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1
9月20日,北京到重慶的川航航班上,來了一群高顏值的空乘人員,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等身著空乘制服亮相——原來《中國機長》的全體主創們正前往重慶舉行電影的首映禮。當天下午,導演劉偉強攜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高戈等演員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張涵予角色的原型就是重慶籍英雄機長劉傳健,張涵予說他的性格其實和劉傳健有相似之處,“出演機長有壓力,當然劉傳健機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拍攝中遇到問題我會馬上給他發微信溝通,他也經常來現場給我們指點。”
強風設備真實還原空中失壓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健及其英雄機組的真實事跡改變: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失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的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中國機長》將于9月30日正式上映。
這段空中驚險經歷,被導演劉偉強搬上了大銀幕。“從發生故障到成功降落的35分鐘,想要拍成一部電影,當然有一定的難度。”劉偉強透露,為了拍攝《中國機長》,團隊都在開拍前多次與機組人員交流,同時斥資近3000萬元,1:1制作了同型號的模擬機。為了還原空中風擋玻璃爆裂脫落造成的機艙失壓,劇組現場配備了高壓液態管和高強度風筒,可噴出接近8級風力,劉偉強笑稱張涵予拍戲的時候都不吃飯,“因為每天喝風都喝飽了,根本不想吃飯。”張涵予更是直言:“我拍過20__年戲,這樣大的風還真沒見過,這次的風真的是最恐怖的。”
雖然電影還未上映,但《中國機長》的高顏值空乘團隊已經多次在網絡刷屏,眾位主創也分享了自己參與拍攝的經歷。“我一開始是在新聞中看到這個事件消息的。”張涵予連用了兩個“非常非常”來表達自己的震撼:“非常非常震驚,也非常非常佩服,我自己就在想要是能拍成一部電影不錯。”張涵予說大概兩個月后他接到了邀請他出演機長的電影,“我立刻推掉了所有工作,就等著這部戲了,我想等電影上映后要讓全世界觀眾看看,我們中國人是怎么開飛機的。”
“第一次看到新聞,我覺得很震撼,這是一個奇跡,我覺得特別不可思議。”袁泉說自己是在出租車上聽到廣播說會拍《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沒想到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導演的電話,這是一個特別的緣分。”張天愛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她是在休假的轉機途中接到的邀請:“當時已經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就想著放一個假,在轉機途中接到了電話,我當時就問自己,如果不演到時候會不會后悔?我的答案是肯定會后悔,所以我就放棄了冰島旅游,回來參加電影拍攝。”
張涵予自認和劉傳健性格相似
張涵予在片中飾演的機長原型就是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健。雖然扮演過多個英雄角色,但張涵予直言飾演英雄機長還是有壓力。“出演機長這個人物有壓力,因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真實人物,當然劉傳健機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拍攝中遇到問題我會馬上給他發微信溝通,他也經常來現場給我們指點。”張涵予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第一次看到劉傳健本人,是在他們去年的首次復飛航班上,張涵予也認為他和劉傳健在性格上有相似的地方:“劉傳健機長平時不茍言笑,很嚴肅,雖然話不多,但每一句都非常有邏輯。”
拍完《中國機長》,眾位主創對民航業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以為經歷了在“空中遇險”的拍攝,大家會懼怕乘坐飛機,沒想到所有人都對飛機出行更加的信任。袁泉就說到,“原來確實有擔心,但通過拍攝我對飛行的`安全性有了更多了解,乘坐飛機我更安心了。”杜江也表示,“以前飛行中遇到顛簸,可能會很緊張,但現在我知道了,顛簸不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影響,飛機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2
電影《中國機長》是20__年國慶上映的一部電影,最近無意間再次觀看到這部電影,仿佛又有了不一樣的滋味。
這部電影是根據20__年發生在我國航空史上的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中劉機長的冷靜我們多多少少通過一些報道也能體會到,可是當我看完電影后,才發現,自己對這一事件的認識遠遠不夠,那么對于這件事情發生后引起的思考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在面臨生死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恐懼。飛機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電影對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非常的好評。他們是代表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人物,從他們的身上,或許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帶孩子回家的媽媽,去拉薩看望犧牲戰友的老兵,去西藏打工的夫妻……
而演員的表演,也不得不為之震撼,袁泉飾演的乘務長在安撫所有人的情緒后,自己坐在座位上撫摸手上戒指的動作也透漏出她內心充滿恐懼,可那句:“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請相信我們。”我想是對乘客們最大的安慰。
