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
故事發生在一個癌癥病房里,兩個素不相識的不一樣階層不一樣膚色的老人一步步從排斥走向對方的內心深處,所有好的故事基本都是到此戛然而止了,可是事情發生了意外。
就像影片中所講的,如果能夠預知你的人生還有多少時光,有多少人想明白,有多少人寧愿不明白?僅有百分之四的人想明白,而故事的兩位主角都屬于百分之九十六中的一員,他們是被告知~世界真的很荒.唐。
到了世界的盡頭,也許有人就在病床上與那些管子一齊了解余生了。而這兩位老人走了不一樣尋常的路,有些事情是不被家人理解的,即使是自我的另一半,因為這期間已經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我,永遠愛自我的另一半,可是要保存自我~
無論活下來的還是沒有活下去的,都完成了自我的遺愿,人生就是完整的~
好好活著,把每一天當做最終一天來活~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2
每一段不同的人生,都會有其相對應的吧同價值,而他所存在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在這有限的時間里,你是否完成了你的愿望,你的理想。遺愿清單,講述的就是兩段本不應該接軌卻同樣絢麗多彩的人生。
一個是擁有億萬家產的富豪,而另一個卻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些車工,這兩個本該形同陌路的人,卻應同樣身患癌癥而戲劇性的住進了一間病房,從相識、相知,到最后互相成就為各自無話不談的勢友,在被告知兩個人只有最后三四個月后,他們列出了各自年輕時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稱為遺愿清單,并一一實現了它,為自己黯淡了半輩子的人生畫上了精彩的句號。
他們不同卻又相同,他們不幸卻又如此的幸運,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的他們擁有著吧同的財富與地位,卻同樣擁有一顆為理想而瘋狂的心,雖不幸被查出生患絕癥卻在做后的生命里瘋狂大膽的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愿望。
理想,在大多人眼中似乎是個可有可無的玩意兒。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接受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乃至與思想。當我們正仿煌這為何而學習為何而拼搏時,他們說,那是他們的遺憾,于是我們窮盡一生就只為了彌補他們的遺憾而平平淡淡。可理想這神奇的二字卻能改變一切平庸無味的生活,它讓你的生活充滿了目標與前進的勇氣,如今14歲的我們,只剩下吧到八年的時間就要步入這個社會了,之后,我們要做什么呢?老師,醫生,記者?……這或許就是大家的理想與目標。幸運的是這些擁有理想擁有目標的人,他們的一生都在為了自己喜歡的事而奮斗,自然就把存在堅持的累、放棄的痛、因為喜歡,所以吧用堅持,因為喜歡,所有不必放棄。
遺愿清單,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未來,認真思考了自己的存在意義。我期待這某年某月某日的自己,也能實現自己的遺愿清單。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3
電影講述了兩個老人的故事。
身患絕病但是并不愿意在接近死亡的時候默默無聞的老去。最后,在愛德華的鼓勵之下他們選擇了去體驗生命之中沒有做過的事情。去跳傘、去環游世界、去爬山、泡吧......
電影開始的鏡頭展現了兩個老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條件,但是愛德華卻沒有家人來照顧自己,一直出現的也只有自己的助手,而卡特雖然貧窮,但是生活的卻很快樂。兩位不同階層的老人在夜晚病情來襲的過程中平等,在他們在病房中的一切。兩位老人因為重病在病房中相遇,互相傾訴著自己的生活和對于余生的安排,而最終他們都在生活中最后的幾個月生活的非常有意義。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留存遺憾。
在最后的沖突爆發的時候富豪對卡特大吼,卡特沉默。從后面的劇情中可以知道卡特回到家中認真的寫了一封信,在自己病重的時候交給了愛德華。兩個人依然對于彼此保有著深厚的思念,摯友的位置始終在彼此的心里。在生命的最后的幾個月里彼此對于另外一個人的生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也真正尋找到了生命的價值。
電影中著重描寫了兩位老人的家庭,在卡特追尋自由的時候他的妻子成為了最大的阻力,卡特勤勤懇懇的工作了45年為了自己的家庭,卻從沒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的生活,而愛德華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脫離渣男只手也是做出了令女兒不能原諒的事情,但是最終兩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并且和自己的家人達成了一個很好的和解。
愛德華為了讓卡特重新回到他的家庭當中,特意找了一個金發女郎,用這種方式喚醒了卡特對于自己家庭的想念,影片也由此進入了末尾當中,兩位老人都對于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和解。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4
《遺愿清單》觀后感:那些驕傲的人都是活在童話里的小孩
春天的花花草草,藍天白云,總是讓人想些風花雪月的事,對于“遺愿”,“死亡”這樣的字眼,算不上是刻意避而不談,但也沒有誰會故意追著,趕著去說它。
某個午時,天色地漸漸暗下來,于是打開臺燈看書,屋里沒有其他人,她們回家的回家,狂歡的狂歡,早已習慣了一個人呆著。突然之間,心境差到了極點,一個字也看不下去了。窗外,有人在樓下嬉戲,笑聲是那么清晰。可是黑暗,孤獨卻像一只巨大的手單單把我抓住。
