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1
看完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滿江紅》帶給我的驚喜遠遠高于期待值與預期值。
一、本以為是滿屏的愛國英雄電影,結果意外收獲的是搞笑、懸疑。
帶有河南豫劇地域風情的配樂,每段劇情的推進、畫面的轉場,都是靠在邸宅的巷道內疾走而來完成。
片中整體色彩呈現灰暗色,既代表了南宋當時的政治氛圍,也象征著故事中主人公壓抑的心情,即使有陽光的地方,光線也很慘白,像是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但片名《滿江紅》卻是絢麗的紅色,既代表中華之魂,也代表人們心中的希望。
二、演員真的很不錯,全員演技在線。
1、這部電影的雷佳音封袖了,雷佳音的病嬌秦檜演的真好!替身慷慨激昂背滿江紅絕對是電影學院教材啊。
2、好的喜劇演員一定也是個好演員,果不其然,沈騰叔叔可以封帝了。
3、張譯一如既往的好,這幾年他的表演像是被祖師爺附體,登峰造極。張譯雖然演奸臣,卻有點李白杜甫的.清秀。
4、易烊千璽飾演的孫均非常厲害,從開始的辦案捉兇,到被迫入局深入其中,再到最后內心的豪情壯志完全爆發出來,結尾處的吟詩吶喊讓我渾身發麻,那是孫均這個人物最高光的時刻。敬佩他不畏犧牲的勇氣,但也心疼他常年藏在心中的委屈與不甘。
三、正能量滿滿,小人物也有大情懷。
故事中的小兵張大、更夫老丁、車夫劉喜、賣藝女子瑤琴等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普通得一如平凡的你我,但正是這些小人物也有家國情懷,也有正義感,為了《滿江紅》重出江湖,不惜以自己之命設局。而最終,他們做到了。這些小人物身上的情懷也極具感染力。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2
總體來講我認為這部片子是“為了反轉而反轉卻邏輯不通”。在觀看電影前,我看到滿江紅霸占票房首榜以及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我抱著很大的期待去看這部影片,但觀看時,并不緊湊的劇情,強行的搞笑以及多次(我主觀認為)有些突兀的背景音樂不太符合我的期待。其次,劇情內容本身雖說一環緊扣一環,但沒有很強的邏輯關聯性,對于反轉,我認為反轉是觀眾基于電影前情劇情做出的后續劇情的推斷與真實的劇情不通,而反轉成立并令人贊嘆的前提應該是所謂反轉的.劇情在前段應有跡可循,甚至是劇情合理
但本片的多次反轉,有一大部分我已經在先前猜到,有一部分前后邏輯無法銜接,我能體會到導演想要制造效果的心情,再伴隨著精忠報國的題材,但不知為何,片尾背誦也許是被期望潸然淚下的片段,因為劇情邏輯不通順,最后許多人都代入不到電影本應有的轟動氣氛中。
在最后的最后,那份反轉如果能在前段有所鋪墊,方能令觀眾體會導演編劇用心良苦之感,但我回想了一下午,沒有找到許多暗示的細節,雖說反轉新穎但過于突兀,似乎本不屬于這個影片。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3
昨天下午一家人去看電影《滿江紅》,由張藝謀執導,沈騰,雷佳音,張譯,易烊千璽等主演的一部春節檔電影。
故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后,宰相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秦檜命令小兵張大與親兵營副統領孫均在一個時辰內找到兇手。
電影一開場,就給人一種懸疑,計謀,但有喜劇元素雜糅。首先是小兵張大(沈騰)被抓,演員把那種夾縫中生存的不易,刻畫的惟妙惟肖,以至后來的在一個時辰內查到兇手的迷霧重重中的爾虞我詐,水與火,忠與孝,生與死演繹的淋漓盡致。
還有一些小人物的出現,都是烘托氛圍。小兵張大和孫均查兇手的過程局中局,計中計,迷中迷…
滿腔熱血的小兵張大,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四個醒目大字,抵達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還有孫均的成長,都讓人感覺壯志滿懷。襯托出永世傳頌岳飛的精忠報國精神所在。
小兵張大觸碰到孫均內心深處的柔軟,你最怕別人說你是“秦檜的走狗”。秦檜何不是高宗的走狗呢?又何不是高宗的替罪羊呢?