再說機長,這實在使人不得不為其鼓掌,面臨如此惡劣的環境,他保持了極度的冷靜,將飛機上119名乘客,9名工作人員安全返回地面,這堪稱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跡。我想,任何的獎勵都不過分。
看完整部影片,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過去,幻想未來。我想,最好的事情,莫過于珍惜現在,因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精選8篇)】相關文章: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3
今天是國慶節放假的第一天,我和我的姐姐、妹妹、表哥說好了一起去看電影,這個電影的名字叫《中國機長》。
這個電影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機長,他駕駛的飛機是重慶3u8633,從重慶到拉薩的飛機。該航班一共有128人,乘務、機組9人,旅客119人。
稍早前重慶飛往拉薩的四川航空客a319客機飛臨在成都上空時副駕駛一側駕駛艙玻璃破碎,隨后飛機掛出7700緊急代碼,并立即將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飛機返回四川的時候副駕駛員下車,副駕駛員的左眼腫了,右手臂被劃傷,身上一片白一片紫一片白一片子非常嚇人。
這就是成都到拉薩的飛機事件,我們祖國的飛機質量是全球第一的,真是“厲害了,我的國”。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4
20__年5月14日早,從重慶飛往拉薩的民航3U8633。
在9800米的高度巡航飛行的時候,風,以960千米每小時吹打在高速運動的飛機上,突然一聲炸響,飛機副駕駛席右側的擋風玻璃突然炸裂。玻璃碎渣卷進了飛機的動力吸氣口,不幸中的萬幸,并無大礙。
副機長的半個身子直接漏到了飛機的外面,還好安全帶緊緊地勒著他的腿,他幸免于難。但這個意想不到的災難,使得整個控制室氣溫驟降,嚴重施壓。空氣直降零下40度。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我們的中國機長劉長健。不懼困難,他帶著他的“戰友”抵抗著風雨。風雨彩虹,鏗鏘玫瑰!
他在開飛機的時候,想把半個身子在外面的副機長拉回來,但那強烈的壓力,把他牢牢地釘在座位上動彈不得。我們偉大的機組人員,憑借著嫻熟的操縱技術,和臨危不懼的勇氣。在20分鐘內緊急迫降,保全了車上119人的性命。中國機長,我真想坐坐你的飛機!我相信。你是一個不朽的傳奇!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5
“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一次偶然的機會欣賞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刷新了我對英雄的概念……
《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以及富可敵國的“鈔”能力。但請不要忘記,現實生活中“英雄”,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只不過是拼盡全力以肉體凡胎在拯救生命、創造奇跡。
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說:“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創造奇跡的不是一個人一瞬間,而是一群人一輩子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應對萬分之一的隱患。
當飛機出事后,雖然周遭只有一望無際的天空和連綿不斷的山脈,但那一刻他們并非孤立無援,除了有勇敢果斷的機長、盡職盡責的乘務員,管制員的快速應變能力也為飛機的安全降落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們在聯系不到劉機長的情況下,僅憑雷達訊息,清空飛機前往備降機場航道上所有可能經過的航班,光是機場附近的區域就有8架飛機的航線臨時發生了變動。在飛機著陸前,因為沒辦法確認它將在哪個跑道降落,機場塔臺便通過溝通協調清空了所有跑道。整個過程中,管制員對3U8633的呼叫從未間斷,即使可能根本沒人能收到,但也絕不放過萬分之一的希望。飛機備降后,地面保障部門、消防員、醫療員也全員出動,等待著3U8633的歸來。
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堅守崗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最終才使得飛機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保證了飛機上119位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們不要覺得平凡的事太小。每一個不平凡的事都是由無數個平凡的小事湊成的,“英雄”本就是平凡的人在做不平凡的事。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寧靜的時光掩飾了很多看不見的黑暗,我們似乎覺得英雄離自己很遙遠,然而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卻從未停止過。那些甘于孤寂,攻堅克難的人;那些緝毒反恐、守衛平安的人;那些獻身國防、戍邊衛國的人……他們大多平凡,是整個宇宙中的微微星光,只有在困難、危險的時刻,才會發揮自己的“中國式溫暖”,用一生的正言正行和“逆行者”的姿態捍衛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讓我們相信了“英雄”一直都在你我身邊。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不僅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更是將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用鏡頭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在負重前行,才換來現在的歲月靜好,讓我們一起向“平凡英雄”致敬!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6
今天下午,我觀看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我覺得機長這個職位特別偉大。
