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1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跟我最愛的人說聲“我愛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為不說的理由。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做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雖然有句話說出來,肯定會顯得冷漠,但事實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萬多條生命被吞噬,除了對心懷大愛,趕赴現(xiàn)場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來施以救援的人們會產(chǎn)生永遠的痛之外,對那些在相鄰城市里生活著的人們來說,只是一時間的震憾和悲憐,除過當時努力提供有限的幫助之外,事后,大多數(shù)個體的生活其實與此再無掛牽;對于那些距離更遠一點的人們,二十四萬多條生命的消隕,不過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傷嘆的大事故。
《大地震》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當然罪惡的一類除外)。
《大地震》也讓我理解,現(xiàn)代的好些“愛情”,為何可以隨手而棄,因為好些人以為愛可以輕易得到,或者感覺自己喜歡的比比皆是當然也可以隨手拈來,可悲的是,他們不知道有一種愛暗藏于平靜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叫無可替代,有一愛叫牽心動魂,有一種愛是用生命來譜寫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輕與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才能夠明白一顆心一旦傷了將是不可彌補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執(zhí)著于自己的愛情。
有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2
吃午飯的時候重溫了遍《唐山大地震》,剛開始便是震后滿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難受的要命,覺得飯也變得難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個人看著電影,很快便投入劇情。
元妮為選擇救哪一個孩子而痛苦掙扎的時候我的眼淚也跟著流下來,奶奶要把方達接走元妮看著車離去我掉眼淚,奶奶于心不忍讓方達下車我流淚,方凳為了把孩子生下來寧愿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認時媽媽洗好了一盆西紅柿對已經(jīng)中年的女兒說:“媽沒騙你。”的時候,難過的喉頭哽咽,簡直想放聲慟哭。還有最后打開女兒的墓地,里面放著給她的從小到大上學的課本。
影片寫實又殘酷,媽媽愛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愛。但受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她總是更偏向兒子。只有一個西紅柿了,兩個孩子都想吃,媽媽卻直接拿給了弟弟,并對姐姐說:讓給弟弟吃,媽明天再給你買。但殊不知以為的明天卻是32年后。所以,當一塊水泥板一頭壓著一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時候,最后會被救的那個人是弟弟是早已經(jīng)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媽媽面臨選擇的時候,姐姐還是充滿了希望,她一動不動的睜著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媽媽做那個決定,這個時候她在想什么呢?應該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戀的,她會覺得媽媽其實是愛自己更多一點的,媽媽應該會選我的吧。可是,媽媽說,救弟弟。姐姐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為什么而活呢?生物書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人應該是主要以生存為目的吧?可是,這么說好像很對,但是又總覺得缺了點什么。一個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樣的生存還不如去死。人類還需要愛啊。我們辛苦奔波,痛苦掙扎,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是更被愛的那一個。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愛的那個,媽媽選擇了弟弟。我被拋棄了。
從此,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夢魘。
但是,她還是活了下去,帶著被遺棄的恐懼活了下去。被一個沒有孩子的軍人夫婦收做養(yǎng)女。他們待她很好,都很愛她,但養(yǎng)母是一個精明但卻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總是疑心這個領養(yǎng)的女兒長大了會不會離開,也擔心自己丈夫和這個養(yǎng)女會不會產(chǎn)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養(yǎng)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時候她也要小心應付。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3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時多了要了我15塊,窮啊,窮啊~眾:沒功聽你哭窮,快寫!偶:555~~你們更腹黑)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fā)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
輾轉(zhuǎn)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jīng)歷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qū),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于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chǎn)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chuàng)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謹此影評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創(chuàng)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愛生命,好好活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4
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看后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揮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能夠說已經(jīng)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我的孩子如何經(jīng)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我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杯具,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我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fā)到了極點,什么是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僅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我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終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我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發(fā)到了最高點,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nèi)松恼嬲饬x是什么,人活著應當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當選擇有信心的戰(zhàn)勝這種困難,僅有自我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僅有自我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fā)芽,世界就會更完美。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應對困難大態(tài)度卻能夠是永遠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5
日出東海,又是一個大晴天。我懷著高興的興情走進民光電影院,又懷著悲傷沉重的心情走出播放大廳。為什么呢?因為,這部名為《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實在拍得太感人了。
它講的是一名叫大強的司機,和老婆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突然,大強發(fā)現(xiàn)天空變成了紫色,電線桿開始漏電,大地搖晃著裂開,周圍的一切開始攤塌。大強為了救自己的龍鳳胎兒女,被磚頭活活壓死,短短的二十三秒,二十四萬人們失去了生命,1976年7月28日。
地震過后,救援隊員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孩子,可是只能選擇救其中的一個孩子,最后大強的老婆終于艱難痛苦的說出,救弟弟…這樣弟弟得救了,但因傷勢過重失去了一只手裝上了假肢,生活在杭州。后來,姐姐也得救了,被好心人收養(yǎng),最后定居在加拿大的溫哥華。這次汶川地震又讓他們姐弟在幾十年后的今天,相遇!
