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1
這部影片,喜頭悲尾,喜劇元素貫穿于其中,反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既有催人淚下的兒女情長,亦有可歌可泣的家國情懷
其中,最讓我意難平的地方,是張大和瑤琴這對伉儷,尤其是張大的那幾句“瑤琴,殺!”,潸然淚下,我只能說,殺我別用大瑤刀。
片中多次通過各個人物的軟肋來打破僵局,無論是劉喜的招供,還是張大不忍瑤琴被羞辱而暫時屈服,讓我明白,親情與愛情真的難以割舍。
孫均的形象多次反轉,在最后,成為了正義一方唯一活下來的人,他為了成就一番事業從軍,但卻不想做奸人走狗,最后故事由他收尾。
最震撼我的,是眾人復誦《滿江紅》,假秦檜將自己對岳飛的愧疚發泄到了字里行間,營造出悲壯之感。
在這部影片中,小人物發揮了大作用,這個計劃環環相扣,都是他們的苦心經營。
曾經有人說過,岳飛是抗金名將,在多民族的我國不應該被尊崇,不利于民族團結,但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他那種家國情懷,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
有人覺得這部影片不好看,我認為,只是沒有與其共情。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2
昨天下午一家人去看電影《滿江紅》,由張藝謀執導,沈騰,雷佳音,張譯,易烊千璽等主演的一部春節檔電影。
故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后,宰相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秦檜命令小兵張大與親兵營副統領孫均在一個時辰內找到兇手。
電影一開場,就給人一種懸疑,計謀,但有喜劇元素雜糅。首先是小兵張大(沈騰)被抓,演員把那種夾縫中生存的不易,刻畫的惟妙惟肖,以至后來的在一個時辰內查到兇手的迷霧重重中的爾虞我詐,水與火,忠與孝,生與死演繹的淋漓盡致。
還有一些小人物的出現,都是烘托氛圍。小兵張大和孫均查兇手的過程局中局,計中計,迷中迷…
滿腔熱血的小兵張大,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四個醒目大字,抵達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還有孫均的成長,都讓人感覺壯志滿懷。襯托出永世傳頌岳飛的精忠報國精神所在。
小兵張大觸碰到孫均內心深處的柔軟,你最怕別人說你是“秦檜的走狗”。秦檜何不是高宗的走狗呢?又何不是高宗的替罪羊呢?
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最后的一幕讓人震撼。那就是孫均挾持“秦檜”讀《滿江紅》,讓全軍士兵們復誦的場面,壯觀,更是對家國情懷最好的詮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讓人感到豪氣在胸,壯志滿懷。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3
看完電影,想到只花了40多而不是100多,我的內心稍顯平靜。
從立意上,愛國與文化的宏大主題,但為什么要用刀逼迫秦檜背出滿江紅呢?表達形式讓我比較迷惑,這就是所謂“虛構和傳奇”的喜劇色彩嗎?我感受到的,沒有喜劇,因為虛構所以也不算傳奇,而且現在是不是認為觀眾把喜劇等同于沈叔叔?所以就模糊真正喜劇的表現?從選角上,我是很期待的,有各種類型的大牌,但很奇怪,“三舅”的服飾比較奇怪,上壯下瘦,不協調。反差也比較奇怪,不真實。從一些細節上,想用奔跑在高大城墻里的&39;小人物,表達朝廷的厚重,但音樂又配得無法敬仰。想用音樂增加喜劇,又想沉重,如果處理的好,大概會很出彩,但應該是第一次,所以矛盾的讓我覺得有點四不像。我吐槽的很多,但需要肯定的是,這里面有很多新的東西,是一次嘗試。作為觀眾,我愿意花幾十塊接受些新的東西,哪怕這些東西有點糟,嘗試會有失誤,起碼可以證明哪些東西是不合理的。
看完以后,給我的感受簡單來說:
信仰的力量
愛情的力量
權勢的力量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4
今天下午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滿江紅》電影,電影一開始的畫面就是很多人跑來跑回,整個畫面顏色偏暗,感覺有點蒙的同時,隱隱約約覺得有大事發生。接著,各個角色開始上場,原來是圍繞著來見秦檜的金國使者被殺展開了各種調查,果然是大事發生了。
一開始,各類角色出場,稍顯混亂,特別是跑來跑去的院子,感覺有點擠(后來看好像是我們山西太原的.古縣城,哦,怪不得這么眼熟);以為沈騰扮演的張大、岳云鵬扮演的武義淳是小角色,隨著劇情的推進發現這些角色都是電影中的大咖,以為劇中愛瞎編的張大是個不靠譜的人,沒想到是個有民族情懷的人;以為冷血的,只會殺人的孫均是個非常無情的人,沒想到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只不過是,各個角色生活在那種環境中,矛盾而無奈地活著。另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秦檜這個角色,著實陰險,狠毒,滿口的仁義道德做出的事情非常狠毒。還有何立這個角色,很多地方和秦檜很像,陰險,狠毒。
整體而言,劇情還是非常好,跌宕起伏,意外連連,過程中充滿了特殊人物的幽默,比較吸引人。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演的非常好,不足之處,就是劇中插入的戲曲,在播放的時候,能不能配點文字啊,對于不常看戲的人,不知道在唱什么,氣氛當然是可以感受到,但是如果有文字,是不是更能吸引我們?
