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1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觀念是:在孩子觀念、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撇開偏重的學習課程,而是因勢利導、不驕縱,不亂責罰,多引導,開拓完善孩童幼年時期的思想,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一生影響甚大。捫心自問,我們都做到了嗎?
書里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被所有老師都勸退的孩子,她天性活潑、愛玩、精力充沛對所有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即使是媽媽憂心忡忡的送她去巴學園的路上,小豆豆任然開心的四處打量玩耍,和電車收票員聊天要電車票。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先生是優秀的教育家,在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他耐心的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小豆豆講完了一切她覺得有趣的事情,校長先生說:以后你在這里上學吧。小豆豆上廁所時回頭看,結果錢包掉到糞坑,于是她為了找錢包,把糞坑的糞用鏟子鏟出來,校長先生從旁邊走過問明情況時,只笑咪咪的說了句,挖開一會都要恢復原樣啊,于是小豆豆沒有找到錢包以后,又把糞給鏟回去。小豆豆是幸運的,她沒有像其他的淘氣孩子被訓斥,而是被校長先生著實的像對待一個正常大人的態度,讓小豆豆感覺到尊重,于是他再也不會因為上廁所朝下看掉東西,而且以后她做事情都是認真的做完,有始有終。
在巴學園里可以自由講課,巴學園注重孩子的飲食搭配。校長先生還會為身體有殘疾的孩子設計特別的運動會,哪怕最后的獎品是一顆蘿卜兩顆白菜什么的,但是這些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在人生啟程路上,遇到一位良師,是何其有幸的事情,小豆豆很幸運,巴學園的孩子長大后也都各自成功了,當日這里要提一句,教育無國界。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2
暑假里,老師讓我們讀一本《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于是,媽媽帶我去了書店買了這本書。我以迫切的心情讀了第一遍,覺得還有意思,于是我有細心地讀了第二遍。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他用小豆豆這個主人公,來講述了他的一些有趣的童年故事,如“真是一個好孩子!”、“不能跳”—— 。我感覺我就像小豆豆的影子,她做過的事我好像也做過,她的好奇、淘氣、調皮,我也好像是這樣。我感覺和小豆豆越來越親近了,因為,她就像我身邊的同學一樣。在大人眼里,我們做得事情都有的傻,可大人不明白,我們就在做傻事中得到快樂,就在做傻事中得到許多教訓,我們就在做傻事中一天天長大。
書中還講述了小豆豆的學校,他的學校里還有一些特殊的學生,有得了小兒麻痹癥的泰明,還有永遠長不高的高橋君。我喜歡小林宗作校長。因為他用特別的關愛來愛護他的學生,他長掛著嘴邊的話“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我也喜歡。我想,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建立一座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我也要當一名像小林宗作一樣的老師,我也要用特別的愛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在愛心中健康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3
寒假里,我閱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里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親身經歷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小豆豆從小因為淘氣而被退學,最后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關心呵護和引導下,原本淘氣的小豆豆變成了聰明能干的好孩子。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經常被小豆豆的可愛逗得哈哈大笑,有一次小豆豆喜愛的錢包掉進了廁所掏口里,她沒有哭,也沒有一走了之,而是把掏口里的東西都撈了出來,但還是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錢包。還有一次,他們出去野炊,很多同學都不會炒菜,而小豆豆因為經常在家里看媽媽做,所以炒了些菜。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個故事:姑姑給小豆豆了一個蝴蝶結,校長的女兒美代也想要一個,就讓小林校長去買,但這個蝴蝶結是進口的,買不到,校長請求小豆豆先別戴蝴蝶結了,小豆豆爽快地答應了,并把這個美麗的蝴蝶結放在家里。我覺得小豆豆可真是個善解人意,懂事的孩子啊!
那個小林校長也和別的校長不同,其他校長都逼著孩子天天學習,參加考試,而小林校長是讓孩子們從玩中收獲知識和道路,很少讓孩子們做習題,真羨慕巴學園的這些孩子啊!
