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圓明園觀后感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1
圓明園是人盡皆知的一座皇家園林,對于她以往有過的輝煌的藝術成就,我們雖然不曾親見卻也是從來不吝溢美之詞的,然則我們又都大概明白如今的圓明園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英法聯軍的野蠻行徑無情地摧毀了這件人類禮貌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圓明園的興衰是一個縮影,而英法聯軍給她畫上的這個句號仿佛早已注定。
紀錄片《圓明園》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間穿插的多次在圓明園現時的廢墟景象與效果復原圖之間的切換,讓人頓覺滄海桑田,深深地感受到歷史洪流之無情、盛世之無常。雷家負責建造的這座園林,當時可謂是集我中華文化與建筑藝術之大成,以我國南方的眾多風景為藍本,又化入幾多中國傳統的詩歌、繪畫、神話傳說,宛如仙境自是相當足信。想來那時候中國特色的木制結構也比如今的鋼筋混凝土溫軟不少,比歐洲那些象征著皇權、教權永恒壓迫的石頭建筑結構更是親近太多。
乾隆時期的大清朝GDP冠絕全球,國庫富得流油,藝術上的造詣也是讓人嘆為觀止,既然沒有向外擴張的意圖,修建這么一座奢華的皇家園林昭告大清之強盛實在是義不容辭之舉。然則,1860年英法聯軍的長驅直入讓這一切最終復歸瓦礫,經濟如此繁榮的大清朝何以如此不堪一擊,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是大清朝在軍備上的劣勢。想來也奇怪,火藥好歹也是我國堂堂四大發明之一,不知怎樣到了最終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擁有了比我們更為先進的熱兵器,究其原因恐怕是大清領導者的危機意識的欠缺,沒有富有預見性地搞好國防建設。而根據紀錄片中所述,英法聯軍打入圓明園時,發現園中已然藏有英國特使馬嘎爾尼贈送的先進武器,也就是說當時大清早就已經明白了外國的軍備水平,但即便是如此,皇帝們卻并沒有想到過這樣的武器能夠被用來對自我實施侵略,于是清朝軍隊的武器裝備便還停留在兩個世紀以前的水平,我不禁要感到清朝統治者淳樸天真的可愛了。
時至今日,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先強國防,已是人人都明白的真理了,朝鮮的“先軍政治”便是其中代表。核武器的出現讓人心惶惶,而就實際情景來看,即便不使用核武器,擁有現代武器的發達國家能夠肆意敲打任一一個不聽話的落后國家,于是那些預感到可能會被敲打的國家要想在各方面獨立,發現眼前的路僅有建立核威懾一途,于是人心越發惶惶。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人類到底在不在提高也成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階級沒有消除,還更有愈演愈烈的架勢,最要命的是,此刻的人們還學會了偽善,深藏其后的是多數人的暴政和霸權主義,城市面無表情化,文化庸俗化,人類的生命在現代科技的裹挾下失去活力,在現代武器的精確制導下愈顯脆弱,一顆原子彈就足以讓數萬條鮮活的生命在瞬間蒸發,還有能源問題,環境問題,恐怖主義,我們仿佛生活在一個最糟糕的時代,不禁要開始懷念那逝去的吟詩作對、刀耕火種的年代。英法聯軍妄圖用燒毀圓明園來顯示自我的勝利,這個想法是多么的可笑:靠武力從來不能夠真正地征服什么。英法聯軍所作所為的唯一意義在于,它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掌握了更強大的力量,人性的陰暗面也就更多地被展現出來,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是一個能夠赤裸裸將欲望述諸武力而置禮貌
于不顧的時代。
紀錄片里提到,在當時清朝,皇家子弟上午學習滿文、蒙文、漢學,這些都是人類禮貌中創造的最精華最完美的部分,而午時的軍事訓練則是古老的騎馬和射箭,是滿族人的傳統,是大地的意義,雖然在戰場上基本是無法與新式武器相抗衡的,但無疑比扣扣扳機更能體現生命的活力。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禮貌向前飛速發展,甚至到了飄飄然的程度,而尼采教育我們要回到大地。離開大地,意味著我們在失去一種品質,失去一種心態,失去一份鄉愁,失去創造美的本事??茖W技術在我看來確實可是是奇技淫巧,只是為了滿足欲望制造舒適,卻從來不曾帶來內心的平靜,而藝術才是人類真正的創造,是人類禮貌中最完美的部分。
荷爾德林說,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而圓明園在物質上、在精神上都能夠說是一處詩意的棲居了,是人類最完美的部分,而英法聯軍的暴行無疑是人類最陰暗的部分,在那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完美的部分被證明是脆弱的、是能夠被無情地摧毀的,人的陰暗的部分終究戰勝了完美的部分。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也許是一個民族的恥辱,又仿佛昭示著人類的未來。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2
