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
寫觀后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練習,可以讓觀眾不斷地提高自己,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和發展。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參考,希望對大家寫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有幫助。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1
翻開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陣陣書香迎面撲來,讓我不禁迷上了它。
書面,白綠相映的底色配上黑色字體,一切都是那么的賞心悅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行宋體大字:三國演義。書頭標注著: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名師1+1導讀方案。封面上的諸葛亮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持羽扇,飄飄然如神仙一般。
這本書講述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一百年的.歷史,反應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和轉化。作品以描寫戰爭為主,大概分為黃巾之戰、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等五大部分,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書中有上百個鮮活的人物,如勇者張飛、氣量狹隘的周瑜、陰險狡詐的曹操、忍辱負重的孫權······這些人物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所有人物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諸葛亮和關羽。
先說說諸葛亮,他生前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大破曹營、空城退敵······他足智多謀,為了光復大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據說一輩子都沒有打過敗仗。
再來談談關羽,他溫酒斬華雄、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秉燭達旦,對君主劉備忠貞不二、萬死不辭,由此可見他十分勇猛、忠誠。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感覺在生活中一定要學習諸葛亮的善于觀察,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在學習上我們要學他兢兢業業、善始善終的敬業精神;長大后一定要學習關羽忠貞不二的優秀品格,為“中國的夢”殫精竭慮、多做貢獻。
《三國演義》讓我越看越愛看,每次讀它都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樂趣。人們常說“開卷有益”,我們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可以在古代先賢的智慧光芒下健康成長!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2
我國古代有四大名著,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明朝作者羅貫中的著作。主要說了吳、蜀、魏3國爭霸,最終投降與孫皓歸為晉國的故事。書中有許多偉大的英雄,有英明神武的馬超、趙云;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忠心耿耿的關羽……其中,我喜歡關羽。
有一天,關羽來到關羽來到襄陽,曹仁在城樓上命五百名弓箭手放箭,關羽右臂中了一箭,回到營寨后,關于的兒子關平發現這是一支毒箭,便讓關羽退回荊州,找醫師治理。關于卻覺得攻取樊城只在眼前幾天,退后必會誤了大事。眾將見關羽箭傷不好,又不肯退兵,心里都很著急,就在這時,有一個人駕著小船,從江東而來為關羽治病,原來他就是華佗,聽說關羽中了毒箭,特地來為關羽療傷。這時關羽正在和馬良下棋,華佗來到關羽身邊,看看了關羽的右臂,說:“這是毒箭所傷,如果不早治,這只胳膊就沒用了。”關羽問:“用什么藥來治?”華佗說:“我自有辦法,只是怕將軍懼怕。”
關羽笑著說:“死我都不怕,還怕治病嗎?”華佗說:“那就找個僻靜地方,埋設一根柱子,柱上釘個大環。將軍把胳膊伸進環里,用繩綁上,然后蒙上眼睛,割開皮肉,露出骨頭。再刮去骨上的箭毒,敷上藥,最后用線縫好。這樣一來,就沒事了。”關羽笑著說;“這很容易,還用柱子干什么!”他伸出右臂,讓華佗醫治,左手仍然移動棋子,與馬良下棋。華佗刮骨時,邊上的人有得都不敢看,而關羽卻面不改色,照樣有說有笑。醫治完后,關于對華佗說:“先生真是一位神醫。”華佗卻贊嘆地說關羽真是位勇武之人。
關羽神勇無比,十分勇敢,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3
從小,總聽人們們提起《三國演義》,于是便纏著家人給我買《三國演義》。無奈當時年紀太小,歪著個腦袋傻傻地聽姐姐費力地跟我解釋每—句話的意思卻還是對此模糊不清。當到了小學三年級時,終于把這本書勉勉強強讀完。可對三國還是一無所知,看了兩三遍,也只不過把里面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搞清楚了。但那里面的深刻的含義又是我一個小孩能懂的?但我還是要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
劉備是英雄嗎?很多人會說是。包括我也不例外。因為他以仁義當先,熱愛百姓。而且求賢如渴,為請孔明出山,三顧茅廬。足可看出劉備是個賢明之君。可對三國無所不知的姑父卻說出了他的一番見解。他說劉備不僅沒有固定的城池,還沒有一只所向披靡的軍隊,連名揚四海的名氣都沒有,而且姑父還覺得,劉備有時候還忘恩負義,盧布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想當初,呂布曾在劉備危難之時救過他,使他避免了—場注定的`敗仗,挽回了劉備的一條命。可當曹操捉住呂布問劉備該不該殺呂布時,劉備不僅不婉言相勸,還雪上加霜的說了句:"別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呂布就被自己恩惠過的人的—句話給犧牲了。
再說我最喜歡的人,當然是諸葛亮了。他是—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都成了流芳千古的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里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使我百讀不厭。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明白這本書的深刻含義。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讓我了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說起趙云,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說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說關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為他髯發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子,所以被人們譽為“美髯公”。他不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里,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里,他只不過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說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了他的遇事老練,工于心計,但他為了一個“義”字,不聽眾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后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這里,我真為他的這種行為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借自己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說他滅魏吞吳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經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偉丈夫!
