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科技節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練習,可以讓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參觀科技節觀后感,希望對大家寫參觀科技節觀后感有所幫助。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1
今天早上,我們學校舉行了首屆科技節。同學們個個穿著整齊的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操場上。你瞧,那一行行、一列列的人,多壯觀啊!整個會場除了老師和同學們,學校還邀請了許多領導和一些家委代表來參加我們的科技節。會場上,曾校長也給同學們送來了祝福與期望。
創新鑄就夢想,同學們開始了夢想號火箭,獲得航天科技小制作的獲獎者給我們講解了一些科技小制作的相關知識。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是“玉兔號”,它有兩個翅膀,六個輪子,一個大大的身軀,還有三個燈,它是世界上第一輛登上月球并且存活最久的月球車……聽完同學們的講解后,我們和五只吉祥物上場了,我和小伙伴們化身成一個個偉大的宇航員,與小歌唱家們一起表演節目。臺上我們盡情地唱啊跳呀,臺下同學們也個個看得入神,時不時地還給我們送來了掌聲,我們便個個像采了花蜜的小蜜蜂,更自信地把最美的舞姿展現給大家。
開幕式結束后,同學們就各自回各個比賽區。當然,這種比賽怎么能少得了我呢?聽說總的有19個活動項目呢,只是我參加了紙牌疊高和奇思妙想,所以少了很多機會去觀看別人精彩的比賽,只能專心忙于自己的賽事。此次的奇思妙想演講,我的心就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但還是堅持把它講完。可是成績出來時卻讓我很失望,簡直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都快崩潰了,眼淚就像織布機上的線,流個不停。后來我平靜了。也接受了現實,只要下次再努力,一定會更好的,加油!
此次科技節圓滿結束了,它是歡樂的,刺激的,緊張的,令人念念不忘的,它讓我看到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雖然我這次沒獲獎,但至少我努力了,如果我不努力,就會連機會都沒有,更不用想收獲了……
同學們和我們一起加油吧,爭取下次的科技節,我們有更大的收獲,加油!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2
我們在一個晴朗而明媚的天氣里,舉辦了一場難忘的科技節。
在早晨我們做了小古箏和氣球車。我覺得吹氣球的剎那間我們都變得哄鬧起來,請看鏡頭回放,當梁老師說可以開始做氣球車了,有的吹起了又大又鼓的打氣球,有的認真地問梁老師怎么做,還有的男生站在凳子上數著“1、2、3”說了聲放,剎那間我們的教室立刻變成了氣球的海洋,也變的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在下午我們做的是小孔成像盒,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作品。經過同學們的認真思考,終于做好了,小孔成像盒外面有著精美的圖案,有畫著美麗家園的,有畫著中國歷史的,還有畫水果蔬菜的。在它的底部有一個小洞,然后我從洞內看見我的手指像一個天梯,有點像巨人。
這個科技節既讓我們玩了個痛快,又學到了更多的知識,真是開心極了。難忘,難忘呀!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3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學校舉行的第一屆科技活動節。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同學們制作的玩意兒,到底蘊藏著什么科技奧秘。
老師帶領著我們到了科技體驗館,一走進去,天花板就像一片星空,五彩斑斕的燈閃爍著。琳瑯滿目的科技產品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大家紛紛找自己感興趣的科技品。我看到了“傳聲筒”,便飛奔到它的身邊,它分為兩個話筒似的東西,有一根彎彎曲曲的長管把它們連在一起,同學對一個話筒輕輕地說一句話,我就可以從另一個話筒里面聽到他的聲音,多么奇妙啊!
在科技節里,我們校園里到處都是展區,到處都是有趣的東西。走進一樓大廳,我們看到了同學們做的各種各樣的科技作品。我被一只紙做的鞋子吸引了:一只普通的鞋子怎么可以稱為科技作品呢?我拿起來,原來那只鞋子底下還有兩個小輪子,穿起來就可以增加速度,使人們走路更加方便了。這位發明創造新式鞋子的小朋友的小腦袋瓜可真是聰明啊!