看完這本書,我學到了無論什么事都要多嘗試,只有付出才有收獲。我很喜歡主人公小豆豆,她善良可愛,誠實樂于助人,也喜歡和藹可親的校長小林。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收獲不小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4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童年故事。
這本書寫了:一個名字叫小豆豆的孩子在課堂上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時,小豆豆卻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還在窗邊和過路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和燕子在說話,擾亂了課堂紀律。于是,舊學校的老師忍無可忍,便開除了小豆豆。后來,小豆豆的媽媽帶她來到了巴學園—一所校門是兩顆活的樹,教室是電車車廂的學校。巴學園與平常學校不一樣,一共只有五十幾個學生。上課時,都是按自己的喜好選擇科目自學。吃飯都是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盒飯,飯前還要唱吃飯歌。在巴學園,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尊重兒童、教導有方的校長—小林宗作老師,小林宗作老師給了小豆豆許多關愛,比如他很耐心地聽小豆豆講了整整四小時的話。而且小豆豆還是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這是多么難得啊!她為了讓美代不再纏著校長買她頭上的蝴蝶結,便把自己的這朵蝴蝶結摘了下來;在巴學園,除了泰明之外的每人都有一棵樹,于是小豆豆就讓沒有樹的泰明爬自己的樹,和她一起坐在樹上看風景……她關心過許多同學。就這樣經過在巴學園的學習、生活,小豆豆從一個淘氣的孩子成長為校長眼中的好孩子。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小豆豆因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總能伸出援助之手,讓別人開心起來,所以才成為校長眼中的好孩子。我們要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要為別人著想,多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我就發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有一次,同桌的鉛筆丟了,正當他著急時,我借了一支給他,他對我說了一聲“你真好”我心里開心極了。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5
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也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一個因淘氣被學校退學的孩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本書非常有趣,而且內容生動,引人入目,情節豐富多彩。
小豆豆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感覺一切東西都是稀奇的,學校的書桌跟自己家的桌子不一樣,家里的桌子是抽屜往外拉的,可學校的桌子卻是把蓋子往上提。小豆豆沒有見過那樣的桌子,覺得特別有趣,就不停的開開關關。有的時候就站在窗邊往外看,碰到過路的宣傳藝人就跟人家打招呼,影響了其他學生上課,就這樣小豆豆因調皮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
退學后媽媽就給她找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到巴學園以后,小豆豆覺得這所學校與別的學校不一樣,教室是用廢舊的電車做的,在那里每天不用穿校服,午餐吃的是自己在家里帶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學習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節課都是按自己喜歡的課程來學習。孩子們可以在大廳地上畫畫,可以光著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帶上毛毯來大廳露營,還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
在巴學園,小豆豆不僅學會了很多知識,更學會了怎樣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在這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于愛心、寬容與真誠。
我突然覺得我不再那么驚訝與這所學校的與眾不同,反而覺得那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在那沒有約定的規矩,沒有老師與學生的等級距離,更沒有學習帶來的包袱壓力。此時我開始羨慕小豆豆了,真想變成小豆豆,那樣我也可以去那即美麗又讓人自由輕松的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6
“哲學家和搬運工的區別遠比家犬和獵犬的區別小”,卡爾﹒馬克思如是說。可見,對于一個人,后天的塑造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學校教育的作用其實就是對人進行的一種系統性的后天塑造。
當今的學校教育開始得很早,從學生的幼兒時期就已經開始。而幼兒像一張白紙,早期的教育會在其上復寫很多外界所展示給他們的,好的或壞的。如果教育者努力繪畫的是一幅陽光正面色彩斑斕的圖,兒童也更可能成為這樣的美麗的圖。如果教育者只是漫不經心或憑著直覺任意地教授或灌輸,原本的一塊璞玉可能只會變成一顆普通的石頭,原本的一幅杰作可能只會變成一張草稿紙。
所以教育不是隨意的。教育是有目的的,只有真正清楚了教育的目的,才會懂得如何進行適當的教育。我們希望當我們的孩子在接受完學校教育后,他們未來會是這樣的。他們心地善良,陽光積極,懂得尊重和關心他人。在遭遇挫折時,他們能夠勇敢樂觀,心胸寬廣,迎難而上。同時,面對這個世界,他們懂得如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既有基礎知識也有某些專門知識,他們既獨立又團結,他們追求真理勇于實踐,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總結來說,完整的教育目的是同時教育學生做人和做事。做人修身,是要充分發揚人的真善美,不斷追求自我的完善。做事是齊家治企治國,是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斷追求外在世界的完善。
應試教育則把教育重心過度偏向了做事部分,甚至只是做事部分中基礎知識這一環,因而實質上這樣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我們會看到,很多應試教育體系下培養出的學生機械呆板、情感木訥、人際交往困難等,原因就在于學校教育在做人這一部分是缺失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7
金老師送給我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里就很好奇:小豆豆在窗邊干什么?小豆豆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書中講了什么?……這些疑問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的媽媽對這本書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和媽媽一起讀完了這本書。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書中的小豆豆很幸運!她有一個理解她的好媽媽;有一個熱愛學校、熱愛孩子的小林校長;她還擁有那么有趣、有耐心的老師……書中的小豆豆有一個自由自主的成長環境,她在巴學園學會了如何思考人生、思考自然。“冰雪已消融,爛漫兒童嬉戲忙,奔跑小村中”是巴學園的真實寫照,我非常羨慕小豆豆,要是我能有這樣的學校該多好!
