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蜜蜂在轉地運輸途中被悶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蜂群出現騷亂后箱內通風不良造成的高溫高濕。蜂群在轉運過程中因振動引起的蜜蜂騷動,一方面會使蜜蜂的新陳代謝活動加強,耗氧量比安靜時增加65倍,同時產生大量的熱和水汽,使蜂箱內溫、濕度提高;另一方面,騷動的蜜蜂在通風裝置透進的光線的吸引下,產生了強烈的出巢欲念,集結在通風裝置上,導致蜂箱的通風裝置被堵,箱內外空氣無法對流,出現氧氣供應不足,熱量和水汽未能及時排出,也使巢內溫度和相對濕度升高。在這種情況下,蜜蜂騷動加劇,箱內氧氣更加不足,熱量和水汽產生更多,溫度和濕度更高,堵在通風裝置上的蜜蜂也越多。如此惡性循環,結果箱內氧氣嚴重不足,出現高溫高濕,最后導致整群蜜蜂悶死。
然而,如果轉地蜂箱的通風裝置設計合理,且能避光,那么騷動的蜜蜂就不會大量涌向并堵住紗窗,箱內通風良好,既可給蜜蜂提供充足的新鮮空氣,又可通過對流把箱內的多余熱量和水汽排除,使箱內溫、濕度不致過高,就可避免蜜蜂騷動升級和出現騷動與高溫高濕的惡性循環,保證蜜蜂安全運輸。北京市的王孟林采用具繼箱前后紗窗、底紗窗和箱蓋通風窗,但巢門緊閉的一組蜜蜂與采用具巢門紗罩、箱體前后紗窗、底紗窗和箱蓋通風窗的一組蜜蜂進行蜜蜂轉地運輸對比試驗,結果前者由于通風裝置較避光,蜜蜂未受光線刺激,運輸途中蜂群安靜,而后者由于箱體前后紗窗透光,刺激蜜蜂涌向紗窗,使箱內空氣對流受阻,造成蜜蜂悶死。
從上述分析可知,導致通風不良的根本原因是騷亂的蜜蜂因趨光而堵塞蜂箱上的通風裝置。因此,在設計轉地蜂箱時既要做到蜂箱通風良好,又要注意蜂箱內部遮光。在蜂箱的通風方面,通風裝置應使箱內各部通風均勻,散熱和排濕也就均勻;并且必須十分牢靠、使用方便,以保證在轉地運輸途中能起通風作用和便利于啟閉。蜂箱內部遮光的設計,應在不影響通風的前提下盡可能采取避免和減少光線直射入箱內,以防蜜蜂在運輸途中騷動后受光吸引涌向通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