走到清源樓操場里,我們看見無數撲克牌分成十堆擺放在操場上。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游戲。游戲規則是:用撲克牌折疊起來,疊得越高,贏的機會越大。我們商量之后,決定用正方體作底,再用一張撲克牌平放在正方體上面,再用三角形立方體一直疊上去,因為三角形最穩定,搭建的塔更牢固。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搭的塔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可是,正當老師用尺子來量高度的時候,那倒霉的風一吹,我們的塔全倒了,真是太可惜了!
鈴聲響起,我們結束了活動,大家進教室的時候都是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真想把每項活動都親自體驗一番啊!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那些科學家的發明都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之后才成功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這話說的真好。這次科技節,向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世界的探索之門!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4
這一周我們舉行了科技節,讓我有許多感受。
第一天的活動是“從紙中穿過”。光聽題目似乎挺簡單,可當老師拿出一張邊長只有10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時,我們都驚呆了,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大家拿到紙片都束手無策。這是張老師的一句話,給了我們啟發:“想辦法把它剪成一個圓圈。”我們開動腦筋,在失敗了幾次后,終于剪出了一個完整的大圓圈,經過試驗,可以一次鉆進10個人呢!
第二天的活動是“會跳遠的乒乓球”。想要順利讓乒乓球“跳遠”可是需要竅門的。經過大家的試驗,終于明白,要垂直地對準乒乓球吹,它才會跳得遠。
第三天的“土電話制作”活動,我明白了土電話的線只要越長、拉得越緊,通話就會更清晰。當然要小心線打結哦。
第四天的課本劇表演,考驗的是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合作得越有默契,表演也就會越好。
科技節的活動還有很多,這么多的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從紙中穿過”讓我明白做事要往多方面去考慮;“會跳遠的乒乓球”告訴我凡事要從不同角度去考慮,找到解決問題的竅門。我太喜歡精彩紛呈的科技節了!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5
三年一次的科技節。我們中學生涯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科技節。隨著主持人的一句“北京三帆中學第八屆科技節勝利閉幕”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在這短短一周你同學們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同學們無私的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研制參賽作品。一架架紙飛機,帶著我們的目標飛向遠方;一只只雞蛋,裝滿我們永遠不會破碎的希望;紙牌承重,那小小的紙牌承載的是我們的夢想啊。我們從簡易相機里看到了科技,從保溫水瓶中感受到科技的溫度,更從小車爬坡中學到:即使科技是一座險峰,我們依然能夠通過辛勤的汗水找到攀登它的途徑。
精美的板報設計雖然看似簡單,但里面卻蘊含了多少同學的設計:光是牛頓的頭發,就是多少個同學一遍遍勾勒、調整、上色的成果,那一筆筆的棕色到現在還清晰可見。那美麗的星空,是同學們一遍遍上色,刷水,點星星,把多少人臉上點成了小花貓;
一個簡簡單單的“Technology ”上面的箭頭,那遲遲不流下來的顏料,經過了多少同學的努力才有一道藍色緩緩滑劃破了淺綠的寂靜,此刻教室后方的歡呼雀躍,那一張張花一樣綻放的笑臉,也隨著科技節的閉幕和那流下的顏料一樣,凝固在淺綠色的板報紙上了吧。
板報小組的同學沒有被值周生記錄晚離校不是因為走的早,而是因為連值周生都回家了,還在一遍遍修改的作品;即使老師叮囑要在靜校前一分鐘離開,但有幾個同學卻比靜校晚了整整一小時才回家……一遍遍的試飛紙飛機,改進還有不足的地方,同款紙飛機都已經攢了一打;一遍遍用紙牌承各種各樣的重物,撲克牌不知耗費了多少副;破碎的雞蛋,突然無法啟動的小車,這些都沒有阻礙同學們的科技夢。
在三十七位同學和老師的齊心協力下一班摘得一項又一項的桂冠,這次科技節我們收獲了很多,不但有有趣的實驗、深奧的知識,還有那珍藏在內心有的永遠不會消失的回憶。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6
這個星期,我校舉行了首屆科技節活動。
