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例文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1
或許是因為錢學森和我是兩個時代的人,我其實并不知道錢學森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看電影之前有同學問我錢學森是干什么的,我搖搖頭,說不知道,旁邊馬上有個同學應付著,是不是數(shù)學家啊?
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錢學森是個科學家,這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的,2009年時,電視上、報紙上到處都是錢學森去世的消息,報道他的一生、他的學術、他的成就等,在那時我依然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我們有個對我們國家奉獻很大的人死了,他是干什么的,我依舊不知道。
這次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有了很多感慨,我感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也感嘆了美國人扣押錢學森的憤怒。
錢學森對我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我國開展了一個新的領域,一個我國曾未達到過的領域,陳坤也許不是最像錢學森的,卻把錢學森的感覺演得很好,讓我身靈其境,我在看這部影片時,我也為錢學森憤怒,也想咒罵美國人,可是我清楚地明白,當年錢學森的心情我們都無法理解。
錢學森為我國開展了兩彈一星,也是我國杰出貢獻科學家。
我認為錢學森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錢學森是個非常浪漫的人,不論是他對他太太的求婚方式,還是進了拘留所也不忘表達他對他太太的愛意,亦或是他臨終之前的采訪中說出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音樂,他都時時刻刻的想著他的太太蔣英。蔣英女士在今年2月5日逝世,《錢學森》在3月2日上映,前后一個月都不到,蔣英女士沒能看到《錢學森》的上映,就去世了,這是《錢學森》的主創(chuàng)人員的遺憾。
蔣英女士是個非常好的賢內(nèi)助,長得漂亮,又善解人意,還是個接觸的西洋女高音歌唱家,可是她為了她的丈夫,愿意放棄她的歌唱事業(yè),努力的成為一個好的妻子、母親,我覺得蔣英女士是偉大的。
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對我感觸很大,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2
今日,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它使我心潮澎湃,感動萬分。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產(chǎn)生了無比的敬佩。
《錢學森》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錢學森傳奇的一生。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上世紀四十年代,錢學森去美國留學,他以往擔任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有一位將軍這樣評價他:無論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三五個師的兵力。雖然錢學森人在美國,可是他的心里卻想著祖國。他有著一個強烈的愿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我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然而,錢學森回國的路程并非一帆風順。美國人意識到錢學森有著巨大的價值,對他回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這反而使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祖國,不斷地與美國移民局做斗爭。
一天,錢學森擺脫特務的監(jiān)視,在寄給親戚的信中,夾帶了一封寫在香煙紙上給黨中央領導的信,請求祖國幫忙他早日回歸。在祖國的關懷和支持下,錢學森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里。
錢學森回到祖國后,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jù)中國現(xiàn)有的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之后,他又帶領科研人員不分晝夜地工作,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了中國第一枚核導彈!在中國史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錢學森出國時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學會,然后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懷呀!錢學森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他那樣熱愛祖國,熱愛生活,不斷地刻苦學習,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我的力量。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3
讀了《錢學森》這篇文章后,我心中滿是感動,同時對錢學森敬佩不已。
錢學森在美國時,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卻并不能讓錢學森忘記自己的祖國,而是對祖國日日思念,他天天期盼著能早日回國,早日見到自己的祖國媽媽。1955年10月錢學森終于回到了自己掛念已久的祖國,并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整篇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1934年,錢學森在美國留學,目的不是為了擺脫貧窮的中國,而是為了學習知識,好早點回國為祖國和人民多做一些事。當時的中國,十分貧窮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跟美國根本無法比較。當然,中國的工作條件也比美國差好幾倍!為了讓自己的祖國早日富強起來,錢學森日夜不停的努力、認真的工作,終于,為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幾十位中國留學生一邊賞月,一邊互相傾訴者思鄉(xiāng)情懷。王維大詩人說過一句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唉,誰說不是呢?在這中秋之夜,錢學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發(fā)強烈起來。他告訴其他留學生們想要回國的強烈欲望,可留學生們卻說:“祖國剛剛解放,腐敗不堪,現(xiàn)在回國搞研究,只怕有困難。”然而,這并沒有打消錢學森回國的念頭,他并不貪圖美國的榮華富貴,而是一心想早點回國,報效祖國。
我記得文中,有一段話: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這一段話充分表達了,錢學森的才能,美國的高級將領都如此賞識他,想要留住他,由此可見,錢學森的能力多么強大。
我們身為祖國的接班人,就要像錢學森爺爺那樣,不崇洋媚外,不貪圖享受,為建設自己的祖國而奮斗!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4
2009年10月31日,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今年是這位世界著名科學家逝世十周年。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錢學森年青時學習優(yōu)秀,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之后他在美國進行研究,年僅二十八歲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不過錢學森更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美國人覺得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所以將他扣押了足足5年。多虧周總理的幫助,錢學森終于沖破了重重阻礙回到祖國。回國后,他領導了我國“兩彈一星”的研制,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錢學森剛回國時,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造出導彈?”錢學森堅定地回答:“美國人能造出來,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少個腦子,當然能造出來!”