地震時,媽媽說:“救弟弟”。讓姐姐對自己的媽媽記恨了整整三十二年。但就在這次救援過程中,她終于明白了很多事情是迫不得已的。
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我就在地圖上查起了地震帶,還有書架上的《懷斯曼》生存手冊,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寧波不在那幾條地震帶的包圍圈里,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生命很脆弱,請讓我們大家一起珍惜生命,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6
媽媽總說,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還有姥姥疼爺爺愛。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嘴上雖不說,但心里可不服。出生在我們這年代,學習壓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我有多么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們生活挺寬裕的。有一兒一女,聰明可愛,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轟隆隆”一聲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寧靜,天空毫無征兆的紫了下來。這時,正在卡車后備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強嚇了一跳,地面開始搖晃。“是地震!”他們死里逃生,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被埋在石頭底下。
最后,就連她丈夫也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處都是血,觸目驚心。李元妮到這最后一點希望,在亂石堆里尋找自己的兒女。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他們。
接著是李元妮的咆哮聲,小登猜想是母親在刨土。
“大姐,沒用的,這孩子是壓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開的。”
又是一陣紛亂的腳步聲,有人說家伙來了,大姐你讓開。幾聲叮當之后,又停了下來。有一個聲音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這塊水泥板,撬了這頭,就、就往那頭倒。
隨著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樣的沉寂。一塊水泥板,兩個孩子,一個是壓在這頭的女兒小登;一個是壓在那頭的兒子小達。
“大姐,你再不說,兩個都沒了。”
在似乎無限延長的沉默之后,李元妮開口道“救弟弟。”
小登絕望了,只覺得有人在她腦殼上砸了一錘。醒來時,只見旁邊躺了無數(shù)尸體,血流成河。
這重男輕女的想法讓我很是氣憤,“為什么我們女性在數(shù)年前的地位會如此低下?”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我去問了爺爺,爺爺告訴我:“在那個年代的女人不過是一件男人的附屬品,為人類傳宗接代的工具。”爺爺還說:“在古代,婦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納妾制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
不過呢,現(xiàn)在的社會制度沒以前那么封建了,萬事都是“女士優(yōu)先”。
這句話在現(xiàn)實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現(xiàn)。有一次,我在車站等公交車。車一來,我們就按順序上車。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婦。上了車,我才發(fā)現(xiàn)車上根本沒座位,售票員對大家說:“請大家給孕婦讓座,謝謝。”許多人多站起來主動讓位,讓我明白了現(xiàn)代人的美德。
幾年后。
小達長成了帥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沒考上大學的他,無所事事,決定離開唐山,去外面闖一番。小登被一對軍方夫婦收養(yǎng),她依照自己的志愿,報考了醫(yī)校。
眨眼間,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發(fā)生了汶川大地震,方達和方登都去救援,兩個見面并相認了。這時方登才明白了,她的親生母親也很無奈。
活下來只是開始。是的,當面臨災難時,人們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異的。可天災過去之后,每一個人站起來的方式,卻是千姿百態(tài)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7
1976年7月28日的那個夜晚,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fā)生了7。8級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圍多達14個省、市、自治區(qū)。整個唐山市在23秒后變成了廢墟,共造成24。2萬人死亡,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30億人民幣,地震罹難場面為世界罕見。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發(fā)后,面對即將倒塌的樓房,丈夫方大強與妻子元妮搶著去救被困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自己卻在營救時不幸遇難。這一切都發(fā)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了廢墟下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若要營救,必定會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救弟弟”。而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婦收養(yǎng)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不喜歡說話,因為方登擁有一段痛苦的記憶,并不是她不記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進入杭州醫(yī)學院學習,并與研究生楊志產(chǎn)生了感情。
方達雖然被救但卻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親無私的愛撫養(yǎng)方達成人。成年后的方達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業(yè)。
32年后,汶川地震讓這家人再次相遇。
在國外定居的方登聽說汶川地震,作為一名醫(yī)療志愿者只身前往。身為企業(yè)老板的方達也帶領員工參加了救援隊。在救援現(xiàn)場,姐姐在一旁聽弟弟與救援人員的述說后,姐弟終于相認。身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現(xiàn)場親眼目睹了一位母親,不忍心看到救援隊員再次受傷,忍痛鋸斷了女兒的.雙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當年“救弟弟”三個字的痛苦與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這個家庭,卻讓壓在水泥板下的女兒方登怨恨了母親32年。