瞧,那里可真熱鬧啊!原來他們都圍在那里看展覽呢!首先,我們來到了一站,科學幻想畫展。這里的畫真多啊。有水粉畫,蠟筆畫,鉛筆畫……令人目不暇接。第二站是科教模型,這里有很多科技模型,可以動手玩。第三站是航天模型展,這站向我們展示了一些航空模型。看,這個是“神舟七號”。神舟七號于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于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神州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第四站是簡易機器人行走。只見幾個大哥哥大姐姐拿出一些機器人,放在一塊很大的木板上,快速地按了一下按鈕。奇怪的是,那些機器人就像吃了乖乖丸一樣,會自動行走,自動轉彎。第五站是尋軌車,這可是男孩子最愛玩的了。只見一個小男孩拿著一輛拼裝軌車在圖紙上慢慢移動著,看得我們目不轉睛。
我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第六站,象棋建高塔。這是一個雙人游戲,游戲規則是:兩人比賽,用象棋搭塔,看誰搭得高。于是,我找了個人,開始了比賽,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象棋,一邊搭一邊數,搭了三十多個的時候我的“象棋塔”搖搖欲墜,眼看我已經遠遠超過對方了,不知哪個人碰了一下桌子,我那可憐的“塔”就粉身碎骨了。
第七站是中國航天歷程展。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
通過這次的科技節,我了解到了很多科技知識。我堅信:以后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7
自古有云: “國,無法則亂,民,無法則貧”。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在家長的關懷下,在老師的教導下、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的成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學法。
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強科普和法制教育,深入學習宣傳《管理守則》,《文明守則》等,不斷提高文明道德水平,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堅持同封建迷信,反科學,偽科學和邪教做斗爭。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而作為中職生的我們,不僅要學法,懂法,更要善于運用法律。這,便是所謂的行動。眼下,我們的首要
任務是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但在學法的同時,也要注意道德、勇氣、社交能力的培養。做一個真正的四有青年,為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做出貢獻。
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恒。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參觀科技節觀后感篇8
一位老人到超市買東西,隨手把一個電池放進了衣兜里,出來沒有交錢,于是被超市的防損員帶到一間小屋里,防損員逼迫老人填一個單子,老人一再說“我給忘了,我把錢交上不就完了嗎”,防損員還說了什麼“幾十歲的人了,不要臉”,最后老人突然倒地,防損員卻誤以為老人在裝病,結果延誤了救治時間,最終導致老人死亡。那個老人把電池放進衣兜不能說明就是偷竊,好多人都把小東西放進衣兜,購物車的縫隙太大,很多小物件會漏下去。
老人也許就是想到這點才把電池放進衣兜的,畢竟年齡大了,所以就忘記交錢了。這種事不能怪防損員,他們是有擒賊指標的,有的超市規定每個人一個月要抓10個賊,完不成任務就扣獎金。有的防損員抓到一個小偷后會興奮的念叨“終于抓到一個” 我覺得老人真的很可憐,退一步說,就算老人真的是一時起了邪念,那麼超市真的就有必要這樣對付偷竊者嗎?
在近日收看的幾期央視《今日說法》中,涉及到我們人民-警-察的某些人事表現,給人一種非常壓抑、憂郁的感受。僅舉幾例:
愛在8月27日《追兇19年》中,19年前農民婦女何愛紅的丈夫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身亡,報案卻遭遇冷漠,此時有人投案自首,民-警卻不認真究查他為何自首?與真兇有何關系?結果很草率地把人放了,結果錯失了辦案良機。公安靠不住,何紅歷盡艱辛自己追兇19年!終于在異地找到真兇時,她拾急慌忙地趕回去再報案,不料想公安人員竟說:幾年來領導不斷地變換,偵查員也不斷地更新,這個案子不可能重新再查了。
在9月8日《追捕進行時》中,鄭州市民胡廣興由于身份證號碼與一名網上通緝犯的相同,結果幾個月內分別被本市三家基層警方分別反復地抓了放放了抓。三家接受同一個市局領導,三次抓人也都在相同的地方,竟然彼此之間就不溝通和交流!算官僚瀆職?還是算荒.唐可笑?有資料顯示,由于種.種原因在全國估計有近百萬人身份證重號,那么要以這三家警方的態度辦案,就不知該有多少人要遭遇如此厄運呵!
在9月10日《尋女》中,陜西被騙女子小霞失蹤后,其父母找警方尋求幫助,卻被派出所拒絕。自己四處探尋無著時有人捎信說在山西某地,趕到去屢次撲空(人被轉移),在山西報案還是遭遇派出所拒絕。歷盡艱辛,小霞的父親差點哭出聲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能反復盡心地幫助他,而兩地的警方卻幾乎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