說完書中的小豆豆,想想我自己:我有一個愛我們的金老師,有一個時刻關注我成長的好媽媽,雖然我沒有像巴學園這樣的學校,但是在老師和媽媽的關愛下,我一樣可以像小豆豆一樣快樂成長!
我喜歡《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巴學園雖然始終沒有校歌,但是小林校長曾經創編的校歌“巴學園,巴學園,巴——學——園!”卻成了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我希望以后也能擁有這樣的學校……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8
假期里,我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充滿童趣的書。它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所編著的一本書,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講述了她小時候一段真實的故事。
小豆豆從小就有自己的理想,比如:做間諜;當賣車票的人;想學芭蕾舞……等等。因為小豆豆太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了。后來,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這所學校和其它的學校有很大的區別。教室是電車;全校只有五十人……校長小林先生聽小豆豆說了四個小時的話,一點也不覺得煩,除了他再沒有第二個人能耐心地聽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小豆豆成了這個學校的學生并深深的愛上了巴學園。吃午餐時更加有趣,校長在禮堂大聲喊叫著“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沒有帶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來上學沒有啊?” 小豆豆覺得很稀奇,什么叫“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呢?原來山的味道是土地上長,海的味道海里養的。小豆豆今天一打開飯盒,原來媽媽幫她做好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菜式,她心里很高興。從此,吃飯時,每人都帶來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大家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后來 “ 巴學園” 被美國“B29” 飛機摧毀了!讓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讓我感到了和平的幸福與溫馨。
讀完這本書,我想:假如現在就有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該多好啊!小豆豆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我希望我也有這樣的學校,也有這樣的同學們。我能像小豆豆一樣嗎?我渇望著,等待著實現我的愿望。我很喜歡《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希望自己能和小豆豆一樣,在一個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觀后感篇9
利用暑假期間,我一口氣把《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看完了。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小豆豆上學的一段真實、有趣的故事。首先,是作者小豆豆因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后,轉到了巴學園,巴學園非常有趣,因為巴學園那里有小豆豆喜歡的電車做成的教室,而且整個學校只有五十幾人,吃飯時要有“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盒飯,還要唱《飯前歌》,如果學習努力,老師可以帶同學們到外面散步,散步時,老師會給同學們講一些科學知識,所以,經過在巴學園的一段時間,和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我的感受:看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的淘氣。記得有一天下午,爸爸抱著我來到鄰居家,看別人下象棋,過了一會兒,我覺得很無聊,看得有點不耐煩了,于是,我把鞋子脫掉,假裝鞋子掉到了地上,跟爸爸說我要下去取鞋子,然后,爸爸把我放下來,我穿好鞋子,趁機跑回家里,走到樓梯上時,突然想拉尿,看的樓梯下的媽媽和姑姑在沙發上睡得正熟,想做惡作劇,就尿到了媽媽和姑姑的臉上,這時,媽媽和姑姑都從夢中驚醒,以為是下雨了,一看,原來是我在樓梯上拉尿,媽媽和姑姑既生氣又哭笑不得。我認為淘氣每個人都有,是可以改變的,而小豆豆是因為一個特別的學校——巴學園而改變了他,這是因為巴學園有不一樣的教育,比較開放、自由,讓淘氣、寂寞的同學都能感受到巴學園的樂趣,《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能使許多讀者找到屬于自己的童年,讓人感受到許多快樂。
父母的感受:我覺得《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能讓孩子受到很大的幫助和影響,不但能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讓孩子在快樂的閱讀中學會成長,像巴學園這樣的學校雖然很少,但萬一得到社會的認可,那么會改變更多淘氣、寂寞的孩子。我認為《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一本關于成長、關于教育、關于愛的一本使人受益終生的好書,這本書也將是一本陪伴孩子終生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