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
觀后感不僅是一個表達自己想法和見解的機會,更是一個記錄自己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那要怎么寫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呢?這里提供一些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1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最近,我喜歡上了被作家茅盾這樣評價的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隨著它,我慢慢走進了蕭紅小時候眼里的家鄉,位于黑龍江省的一個邊遠小城——呼蘭河。
女作家蕭紅就出生在黑龍江的呼蘭河畔。她半生漂泊,命運多舛,年僅31歲就去世了。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場》、《小城三月》和《呼蘭河傳》等。寫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的小說《呼蘭河傳》,是她的最后一部著作。
在這本書中,蕭紅介紹了家鄉呼蘭河的景色、習俗和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呼蘭河的景色優美,習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等,都讓人感到十分新奇。小蕭紅的童年生活雖苦多樂少,每天都要忍受父親的冷漠、母親的惡言惡色,還被外祖母用針扎過手指,卻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像后花園和儲藏室,都是小蕭紅的“天堂”。在后花園,她把玫瑰摘下來,一朵朵插在外祖父的草帽上。外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的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怕也聞得到?!敝钡交氐郊?,被家里人笑,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儲藏室,她找到了一把小鋸,便椅子腿上鋸一鋸,床沿上鋸一鋸。吃飯時,她還用這小鋸鋸饅頭;睡覺時,做起夢來也會喊:“我的小鋸哪里去了?”在這里,我們能感受到小蕭紅的活潑、淘氣和快樂,也能感受到慈祥的外祖父對她的愛。在她不幸的童年中,這種溫暖十分可貴。
當然,這本書也諷刺了當地人的無知、迷信和各種陋習。像老胡家的童養媳,天天被婆婆打罵,變得神志不清,瘋瘋癲癲。婆婆卻以為她是鬼神附身,用抽貼、跳大神一類的辦法來治她,還把她按進滾燙的開水里洗澡,結果反而把她給“治”死了。這些描寫不禁讓我們對這位童養媳,以及書中其他遭受陋習迫害的人,增加了無限的同情。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呼蘭河一帶的風土人情,“看”到了可愛的小蕭紅,更讓我了解了偏遠地區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的可怕之處。我喜愛這本書——《呼蘭河傳》,我喜歡小蕭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家鄉人的回憶與同情,我更盼望有一天能親自去呼蘭河看一看……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2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自己人生的后半期完成的著作,是她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文中主要是對童年自己的家鄉呼蘭河的人、事、景的描述,“因為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p>
茅盾對這部小說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毙≌f是對當時蕭紅心境的真實體現,蕭紅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她的人生有許多不解之謎,感情的曲折歷程、自己的流離生涯,和當時的時代與歷史環境息息相關。等到后來,她越感到人生的荒涼、內心的寂寞,所以在小說中總是強調“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家是荒涼的。”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無憂、最無慮的美好時光,對這一段的記憶是我們最值得回憶的,是難以忘卻的。蕭紅用此給我們展現了中國東北小縣城的獨特風俗。
《呼蘭河傳》講述的是中國東北一座小縣城的風俗往事。它如一幅畫,色彩單純,用最樸素的筆墨描繪了一個縣城獨一無二的美麗。讀后發現:原來生活可以如此平靜、如此簡單;人生可以如此平凡而又滿足,少了許多人世間的紛爭,滿眼都是純粹的風情,單調中不失內涵,簡單中充滿了人生常態?!?/p>
蕭紅把生老病死寫的非常簡單,”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就算了。老,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還有什么辦法,誰老誰活該。病,人吃五谷雜糧,誰不生病呢?死,是悲哀的事情,哭完之后把人埋了,活著的依舊還得回家過日子?!耙磺许樒渥匀?。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3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的特別,跟別的小說明顯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無知,對生活一點都不積極!我非常的不喜歡他們。
此文圍繞著呼蘭河邊的小村莊來寫,開始寫了村莊里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里面,可是周圍的人們只是在想怎么躲開它,而不是怎么解決它,哎,真是替那時候的人們悲哀啊!思想簡直是太落后了,一點都不積極向上,好像天天就是為了活著才活著的!
還有一個跟我一樣大的小姑娘,本來是同樣的十一二歲,我還在上學,她卻早早的給人當了媳婦,而且被她的婆婆又打又罵,還被用熱水燙了三次,最后一次被活活的燙死了。好好的童年就這樣失去了,我真的開始痛恨那個社會了,要是我在那個年代,我不瘋了才怪呢!
