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仄式中蜂箱是在博亞式中蜂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流行于黃河以北地區。其結構和大小如圖(圖2-59)所示。
這種蜂箱容納巢框14個。巢框呈高窄型,內寬244 mm、高為309 mm。其上、下梁均采用較薄的木條制成;側條上部擴大至33 mm,提供蜂路自動間隔裝置。蜂箱的底板設計成活動底板,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抽板式,即底板通過箱體腳柱的小木塊嵌裝在箱體底部,需要時可以抽出清理臟物;另一種的結構與朗氏活底蜂箱底板相似,底板的兩面分別可提供10或17 mm的蜂路間隔,以供冬季和夏季翻轉使用。
高仄式中蜂箱采用高窄型巢框,箱體呈高窄形,有利于蜂群結團保溫,在養蜂生產上有利于蜂群春季繁殖,并表現出抗中蜂囊狀幼蟲病、越冬蜜蜂死亡率低、越冬飼料消耗少等優越性,在采蜜期還能緩和蜜壓脾的矛盾。但巢框較高,提脾檢查和取蜜操作不便。
圖2-59 高仄式中蜂箱(單位:mm )
A 箱體 B 副蓋 C 巢框 D 箱蓋 E 隔板
試驗顯示,在單群產蜜量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差。在分蜂的群勢方面,高仄式中蜂箱產生分蜂王臺時的群勢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的弱。在抗逆性能方面,高仄式中蜂箱越夏期的蜂群群勢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沅陵式中蜂箱、中籠式中蜂箱和從化式中蜂箱的下降得少;而越冬期的群勢下降也較少但飼料消耗卻比中一式中蜂箱的略高。在中蜂囊狀幼蟲病發生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和從化式中蜂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