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觀后感100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1
大家都知道基因。基因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等過程的全部信息。那么,紅色基因是什么?是精神啊。是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的精神啊。
我流著的是東方中國人的血液;走著的是千千萬萬個中國人走的路;我喝的水可能曾經染過革命烈士們的鮮血。我愛祖國,這就是紅色基因吧,我想——當我死后,覺得無愧于祖國,這就是紅色基因吧。我知道,我愛美,祖國也愛美,我也要為她增添色彩;我懂得,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著羈絆,這就是愛吧。所以,紅色基因是一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融入骨血的愛國精神。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屈辱歷史,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八國聯軍血洗圓明園,小小倭國肆虐神州,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哈巴狗一樣讓人欺凌,像一條哈巴狗一樣地讓人欺凌啊……黑暗籠罩了神州大地,然而在這黑暗之中,卻有著滅不掉的星星之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祖國的光明前赴后繼。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久違的'太陽終于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產黨人,在那樣黑暗的社會里,在小米加步槍的時代里,在列強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他們堅定地帶領著中國人民向光明前進,從不后退!
相信,大家都對一個詞有所了解——長征,它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一部恢弘壯麗的偉大詩篇,一座永不磨滅的巍峨豐碑。紅軍的這一次長征,滿懷期待地走,滿身傷身地勝利。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出對革命理想的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無比堅定。他們埋頭苦干、勇于奉獻;他們勇往直前、不屈不撓;他們不怕犧牲、必將勝利!
每當我看到有關戰爭的新聞,看到敘利亞的孩子生活在廢墟中,無家可歸,甚至慘死地海邊,我就感到心痛,同時也感到慶幸。慶幸我生活在中國,慶幸有那么多的革命先烈曾經用他們的生命保衛著祖國,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新的中國。
現在,沒有長征時的磨難,我們生活得安逸快樂。但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那些革命先烈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只為創造一個新中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把紅色基因從腦海里,轉變到行動上,把它傳承下去、傳承下去、傳承下去!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2
還記得五四運動嗎?還記得秋收起義嗎?還記得萬里長征嗎?這些都是我們的先輩在革命歲月中不可抹滅的光輝事跡。我們的先輩們為了革命,為了保護自己至親至愛的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加深入的感受到紅色精神,組織五年級師生去烈士陵園為烈士們掃墓。我們捧著自制小白花,有說有笑地來到南陽市烈士陵園。剛一進門,我就被陵園正中間的墓碑吸引住了。只見那高聳入云的墓碑上刻著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去世的先輩:杜風瑞、彭雪楓、張星江……掃墓儀式剛一開始,陵園內的氣氛就變得格外凝重,同學們都低下頭,緬懷那些長眠于地下的烈士們。
掃墓儀式結束后,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紀念館。在館內,我們了解了許多關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杜風瑞戰士的故事:
1943年,杜風瑞剛滿10歲,就給地主打長工,15歲,杜風瑞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杜風瑞從航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空14師40團1大隊當飛行員。1958年9月,杜風瑞所在的飛行中隊,奉命奔赴福建前線,參加國土防空作戰,此時,他剛剛結婚一個月。
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前線一次激烈空戰中,他奮不顧身單獨與四架敵機交戰,在不到3分鐘的空戰中,一架敵機被他擊落墜入大海。一架敵機的駕駛員被他擊出了座艙。當杜鳳瑞同志在連續打落、打跑三架敵機的同時,自己也被敵機偷襲負傷,不得已跳傘后,遭到敵人的射擊,為祖國捐軀在空戰疆場,年僅25歲。杜鳳瑞同志英勇戰斗的事跡,在空軍中樹起了一面戰斗的紅旗……
