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觀后感450字大全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古文十分深奧,讓我剛接觸它的時候,都有點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有一句話又證實了論語的重要性:“會半部論語,能夠治天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這本書可謂是集學習、修身、做人于一身,對中國儒家學說有著遠大理想的一本書!我只接觸了十條,卻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幾條,我覺得頗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難道不是教我們怎樣學習嗎?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有這樣的學習經歷。
我數學成績還不錯,但做題目卻總容易出錯,為此,我增添了不少煩惱。今天我終于知道了,原來是我課后沒有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沒有鞏固,才造成了錯誤。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學過的知識,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同一篇文章,你學會后再復習一遍,會發現有和第一次閱讀時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你對課文的意思又有了新的`理解,這也是學習的快樂之處。
掌握好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課前預習,課時聽課,課后復習,還用愁成績不能提高嗎?
論語觀后感450字大全篇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