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公司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半導體公司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半導體公司設備管理規章制度,供大家參考!
半導體公司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一、總則
本制度規定了設備巡回點檢的管理組織及工作內容等;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工藝線上的生產設備管理;
二、管理組織
1、根據本公司設備巡回點檢的實際需要,建立以崗位人員為基礎,工段技術人員為關鍵,設備管理部門巡回點檢為督促檢查的三級管理網絡。
2、生產設備由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工段應建立健全定人定機制度。崗位操作人員堅持不離設備,設備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靈,把本崗位的設備維護好,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或報告相關人員及時排除。
3、工段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要掌握好本工段設備的運行情況,檢查各崗位工人對設備的點檢及維護情況,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4、設備管理部門有關人員對全生產工藝線上的在線設備進行巡回點檢,不定期對主機設備進行巡回點檢,以便掌握全線設備的運行情況,指導和監督工段,班組的設備巡回點檢工作,以達到生產設備安全、高效運轉。并做好巡回點檢記錄及問題處理記載,巡回記錄要保存齊全。
三、點檢的工作內容
1、設備管理部門
⑴由設備主管組織,各工段設備段長或技術人員參加。
⑵點檢周期:每月一次,對生產主機設備定期點檢。
⑶點檢內容:
a、檢查各單位貫徹執行有關設備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b、檢查日常點檢和巡回點檢記錄。
c、檢查主要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技術狀態。
d、對異常情況的設備組織監測和提出解決措施。
2、工段級點檢:
⑴由工段設備段長主持,技術人員班組長參加。
⑵點檢周期:每周一次。
⑶點檢內容:
a、按點檢標準書規定的項目進行,監督并復核崗位與維修班組的日常點檢記錄。
b、檢查主要設備和重要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技術狀態,發現設備異常,損壞和磨損情況應做好記錄以便確定修理部位,更換零件,修理的種類和時間,以此安排維修計劃。
c、檢修設備測試、維護情況和設備環境衛生。
⑷檢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對重要的設備定期用檢查工具和儀器進行檢查、測定,做好記錄,便于準確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
3、班組崗位點檢:
⑴崗位點檢由崗位操作人員進行。
⑵點檢周期: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崗位點檢標準”規定的周期進行,負責點檢分管范圍的全部設備。
⑶點檢內容:
a、設備運行中的`異音、震動。
b、潤滑系統工作情況(油溫、油壓、油位、冷卻水等)。
c、運轉件是否移位、竄位等。
d、目測部件是否開裂、變形、開焊。
e、設備地腳螺栓、緊固螺栓是否松動。
f、檢查設備零部件是否齊全、可靠。
g、檢查安全保護裝置。
h、檢查設備跑、冒、滴、漏等現象。
i、變電站及各電氣控制等專業電氣設備按設備規定內容進行。
⑷點檢方法:
運用眼看、手摸、耳聽、鼻嗅等方法,結合設備的儀表和信號標志。
四、考核
1、結合工段經濟考核責任制,納入工段考核。
2、對點檢工作不負責而造成不該發生的設備事故,要追究其責任人的責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處理。
附則:
1、各級點檢工作記錄,應記載在點檢標準書上,并存檔備查(填寫時一式兩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設備管理部門一份)。
2、運行中崗位點檢也應使用點檢標準書,并簽名,對于運行中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做詳細記錄。
3、對于點檢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機后進行定查。
4、制定點檢考核細則。
規章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制定的組織勞動過程和進行勞動管理的規則和制度的總和。也稱為內部勞動規則,是企業內部的“法律”。規章制度內容廣泛,包括了用人單位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規章制度的特點
1、約束性。規章制度明確規定了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它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一經生效,有關單位或個人就必須嚴格遵守或遵照執行。如果違反有關條款,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2、權威性。規章制度的權威性來源于機關單位的權威性。規章制度的作者是法定的,即依法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與承擔義務的組織。規章制度是這些法定作者根據自己的職責和權限制訂,是本級機關權力意志的反映。
3、穩定性。規章制度既然是人們的行為準則,就不宜經常變動和修改,應具有相對穩定性。因此,不能將脫離實際的條文,屬于臨時性的、個別性的問題,暫還沒有條件實行的問題引入規章制度。但并不是說規章制度是一成不變的,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或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應及時修改并完善它。
企業規章制度的注意事項
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對于規章制度內容的設置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合法合理
就是要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這是企業規章制度能夠被法律認可的大前提。
具有可操作性
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條款對企業來說沒有比有更好,比如很多企業規定:“員工不遵守執行領導合理指示的視為一般違紀”,何謂“合理”?各有各的說法,實際可操作性極弱。企業一旦按照此條款操作,往往引發勞動爭議。因此,規章制度的條款需要可操作性強的表述。
完備性
盡可能多地考慮生產經營、員工管理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避免發生情況后“無法可依”。
邏輯性
特別是在獎懲制度中,對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員工,采用邏輯遞進的懲罰模式,能夠較好地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公司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什么
管理制度大體上分為規章制度和責任制度。規章制度偏重于工作內容、范圍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細則、行政管理制度、生產經營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為了規范自身建設,加強企業成本控制、維護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利潤、增強企業品牌影響力,通過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出的管理公司的依據和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