返校的號角已經吹響,但同學們都戀戀不舍、不肯離開。最后,在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下,才不情愿的離開那南陽烈士陵園。
經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百折不撓、團結互助、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們一定會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3
前兩天一直在朋友圈刷到日本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然后也迫不及待到影院一睹為快。買完票進場,說實話剛開始并沒有什么期待,反而是對花費將近兩個小時來看一場動漫感到心疼,當然還有不便宜的電影票。
電影剛開始是講在一個日本的鄉下,有一個可愛的姑娘,但是和朋友們都很不喜歡小鎮的枯燥生活,夢想要去首都東京生活。然后就是作者新海誠奇思妙想的時候來了,這奇思妙想只是剛剛開頭。少女與東京的一位年紀相仿的少年,在不確定時間內互相交換思想,由對方主宰著自己的身體生活。這一段其實蠻有看點的,幫助對方做一直不敢做的事,同時對異性身體的好奇心,有笑點,也有淚點。在彼此日益熟悉后,想要互相聯系,卻發現聯系不上了,因為之前相約看千年一見的彗星,而后就開始了讓人混亂的時間軸了。
男女主想邀晚上一起看彗星,之后就在也沒有互相換過身體,于是少年便萌發去找姑娘的念頭。在尋找的路上,偶然得知女主生活的小鎮在三年前的彗星墜落中毀于一旦,全鎮居民幾乎全部喪生,其中包括女主三葉。然而三年前的事故,就在不久前還有互相換過身體的事情發生。就在記憶不斷消失的時候,男主隴找到之前存放象征女主另一半的米酒,喝完之后再次相見,三年前的事故,再往前推三年,三葉曾經來找過隴,這就是六年,然而六年前卻沒有彗星出現。最后的一個片段好像解釋女主三葉的家族是一個世代祭祀的家族,每一代傳人都會發生互換身體的情況出現,一直在找人能夠幫忙小鎮居民避免那次災難的發生,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時間軸上,提前得知災難的發生,然后穿越回災難發生時間之前的小鎮。經過隴與三葉的努力,小鎮的鎮長,也就是三葉的父親最后在三葉與妹妹還有外婆的勸說下,發動小鎮災難演練,成功的在彗星砸到小鎮的時候救出了村民。也就是成功的更改了歷史,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然而三葉與隴之間的記憶也越來越模糊最后完全忘記。但在電影的最后,三葉與隴再度重逢,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是一直都有熟悉感,結局很感人,男女主在淚流滿面中相遇。你等的人,時間會帶給你。
很燒腦的一部電影,在觀看的時候完全解不開時間的順序,就好像隴手上一直帶著的繩結,彼此纏繞,分開,再次纏繞,這也應證三葉與隴之間的聯系,相聚,分開,再度重逢。總的來說很棒的一部電影,尤其是劇情,并非說是看不懂的才叫好,而是當時看不懂,卻能讓人看完離開影院依然在慢慢回味的劇情,很棒。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4
我看了一部電影,一部講述了一個戀愛故事的電影——《你的名字》。
不知從哪天開始,瀧和三葉都做起了奇怪的夢,夢中的自己變成了別人,而自己的身邊卻是真的產生了改變,于是男主瀧和女主三葉,都發覺了這不是夢,他們交換了身體總會有一些奇異的緣分。終于瀧忍不住去了系守鎮去尋找,才發現三年前系守鎮就被隕石毀掉了,1/3的人都失蹤了,這時瀧想到了三葉外婆對他講過的神話傳說,他找到了那個還留有他口嚼酒的地方,終于他們的身體這幾天換了。在黃昏之時他們相遇了,可還沒等他們在對方的手上寫下名字,黃昏就結束了,他們回到了各自存在的時空,他們一次次叫著對方的名字,卻還是忘掉了名字,忘掉了要干什么事,但是他們還記得自己在追尋著什么,兩個人都是。幸運終究降臨到了他們身上,他們終于相遇了,兩人的眼眶里都不知為何涌出了無數眼淚,他們不約而同地問出了:“你的名字是?”
他們沒有像宮水家之前的人選擇遺忘,而是一直在追尋,終于找到了彼此。他們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有多少人將遺憾停留在心間,卻沒有勇氣去追尋?緣分只會給你一個開端,結局還要自己去圓。也許我將來也會遇到對我很重要的人,這部電影告訴我,要不留遺憾,至少要把該說的話都說完,該做的事也一起去完成。
至今我也留下了不少遺憾,沒有鼓起勇氣,現在他們都不在了,這是永遠的遺憾。但之后不會了,絕對不會了,就算結局依舊,也至少努力過,鼓起勇氣過。我可不會再有“以后再干”之類的想法了,我該干的事現在就干,如果幸福沒有像我期望的一樣停留,那又怎么樣?至少我努力過了。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5
新海誠的作品無論看多少次我總不會覺得無趣,并不單是每幀都可以當桌面那么簡單,更吸引的應該是耐人尋味的內容。
這部作品,從我看來最有意思的應該是結局時“我好像哪里看過你”這句對白。啊咧!怎么這么熟悉的對白,不是我們老土式搭訕最常用伎倆了嗎?是的!沒錯!就是這么老土,沒有一絲套路。
但是最感動也應該是這句說話,本作主人公因為特殊的體質交換了身體,在交錯的時空喜歡上了對方,卻因為醒來后記憶會模糊而忘記了對方名字。
如果套回現實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們互相認識,乃至于喜歡上對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攜手一生。至于今世,我們彼此忘記了對方的名字??梢赃@樣理解嗎?
