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蠟臺基與塑料臺基育王和產漿的對比試驗
摘要 為了對塑料臺基和蜂蠟臺基進行比較,1981年我們采用杜力脫移蟲法在雙王聯體育 王箱進行了多次育王和產漿試驗, 結果在育王王臺與產漿王臺的接受率,以及臺平均產漿量與總產漿量之間都無顯著差異。
本文就探索養蜂技術研究和養蜂技術合理化這一較大的計劃闡述初步的試驗和方法,并提出傳統 用于育王和產漿的蠟臺基為已在市面上出現幾年的塑料臺基所取代是否有利的評價。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1981年的4月末至7月在都靈大學進行。試驗采用2個聯體箱,每箱有25個達旦-布拉澤標準 巢框,并排成冷式蜂巢(巢框與巢門垂直放置的蜂巢--譯者注)。聯體箱采用框式隔王板隔成 3區,兩 側區內各10個巢框,中區5個巢框。在4月初,試驗蜂群建群,2個聯體箱內4個試驗群群勢相等,蜂王 均為前1年的蜂王。所有的蜂群都用50%的糖漿進行獎勵飼喂;獎飼一直持續到洋槐開花,約在8月該 地區的花源嚴重缺乏時開始對蜂群獎飼。在 4月下旬,提3個開始羽化的子脾與2個上部改制成容量為 500ml的半框式飼喂器下部裝置有2條臺基條的巢框一起移入中區內;當提入中區 3個巢脾上的所有蜜 蜂一旦羽化就換入另3個,以使中區內保持有大量新生的哺育脾。每周在2個聯體箱的中區各放入 2條 王臺條,每條有10個已移入幼蟲用于育王的王臺;接著,4d放入另2條王臺條,每條有25個產漿王臺。 2個聯體箱交替接受帶有塑料臺基的和帶有蠟臺基的王臺條, 而且每次都在飼喂器內注滿50%的糖漿。
移蟲按照杜力脫移蟲法進行,把 l2~36h齡的工蜂幼蟲移入已點漿的臺基內;移蟲的操作在溫度 為20℃~25℃,相對濕度為70%~95%的房內進行,以防幼蟲因寒冷或因失水而死亡。10d 后計數成 熟王臺,并把它們移到交尾群中,讓******王出臺。而產漿的王臺則在3d后提取,計數王臺數量,并取 漿和稱量王漿重量。
對所獲得的數據采取把育王王臺和產漿王臺的接受百分率進行角變換( Lison,1961),然后再進 行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較。
2 結果與討論
在季節中所生產的成熟王臺的百分率如圖1所示;蠟臺基的在20%和80%之間;塑料臺基的在25% 和85%之間;平均分別是47.7%和55.0%,差異統計結果不顯著。
圖1 育王王臺的接受率(—蜂蠟臺基,---塑料臺基)
插入3d后臺產漿王臺的接受率和臺平均產漿量分別在圖 2和圖3中示出。圖中顯示:蠟臺基和塑 料臺基的增減幾乎相等。實際上,年平均數(蠟臺基產漿王臺的接受率為 74.o%,臺平均產王漿量 為269mg,每個臺基條的產漿量為4.9g;塑料臺產漿王臺的接受率為69.7%,產漿量分別為 306mg 和5.2g)在統計上差異不顯著。有趣的是可觀察到: 在季節初,產漿王臺的接受率比在一年中其他 時候的要低,但王漿的產量卻較高。
圖2 產漿王臺的接受率(—蜂蠟臺基,---塑料臺基)
圖3 臺平均產漿量(—蜂蠟臺基,---塑料臺基)
從所做的試驗可看到:不管是蠟臺基還是塑料臺基,無論用于育王或用于產漿,蜜蜂都能一樣 接受。在采用塑料臺基的情況下,雖然其產漿王臺的接受率比蜂蠟臺基的稍低,但從其一慣較高的 產量和從較多的總產量上可得到補償。所以,即使統計上塑料臺基與蜂蠟臺基差異不顯著,但似乎 塑料臺基的使用已引起人們助興趣。在 1年中,王臺的接受率的增減毫無規則,這可能是由于氣候 條件不能保持最佳狀態以及6月底和接近7月多雨較冷的天氣導致王臺長期留在育王群內引起的。
從具體實施的角度看來,使用塑料臺基對王漿生產,以及節省勞動是明顯的。至于蜂王的培育, 在能夠提出決定性意見之前,盡管初步的觀察,但用塑料臺基育的蜂王的有關生殖力和壽命方面的 大量資料仍是必要的。
作者:方文富
1355上一篇:FWF 型電動蜂王漿分離機的研制
下一篇:分蜜機(搖蜜機)分離蜂蜜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