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的精華,圓明園不僅美麗,而且聚集著我們偉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是舉世聞名的當時最大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圓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還放火將這具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限惋惜,而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痛斥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把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3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名叫《圓明園的毀滅》。讀完后,我的眼淚流了下來,心情也像打翻了五味瓶。侵略者不僅搶劫我們圓明園的文物,拿不走的還用火燒,我真是痛恨清政府的無能。
圓明園的設計結合了中西文化,耗時150多年,里面有許多奇珍異寶、歷史文物……可是擁有這么深厚文化的園林,卻被無情的英法聯軍燒毀。
當我讀到“大火連續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睍r,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戰爭的畫面,英法聯軍拿著先進的武器來攻打大清朝,而清政府從上到下所有人不是勇敢的戰斗,卻逃來逃去,不敢面對戰爭,只會退縮,最終讓這座具有中西文化結合的圓明園被毀滅。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逐漸強大、厲害了。科技、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當時那幾十個洋人拿著區區幾只槍就可以把這么大的地方占領,讓自認為刀劍厲害,不思進取的清政府傻了眼。如果可以穿越時空的話,我一定會回去,學習先進的兵器技術,用我們國家的強大的實力來讓他們投降。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后,我下定決心,以后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保護我們的名勝古跡,保護我們的文化,保護我們的國家,做一個棟梁之才。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4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悲憤。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的周圍。園內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觀,漫步園內,猶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中外風景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
但是,就是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聯軍這幫強盜洗劫一空。末了,還喪心病狂地在園內放火焚燒。大火連燒3天,把我國這一園林的藝術瑰寶和建筑藝術的精華化為一片灰燼。
想到這里,我心中不禁火冒三丈,恨不得將這幫強盜殺了。我痛恨,恨這幫強盜無法無天,喪盡天良;恨當時的清政府腐敗軟弱,皇帝昏庸無能,讓這幫貪婪、野蠻的侵略者在我國的領土上撒野、踐踏。
圓明崖的毀滅帶給我們的是只如,更是慘痛的教訓。同學們,讓我們為了祖國明天的更輝煌而努力學習吧!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5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后,感到無比的憤怒與可惜,外國侵略者真是太可惡了,竟然毀了那么美麗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它有幾百公頃,相當于好幾個福田花園呢!圓明園里的建筑大多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以前的皇帝真聰明,居然把許多地方的名勝搬到了圓明園,讓妃子和自己大飽眼福,不用去別的地方,就能看見各地名勝。不幸的是,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給毀了。
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他們見了那么多的寶物,瞬間瘋了,拼命地搶奪寶物,東西也拿了,還要毀壞建筑。這幫可惡的強盜,還在圓內放大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小火連燒了五天五夜,圓明園只被留下了幾根燒不毀、炸不掉的殘垣斷壁。
當我來到圓明園,站在這些殘垣斷壁前,就能回想出,當時英法聯軍毀掉圓明園的情景,我覺得非??上?。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讓祖國強大起來,不能讓圓明園的事件在中國重演。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6
8月11日,我有幸游覽了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東部,是清朝鼎盛時期建造的著名皇家御園。它占地347萬平方米,全園四分之三都是湖。湖面上飄著巨大的浮萍,浮萍外沿向上豎起,活像一個個翡翠仙盤。湖水靜的像一面鏡子,湖中央各種爭奇斗艷的荷花一朵賽過一朵,如婀娜多姿的仙女那般秀麗。園中剛剛還舉辦過全國第一屆“荷花節”呢!
