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包括語言的運用、結構的安排、主題的提煉等。怎樣才能寫好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這里給大家提供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1
看完了《狼圖騰》這本書,我感觸很深。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我們漢族人民怕狼的弱點,因為怕狼,所以打狼。而蒙古人民,因為他們天天與狼相處,所以有膽識、勇氣和那種嘎斯邁的精神。
中國的人民喜歡把狼訓成羊,而蒙古人民喜歡把狗訓成狼。著兩者的差別是多么的大啊!中國的人民讓畜生低聲下氣,蒙古的人民卻讓畜生斗氣高昂,之所以這樣,在我們的眼中,狼一文不值,羊卻抵過千狼。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狼陰險狡詐、生性險惡,羊卻聰明、勤奮;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狼圖騰》這本書里,狼是團結、智慧的象征,羊卻是膽小如鼠、一味的逃亡而懶惰。而且狼那種渴望自由的想法震撼了每一個讀者。故事中的小狼,從陳陣把它抱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停地尋找回歸狼群的機會,直到最后它終于為自由奮斗到終點。無論“我們”對它多好,它始終不領情,就算鐵鏈活活把自己勒死也不屈服。這種精神是多么的令我們震撼啊!
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使我想到,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經受挫折的能力都很差。雖然我們的時代什么都不缺,但我們缺少的是吃苦耐勞,缺少的是像狼一樣的性格和狼一樣的精神。所以說我們人人都要剛強,人人都要有狼性,才能變成強者,如果一個人的身體里的全是“羊血”那將一事無成。
但愿我們新一代的人能重新補充補充身體里的“狼血”,雖然我們再也不可能像牧民那樣彪悍,但是我們一定要盡可能的磨練自己!
千萬年來草原民族一直認為狼是草原的保護神,狼是草原四大獸害——草原鼠、野兔、旱獺和黃羊的最大天敵。狼的精神文化價值。其中包括軍事學、民族學、民族關系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等價值。幾千年來狼一直是草原民族的圖騰,從古匈奴、鮮卑、突厥,一直到蒙古,都崇拜狼圖騰。既然狼被草原民族提升到民族圖騰的崇高位置上,狼的精神價值不言而喻。“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2
我們一家去看了一部電影——《狼圖騰》。我被這部電影深深的震撼了。
《狼圖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人要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故事。學生陳陣和朋友到蒙古當知青。一天夜里,首領老爺爺帶領他們去挖狼群儲蓄的食物————死黃羊,老爺爺說只能挖一半,要給狼群留一半,否則它們就會去咬牲畜。但夜里,一個商人把黃羊都挖走了,導致了骨瘦如柴狼群憤怒到了極點,然而這時,愚昧的官員要捕殺狼,他們認為狼是禍害,必須斬草除根。老爺爺嘆氣說:“這個草原是一個生態系統,如果沒有狼,越來越多的黃羊會把草原的草吃光,所以需要狼來維持黃羊的數量。如果人類要捕殺狼的孩子,本來就憤怒的狼群一定會報復的。本來一個好好的生物鏈,被人插上了一腳,生態就會遭到破壞。”正如老人所料,狼群在一天夜里咬死了許多羊,牧人遭到重大損失。
還有一段感動的地方,就是陳陣收養了一只狼后,像養狗一樣養它,天天喂它。但老爺爺在陳陣不小心被自己的狼咬傷后,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狼天生就是一名戰士,它們喜歡冒著生命危險去捕食,你剝奪了那只狼向往自由,去捕食的權利,奪走了它的榮耀,所以你應該放了它。是呀,狼不是狗,它們不喜歡靠人的喂養生活。狼是屬于大自然的,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騰格里。所以人不能隨便掌控它的生死。
看完這個電影,我認為我們不能隨意的破壞生態平衡,因為最終受到損失的還是我們人類。我們要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就像老子說的那樣,人法自然。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3
絕大多數人眼中的野狼,是兇狠的,貪婪的。在草原蒙古人眼中,狼是智慧的,勇敢的。他們將狼敬仰為神。在他們眼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不鳴則已,一舉成名”,那才是狼。
電影告訴我們人與狼群,食草動物與狼群之間平衡的食物鏈關系。狼捕捉跟牲畜們爭奪草料的黃羊,蒙古人保留狼群保存下來的黃羊,以免饑餓的狼群威脅到他們的牛羊馬。但蒙古族人長久以來保持的平衡卻被外來幫助開發蒙古這片土地的人破壞。從一開始偷走狼群儲存下來的黃羊,到受到狼的反擊后錯誤處理,在不合理的開發草原上最后一片草地后,狼群因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棲息地,再次向人類居住的牧區靠近,大肆宰殺羊群。惱羞成怒的外來居民采取了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獵槍,炸藥被做成各種陷阱來殺死野狼。很快,草原上最后一頭狼被驅趕到我國北方邊境。沒有過多血腥,但每一幀都是殘忍…有時候人比狼更加可怖。這無疑是那個時期那個地區的悲哀。
《狼圖騰》是以同名小說改編,中法合拍完成的影片。導演被稱為“世界上最會拍動物的導演”。他脫離了小說束縛,精心編織故事情節。使影片更加豐滿,現實意義更甚。
影片為背景,講述了陳陣與楊克兩個北京下鄉青年在蒙古的見聞。影片的亮點之一便是陳陣的扮演者馮紹峰和楊克的扮演者竇驍,丟下偶像包袱,以邋遢、滄桑的形象出鏡。陳陣對郎有著執著的熱愛,又陰差陽錯的養了一只小狼。隨著小狼的成長,天性日益顯出。在小狼傷害了族里的孩子后,反對陳陣養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好不費勁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藥,便是釣餌”。陳陣亦知小狼不會一直跟著自己。可狼群不會接受身上有人的氣味兒的小狼。陳陣便教它辨別陷阱,在水中捕獵,擔心它被人們傷害到…