打開電腦,隨便亂翻著。看到了這部在電腦里已經住了一段時間的電影。不是什么異常的開頭,也不是什么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可是是兩個老頭在預知了生命期限后的一些看來瘋狂的舉動。完全的美國味兒,要是編成故事的話,肯定會放在《心靈雞湯》里。盡管心境不好,但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我明白,那個有錢的老頭不會就這么下去的。他們之間會有一場沖突。我等待著一場暴風雨。
最終,爆發了。“總統回來征求我的意見,皇室成員和我一齊進餐!”是的,他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他呼風喚雨,要什么就有什么,生活很瀟灑,從來沒有人看到他有難過的時候。可是,看著他氣急敗壞地敲打著餐盒時,淚就下來了,這是一個多么驕傲的人啊。
也許是為了煽情,也許是為了所謂的完整,她們在說:“他在哭嗎——我不明白。——他不是很歡樂嗎”這真是兩句糟糕透頂的臺詞。到這兒已經十分好了,接下來的根本就不需要再演下去了,那真的是在演戲。那里才是全劇的精華所在。
喜歡看那些驕傲的人流眼淚,不是心里不正常,而是這樣的時刻真的很讓人心動。在沒有人的時候,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覺得你無比強大的時候,你卻偏偏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流下了眼淚。他們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啊他們在經歷著一種什么樣的疼痛啊斯嘉麗,白瑞德,羅切斯特先生,還有很多,他們流淚了。
不是他們屈服了,不是他們害怕了,也不是他們放棄了,只是在內心深處,他們從來就沒有長大過。他們像倔強的孩子,從來不愿意在別人面前低頭,不愿意服輸,不愿意承認自我也和別人一樣又脆弱的時候,他們就是這么堅持著自我,像被大人騙著的小孩,“只要你一哭,狼外婆就來了”。所以,他們從來不愿意在別人面前說:“我跟你們一樣還害怕”。
那些驕傲的人都是活在童話里的小孩。
寫這篇東西的時候,大學即將畢業,此刻碩士即將畢業。這幾年里,固執、自卑、無可救藥的封閉,一如既往。實習一個月后,指導教師說,孩子你不要那么固執。我明白,一切都未曾改變。時間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嗎我懷疑。
不愿一生就像他一樣,把自我的心封鎖直到白頭。成長以示弱為起點。什么時候,承認自我脆弱了,承認自我沒有那么強大了,承認自我也一樣需要愛,需要別人了,那才是真正成長的開始吧。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5
《遺愿清單》電影在放映到28分鐘的'時候,卡特對愛德華說:曾經有這么一個調查,有一千個人被問及“若有可能事先獲知,想不想知道自己死亡的確切時間,96%的人選擇了不想。只有4%的人選擇了想。
其實,我也是屬于那4%的人。如果有這種可能,我當然想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因為,我會利用剩下來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而又一直都沒有時間或者機會去實現的事情。就像電影里兩位主人公詮釋的故事。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這么做過,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國外有一個男的,當然,他并沒有像電影里的主角一樣得了絕癥。他是個健康的人。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放棄他現實生活中一切。背上背包離開了家。他用一張紙,列出了大大小小五十個愿望,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逐一去實現。現在,不知道他的五十個愿望是否都已經全部實現,如果都實現了,離開人世的時候至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遺憾了。
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時結束,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也許會有很多人害怕,或者恐慌。但是,我想我會是高興的。因為我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剩下來的人生。或者,我也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因為,每一年,我都會選擇一個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寫一封“遺書”。但,那僅僅是對自己若是發生意外突然離世而準備的。并沒有想過,自己還有些什么是需要在活著的時候去實現的。或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最后的時間去瘋狂一把,去為了自己想要的而放肆一把。
我想,我也需要一份《遺愿清單》。找個時間,好好想想。我還有些什么是想要去做的。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6
好久沒有看電影,今天把遺愿清單看完了。
“雖然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如何去衡量人的一生,當他逝去時,雖然他的眼睛永遠的閉上了,他的心靈卻對世人敞開”。
愛德華和卡特,兩個身患癌癥的老人,兩個不同身份的人相遇在同一間病房昔昔相惜,他們如何去實現自己人生愿望的故事。
將遺愿清單列項一個個劃去。生命的最后幾個月,讓卡特和愛德華真正明白了生活的含義。
“人死后到了天堂,天使會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的一生快樂嗎?