穿過鑒碧亭,就來到了有名的殘橋。它是英法聯軍燒毀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橋。園子里原有200多座拱橋,但大多數已經被燒毀。后來慈禧覺得太丟人,就命人全部拆除,唯一保留了這座殘橋。她希望后世子孫記住這個恥辱。今天,硝煙已經遠去,但還警醒人們時刻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沿殘橋北走東拐就來到了慘不忍睹的西洋樓遺址。這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所有樓臺的花紋都精雕細刻,卻被英法聯軍砍成幾堆,成為名符其實的廢品;有的是無價之寶,卻被那些貪財如命的小人全部搬走;有的巨型石碑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無法搬走,狠心的聯軍用大炮斷成兩節,就連環形椅也不放過,幾刀便砍成破爛;還有人砍累了,干脆把建筑物的支撐點砍下,讓奢華無比的宮殿自己摔個粉碎,大門也被破壞。我真不知道侵略者為何如此殘忍,要把一個世界著名的“萬園之園”徹底毀掉。
玩了幾個小時,我和媽媽在獅子林乘船來到了綺春園宮門,這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圓明園。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7
這是一個閉塞國家最終的結局……
值得我們反思的不僅僅僅是一個園林,而是一個國家的靈魂。
……
影片以一種平實的讀白和清晰的畫面向我們展示著一個歷史上偉大建筑的誕生與滅亡,也在展示著中華民族強大的清帝國的誕生與滅亡。
當看到西方以中式為時尚時,我的情緒是多么激動,我以我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我以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當我看到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時,我無比的氣憤卻也無助。要是我能早生一個世紀,我也能夠上戰場必須會多殺幾個敵人。
封閉則代表著落后的到來,“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
所以,最后圓明園的滅亡并非偶然,圓明園最后被滅了,只但是它不是像阿房宮一樣是毀在中國自我人手里而以,對于是什么樣的人去做的這件事我不想去說什么?你沒有別人強大你就無話可說,這不也正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嗎?但是人們為什么要毀壞它呢?難道這真的是人們的天性!我不敢想象!然而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前,容我們更加理性的應對這一切。
圓明園集中了清帝國一百年的精力與智慧,從建筑方面反映了中國人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像田字形與萬字形的建筑,圓明園多以封閉與隱閉而展此刻我們的面前,這也能夠看得出我們的國民是追求和平與安逸的生活的。他們不期望有太多的人明白自我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同樣也是這個政府滅亡的包袱
圓明圓不僅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展示了我國古代封建文化的精萃。圓明園更像是一個寶庫,里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等,圓明園還是一座萬圓之圓,有著名貴花末數百萬株??纱丝桃咽且黄瑥U墟,只剩殘壁了。能夠體會到,一座皇家園林被外來者侵辱的種.種人性場面。應對輝煌的東西,我們總難免有股破壞欲,這個欲望,被侵入者很好的表現出來。
圓明園作為一種向征東方近代禮貌碩果的成果被破壞掉,我感到氣憤和懷念。能夠想像,當時中國禮貌所到達的世界之峰有多么偉大。我甚至去假想,若沒有外力因素,當時的清國經濟發展,仍在處在那個時候不錯的時期。較為搞笑的是,在中國各個朝代都有非凡的藝術杰作產生,而在這天,我們的藝術成果卻很少。
但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東西是世界舉世無雙的。我不愿過多的回憶過去,只是偶同今感,想想當初的問題,這天是否也遇上了,只但是,這天的狀況比過去更復雜,要探研事物的本來面目,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我們國家以后到底怎樣才能發展最好,又有誰能真正看清呢?一般看中國古代題材的紀錄片,會喚起一種民族的自信心,相信我們有一顆十分神奇的腦袋。在世界禮貌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自我有時也能感覺到,中華傳統對我的影響,以及我對它的極易適應,這正反映了,民族感情由何而來的源由。