謝謝各位閱讀,記得關注我啊!祝大家新年快樂,兔年吉祥!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5
《滿江紅》電影講的是人均800個心眼子的南宋,某炮灰金國使者猝。小兵張大、副統領孫均甭管心里是有意見,還是有建議,領了宰相秦檜的軍令狀,倆小時內找不出真相就得狗帶,找出了真相也不見得就不會狗帶。不同陣營,不同人設的,一個個小算盤打得啪啪響。布局的,以身入局,局中人,如霧里看花。結局層層反轉不斷,孫均迎向黎明的緋紅,開放式落幕留了個白,請君細品全軍復誦《滿江紅·怒發沖冠》。
雖然故事細節不一定確有其事,但是背景還是值得深究的&39;。秦檜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和寫《滿江紅·怒發沖冠》的岳飛是一個時代。電影時長兩個多小時,反轉多。接受采訪的時候,導演張藝謀透露,最初請演員,他是想一鏡到底拍《滿江紅》這個故事,演員們聽了都很興奮,后來研究了大量一鏡到底和長鏡頭的電影,尤其是最近兩年的,他還是放棄了。
聊到反轉相關,張藝謀直言,現在的觀眾非常聰明,洞察力在創作者之上,電影所呈現出來的反轉,其實是人心的掙扎與不甘,正反面角色破局的努力才是真正的看點,網絡時代,懸疑片沒有秘密,觀眾了解了劇情,知道了結局還能看得津津有味,才說明了故事真的有魅力。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6
總體來講我認為這部片子是“為了反轉而反轉卻邏輯不通”。在觀看電影前,我看到滿江紅霸占票房首榜以及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我抱著很大的期待去看這部影片,但觀看時,并不緊湊的劇情,強行的搞笑以及多次(我主觀認為)有些突兀的背景音樂不太符合我的期待。其次,劇情內容本身雖說一環緊扣一環,但沒有很強的邏輯關聯性,對于反轉,我認為反轉是觀眾基于電影前情劇情做出的后續劇情的推斷與真實的劇情不通,而反轉成立并令人贊嘆的前提應該是所謂反轉的.劇情在前段應有跡可循,甚至是劇情合理
但本片的多次反轉,有一大部分我已經在先前猜到,有一部分前后邏輯無法銜接,我能體會到導演想要制造效果的心情,再伴隨著精忠報國的題材,但不知為何,片尾背誦也許是被期望潸然淚下的片段,因為劇情邏輯不通順,最后許多人都代入不到電影本應有的轟動氣氛中。
在最后的最后,那份反轉如果能在前段有所鋪墊,方能令觀眾體會導演編劇用心良苦之感,但我回想了一下午,沒有找到許多暗示的細節,雖說反轉新穎但過于突兀,似乎本不屬于這個影片。
滿江紅觀后感500字免費篇7
首先,全程沒有尿點。情節比較緊湊,緊緊圍繞一條條線索展開,基本沒有放空的時間。大歷史背景板下限定場景的懸疑探案,難怪有人說這就是個高級劇本殺,越看越像。不過也正因如此,很難激起人的真情實感,詼諧處尚好,多處煽情的地方心內卻毫無波瀾。
其次,演員很有特色。選角就是各種類型,實際幾個主要演員呈現出來也是各有特色,沒有拉胯的。沈騰撐起全場,易烊千璽在其中也不突兀,演繹有力度,張譯很穩,岳云鵬挺逗,雷佳音居然演啥像啥,隨著情節推進最后算驚喜吧。那個新人女演員相比之下還是略遜一籌,缺少點個人特點。
最后,還是他一貫的審美和表達風格。方言搖滾時不時出現,暴躁二人轉似的,即使是要渲染緊張快節奏氣氛,即使是劇本殺里也有點突兀和讓人難以接受。選女演員的眼光依舊,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黑色肅穆色調下的女性穿著大綠色,還有院外的人海,絕對是張氏專屬的俗艷。結尾有點想起了《英雄》,剝洋蔥到最后還是都集于一點,雖然說得過去,但也確實沒什么感染力,就是靠喊口號而已。
影片看完沒什么可回味的,導演要表達什么,傳遞一種什么態度?就是個劇本殺體驗而已,可能這種感覺即是觀眾的,也是導演本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