反復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眾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為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5
《三國演義》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史冊,是一幅惟妙惟肖的畫卷。在這里,我們可以領略到明槍暗箭的殺戮,品味到正義凜然的.故事,也可以感受到劉備的謙虛,曹操的詭詐,諸葛亮的智慧,趙子龍的忠誠……在這本書里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氣周瑜”。
這一章說的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周瑜取荊州的詭計,這讓身中毒箭的周瑜非常生氣,又非常嫉妒,最后毒箭攻心,氣絕身亡。
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被激怒的時候,但只要寬宏大量,以靜制動,才可以贏得最終的勝利。一個人是否擁有寬廣的胸襟,極其重要,這關系到他的事業,關系到他的家庭,關系到他一生的成敗。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吵著吵著,竟然吵到了絕交!雖然我非常想向她道歉,但是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過分的話語,就非常生氣,一點兒也不想理她了——我沒有勇氣寬容她。突然,一只手拍了我一下,
我回頭一看,是我的好朋友!只見她低著頭,說:“對不起,是我的錯,請原諒我。”我的好朋友用她那獨特的修理手法——寬容,把我們友誼的道路修好了。
被朋友誤會時,我們需要寬容;被父母責備時,我們需要寬容,被老師批評時,我們也需要寬容。只有擁有寬容的心,我們才可以積累成功的資本,為自己將來的勝利贏得先機。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讓自己的心胸寬廣
起來,要樂觀地看待事件,不要輕易生氣,萬事都去沉著應對。
寬容就像一支蠟燭,看似微小,卻蘊含著滿滿的愛;寬容就像一次撫摸,看似普通,卻含蓄著無限的慈祥。讓我們一起寬容身邊的人和事吧!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6
《三國演義》一書我也看了很多遍。一聽到曹操,我就怒發沖冠,認為他是一個老奸巨滑的亂臣賊子。當聽完易中天的品三國的電視講座后,我對曹操的印象重新有了認識,認為他是一個生性隨和、獎懲分明、用兵如神、待人真誠的人。請聽我一一講解。
先前我以為曹操定是個嚴肅不易被人接近的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其實歷史上的他是一位既隨和愛笑的人,為什么說他隨和呢?除了要事正事之外,他對下屬與朋友是很隨和的,吃喝住穿都不講究,和朋友一起聚餐時,喜歡講笑話,聽到好笑的,他會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撲倒在菜盤上,滿臉滿胡子都是菜湯也不在意。他還是一個愛笑的人,
打了勝仗他笑,打了敗仗他笑,戰敗華容道他還大笑三聲呢,寫詩他也笑,這么愛笑的人難道你會不喜歡他么?
曹操還是一個獎罰分明的人。《三國演義》中說曹操對百姓非常殘暴,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其實歷史上的曹操把老百姓視為平等對待,當運糧工人受傷了,他會問寒問暖,自已也親身上陣。對有功過的人獎懲分明,對需要獎勵的人他獎的比手下人想的還要多,懲的話也會寬容對之。這真是一個好領導啊!
曹操還是一個以誠對人的人,《三國演義》中說他不講信用,虛偽。歷史上的他是為人守信,對人真誠寬容,當袁紹的謀士陳琳大罵曹操后來又降曹之后,曹操對他還是很好,忘記當初的不快,十分寬容和重用他,因此陳琳更加的忠心耿耿。
原來我所喜歡的《三國演義》里所說的并不是歷史的真實,雖然我也很喜歡《三國演義》里精彩的故事和性格鮮明的人物,但是我還是提意一下大家可以看看真實歷史的《三國志》!
觀后感700字三國演義篇7
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如看書、畫畫、做游戲……其中我最喜歡看書了,家人都夸我是個小書蟲呢。俗話說:書是精神的食糧,我常常沉浸在美妙的`書海中,以至于常常忘了吃飯,忘了睡覺。
今年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講的是蜀、吳、魏三國紛爭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呂布、趙云等等。其中劉備、關羽和張飛結拜為兄弟后就開始建功立業,匡扶漢室。我們應該向他們三個人學習,不能向里面的奸臣董卓等人學習。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劉備,因為他寬宏大量,他還有兩個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他們倆武功都很高強。另外還有諸葛亮,足智多謀;第三是趙云,因為他勇氣超人;第四是黃忠,因為他箭法了得,能百步穿楊;第五是呂布,因為他武功蓋世;最后是曹操,雖然他陰險狡詐,但還是有勇有謀。我最不喜歡的人物是董卓和督郵,因為他們倆都是禍國殃民的害民賊。
所有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走麥城關公歸神”,講的是孫權讓關羽投降,關羽不肯投降。關羽說:“我與劉皇叔桃園結義,立誓輔佐漢室,怎能與你等反賊為伍!今日誤中奸計,一死而已,何必多言!”孫權見關羽不肯投降就把他給殺了。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關羽是個非常勇敢的人,他寧可犧牲自己也決不背叛兄弟。
要是我在這故事情節里面就好了。因為我可以騎著駿馬,披著戰袍,手執明晃晃、寒光閃閃的大刀,率領著大軍,威風凜凜地出現在戰場上了。
等我看完了書,我真想來一個大逆轉,希望劉備三人一直都不死,因為我最佩服這些有骨氣又勇敢的人。
最后,我用詩句的形式概括我對《三國演義》的理解:
蜀吳魏國互打仗,
各路英雄齊幫忙。
劉備請來諸葛亮,
殺得曹軍忙躲藏。
精彩莫過赤壁仗,
火燒曹軍跳長江。
我喜歡我的課余生活,更喜歡在課余生活中讀《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