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么現實里“我好像哪里見過你”會不會非常美妙呢?我們都是在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就是上一輩子和你有著關系的人,這一輩子真的只欠了一個見面勇敢說出那句哪里見過你的說話。
在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謂世界線A與B的關系了,因為我覺得美妙的應該是可以和現實呼應的話題。
盡管對于我來說同是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溫暖的,一種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會有轉機有希望的感覺。與《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樣,沒有《秒速5厘米》的那種刻骨的無奈和刺痛感。反而有點像《言語之庭》,生活上總有點無奈,但是只要遇到那個可以交心的人,為何不努力嘗試愛一次的感覺。
最后我覺得女主的頭繩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樣系在手上也不錯。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6
繩結和名字,是兩個重要的隱喻。繩結要追溯到古老的結繩記事,最初是為了記錄某些事情,也是文字的前身。故事中三葉的家族,遵循著神秘的儀式,包括編織各種繩結,但有關家族傳統的文字說明都已經損毀失傳,那么,這些不同的繩結是不是訴說著各種故事和傳說,只是我們再也無法讀出。
而名字是一個人存在世間的載體,具有神秘的力量,呼喚一個人的名字,你就具有了控制這個人的力量。很多故事中都有關于“名字”的橋段,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湯婆婆就是控制著人的真名,讓人留在她的巫術世界。而在現代社會,我們可能有很多與人聯系的紐帶,如QQ號、微信、網絡ID、電話號碼,這些都可以輕易的刪除改變,但如果你還記得一個人的名字,你就能維系一段記憶和思念。
名字也好、繩結也好,都是人們為了留住一段記憶的憑證,留下與一個人的聯系,或思念,或愛情,或約定,也是與另一世界溝通的密碼。當名字消失,繩結只剩儀式,我們無法追尋冥冥中注定的人和物,也無法踏入交錯的時空,只能在這熙熙攘攘的人世,茫然而又執著的生活著。
三葉與瀧互換身體,寓意著人們的身體里住著另一個自己,這個“自己”是誰?既與自己相似又大相徑庭。自從上帝從亞當的身體中抽出一根肋骨,變成夏娃,人們終身都在尋找自己另一半,而這個另一半,一直都住在自己的身體里。只是,我們失去了聯絡的密碼。
新海誠給一個現代的故事穿上了一件魔幻的外衣,為人們無處安放的情愫尋找一個解釋。花好月圓似的結尾,也算是對觀眾的一個交代,一個含淚的微笑,一切相遇都是重逢。但我以為,這倒是讓故事進入一個俗套,或許一個開放性的結果,更能延續那種憂傷、和神秘莫測的貫穿全劇的氣質。
你的名字觀后感100篇7
先烈的事跡如一顆鮮紅的流星,留下的鮮紅星尾是先烈們的熱血,隨時光漸漸消失的是他們的軀體,不可磨滅的是他們劃過星空,留下的偉大足跡。
長征在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如一顆璀璨的明星,高掛在五星紅旗的最上方,記錄著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精神。380余次戰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犧牲了二十七萬多名將士。11個省,18座大山,24條大河,荒無人煙的草地,連綿起伏的雪山。“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比绱似D難困苦,在紅軍看來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細浪,泥丸。中國工農紅軍這個名字,是紅色的足跡,印在中華人民的心中,他們的精神,刻在我們的骨髓里。
長征的精神,華夏子孫的精神。它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精神,是一盞璀璨的燈,在我們的心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是我們人生的路燈,我們的人生跟著它的指引行走,它帶領我們走向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耀眼的名字,兩顆璀璨的星。中國的國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如今的冉冉國旗,繡著烈士的足跡。他們的足跡映著鮮血,鮮血映著他們堅忍不拔的精神。
邱少云戰爭中執行潛伏任務時,被敵人的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整體戰斗部署,趴在火中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用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舍身堵槍眼。劉胡蘭自認黨員被殺。江姐在獄中不放棄斗爭。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跳崖。楊子榮智取威虎山。
烈士的足跡印在這一個個故事中。像是巧奪天工的工藝品,幾個字,一句話,就雕刻出了最美麗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的作者是堅強不屈的烈士,是偉大的革命精神。一個個的故事,凝聚著烈士們的鮮血,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交雜著革命先烈至死不渝的精神!
紅色足跡,鮮艷的五星紅旗是見證者。紅色足跡,凝聚在一個個值得深思的故事里。紅色足跡,刻在華夏子孫的靈魂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