第二個問題是:你在自己的一生中是否幫忙過別人找到快樂?
影片中兩個人的這場對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也同樣默默的問著自己,潸然淚下。
死亡是每個人無法選擇的,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
我的心是震撼的,久久不能平靜。我閉上眼睛靜靜的思kao一番,到生命的盡頭時,是不是會有很多想做的沒有去做?是否有很多愿望沒有完成?會不會成為遺憾?讓我有些慌張。
這不是消極,這部電影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在推動著我們活好每一天,不要等到老去的哪一天,再去感嘆、惋惜,要讓生命最后時刻變得圓滿。
我們要把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珍惜當下,做好規劃。因為一轉身時間就過去了。
把握此刻,心里有愿望努力去實現。勇于追求,因為不知道明天我們會在哪里。
我該去寫下我的遺愿清單了,只愿此生終末之時,無遺憾。
在這精彩絕倫的世界里,向死而生,荊棘前進。
遺愿清單200字觀后感篇7
每個人都害怕暴力,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我們誰都無法反抗的暴力機制,叫“死亡”,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被它的陰影所籠罩。無時無刻都害怕它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再見這個世界完美的機會。
《遺愿清單》不只是關于如何應對死亡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更令我感慨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友誼。他們貧富差距很大,但他們在生命的末尾給予對方陪伴,并共同體會了最終的酸甜苦辣。不管是他們一齊跳傘,一齊看動物大遷徙,還是在埃及金字塔上討論天堂,還是在最終死亡過后富人的助理把他們埋在最終愿望的所在地珠穆朗峰。
在電影中,我反思到:活著,其實是很累。可是,就像打針一樣,明白要打針很疼,還在努力心理掙扎,可是你明白必須得打,打下去之后你就后悔自我為什么不躲避一下,或者干脆不要生病,可是當你走出醫院的時候,你的疼痛就會緩解一點,然后在過幾個小時你就會忘記,直到有一天再生病再需要打針的時候,你還是會想起當初的疼痛,可是你還是會緊張,會想起,甚至跟第一次一樣的癥狀,可是當你打了幾次后,你就不會覺得是疼痛了,因為你明白必須打的同時,你也長大了,在年齡上的成上,也在心靈理解本事上的成長。
沒有人是神在遇到一些心理有抵觸或者心理痛苦的時候想起以往最最難受的事。他的QQ消失其實也是一種對你的保護,與其讓你整天想起還有那么一個人會在線上,還不如忘記那么一個人來的痛快。想死的話,先在你的手腕上割一道淺一點的試試疼痛感,看看那種痛的持續性有多久。沒有人是不會失戀的,也沒有人會永遠守著那么一個不知是不是童話故事里的感情過一輩子。在那里我不說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因為你此刻根本無法想起他們來。有一天,當你完全絕望的時候才能夠看到真正的期望。因為你此刻認為的絕望還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自我的世界里。想想吧?在他之前你是否也有喜歡的人,失去的人,可是你必須認為這個是最愛的人,是不是,當初既然能夠遇到為什么以后就不能遇到更好的呢?記住,僅有使自我變強,才能夠讓別人看的起你。做人就是這樣的。愛是能夠改變的。可你,你能嗎?我覺得,是能夠的,在電影中富人的女兒是跟他有矛盾的,兩者是相互不往來,可是在最終的時刻,他拉下來面子去跟女兒和解,最終他在對著外孫女展露出開心的笑臉,可證明愛是能夠改變的。
死亡正如一句古話所描述的那樣,“人死如燈滅”,也貼近史鐵生寫的“正如水消失于水中”。即使生命無意義,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異常的,但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渺小。所以生命的意義對于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遍的事情了,帶著遺憾死去誰都不愿意,但在生命的最終時刻,我們都會拋棄一切的念想,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用飛蛾撲火的絕念來給自我最終的時光畫上完美的句號,即使結局不是很美,可是我們努力過,爭取過,那我們就不會留下遺憾。
遺愿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此刻。沒錯,不管明天會發生什么,我只在乎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心里的愿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棄,要勇于追求,因為每個人都不明白明天我們會在哪里。它告訴我們要抓好最終的時光。生命很脆弱,需要你好好的珍惜,是母親辛苦十月懷胎來孕育你,你是沒有資格去踐踏生命。我的感想是: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白死亡快要到來了,卻還在那踐踏最終的時光,不去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