影片將狼的狼性塑造得栩栩如生。影片最后陳陣在回北京之前去草原上尋找小狼。我們仿佛可以從那已經不在小的小狼眼睛中讀懂它的情緒,似乎是感謝, 似乎,是告別。短暫的目光接觸后,小狼轉頭奔向了草原,奔向那片屬于它的世界。這個片段是我尤為感動,狼其實并不冷血,這是它的情感付出對象不是你罷了。
最后的最后,電影也并沒有交代像外來干部告密狼群所藏黃羊所在地的蒙古人到底被人們調查出來沒有。但無論抓到與否,都告訴我們,人類學習狼的生存方法,學習它們的儲藏手段,卻唯獨學不會它們時刻團結一致的秉性。電影發人深省。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隨便捕殺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了違法的事情。但在政策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多拍一些類似《狼圖騰》這樣的電影來宣傳保護野生動物顯得尤為必要。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4
最近讀了姜戎先生的《狼圖騰》之后,感覺心潮澎湃,它讓我對本來就很向往的草原生活更加癡迷,讓我迫不急待地想要到那美麗而又古老的草原去領略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風光。
這是一本優秀的小說,描述了大草原上騰格爾地區的人民群眾的生活。隨著他的描述,我仿佛也身在大草原,感覺草原的廣闊,人民群眾的熱情好客。以及人與狼之間的那種微妙關系,那種生在草原,死后軀體還于草原的高尚的情懷。。。
《狼圖騰》,并不為龍圖騰和狼圖騰的起源所左右,只是喜歡狼與額爾草原人的斗智斗勇的情節所震撼,我也希望在《狼圖騰》找到自己的信仰,以期走出自己的.路。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5
《狼圖騰》是讓人愛不釋手的一部姜戎所著的完美作品,我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主要講了書中主人公來到蒙古草原上,從初始狼的品行到愛上那草原牧民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狼。并以故事形式告訴我們狼的聰明和機智。
我看完這本書后,不由得贊嘆:這真是部世界上至今為止唯一一部描寫,研究草原狼的“曠世奇書。”姜戎把草原牧民對狼的愛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以及他與草原狼結下不解之緣作為主題。不僅告訴我們漢人,狼的品行不是用“兇惡”“殘忍”兩詞來表達,而是用聰明、智慧、尊嚴和頑強來描繪狼的一生。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查、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理巧妙利用;狼視死如歸、不屈不撓的精神,狼族中的友愛與親情;牧民認為狼與草原的密切關系,還有那主人公養的那只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艱難的成長過程。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6
我在小學的時候,曾經讀過《小狼小狼》上初中后再讀《狼圖騰》,心中有一種新的感受
讀了《狼圖騰》。覺得狼有許多難以置信的戰法。在圍捕黃羊時體現了狼不打無準備之仗,例如: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群狼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同時狼也是狡猾的。比如:時機出擊,保存實力,麻痹對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襲擊,置對方于死地。
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狼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狼在捕完食之后,還會想著另外的狼。書中最明顯的就是捕完黃羊,他們也不是全吃掉,而是剩下一部分,留給母狼和幼崽吃。
狼有的一些習慣,并不是靠母狼教的,比如:夏天里,陳陣由于無奈把小狼拴在太陽底下,而小狼被太陽照得渾身難受,但小狼很快就找到了方法,在地上挖起了他的第一個洞。狼自古以來喜歡黑暗,狼大多在晚上捕食。狼還有一個的特點就是在他們的字典里是沒有“品嘗”這兩個字的,每當得到食物時,就會大口大口地吞完,并不是細嚼慢咽。
狼還有許多優點,讓人取之不盡。
狼圖騰觀后感1300字篇7
電影肯定和小說不同,其實小說中很多是心理描寫,還有大量游牧和農業文明對比的描寫,真要拍了,大概又有人要說“這是搞分裂!”
電影是要賺錢的,只有書迷的電影市場是失敗的。電影版《狼圖騰》是拍給全世界影迷看的,不僅僅是給書迷看。
其實整部電影相當不錯,特別是對于一些有過“下放”經驗的人來說,一些畫面和情節很熟悉。更多人,看電影就是為了眼睛快活,今天狼一出來就有人贊嘆“狼好漂亮呀!”當摔殺小狼情節出現時,全場倒吸冷氣聲不絕于耳。
想想也是,《狼圖騰》小說出版時間到現在已經隔了十好幾年,很多價值觀已經發現了改變。本身有些東西還是敏感話題,萬一拍了大概要給禁掉了。本來小說就是對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進行反思。如今沙化、霧霾中的人們,更是身切感受到破壞大自然帶來的災難后果。現在草原鼠患嚴重,此片如果能喚起人們對狼的同情,讓狼重返草原,這也許才是作者真正希望的`結果。
小狼最終結局的改動,我認為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讓小說最后的那個陳陣穿越回到小狼還活著的時候,他一定會把小狼放掉。要說現實中,我們不也開始治理環境了嗎?現在再虐殺動物,讓網友發現了,人肉罵死。多少,大家有點改變了,正如“死而復生”的小狼。
小說中的陳陣沒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而現實中我們還有力挽狂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