這說明,生活在這個土地上的人,有著自我習慣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能夠表此刻我們的藝術品,建筑,雅,俗,智,技,當中。如今西方先進物質發展對我們的影響是能夠理解的,但我感覺在欣賞的同時,卻實有些東西,是只有自我才有的。比如我看中國人玩外國人一些很時尚的東西,老覺得有些別扭,像根本找不著調,似像非像,四不像。但我看公園里的老頭們打打太極拳,還是有點味道的,它們也喜歡,而且上手也容易,那種對太極的心性理解,只因“太極”二字便可見一面。老外打太極拳,始終從一個悟字上方去學習理解,而且它們缺少東方人小巧柔情的一面,劉翔跑步的成功,更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素質,并不以追求
力量為第一要務。我們更能集中體現對整體與局部,對對立與統一的矛盾轉換之中。所以說,中國特色,不是指紅色,而是黃色。不是讓人震悍,而是讓人信服。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保衛好我們的祖國,“落后就會被挨打”,如果你強,就不會怕別人欺侮你,如果你弱,就會被別人踩在腳底。只要我們國家科學發達了,就不會受別的國家的侵越。然而這一切將是我們肩負的歷史性使命。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8
圓明園這個令國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以前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它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于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樹木多達數萬株。遺憾的是,經過法國聯軍和八國聯軍的兩次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筑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一向想去了解這段歷史,可僅剩的斷垣殘壁卻令我無法想象……記錄片圓明園將這段歷史清晰的展此刻我面前!
影片的序以生動的口吻向觀眾們提出構建一個夢,一個由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構建的夢,以一副副生動的而真實繁榮水墨畫為背景,將那個美麗的夢展此刻觀眾的面前,音樂激昂而雄厚,深深的吸引著觀眾,調動了我們的心弦。這是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圓明園
在地圖中的廣闊疆域上透過鏡頭的拉近讓北京一點點成為畫面的中心,隨即切入一匹匹奔騰的戰馬,向我們講述公元1644一個北方民族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帝國—清,這個圓明園的主宰!然而半個多世紀后的羅馬傳教士-朗士寧,在中國50年的經歷,見證的圓明園的興衰變遷。只能故事他的一封封書信一點點記錄給了我們回顧著段歷史的依據。本片便是以一個外國人的經歷為主題進行講述的,這種手法在觀眾的眼中真實生動而吸引我們,不僅僅僅了解圓明園,更了解的這段歷史,這個帝國,以及這個帝國背后的故事!
這個故事便叢他第一天沖忙的進宮開始了。這是以一個外國人口吻敘述開始的,畫面與這種聲音相協調一致,幾個演員出此刻熒幕里,那一切真實的出現了,仿佛就在昨日!透過外國人的口吻提出問題,隨即切入旁白,對關于圓明園的問題進行回答,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圍繞在我們心中的種.種問題。郎士寧的經歷是那么戲劇性,是許與圓明園無關,但是這卻暗含著明園內在的變遷,康熙的愛好天文,寵愛小孩,投其所好進入皇宮。康熙,一個獨一無二的皇帝,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有著極大的成就,他對科學的態度在古代帝王中絕無僅有。牡丹園主孫三帶的相會,影響了清帝國一個多實際的歷史。這個園林就和大清帝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齊。
雍正即位,對圓明園進行擴建,圓明園的設計既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積淀了幾千年的審美情趣,又處處銘刻著總設計師雍正自我的理想和意志。圓明園的盡管來自中國南方迷人的自然風景和在先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意境。這些圖紙在此刻看來已經不能成為現實,而這樣一個建筑世家創造了這樣的奇跡,一個雷姓的家族。這天我門只能從這些圖紙來想象當年皇家原先內的建筑盛況。雍正將圓明園建成了一個帝國的縮影,充滿了帝國象征。每座宮殿都有著他不一樣的含義,建造因為是獨特,這些也反映出統治者的統治方式!一幅幅圖象是圓明園真實的寫照!