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最后的一幕讓人震撼。那就是孫均挾持“秦檜”讀《滿江紅》,讓全軍士兵們復誦的場面,壯觀,更是對家國情懷最好的詮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讓人感到豪氣在胸,壯志滿懷。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4
《滿江紅》虛構了岳飛被害后發生的一件故事。岳家軍士兵利用宋金議和事件、精心設局,最終逼迫秦檜在全軍戰士面親口前背誦《滿江紅》,把岳飛的忠肝義膽傳揚天下,將奸臣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電影的最后將復仇情緒戲上升到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并與千古名篇《滿江紅》呼應起來,精準地點燃了觀眾的情緒。
電影總共時長2小時40分鐘,但感覺前面兩個半小時都是為最后10分鐘的煽情在做鋪墊。看完了整部電影,我感覺自己(包括現場觀眾),并沒有表現出電影所期待的那種感動,這肯定會讓電影創作團隊感到失落吧。
毫無疑問,岳飛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他是真正從肉體到心靈打服金人的漢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的反抗侵略、自強不息、精忠報國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也就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5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小時候跟著爺爺背誦的《滿江紅》現在仍然記憶猶新,為此,我還在胳膊上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長大要參軍保家衛國。字跡隨著時間褪去,但參軍報國的志向永不磨滅。
近期上映了一部名為《滿江紅》的電影,雖然是黑色幽默的喜劇電影,但彰顯出張大、孫均等人的英雄氣概,卻讓人熱血沸騰。講述了岳飛死后四年,因金國使者遇刺,所攜密信不翼而飛而引起的懸疑故事。其中小兵張大的深謀遠慮,親兵統帥孫均的英勇善變,奸臣秦檜和兩位宰相府總管的老謀深算,讓整個故事更加富有色彩。
整部電影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精細,特別是從細節上襯托人物的性格。影片中雷佳音扮演的秦檜就活靈活現,首先從外貌來講,影片中的秦檜體弱多病,說話哼哼唧唧不張嘴,走起路來含胸佝背,這正是中國戲曲中奸臣的模樣,就算沒有文字介紹,我也能清楚的辨認。他腦袋一搖、眼睛一斜、走路一晃甚至一聲輕咳,無不顯出他的奸詐、多疑、狡猾,讓原本史書上描寫秦檜的一段文字變得活靈活現,像是賦予了秦檜新的生命,坐在影院,看著他那一副嘴臉,我真想把手中的`爆米花扣在他頭上。
其次是他的行為,培養替身、用聾啞侍女、事情辦不妥當斬,辦妥了亦斬,可見此人警惕性之高。當然,中國古話講“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踏實辦事,本分做人何必擔心遭報應或傳出交談內容。這一切不僅證明了秦檜“大奸有大才”,更預示著他注定會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挖坑埋自己,為電影結尾上演的“真假秦檜”做鋪墊。
身為一名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絞盡腦汁想刻畫出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可結果一直不盡如人意,總感覺只差一點就能使一個塑造好的人物躍然紙上,如同畫龍沒有點眼睛,不鮮活,不自然,以致這方面成為我寫作上的“軟肋”。看完電影《滿江紅》我醒悟了,細節決定成敗,刻畫人物一定要從小處入手,在細節上下功夫,不局限于外貌、神態,也可以用具體事例、言行舉止等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精雕細刻。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也不只有一種解決方式,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潛心去研究、去探索。如果能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里學到有用的知識,也是一種成功。就像看電影,也要有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對。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6
昨天剛剛看完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說實話剛剛出這個演員表的時候感覺這部電影一定會撲街!請一些喜劇演員卻來演如此嚴肅的電影,行不行啊,但是看完電影后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人不是專業影評人員,可能想到哪就說哪,僅代表自己的觀點,不喜勿噴!