糊糊涂涂的年代,簡簡單單的歲月,一點色彩都沒有的日子,讓我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為我們的現在慶幸、自豪吧,我們應該好好把握現在,擺脫那種年代的愚昧,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加油努力!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4
慢慢的看下去,靜下心來看,去感受書中人物喜怒哀樂,去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讀著、思考著,就把我從工作的思維定式中拉出來,讓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面對生活中發生著的一切。我覺得這才是讀書的意義,現在生活節奏這么快,給你一個停下來思考的機會。
公司一位前輩,本科進公司,現在已經是北師大在讀的博士,業務上也非常成功,同時還把孩子的教育做的非常好,總覺得她的人生過得太豐富了,她說:“沒有知識的給養覺得空虛了些,我們老師說過,母親讀多少書都會滲透到孩子們的腦海里去,這點比父親重要?!?/p>
讀書可以有方向,但是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讀書不是研究也不是關鍵字檢索,讀書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這件事值得你把它看得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只要你不功利的去對待他,他一定會為你的生活增添很多的色彩。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5
呼蘭河,多美的名字!卻是一個“人吃人”的小城。
整部小說的思想內容圍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小城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瑣碎、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昂诎怠?、“冷漠”,除了這些詞,我再也不知該用哪些詞來形容了,在那座城,可怕的不是鬼怪,不是戰爭,而是生活在自己身邊的那群人。
而《呼蘭河傳》中最值得嘖嘖稱贊的是那洗煉精簡、毫無刻意雕飾痕跡的語言。這或許也是我喜歡讀現代中國文學的原因吧。這段時期的作品,語言通俗易懂,毫不晦澀,特別是能融入一些俗語和口語,讓人覺得親切、真實而熟悉,自然也增加了語言的臨摹功能,將人物、事件、景物描寫得生動形象。
小說在結構上也是別出心裁的,其安排脫掉了小說創作的俗套子,采取了由面到點的結構形式。作者先從整體上把握呼蘭河小城,以及小城里的人和事,使讀者對于背景有一個直觀明朗的感覺,然后再將筆觸集中到一些典型人物的身上以及在他們身邊發生的故事。這樣的藝術手法會漸漸地將讀者帶入小城中,去看、去想、去悟……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6
四歲那年的寒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呼蘭河游玩。
到了那里,冷風呼嘯,凍得我瑟瑟發抖。呼蘭河這兒正是嚴冬,大地上滿地的裂口。老人們的胡子上都沾上冰溜了。
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我們的住宿地。好熟悉的畫面:房子里有個大花園,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蟻樣樣都有。花園里還種了不少蔬菜和農作物,有韭菜,有谷子……看,這里不就是狗尾草……
“你們好啊?!敝灰娨粋€長得高高瘦瘦的老爺爺走了過來。
“你是……”媽媽問道。
“我是這個房子的主人,你們管我叫祖父就行了?!崩蠣敔斂偸切χ?。
祖—祖父?我的天啊!難道這就是那個眼睛笑盈盈的,笑起來跟小孩子一樣的祖父嗎?我開心極了,我竟然見到了祖父!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啊!
這天下午,我來到了后花園里玩耍。祖父看見了,便輕手輕腳地走過來,對我說:“快看,天上有幾只家雀飛了過去?!痹谀?,在哪?我天真地將頭往上看。突然,祖父將我的帽子摘了下來,將帽子藏進衣襟里,然后對我說:“你的帽子被家雀叼走嘍?!蔽一艔埖孛嗣^,發現帽子真的不見了,我便哭著去找媽媽,可祖父卻在那兒偷笑呢!
媽媽知道了,便安慰我說:“沒事的,媽媽再幫你買一頂就是了。不哭了?!苯涍^的小哥哥看見我哭了,便走進來,問我:“小妹妹,你怎么了?”我的帽子被家雀叼走了!”我傷心地說道。小孩兒先是一愣,然后便哈哈大笑。他對我說:“小妹妹,別哭了。其實啊,那只是祖父在跟你開玩笑。你的帽子,肯定被祖父藏在衣襟里了。你去翻他的衣襟,準能找著你的帽子?!蔽伊⒖膛苋ズ蠡▓@里,小心翼翼地走到祖父身后,一個快速的動作,我將我的帽子取回來了?!案绺纾夷玫搅??!蔽掖舐暤睾暗?。祖父轉過身來,眼睛笑盈盈的,笑得跟小孩子一樣。
從呼蘭河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可祖父那笑盈盈的眼睛,那如同小孩子般的笑容,卻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呼蘭河傳觀后感簡單篇7
這個暑假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讓我了解到了作者小時候的快樂和小鎮上的人與景的美。
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寫的內容,讓我感覺到呼蘭河的冷。從地裂了,水缸被凍破了,讓我有一種涼絲絲的寒意滲入我的骨髓。天冷的時候是灰色的,鎮上的人們幾乎是不會出門的,馬兒也都待在家里防寒。它還讓我了解到呼蘭河鎮上的凄涼景象,它只有兩條大道,一條是從南到北,另一條是由東到西,只有在十字路口處,才能看到最繁華的景象,也集中了全城的精華。
第二章主要講解了小鎮上的一些節目,例如: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節目讓我對其充滿了好奇,想去親自感受一下那里的風俗人情與熱鬧的氣息。
第三章作者說了他最喜歡的兩個地方:家里的花園和儲藏室?;▓@是他夏天最愛去的地方,儲藏室是他冬天最愛去的地方。我知道了作者的童年是非??鞓返?,一年四季都有玩的地方。
第六章介紹了古怪的二伯,你要是買了花生桃之類的東西不給他吃,他會罵你,你如果給他吃,他卻不吃讓給我們。二伯還不允許別人喊他的乳名,只有祖父可以。
《呼蘭河傳》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時的快樂,小鎮上人們的歡樂,鄰居之間的快樂與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