運時使用。
圖2-90 我國的一種1/4脾交尾箱(單位:mm)
A 箱蓋 B 箱體 C 交尾框 D 隔板 E 副蓋
這種交尾箱每室容納3個交尾框。交尾框采用厚度為5 mm的薄木板制成,使用時,可以用與之內圍大小相同的巢脾嵌裝在框內構成交尾脾。也可以在框內粘一片巢礎后,把每四個交尾框嵌裝在一個專用拼合框(圖2-91)內形成與普通巢框等大的框架,插入蜂群內造脾。
采用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在組織交尾群前,把上了巢礎或嵌裝了巢脾的交尾框拼成大框插入蜂群中,造脾、育蟲、貯蜜和附上蜜蜂。組織交尾群時,從蜂群中抽出帶蜂、子和蜜的交尾脾分配給各個交尾箱。另一種方法是:將已貯上蜜的交尾脾分配給各交尾箱后,從蜂群中抽蜂抖入交尾箱內至蜂量足夠。各交尾群介紹一個成熟王臺,裝釘好交尾箱,并搬入暗室內等待運往交尾場。
圖2-91 1/4脾交尾框專用拼合框(單位:mm)
⑵ Alberta 交尾箱 系加拿大 Szabo T I 于1983-1986年為寒冷地區設計的一種1/4脾交尾箱,由底盤、小交尾箱和箱蓋組成(圖2-92)。
①底盤 采用厚度為11 mm、長 412 mm、寬 412 mm的膠合板,在腹面兩側各釘上一條 412 mm×40 mm×38 mm的松木條而成,用于承放4個小交尾箱。它的四個角上分別有一個長 50 mm的角鐵,角鐵上端高出底盤板面25 mm,用于夾住小交尾箱。底盤制成后,采用2%的環烷酸銅溶液作防腐處理,并涂上油漆,以延長使用壽命。
②小交尾箱 4個,由箱體、交尾框、副蓋和飼喂器構成。 箱體采用膨化聚苯乙烯塑料板粘制而成,外涂有聚丙烯乳膠,以防蜜蜂和其它昆蟲啃咬損壞箱體。箱體內圍長157 mm、寬157 mm、高158 mm,壁厚為24 mm;箱內可容納3個交尾框和 1個框式飼喂器;箱體前壁上部有一個圓形巢門,下部有一個圓形通風窗,它們由一塊插板蓋上、下滑行控制啟閉。交尾框采用厚度為10 mm的松木制作,由上梁和側條構成,使用時在上梁腹面粘一塊巢礎條作始工條,讓蜜蜂造脾。副蓋采用厚度約為2 mm的薄板制成,其上有一個長方形孔,用于插入大小為60 mm×20 mm×10 mm的蜂王籠。框式飼喂器的大小與交尾框相同,其一塊側板可拆,以便裝入煉糖,每個飼喂器約能裝0.5 kg煉糖。飼喂器內面涂有石蠟, 以防煉糖的水分被飼喂器的木板吸去而變硬。
③箱蓋 為4個小交尾箱共用,長470 mm、寬470 mm、高63 mm。 蓋框采用松木板制成,頂板采用厚度為7 mm的膠合板制成,內襯厚度為24 mm的膨化聚苯乙烯制作。箱蓋的內外表面涂有油漆防雨水。
組織交尾群時,先在各交尾框上梁粘上一塊寬10 mm的巢礎條,在飼喂器內裝入0.5 kg的軟煉糖(一份液態轉化糖與兩份糖粉混合制成),并分別在每個小交尾箱中放入一個裝有適量煉糖的飼喂器,然后逐個小交尾箱裝入蜜蜂。方法是:在小交尾箱中倒入約800只蜜蜂,并迅速放入3個上了巢礎的交尾框,蓋上副蓋,關閉巢門,移到溫度為 8℃的室內。4 小時后,給各個交尾群分別介紹一個成熟王臺或誘入一只剛出房的蜂王。交尾群組織后的第三天運到交尾場。
采用這種交尾箱,氣候條件良好時,處 女王交尾早,蜂王羽化后第七天便可開始產卵。通常在交尾群組織后15天內就會有80%的蜂王交尾成功并產卵。
圖2-92 Alberta 交尾箱
1. 箱蓋 2. 小交尾箱箱體 3. 底盤 4. 交尾框 5. 飼喂器 6. 副蓋 7. 插板蓋
⒋ 1/2 脾交尾箱
1/2脾交尾箱的每個交尾脾面積為普通巢脾的1/2。這種交尾箱有雙聯、三聯和四聯等多種,我國常用的有三聯的和四聯的兩種。采用1/2脾交尾箱,交尾群的用蜂量約2~2.5千只,群勢適中,能有效地調節巢內溫、濕度,交尾成功率可達85%以上,處 女王交尾成功后產卵的緊迫感強。
我國常見的1/2脾三、四聯交尾箱(圖2-93),其箱體通常采用二、三塊閘板隔成三、四個小室,各室巢門互向開設;每個小室一般排放3個交尾框和 1塊隔板。交尾框通常設計成可兩兩組合成一個大框,以便組合成大框插入蜂群中造脾、育蟲、貯蜜和附蜂。隔板通常各室獨立設計,以便檢查一個交尾群時不干擾其它交尾群。此外,各室都分別設計有通風裝置,供在交尾群運輸時使用。
采用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時,事先將交尾框上礎,并把交尾框兩兩拼成一個大框插入蜂群中造脾、育蟲、貯蜜和附蜂。組織交尾群時,從蜂群中抽出帶蜂、子和蜜的交尾脾分配給各個交尾箱。當各交尾箱的蜂量不足時,從蜂群中抽蜂抖入交尾箱內補足。其后,在各交尾群中介紹一個成熟王臺,或一只剛羽化的處 女王,并裝釘好交尾箱后運往交尾場。