乾隆剛剛即位就下令擴建圓明園,擴建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圓明園的東面,擴建工程持續了9年!燦若白玉的臺階依水而建,碧輝煌的宮闕憑水而立,乾隆將東海的龍宮移到圓明園,雍正時期宮殿的外觀都比較樸素,而在乾隆心中,不管是人間還是仙境,所有的美麗和奇跡他都就應擁有,圓明園越來越豪華,圓明園追求的和諧境界正在喪失。圓明園中有一個小城,太監們扮演著各種各樣繁榮主角,集市上貨物琳瑯滿目,絲綢,瓷器,古董。影片透過演員的表演將這一幕搬上了熒屏,著一切真實的出此刻我們的面前。中國式在歐洲成了時尚的代表。在圓明園建造西洋建筑,用動物12生肖來代替西洋的人體噴泉。透過電腦特技將圓明園的景色重現,一切是那么真實,美麗!羅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門,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斕的琉璃瓦,這座中西合璧的花園能夠和歐洲任何一座園林媲美。然而在乾隆時期,制度僵化,政治腐敗,閉關鎖國,使大清在鼎盛的外表下,潛藏著巨大的憂患和災難!只忙著建筑園林的皇帝不明白,世界以及功能變了,當乾隆陶醉于自我的豐功偉業時,以科學為先驅的西方禮貌蒸蒸日上!西方列強開始了依次有一次的侵入中國,大清帝國陷入風雨搖曳之中,有一個歷史的口吻向我們講述這個故事!
槍支,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軍是那么不堪一擊,一面是大炮的狂轟猛炸,一面卻是皇帝悠閑的沐浴著,畫面是多么另人辛酸,難受。清軍的士兵在一個一個的到嚇,這是橫掃歐洲的蒙古騎兵最后的挽歌,也是大清帝國最后的一道防線。英法聯軍的進攻隨著地圖上紅色的箭頭一點一點的接近圓明園,當進入圓明園的那一刻,它的豪華另人震驚,再也找不到與之媲美的花園了。當英法聯軍走入花園內,那一個我們的心在滴雪,這是一個怎樣的花園,無法形容。占領圓明園的第二天聯軍們變開始偷走圓明園中的東西,一件件珍寶就這樣失去了,這樣的場景慘不人睹,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沒有留下,拿不走的,毫不留情的毀掉。圓明園就這樣消失了……
悲清帝國的腐朽無能,痛民族的冷漠和衰落,恨蠻夷的野蠻和無恥……留給我們的只是那一處處的殘巖斷壁雜草叢生……
影片圓明園觀后感篇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無比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占地350公頃,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它集國內外名勝40景觀,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收藏著難以數計的各種藝術珍品和各種圖書文物。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一掃而光。不僅如此,他們為了銷毀證據,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放火。現在,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搖搖欲墜地立在那片廢墟上。
這些無惡不作的強盜,竟然敢在中國的領地上為所欲為。一座聞名世界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毀于一旦。他們不但毀壞了一座皇家園林,而且還破壞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這是中華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結成的智慧的結晶啊!
我感到無比憤怒,也十分惋惜。圓明園里珍藏著難以數計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卻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勝,也都被侵略者燒毀了。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無情的侵略者燒毀,化成了一片灰燼。
如今,圓明園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那孤零零的殘柱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屈辱的歷史。每當我想起這些,都會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作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