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1
影片的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當時就跟同學一起探討過關于翻譯的問題,為何是心靈而不是大腦。字典不可置否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然而看過了電影之后發覺,電影所要反應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腦有多發達,而是在講述一個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電影所要表達的并非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伙計如何由自負到潦倒,而是在講述他扭曲的心靈,對學術的高度要求以及對旁人目光的極端在意下,導致產生幻覺,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虛擬規劃,當他的智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的心智卻仍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心靈無法帶動大腦,生活與現實脫節。
在看完整部電影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他的意圖只是希望我們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沒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要因為盲目追求學術上的成就而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麗心靈大概也是講心智成熟的人,重點在于是一個成熟的人而非僅僅是一具擁有超群智力的軀殼。
當你活著的時候,走在路上,你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學術精英,不是天才,你過著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生活,要學會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敵人是天才,蠢貨的對手也是蠢貨,你永遠也別想打敗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你永遠也別想敷衍的其實是生活。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2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做做白日夢。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萬什么的之后生活會多么美好,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當了領到之后一定不能像某某領導那樣做事等等等等。而我們這些所謂的‘白日夢’,所想象的內容大多都要比現實狀況要更好。推而廣之,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美麗心靈》這部電影中,納什的妄想內容同樣與切身利益、個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關。說白了,這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平時大家開玩笑的時候總是會說:“遲到了,提心吊膽的進辦公室,一邊默念:領導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這是一種自我安慰,讓自己能夠坦然面對心里壓力的減壓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如果使用過度,是否就真的會干擾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其實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這樣告誡我們,不要總給人貼標簽,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謂的‘傾向’,其判定標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這些‘內容’是否會干擾日常生活。比如納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個室友,于是他焦慮、苦悶的時候有個人傾訴,在自己不得志的時候有個人告訴他‘嘿,去喝杯啤酒吧!’。其實在這個階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給他提供的更多是幫助,并最終讓他創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論。而這時納什并不滿足,當他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更多的為國家做出貢獻卻無法滿足的時候,他便開始幻想自己得到了這些滿足,也因此,他的幻想內容更加偏激和具有攻擊性,最終才會暴露出來。試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沒有因為戰爭而生的那位聯保調查局的人員呢?這樣下來,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對自己的保護、安慰和鼓勵上。于是發現,原來這不就是咱平時講的心里暗示的加強版么?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3
影片美麗心靈是一部以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帶創作的人物傳記片。該片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幾乎包攬了20__年電影類的全球最高獎項。影片主人公原型納什因此而成為熱門的公眾人物。
約翰·納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納什小時孤獨內向,雖然父母對他照顧有加,但老師認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納什的數學天分大約在14歲開始展現。納什21歲博士畢業,他的一篇關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論文和其他相關文章,確立了他博弈論大師的地位。在20世紀50年代末,他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由于博弈論、代數幾何和非線性理論方面取得的成就,被財富雜志推舉為同時活躍在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兩個領域的天才數學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可在盛名的頂峰,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讓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飽受思維與情緒錯亂的困擾。往昔才華橫溢的天才少年,變成了一個衣著怪異、喜歡在黑板上亂寫亂畫,留下些稀奇古怪的信息,成為一個游蕩在普林斯頓校園里的滿懷憂傷的幽靈。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生,表現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她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走過了惟一兒子同樣罹患精神分裂癥的震驚與哀傷……漫長的半個世紀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終于創下了了不起的奇跡:和她的兒子一樣,納什教授漸漸康復,并且因為在博弈論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走上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的領獎臺。如今,納什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并重新開始科學研究。他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但已經不再任教。學校經濟學系經常會舉辦有關博弈論的論壇,納什有時候會參加,但是他幾乎從不發言,每次都是靜靜地來,靜靜地走。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4