影片的結(jié)尾,敘述母親得知女兒死而復生時內(nèi)心的激動與感情的糾葛。當女兒踏進家門時,母親低垂著頭不敢正視女兒的眼神,包餃子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兒時照片下依舊擺著幾個碩大的西紅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親答應第二天買西紅柿給她吃。而這一天卻足足等了32年。母親最后對自己當年的決定給親生女兒下跪認錯。
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子女,將最無私的愛給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時候,父母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但絕對是最無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訴說生命的真諦。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8
電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 6 億元的票房向世人證明它無疑是相當成功的,確實,不愧是大導演導的電影,這部影片在催人淚下的影視效果之余,讓人感觸良多,筆者從個人的感覺漫談一下該片成功的幾個方面:
整個故事情節(jié)精彩而完整,前后呼應。影片以唐山大地震為歷史背景,從著名演員徐帆飾演的母親痛苦無奈在女兒和兒子之間,選擇放棄女兒救出兒子,導致僥幸幸存下來的幼小的女兒登對此心靈遭受沉重打擊而引出的故事為電影主線,這個故事選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離的震懾力一點都不亞于《泰坦尼克號》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
故事情節(jié)鋪展合理,展現(xiàn)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懷。 6000 多萬重金打造出來的大地震慘烈的場面,篇幅恰到好處,充分展示了編劇和導演對整個影片節(jié)奏把握的功力,使人們不要忘記 30 多年前那次慘痛的大自然災難,又緊緊圍繞故事主線展開。影片中女兒登遭受的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使她幾十年不愿與母親相見,讓人覺得合理,情有可原。在養(yǎng)母彌留之間,她溫柔的貼著養(yǎng)母的面說,爸爸愛你,我也愛你。這是一個很善很美的瞬間,這一刻,這位養(yǎng)母一定覺得為養(yǎng)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要學會感恩,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品質(zhì),影片用這一句溫柔的話昭示了這個簡樸而重要的道理。而登的親身母親因為絕望無奈放棄登而負疚了一輩子,一樣痛苦的心靈關閉了本能屬于還年輕的她的幸福。經(jīng)歷汶川地震救災場面的登最后理解母親當時的痛苦與無奈,與母親盡釋前嫌相認,這些情節(jié)都過渡得相當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員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戲骨”陳道明的演繹讓影片增色不少,幾位年輕演員表現(xiàn)也出彩,有一處小的細節(jié):高大帥氣的研究生師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遠道而來正內(nèi)急的登上洗手間,登愣住了,沒想到這位酷斃了的師兄如此細心體貼,影片后來兩人很快成為情侶并導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這種看似不經(jīng)意又非常巧妙的畫龍點睛之筆又完全可以與電影《阿凡達》嚴謹?shù)墓适略O計媲美。
可以預言,成功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會是影視界眾多獎項的寵兒,如果國外不對中國電影有偏見,對中國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筆者甚至認為,外國獎項也可以收獲良多。我感動噓唏之余,為咱們中國人能拍出這么好的特定題材的影片感到振奮和高興。而影片折射出來的人性的光輝與感恩的偉大更是一切獎項所不能涵蓋的成就與貢獻。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格式篇9
大地震曾經(jīng)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愛,馮小剛將使唐山人得到全國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唐山大地震》挑戰(zhàn)你的淚腺!
劇中不僅用鏡頭語言表現(xiàn)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鐘,還用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
方達的姑姑善解人意,說服了奶奶,讓方達從遠去的長途車上下來,回去找媽媽。從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沒有了,如果接走方達,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沒了”,當觀眾們看到長途車停下,方達下車跑回媽媽的懷抱的時候,全場流淚!
片尾處,方凳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么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說這些情節(jié)對淚腺的挑戰(zhàn),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當然,劇中陳道明飾演的養(yǎng)父同樣以豁達和愛心讓觀眾的眼淚縱容。
劇中僅表現(xiàn)了方達、方凳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quán)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fā)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后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對唐山、對唐山人肅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驚天動地的矛盾,在我心里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單位里的紛紛擾擾變成了早該飄散的煙云,生活常態(tài)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面對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