看到這個片段,我深深為錢學森的這種不服輸?shù)木窀械骄磁濉S袝r候我們在學習中不如別人。往往會覺得我不行,別人天生就比我優(yōu)秀。可實際上誰也不比誰少個腦子。我們不應該以此為借口來放縱自己。勤能補拙,只要肯努力,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到的。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5
看完錢學森這個電影,我有好多好多話想說。
錢學森1955年回到祖國,在準備回國的時候被監(jiān)視,還被關進監(jiān)獄。最終美國政府給了他很高的工作崗位,以此來誘惑錢學森,但錢學森還是堅持要回國并說,:“只要我回國,種蘋果也行。”
歷盡萬難,錢學森最終回到了祖國,他十分努力的制造了中國的第一枚導彈。導彈發(fā)射成功,全國人民就像燒沸了的開水一樣歡呼。
在建設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的時候,因為中國太窮了,連導彈需要的最基本的零件都沒有,他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隨著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的發(fā)射成功,中國有了科技。錢學森看著八年完成的成果自言自語道:“這就是我種的“蘋果”!”
看完電影,我感到十分震撼,他在美國時,生活十分優(yōu)越,可是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yè),他放棄了優(yōu)越的生活,回到了貧窮落后的祖國來貢獻力量,我要向他學習。錢學森這種奉獻、愛國的品質,值得我們?nèi)ゾ磁濉T诎l(fā)射導彈的時候他遇到了:零件不夠、土地不夠、環(huán)境不好等等困難。可是這些困難并沒有打到他的信心,最終,他成功了!他讓中國有了科技,這是他勝利的果實!
看完電影,我深受啟發(fā),在生活中,我也曾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以前我也有很多的機會,比如:練習舞蹈、學習鋼琴,可是就是因為太苦太累,我都半途而廢了。看完電影我感到十分羞愧,錢學森的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以后再遇到困難,我必須要抓住機會,堅持努力,永遠不放棄。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6
從小就知道,“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太小的年齡讓我無法說出更貼近內(nèi)心的溢美之詞來稱頌他,“了不起”是當時覺得最崇高的詞匯。或許和許多人一樣,我們并不能真正懂得他所研究的領域,但我們對他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他真的做到:“用自己的知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錢學森》用一種比語言更直觀的形式向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陳坤飾演的錢老睿智,浪漫,優(yōu)雅,堅定,讓人折服。他是一個天生的數(shù)學家,將愛情,友情,親情都經(jīng)營的極好。依我看來,陳坤是很適合這個角色的。他總是有一種優(yōu)雅與沉穩(wěn)的氣質,像極了心目中那樣一個天才又平民的錢學森。就像導演張建亞所說:現(xiàn)在,我們知道,幸虧選了陳坤。
劇中,錢學森有著浪漫而堅定的愛情。當他在音樂廳對著蔣英說出“跟我走”時,蔣英并沒有任何猶豫,那樣堅定地信任他,放棄掉自己的事業(yè),只為了成全他們的愛情。他們在帕薩迪的家庭宴會中,男子彈琴,女子和曲,繾綣深情,羨煞一群外國人。他們在祖國,因為工作,分離十數(shù)載,不減情深。在航空大院中,那么多人見證著,白發(fā)蒼蒼一對伉儷,在夕陽柔和的沐浴中,走過漫長的林蔭道,背影相依,平靜祥和。他們何其幸運,前世多少次的擦肩才能換得今生的相伴,直至“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終點。在錢老的追悼會上,蔣老顫巍巍的俯下身,臉頰貼在愛人的臉上,難掩深情,卻再等不到一聲深情地呼喚。十幾年相知相守,讓我似乎知道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不勝唏噓。張雨綺和陳坤將那樣一段愛情演繹的溫柔纏綿,讓人動容。
一生唯知己難尋,而有來真的不愧對摯友二字。“有來”以郭永懷(著名物理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為原型。當錢學森因被懷疑攜帶危及美國安全的文件回國而接受美當局調查時,他毅然決然的燒毀了自己的心血,“他們就是用這些東西來污蔑學森的”,“這些都已經(jīng)記載我的腦子里了”。一個人有多少福氣能得朋友這樣對待啊。
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總是有著高尚的情懷。錢學森無疑是成功的。他的老師這樣說:你已經(jīng)不是我的學生,而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他是加州理工的終身教授,生活優(yōu)渥,卻始終心系祖國,因為“我曾經(jīng)發(fā)誓,要用自己的知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即使因此被囚禁長達5年之久。
回到祖國,他帶領著一批科學家攻關研究,“美國人能做出來,我們也能”。加州理工大學院長杜布里奇曾以言相激:“你是航空專家,回到農(nóng)耕社會,要做什么。”他是這樣答的:“在我的國家,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即使種蘋果。”面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他想:杜布里奇先生,這就是我種的蘋果。
他放棄一人之家的安逸,為祖國千千萬萬家庭的安穩(wěn)費盡心力。那不是常人能想象到的枯燥,寂寞,錢學森堅守了數(shù)十年,為中國鑄造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天才總是比常人多了那許多的磨難,而讓人更敬佩的是他們的精神。即便身死,也會被人們緬懷,錢學森如是,還有更多為國奉獻的人亦是如此。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7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歲。對于這樣一位有著追求和高尚道德的偉人,我不禁肅然起敬。
他曾激動地說過:"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
他曾說過:"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射上去!"