在《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并且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這是一個由真實的故事拍成的電影。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叫做納什。納什的行為在其他人的眼里是極其古怪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言語。納什是一位非常天才的數學家,在天才如云的普林斯頓大學里面,特別在數學系里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他喜歡解決一些折磨人的數學問題。正因為他在數學方面有著獨特和過人的理解,為他在數學方面的陳舊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天才式人物理應在世界論壇中一直閃閃發光,他所走的路應該是陽光大道而不是獨木橋啊!可是,正因為他的獨來獨往,古怪,喜歡沉醉在自己的隱秘的世界里,有種與世隔絕,不理世事的性格,才造就了在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得到了精神分裂癥,要不然憑他的博弈論早就站在了諾貝爾講臺上了。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她的妻子知道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癥時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生活由原來的美滿幸福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但是她從來都沒有說過要放棄,更加沒有離開他,面對納什那種目光呆滯,蓬頭垢面,長發披肩的模樣,是失望更是一種痛心。或許我們沒有權利去埋怨上帝為什么造就一個天才出來,卻無情地讓他受到精神病的折磨,把這個人的一生都毀在心靈上,可知,一個人的性格,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不僅僅是影響一個人的心情,更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事業和家庭,讓你身邊的人為你擔憂,為你難過。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5
《美麗心靈》的英文名為《A Beautiful Mind》是根據約翰·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納什在30歲,中年時期,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時刻他卻得了精神分裂癥。納什因為他研究出了博弈論而一舉成名,而30歲之后他又用了30年的時間與精神分裂相對抗。幻覺,可怕的幻覺一直在折磨著他,但是堅強的納什一直在嘗試與他們共存,一輩子都在努力。影片中他的妻子和同事以及朋友并沒有因為他的病而放棄他,相反,他們一直用愛給他溫暖,讓他找到真實的感覺,讓他擁有與幻覺對抗的勇氣。
1994年,因為納什在博弈論上所做的貢獻,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面對很多敵人,包括失敗和痛苦等,但是戰勝它們是需要勇氣的,也必定要付出很多,有時學會與他們共存,然后慢慢的忽略,這是我們可以堅持去做的。納什他就坐到了。他不僅因為博弈論而成為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數學家,而且作為一個精神上強大的人,他更加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更深層面上,美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對于納什這樣的“病人”,他們選擇愛他,即便是他的對手,也依然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對待,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于一個成熟的人來說,應該真誠地為對手的成功而感到高興,而不是一味妒忌,包括你的朋友。中國人還不夠成熟,常常窩里斗。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6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美麗的心靈》的影片,影片主要講的是諾講得主數學家納什在普林斯的故事。
故事大概情節是:年輕的天才納什精神上患了幻想癥,被幻想的虛無人物所左右,不但研究工作受到影響,生活也受到了影響,被送入精神病院。經過他自己的艱難抗爭和妻子的幫助,他終于重新回到了大學講堂,并在多年耕耘之后獲得了諾貝爾獎。
震撼我內心的是什么呢?我想有這么幾點也算一點體會:
第一精神方面納什的才華以及他做事情的專注精神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不管他是風流倜儻還是木納少語,都是令人尊敬的。納什對科學的執著是另看過的人尊敬的,雖然有時是病態。也印證了我幾年前聽過的一個講座,說的是一個執著與自己內心世界的人如果他不是病人是一定會有所作為的。這也能解釋許多問題為什么大師、藝術家、偉人大都是理想主義者。
第二是納什的妻子沒有妻子的愛和協助治療,納什不會康復,這是偉大的愛情,也是偉大的人性之美我記得但丁好像說過一句話叫永恒的女性引領人類的飛升。從這一點講納什是幸運的他找到一位漂亮、憐憫,仁慈,而又愛他的妻子。能取到這樣的妻子此生足矣!!!
第三是人性之美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以及普林斯頓大學都給與了他關照、關愛。可能是出于對天才的尊重、對才華的敬仰,更多的體現的人性之美。這也是影片的一主題更是好萊塢的風格。
這部影片的優秀之處在于把握住了人性的脆弱,把一個病態的人生及其艱辛的抗爭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人物刻畫入木三分,其中不乏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人性之美的光芒,很有感染力。我習慣于同情落魄的知識分子,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可能是我喜歡讀書,可能是我也落魄,更可能是對文人風骨的一種敬仰。
美麗的心靈600字觀后感篇7
天才和精神病患者常常只有一步之遙,梵高,愛因斯坦,莫扎特這些都是例證,也許很多人難以理解他們的一些行為,而他們的執著的追求卻給他們的人生譜寫了最華美的篇章。
這部影片觀影時,我原以為這部電影的主線一定是一個男孩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后獲得巨大成就,然而并不是想象那樣,主角的執著的行為常常被這些普通人譏諷嘲笑,甚至他的其他各方面也是幾乎平庸,而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我也很難理解這樣坎坷的經歷如何能被定義為美麗心靈。但觀影到2:04:10的時候,這樣的情節幾乎讓我淚崩,在主角的世界里似乎愛人,和朋友成了最他最好的治療藥劑。而主角也從未因為周圍的環境去改變自己的夢想。
所以當這樣的天才將夢想再次照進現實的時候,諾貝爾頒獎典禮上,我想他所說的話幾乎概括了這部電影的全部:
我一直都相信數字,還有那些引導推理的方程式和邏輯,但在一生的追求后,我問我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邏輯,誰來決定原因,我的追求帶領我穿過了物理,形而上學,幻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發現,這只有在神秘的愛的等式里,才能發現任何邏輯上的原因,
我今晚在這是因為你,你就是我存在的原因,你是我的全部。
活在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世界里,我感覺到了另外一個自己,我是一個擁有信仰的平凡人,在這條通往夢想道路上,我能做的,低調的前行。而艾麗西亞—拉迪,我想,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