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媽媽答應我出去掃墓、踏青、春游。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爸媽我三人先到花店買了花,然后去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緬懷。由于塞車9:30才到,沒去時想象不到人會這么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隊隊學校的學生有組織的隊伍,還有好幾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獻花時爸重復了幾遍。
我認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為我們拋頭,灑熱血。難道我們不能表達他們嗎?比起烈士們做的,我們做的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呀!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聽我爸說,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來深圳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了深切的緬懷,這是最有意義的。
下午,我們到了紅樹林,紅樹林位于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珍稀樹種,這里也是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我們雖然沒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但對保護了生物鏈就是保護了我們的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到了17:30走得有點累了,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2
幾處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清明節是在春分后祭祀死者的一個節日,人們在這時會去祭拜自己逝去的親人,和烈士們。今年的清明與疫情相遇,“春分”二字也有了不同的意義:將病毒和春天分開。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思想的寄托和解脫,是和離開的親人之間的交流,是去銘記那些重要的人的時候。從而讓我們自己更加努力,活得更有意義。
活在當下,處于現在的年紀,就要去努力,去拼搏,去奮斗!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從現在開始,就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正確的方向,以后才能走向正確的道路。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學會懷念。懷念那些離開我們的親人,他們是我們人生的啟蒙導師,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影響我們,牽動我們的思維,樹立我們的三觀認知。在我們的童年時期陪伴我們,悉心照顧。他們曾經給過我們的關愛和照顧,對我們的掛念,對我們的好,都值得我們念一輩子。
身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時刻記住那些久離人世的英烈和先賢,“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將他們當做我們做人的楷模。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學會敬畏。我們帶著敬畏的心,去懷念那些為了建立新中國而奮斗過的英烈。是他們在那個貧苦落后的年代拋頭顱,灑熱血,為如今的我們打開了一片新天地,鋪造了我們這一代的光明前程,贏得了身為華夏人的驕傲和尊嚴。歷史的長河記載了無數英雄的事跡,又有多少英雄為了保家衛國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江山不負英雄淚,且把利劍破長空。”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的英雄,他們的付出,永遠值得我們的尊重。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學會銘記。要記住今天在抗疫一線倒下的那些白衣天使。鐘南山曾說:“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他們奔波在抗疫的最前線,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紛紛涌入武漢,帶來了最先進的設備,最優秀的人才。有一些白衣天使,不慎在這場戰爭中感染病毒,離我們而去,他們中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有六十上下妻女雙全的成年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有愛的人,本來可以自私地選擇逃避,但是他們選擇了奔赴戰場,展現自己的價值。他們永遠值得我們去銘記。
我們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青春洋溢,不要把日子過的亂七八糟,我們會值得生活里所有的美好。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用青春點燃夢想,譜寫新時代人生華章!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3
在4月5日清明節的下午,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到烈士陵園去跟烈士掃墓。
我們從學校出發,我們排起長長的隊伍就像一只長龍似的。我是班上的領隊,拿著旗桿,帶著我們的同學在街上行走,朝著烈士陵園的地方去。
我們到了山腳下,我看見兩邊的樹木郁郁蔥蔥,地上的花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英雄墓碑前,老師叫我們不要大聲喧嘩,接著,我們向英雄們默哀3分鐘,在這3分鐘里,我想到了他們為了我們的祖國而犧牲真是一個大英雄。
3分鐘完以后。有學生代表講話,講的是英雄為祖國頑強戰斗,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壯舉,抒發了他們愛國的精神。
再是,為這些英雄們唱歌獻花環。最后,為這些烈士英雄們獻白花表達了我們對英雄們的&39;崇敬。獻完白花,我們又來到了烈士英雄的紀念博物館。在這里面我看到了黃繼光、趙一曼......這些都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和平、解放而犧牲的,才有了今天。參觀完以后,我們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烈士陵園,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沒有了這些保衛祖國的英雄,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了。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對清明節的一個舊時的描寫。隨著時代發展,青少年朋友與家人完成祭祖活動后,并不是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綠水、鶯飛草長的地方去游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那帶著花香的透明空氣是那樣醉人!這真是一年中難得游春的好日子。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贈外,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游。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地景象,正是郊游地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地習慣。清明前后正是踏青地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地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地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地清明男人地年”之說。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地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地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地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地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地,最初目地是用來訓練武士。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就不多說了。從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出,人們現在可以因為這個節日而開心的度過一天,所以,現在人們不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了,人們大部分都在清明節時與朋友家人去尋春,去踏青。以前,在清明節,人們都十分傷悲,而現在,清明也變成了快樂的節日,從我們的春游活動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清明節的期待。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5