他曾說過:"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
他說:"不要服我,要服科學!"他就是那位一個人頂五個師的頂天立地的男人!
初回祖國懷抱的他,家庭生活條件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地對比,美國的房子有花園、有草坪,還有高級的木地板,是亮堂堂的別墅。但一心決定回來報效祖國的他,對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卻從未動心。于是,經(jīng)過努力,他終于回到了夢寐以求的祖國。雖然親自給他安排了最好的住處,但是卻不及美國別墅一半的好,伙食也很差,一個星期才能吃一兩次肉,那時的錢學森可以說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錢學森的妻子蔣英生活中付出了更多的心血,經(jīng)受了太多的磨難。她與錢學森雖是夫妻,但是錢學森的工作性質保密性強、經(jīng)常出差,而且常常一出去就是幾年,蔣英不僅要照顧著孩子們,還要照顧父母,更時刻牽掛著不知身在何處的丈夫,每天的日子都是在煎熬中度過,蔣英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默默地在幕后支持錢學森,免除了他的后顧之憂,使他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逝世,他的身上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臉上寫滿了祥和與平靜,他臉色蠟黃,幾根雪白的銀發(fā)靜靜地貼在頭皮上。這位為深愛著的祖國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科學巨匠,留下了他創(chuàng)造的另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留下了他對科學嚴謹、創(chuàng)新、求實的精神,留下了他謙遜的做人態(tài)度,他安靜地走了。他的妻子蔣英也老了,被人攙扶著,顫抖著,流著淚向錢學森走去,最后一次輕輕擁抱了錢學森。看到這個場景,我的眼圈紅了,突然有種想哭的沖動。
錢學森的事跡在我的眼前閃現(xiàn)著,并激勵著我,鼓舞著我。我心中默念:錢學森爺爺,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8
“我發(fā)誓,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的命運”。
“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能夠去種蘋果”。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
這些感人、樸實、震撼人心靈的話語深深地感動著每一位觀影人。這就是觀看《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之后,給人留下的印象。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電影以人物傳記形式記錄了錢學森先生一生的豐功偉績,場面宏偉壯觀、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錢學森先生身上強烈的“職責心、事業(yè)心、上進心”為之震撼,值得我們學習,有了這樣的“三心”,無論是研究導彈還是去種蘋果都會是頂尖的人才,正所謂“行則將至,做則必成”。
集團在2017年確立了建成600億建工的目標任務,這是在集團領導班子打造品質建工取得重要成果的大背景下,放眼長遠前景,審時度勢后作出的基本判定,是新一屆黨委迎難而上的勇氣擔當和主動作為的發(fā)展自信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建工人在追逐百年企業(yè)夢想道路上必將迎來的嶄新局面。“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魏董事長在工作會報告中不但系統(tǒng)地回顧了過去,還對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集團面臨的內(nèi)外發(fā)展形勢進行了深刻剖析,并做出“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總體趨勢向好”的基本確定。
在集團的快速發(fā)展中,除了資本、設備、技術、市場、營業(yè)收入、盈利本事、企業(yè)的文化、制度、組織、協(xié)同、體制機制等方面,還需要每一位建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的付出,為集團發(fā)展壯大添磚加瓦。學習錢學森先生的愛國愛企情懷,學習錢學森先生的愛崗敬業(yè),學習錢學森先生的勤奮篤學,時時將“職責心、事業(yè)心、上進心”牢記心頭,敢于擔當、勇于職責,在建工發(fā)展中當標兵、做模范;在建工全面振興中當先鋒、做表率、創(chuàng)佳績,為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自我的貢獻。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集團打造品質建工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宏偉的藍圖已經(jīng)繪就,企業(yè)的長遠追求已進入新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全體建工人期待著下一個輝煌壯麗的建工故事,歷史期待著我們這一代建工人用智慧和汗水澆筑成功的豐碑。
錢學森觀后感例文篇9
近日,為了更好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學習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為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nèi)外為中國軍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科學家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發(fā)明制造了很多導彈,而且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大概不知道,錢學森3歲的時候以可背誦百首唐詩宋詞了,鄰居都說錢家出了神童,5歲時他以可以讀水滸傳了,還有一次他在測試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誤,他立刻舉手,向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并要求扣分,老師感動了,主動收藏了他的卷子,這份卷子在老師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想回到祖國來,但是美國設置了重重障礙,回國的時間長達5年,他是靠著信心和聰明才智回來的。
回到祖國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領導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否搞成導彈,錢學森回答;為什么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頭嗎,陳賡說;太好了,錢學森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發(fā)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肩上擔負著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學習錢學森爺爺愛國、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才!
他的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愛國的思想,克服困難的信心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