電影里面亮點很多,沈騰一出場就表現的很滑溜,而且他跟易烊千璽的輩分關系很有意思,也間接形成喜劇關系。而后的眾多角色都很有特色,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張譯的大總管和雷佳音飾演的秦檜真的很有出神,尤其雷佳音走路的感覺,兩個肩膀往前一聳,特別的像,張譯的大總管智商真是無敵,臨危不亂,就是感覺死的有點冤,當時真的不想讓他死,我還以為后續還有反轉,是大總管把秦檜也算計了,沒想到竟這么簡單的被整死了。
其次配樂真的很好,很符合整部緊張的節奏,太有感覺了,不是一味的喜劇,也不是一味的懸疑,通過配樂讓觀眾的神經一直緊繃的。其中夾雜的反轉真是讓人應接不暇,但是后續的反轉鋪墊的不是很好,有點為了反轉而反轉,包括易烊千璽和沈騰的反轉,還有秦檜念詞的反轉,基本都能猜到,畢竟導演絕不會洗白秦檜的,念的太憤慨高昂了,太有感覺了,也間接體現了秦檜的奸詐陰險,多疑的心思,也很符合當時他在宋朝的處境。
場景,整部的場景色調很喜歡,前期的冷色調還有外面天空的灰暗色,感覺有種“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感覺,再到后面的暖色調,希望的陽光從昏暗的天空沖破出來,真的很讓人為之一暖,整體場景布置和整體背景色調的感覺,還有院里到院外的連轉場,真的很棒,從很窄的巷子到出院后宏大的場地和一排排整齊的士兵,反差的沖擊感很強的,真的被外面一排排各種的兵種所沖擊到,原來大宋的士兵是很強悍。只是被朝內奸臣所掌控朝政,不是士兵不敢打,也不是士兵不勇猛,只是朝內高管為一己私利不愿意打。
總結來說,首先我買的票價是54元,然后加上優惠一張票大概48元,感覺很值回票價,也很推薦去看,去看看不一樣的滿江紅,充分展示了《滿江紅》的希望,不再是岳飛的絕筆,而是岳飛將軍的對于未來國家的期望,他固然有國家被奸臣掌權那種悲憤,但是更多的是希望國家能夠重拾信心,能夠“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雖然沒有岳飛將軍,但是處處會有岳飛的影子。很適合全家一起去看,老少皆宜。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7
首先,全程沒有尿點。情節比較緊湊,緊緊圍繞一條條線索展開,基本沒有放空的時間。大歷史背景板下限定場景的懸疑探案,難怪有人說這就是個高級劇本殺,越看越像。不過也正因如此,很難激起人的真情實感,詼諧處尚好,多處煽情的地方心內卻毫無波瀾。
其次,演員很有特色。選角就是各種類型,實際幾個主要演員呈現出來也是各有特色,沒有拉胯的。沈騰撐起全場,易烊千璽在其中也不突兀,演繹有力度,張譯很穩,岳云鵬挺逗,雷佳音居然演啥像啥,隨著情節推進最后算驚喜吧。那個新人女演員相比之下還是略遜一籌,缺少點個人特點。
最后,還是他一貫的審美和表達風格。方言搖滾時不時出現,暴躁二人轉似的,即使是要渲染緊張快節奏氣氛,即使是劇本殺里也有點突兀和讓人難以接受。選女演員的眼光依舊,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黑色肅穆色調下的女性穿著大綠色,還有院外的人海,絕對是張氏專屬的俗艷。結尾有點想起了《英雄》,剝洋蔥到最后還是都集于一點,雖然說得過去,但也確實沒什么感染力,就是靠喊口號而已。
影片看完沒什么可回味的,導演要表達什么,傳遞一種什么態度?就是個劇本殺體驗而已,可能這種感覺即是觀眾的,也是導演本人的吧。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8
由于連看了張藝謀的《一秒鐘》《懸崖之上》《狙擊手》,對張導的期待值拉的可能有點太高了,本來以為張導找到了很好的藝術和商業的平衡點。結果看了《滿江紅》以后,感覺張導是不是又點過于自信了,歷史懸疑+喜劇,真的很奇怪啊,真的很難融合。150分鐘的片長,看得我如坐針氈,真的好累。坦白說,我已經很久沒覺得在電影院看的如此難熬了。
當然,不得不承認,其實把歷史懸疑和喜劇結合,擱誰拍都會很難,能拍成這樣,真的也就是張藝謀了。擱別人只能是更難看吧。這事兒類比一下的話,大概就相當于做菜,要把苦和甜硬弄到一起,注定是好吃不了的。
既然是堪稱最豪華院線陣容了,那先從演員聊起:
真的也就多虧是沈騰。其實沈騰這個角色真的太難演了。畢竟張大是一個肩負重任、忍辱負重的人,但是他自然是明白張藝謀請他來就是讓他做喜劇擔當的,所以這個表演的度特別難拿捏。同時,這是歷史題材,所以喜劇方式也不能太現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岳岳的表演和喜劇包袱就太現代了,讓我特別跳戲。我覺得觀眾對喜劇有很大的誤區,總覺得喜劇嘛,就是鬧著玩兒唄,有什么難的?喜劇也配算文化藝術?其實喜劇特別難。包括一度有人老說,沈騰雖然票房很高,但是從來沒有拿過獎,我個人竊以為,這真是對喜劇莫大的低估和誤解。
張譯演技真的是穩,也很自然。雖然這次演的是反派,但是也非常耐看。
易烊千璽這部戲的這個角色,我覺得不太討喜,莫名其妙的苦大仇深的,而他的苦大仇深并不能引起觀眾的共情。其實不是易烊千璽表演的問題,他演的挺好的,到是這個角色本身其實沒有給他太多發揮的空間。
歌舞伎那個角色太拉垮了,兩大問題:太現代感了,和沈騰毫無CP感。實在是無法相信她和沈騰是一對,沈騰很愛她,她能為了沈騰自我犧牲……看的太難受了。倒不是說沈騰非要和馬麗組CP,但是和這個女性是在是太讓人無法相信了。影視作品就是這樣,當觀眾一旦不相信,那就完了。
這個片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看著看著,經常會忘記每個角色的動機和目的到底是啥……經常感覺主角們也不是很著急啊,他們的行動線并沒有給我他們很急很緊迫的感覺。
看到最后,發現主角的目的竟然是逼秦檜背詩,意思是只要這首詩廣為流傳,岳飛的精神就不朽。額……這未免是過于浪漫主義了吧……浪漫的太失真了。
然后,這個片子還有個方面我很不喜歡,太血腥暴力了。平均五分鐘死一個人?而且死的很難看。尤其是春節檔,這大過年的,為啥要讓我看這么暴力血腥的呢……尤其是沈騰受刑那段兒。演到說要把沈騰和歌舞伎拉去用刑的時候,我就皺眉不已,我就想,不會又要給我看酷刑吧,我真不想看啊,我沒那么重口味啊。《懸崖之上》給我看一遍就可以了,何必又來一遍呢。
最后秦檜傀儡那個我也覺得很拖沓。其實有必要都到了尾聲了,再來這么一翻兒么。不過也可能本來前面就已經太長了我已經失去耐心了吧,所以看到這里實在是已經忍無可忍了。哎。何況這種傀儡梗在張藝謀的《影》也玩兒過了啊……
總之,這部片子確實制作精良,不能說不認真、不誠意。但是真的,不好看啊。還是一開始策劃方向我覺得就有問題。歷史懸疑和喜劇硬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勝算很低的一個方向。
滿江紅觀后感怎么寫篇9
開年第一場電影《滿江紅》,沒有讓我失望。
先說不好的。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段戲唱得實在難聽,無論是瑤琴還是張大,既然是唱了很多遍,兩人還搶著唱的戲,不該是這個樣子。千璽戲還要磨,主要是表情和聲音,發音方式很單一,都從丹田,每一次講話似乎沒有那個提氣的動作聲音就出不來。
再來說好的。從開頭的俯視鏡頭起,這個局就做成了。逼仄的空間,四面八方都是圍墻,門前門后、開門關門都是戲,高處和地處、優勢和頹勢在瞬間反轉再反轉,節奏感很強、很好。每回音樂起,鏡頭都要切到演員正臉,給到中景或近景,有種唱戲各演各紅白藍黑臉的韻味。
本人勞動者,在每一個大人物做的局中,都狠狠和小人物共鳴了。這部戲如果沒有岳家軍、沒有精忠報國,簡直就是《張大闖職場》。
四個人,四杯茶,領導們都喝完了,張大提出自己還有一杯茶。何大人覺得,喝不喝無所謂,“就放那”。武大人看局勢,覺得你張大該出來說兩句,所以讓你喝,讓你說,給了你這個機會。
三人隨煙花而來,何大人逼迫三人刺劉喜,給了不少壓力。張大刺完同伴,出門發聲哀嚎。我覺得他的哀嚎聲中,有真情流露,也有演的成分。這演,叫做大領導施壓了,我必須哭給我的領導看。“我干不了啦,真干不了啦,這么殺人,是要遭報應的啊!”會哭的`張大有餅吃。
四人院中勸瑤琴。何大人不想進,讓孫均進,武大人說不行他太兇了,何大人讓武大人進,武大人說這也不妥吧,最后讓張大進。拋開瑤琴是張大同伙,這鍋還是張大背了。
好在張大是個刺頭,有整頓職場的能力和潛力,痛罵領導“你怎么這么沒有良心”,直話直說“我就是那個替罪羊唄”,該毛遂自薦的時候毫不客氣地表現自己“我這還有杯茶”,是個成熟的職場人了。
文戲都還不錯,沒有刮掉的精忠報國,藏在腰間的小櫻桃,大細節里包了小細節。最后全軍復誦的橋段,我不想哭,但還是哭了,根本忍不住。岳家軍的慘烈和硬氣有目共睹。雷佳音《滿江紅》背得真不錯,他覺得他自己背得挺好的,我也覺得他背得挺好的。瑤琴有勇有謀,敢愛敢恨,我超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