清明雨
天色微明。
落起清澈的雨,寒冷的雨。
雨中,微涼的空氣浸入一座座荒山,送去一片片的安靜與凄涼。
來了,是掃墓者。雨絲一次次將火燭撲滅,火燭卻又執拗地被人們再次點起,讓陰陽兩隔之人的心靈再次相通。那空氣中的一小縷青煙,既是生者對逝者由衷的懷念;又像是逝者的魂魄淡然的俯視著大地,表達著對生者的欣慰。肅穆的人們正對眼前的墓碑不住的磕著頭,絮絮叨叨地訴說著,任由細雨濡濕自己的臉頰和須發。
天亮了,雨卻不止。
跪在墓前,父親不語,不知在回想什么。待他起來,臉上不知是雨痕還是淚痕。爺爺的墓碑就在前面,上面的刻字已經有一點不清晰。大家都靜靜的,沒有一個人擾亂寧靜祥和的氣氛。墓碑下是一堆黃土,人,是從黃土而來,一輩子與黃土打交道,最終,又會歸于黃土。
雨珠和淚珠交匯著,譜出的是悠遠的思念,是離別的苦情,又是遠方的希望。
紙錢,被點燃,變成黑糊糊的焦碎片,隨風雨升上天空。仰望著漸升漸遠的碎末,這是前往冥界的通行證,冉冉升起的它,承載著我們對遠在天邊的爺爺莫大的思念與愛,希望他一路走好的同時,也盼他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幸福安康。雨,打不滅燃燒我們思念的火焰。
風雨俱靜,濕潤的空氣飄散著。
欲斷魂的行人將去,給留在黃土中的人不舍地作別,細雨沾濕的衣裳未干,地上殘留的雨水正向天空化為碎粒、翻騰、回轉,將我們的哀思帶去,還我們一個清爽的內心。走時,只聽后面傳來一陣陣的鞭炮聲……
珍惜親人,懷念親人,作別親人。別離之后,才懂得為我們付出之人的情。永久的悲傷不能改變一切,被懷念的人也會更加希望我們開心地生活下去。忘記,才是更好的懷念。
驀然回首,雨靜,在與我們作別。
大夢初曉,細雨紛紛。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_日,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溪水發出的“丁冬”聲,在此時聽來,似乎是一首悲惋的樂曲,濕軟的土地上印著人們深深的腳印,這好像是大自然的&39;哭訴,是對死去的生靈的哀悼。
我和大人們撐著傘,走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經過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躺著太爺爺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仿佛出現了太爺爺活著時候的和藹和帥氣,雖然我出生時,太爺爺就已經不在了……在不知不覺中,我瞟向了身后已滿頭白發卻不顯老的爺爺,他比我更出神地望著用石頭砌成的墓,兩只有神的眼睛里有幾顆晶瑩的淚珠在滾動,臉上則是我平時從來都沒見過的憂愁和傷感。
雖然下著雨,可我們并不在意。我們仔仔細細地將長得到處都是的雜草給清理掉,原本雜草亂生的墓在我們齊心協力之下煥然一新。我幫助媽媽燒一些買好的紙錢和帥氣的“西裝”,而爸爸則幫助爺爺將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擺在太爺爺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掃墓工作后,我們才快馬加鞭的收拾好東西朝山下趕去。
回家的路上,悲傷已悄悄跑沒影了,爺爺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嚴肅,可我的心里卻一直裝著兩個問題:1:為什么清明節會在四月四日:2:關于清明節到底有著哪些傳說?于是我拉著媽媽的手使勁搖換著,向她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可是媽媽卻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無奈的低下頭去,擺弄著懸在空中的兩只小腳,心想:哼,等我再長大一點后,一定要找遍所有的電腦,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識地,我握緊了拳頭。此時,我忽然相信這兩個關于清明節的問題好像已經在我心里生根發芽了,它就等著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等著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_日,清明節,你是我們與死去的親人近一步的橋梁嗎?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7
又是一年清明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我們全校師生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烈士墓前緬懷革命先烈。看著眼前的烈士紀念碑,聽著烈士的感人故事,我心潮起伏,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酸了,我的眼睛濕潤了……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跡,有多少英雄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多少革命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惜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而他們卻在這里靜靜地躺了下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烈士們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我們歌頌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鋪造了我們這一代的光輝前程;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中華兒女。革命先烈為我們踏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難道我們還有理由不報答祖國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嗎?
如今,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面對未來,祖國的前途無限光明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心;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今天在這里,面對一座座矗立著的豐碑,我們怎會不肅然起敬?他們是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的驕傲、值得我們一代代人崇敬和愛戴!烈士的英名和業績,將與江河共在、與日月同輝!
先烈們,請安息吧!雖然你們離開了我們,但蒼天在上,英魂永存。我們不會忘記先烈,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我們要繼承先烈的革命傳統,發揚前輩愛國精神,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為我們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祖國美好的明天!
關于清明節電影觀后感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杜牧的一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特有景象。春天到了,風暖了,花兒開了,城市逐漸蘇醒。清明節到了,我們心中總有那么一絲絲的沉重,因為每到這個時候我又想起了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舍生忘死,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用生命創造出現在的輝煌。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代代相傳,記住這些為了新中國付出生命的先烈。
這個春天,我們記住了為我們開辟出春天的每一位英雄。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打了一場疫情阻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有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寒冬,只為換來春天,他們用生命守護了萬家燈火。劉智明說∶“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夏思思的母親說“她還想著再上一線。”大年初八,本來會有一場婚禮,但是新郎的婚紗照,沒有擺在婚禮上,卻出現在了追思會上,他叫彭銀華。迎風堅守的90后藥劑師宋英杰,犧牲時不滿28歲。在這次疫情中有61位醫護人員付出了他們的生命,讓我們向這些英雄致敬!
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逆行者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沖在最前線,他們都是英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英勇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他們并沒有離去,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住在我們心里,以后的每個春夏秋冬,家國永念!
愿逝者安息,生者將奮然前行。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要努力學習。不負青春,不負時光,自將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