20__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的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經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依然保持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機場。
副駕駛員在半個身子都探出飛機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兩位駕駛員萬幸僅受輕傷,一位空乘者被重達150斤的餐車砸傷了腰部,但這已經是創造了國際飛行史上少有的奇跡。而乘務長當面對失去理智的乘客時,用勸說的方法,感動到了在場的每一位乘客。
機長,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稱呼。每一架飛機上都有一個機長,我們乘坐飛機時都會聽到機長的名字。可是,對于他們的了解,我們僅僅只是稱呼。
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可是,今天我堅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7
中國70歲了,伴隨著祖國生日的不僅有盛大的慶宴,還有專門獻給祖國的三大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我們就看了其中的一部《中國機長》,真是受益匪淺吶!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的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從飛機起飛,到落地。我的心都在懸著,沒有一刻我不緊張,情節如同其磁鐵一樣深深吸引著我,我跟著情節,心里隨著變化。一會兒開心,為他們想到辦法;一會兒著急,為他們煩躁的心而擔憂;一會兒恐慌,為他們危險的情景而害怕。我就如同,在電影里。忐忑不安。
我為他們的機智感到驕傲,為他們的冷靜感到自豪,為他們的配合感到慶幸,為他們勇敢感到佩服,為他們而感到自豪,驕傲。
我設想了一下,如果我在當中,我像他們一般冷靜嗎?我會像他們一樣配合嗎?我會像他們一樣勇敢嗎?答案可想而知。
因為有他們。我為中國驕傲。因為有他們,我們能在外國人面前挺起腰桿。因為有他們,我對空軍的敬畏又上了一個高度。因為有他們,那119位旅客平安回到家。
《中國機長》無疑是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篇8
又逢一年一度的國慶“小長假”,各大影院的“排片表”紛紛上線了不少“吸睛”的影片。其中影片《中國機長》因改編自真實事件,已經在不少影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讓人期待該片上映后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中國機長》講述的是去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機組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險情,他們臨危不亂、果斷采取應對之策,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對于為國履職、為民服務的年輕干部而言,亦可從《中國機長》身上汲取經驗啟示,在力促自身發展的“航線”上穩步前行。
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3U8633航班面臨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座艙釋壓的突發情景,當時天氣惡劣,飛機幾近陷入烏云密布、雷電交加“攪拌器”中,機長劉長健依然能夠穩定心神,以細致的觀察力,在生死關頭果斷作出應對之策,硬是在云層中間的狹窄地帶闖出一線“生機”,也實現了“將全體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諾言。年輕干部在處理和應對崗位上的復雜事務、在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時,也需要同中國機長一樣,鎮定心神、善于觀察,方能有條不紊地應對工作中的突發事項,及時處理各類問題。
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在突遇險情之前,從3U8633航班的副駕駛徐奕辰身上,多少能夠看到時下年輕人言行稍顯“浮夸”的影子。然而,在進入飛機駕駛艙之后,他就“秒”變“嚴肅臉”,完成起飛的“規定動作”時可謂一氣呵成、十分干練,對事關飛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都爛熟于心,可見私下里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對于年輕干部來說,日常行政事務工作雖然瑣碎而忙碌,但也不能忽視對一些規章制度的及時學習和深入掌握,不做虛頭巴腦的“花架子”,而要不斷夯實“基本功”,如此方能在從事崗位工作時更加游刃有余。
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3U8633作為高原航班,本身就“暗流洶涌”、問題叢生,由于高原地區氣象不定、情景復雜,且飛機置身于萬米高空之上處于完全“孤立無援”的狀態,一旦發生險情,就需要靠機長自身的掌控決策和全體機組人員的從容應對。在3U8633機組上,我們感受到了一股從容而向上的力量:機長劉長健本人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以“泰山壓于頂而不改色”的心態及時作出正確決策,機組乘務員以真情打動人心、安撫慰藉焦慮不安的乘客們,不讓局勢失控,方能讓大家一同安然渡過危機。年輕干部在崗位上也要鍛煉自我、磨練自身的好心態,以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在崗位上立足,即便遇到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做到統籌“一盤棋”,走好每一步。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年輕干部也應有“中國機長”的范兒,做到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在崗位上用心用情、盡職履責,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為自身的成長之路規劃出一道最亮麗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