圖2-93 我國的一種1/2 脾三聯交尾箱(單位:mm)
1. 交尾框 2. 箱體 3. 副蓋 4. 箱蓋 5. 閘板 6. 隔板 7. 巢門
⒌全脾交尾箱
全脾交尾箱是采用普通蜂箱巢脾作交尾脾,通常由 5框的蜂箱構成(圖2-94)。采用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時,群內一般排放2~3個巢脾,每群蜂量約為3~3.5千只。通常在介紹王臺或蜂王的前一天直接從蜂群中提脾和蜜蜂組織。
采用這種交尾箱具有組織交尾群方便和交尾群蜂量多且適應性強的優點,但其用蜂不經濟,育出的蜂王成本高,所以專業育王場較少采用這種交尾箱。
圖2-94 全脾交尾箱
⒌多室交尾箱
多室交尾箱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類超小型聯體交尾箱,有10~36室多種箱式(圖2-95)。這類交尾箱具有用蜂省、管理效率高和飼料省等特點。
多室交尾箱在設計上通常采用2~3個約為1/8脾的交尾框,可容納30~50 g蜜蜂;箱內各交尾室沿箱壁四周排列,采用凸出的巢門圍廊、不同顏色和圖案,以便蜂王認巢和防止錯投。
圖2-95 國外的幾種多室交尾箱
我國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蜂業研究所于1982年研制了一種C型1/4 脾十室交尾箱,該交尾箱具有用蜂省、交尾成功率高、攜帶方便和適于春、秋季節育王等特點。C型1/4 脾十室交尾箱由箱體、交尾框、紗副蓋、箱蓋、大閘板和小閘板等部件構成(圖2-96)。箱內由3塊大閘板和8塊小閘隔成12個小室,其中周邊10個室分別開設有巢門供作交尾室,中央2室作閑置的交尾框、小閘板和隔板臨時存放室。每個交尾室可放交尾框2個和隔板1塊。這種交尾箱的巢框設計成每4個可以拼接成1個朗氏框的結構,以在組織交尾群時插入標準箱群讓蜂群在其上育子、貯存蜜粉和附著蜜蜂,方便組織交尾群;每個交尾框還設計有上梁飼喂器,以便飼喂交尾群。交尾箱的大閘板上設計有可啟閉的小門,以在合并交尾群時使用。交尾箱的副蓋設計成3塊組合式的,以在檢查蜂群時減少對它室交尾群的干擾和減少盜蜂。
此外,為了防止處 女王錯投,10個交尾室的巢門分別涂上不同顏色,并設計有分界條。
圖2-96 C型1/4脾十室交尾箱
A 箱體 B 交尾框 C 大閘板 D 隔板 E 紗副蓋 F 小閘板 G 箱蓋
采用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時,應事先將2個交尾框Ⅰ和2個交尾框Ⅱ拼合成朗氏框后插入標準箱蜂群中產卵、貯存粉蜜和附著蜜蜂。組織交尾群時,從蜂群中連脾帶蜂取出交尾脾,拆分到十室交尾箱中,每個交尾室放1個蜜脾和1個子脾,并介入1個王臺或扣入1只剛出房的處 女王。接著,在交尾箱上疊一個空繼箱和用紗網將交尾箱中央2室蓋住后,從新蜂較多的標準箱強群中抽蜂抖入交尾箱,使每個交尾脾的蜂量補足到900只左右(當交尾群原地組織并使用時,應酌情增加蜂量)。然后蓋上紗副蓋,待交尾群的蜜蜂上脾后,通過調整交尾脾使各室蜂量基本一致。最后,蓋上箱蓋,將交尾群運到離原場數公里外的交尾場地。
采用這種交尾箱,應在處 女王交尾成功并產卵后10天內及時提出蜂王,以防止交尾成功的蜂王產卵受限和交尾群缺蜜。提出蜂王后的交尾群,應及時再介入王臺或誘入剛出房的處 女王,重復利用交尾群,但若不再使用該交尾群,則可將大閘板上部的小門開啟,讓該交尾群的蜜蜂進入有蜂王的鄰室。
二、代用交尾箱
許多生產性養蜂場為了節省開支,每年都自己培育蜂王,他們因地制宜利用普通蜂箱改制成臨時性的交尾箱組織交尾群。常用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⒈普通蜂箱隔出一個小區作交尾箱
普通蜂箱隔出一個小區作交尾箱的方法是:用一塊閘板在原群蜂箱內邊側隔出能容1~2個巢脾的小區,并在蜂箱側板下部開設一個巢門。這種交尾箱組織交尾群便利, 保溫性能好,處 女王交尾成功后更換原群蜂王方便。
⒉普通蜂箱隔成兩個區作交尾箱
普通蜂箱隔成兩個區作交尾箱的方法是:用一塊閘板把蜂箱一分為二隔成兩個區,每區放2~3個巢脾和一塊隔板,兩區巢門異向開設。每區的用蜂量為4~5千只。交尾群群勢大,保溫性能好,抗逆能力強,適應期長,處 女王交尾成功產卵后稍加繁殖即可成群。
⒊普通蜂箱隔成三、四個小區作交尾箱
普通蜂箱隔成三、四個小區作交尾箱的方法是:用二、三塊閘板把蜂箱均分為三、四個區,每區各放兩個巢脾和一塊隔板,各區巢門異向開設。每區的用蜂量為1~1.5千只。交尾群用蜂經濟,保溫性也較好。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