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時,應該盡可能地使用簡單易懂、清晰明了的語言,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欣賞你的作品。寫好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1
八一電影制片廠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__周年推出電影《太行山上》,是一部史詩般的宏篇巨作。在觀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我被感動著,也一向在思考著。
我想,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和人民戰爭思想,正是因為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中華民族才第一次取得近代以來反對列強入侵的全面勝利。影片中,日本人稱:“斬斷太行,就斬斷了中國的脊梁。”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卻讓日本人的夢想化為了泡影,是中國共產黨撐起了中國的脊梁,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從平型關大捷到忻口會戰,從奇襲陽明堡到擊斃“明將之花”阿部規秀,導演經過藝術的手段,讓這一段段歷史在我們眼前再現。
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誠然,正面戰場上,國民黨軍隊的抵抗和斗爭也是頑強和壯烈的,異常是在忻口會戰中,以郝夢齡將軍為代表的國民黨將士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同樣令我感動,令我折服。
郝將軍一句“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不禁讓我感到,有這樣的軍人,民族甚幸,中國甚幸。可惜的是,國民黨當局卻無法做到始終以民族大義為重,他們研究的更多的是一黨之私,甚至是一己之私。在抗戰最關鍵的時候,蔣介石調兵進攻根據地,無非是想限制共產黨的發展,繼續維護國民黨專制統治。而山西軍閥閻錫山則更加“小氣”,他一會要“守土抗戰”,一會又與日本人勾結,見風駛舵,目的可是是要維護自我在山西的既得益利與地位。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影片中,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不僅僅英勇抗戰,進取同國民黨開展合作,給國民黨正面戰場以極大的支持。同時,在給國民黨掀起有力的回擊后,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被包圍的國民黨頑固分子朱懷兵“禮送出境”,主動撤出已控制的地區。這是何等的胸懷與氣魄。連衛立煌也感嘆:“大智大勇,大仁大義。”
歷史證明,僅有這樣的時刻以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的黨和軍隊,才能承擔起領導中國抗日戰爭走向最終勝利的重任,才能真正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也必將證明其選擇的正確性。前兩天,李敖先生在清華演講時表示,今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是自漢唐以來的又一盛世中國。
李先生謬贊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還很長。但有一點卻是能夠肯定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脊梁骨越來越硬朗,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還從未向今日一樣揚眉吐氣。是的,我們正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也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2
民族危難、國家危機,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中華兒女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是誰在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拋頭顱、撒熱血?是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他們砍碎了日寇的鐵蹄,在神州大地上譜寫出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別是在太行山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保衛祖國而英勇奮戰,眾志成城,一心抗日,他們的精神永駐在巍巍太行山上,他們的鮮血灌溉了華北平原這片肥沃的土壤。
1937年9月,日寇侵略我們中國,全國各地頻頻告急。在這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在平型關戰役中,朱德總司令親自指揮。雖然我們的子彈很快就用完了,但是八路軍戰士們手持大刀,同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將日軍擊退。為了徹底打退日寇,在陽明堡戰役中,朱德總司令親自指揮,八路軍戰士浴血奮戰,將日寇殺得落花流水。可是好景不長,1939年,國民黨與日寇內外勾結,讓八路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115師的八路軍們浴血奮戰,終于打退了日寇,還將日酋的“軍國之花”阿部規秀中將在黃土嶺擊斃了。1940年5月,八路軍終于打退了敵人,在太行山上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太行山上》這部影片充分表現了中國八路軍115師的將士們英勇善戰,還反映了指揮戰斗的朱德、左權、林彪等人,若沒有他們的果敢睿智和沉著的指揮,焉有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巍巍太行山,滔滔黃河水,中國的八路軍戰士在太行山上給日寇好好的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中華民族有著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要——
重溫歷史,向烈士致敬并時刻警醒自己;
珍惜現在,好好學習并堅定信念;
展望未來,奮發圖強并成為國家之棟梁。
我堅信,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會和日月同輝,與山河同壽,才會永久的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顛!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3
“紅日照遍了東方,中華兒女在縱情歌唱。看吧,千山萬水,鐵壁銅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萬丈,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水又密,兵強馬又壯……”聽著這慷慨激昂的歌曲,腦子里浮現出了電影《太行山上》的戰斗情,心里非常震憾。
回首歷史,我們要銘記;面對現實,我們要珍惜;展望未來,我們要奮斗。
看了電影《太行山上》之后,我一遍又一遍的看到人性的正義與邪惡,堅韌與殘暴的激蕩,我重溫了_十多年前那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保衛這片國土而浴血奮戰,寫下了可歌可敬的壯麗詩篇。
《太行山上》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太行山上的八路軍和日軍的浴血奮戰,戰場上硝煙彌漫,爆炸聲、機槍聲、飛機聲混雜一片。戰士們的子彈都打完了,他們便拔刀殘殺,每位戰士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守土抗戰、精忠報國、維護和平。一場廝殺之后,他們倒在了太行山下,但是他們的精神永永遠遠都銘記在我們心中!
影片中的郝隊長,是最令我感動的人,他確實是一名好隊長。在危機時刻,郝隊長堅定的說:“我去!”隊員們聽了,一把拉住郝隊長,堅決不讓隊長去,但是,在郝隊長的感染下,隊員們不惜一切代價,沖啊,左一刀,右一刀,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他們恨死日本鬼子了。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勇敢?那是追求和平的信念!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 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打仗時的那一幕:一位勇敢的士兵被敵人的刺刀扎進了身體里,這位士兵不但不躲避,還抓著敵人的肩,把敵人往自己跟前拖,刺刀又往那位士兵的身體里插深了,士兵吐出了口血,仍然死死的拽住敵人,別的士兵見狀,連忙把刺刀插進了那位敵人的身體里。
烈士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又是光榮的,他們給我們的鼓舞是永恒的,他們將永遠激勵我們珍惜和平,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4
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一部影片震撼著,感染著,并圍繞著這部影片不停地思索。她就是——《太行山上》。看過她之后,讓我對人生,對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會和更深的看法。
《太行山上》是一部典型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逼真地再現了1937年至1939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區與日寇奮勇作戰的戰爭場面。我不說影片的特效技巧有多高,演出陣容有多么強大,單從電影里爆發出來的革命者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就讓人振奮,讓人熱血沸騰!
“讓我上去干掉幾個小日本!”
在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的鏡頭里,綿亙數十里的戰場處處彌漫硝煙、戰火,血肉橫飛、子彈嘯叫、血漿噴射,看得我幾乎透不過氣來。最令我熱血沸騰的是娘子關和平型關這兩個戰役。特別是平型關戰役的肉搏戰。鏡頭里一次次的撕殺,一次次的流血,一次次的犧牲,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團團圍住。我屏住了呼吸,攥緊了拳頭,淚水也無法控制地一滴一滴流到心房,最后不由自主地說出——“讓我上去干掉幾個小日本!”這樣一句話,把自己也嚇了一跳。我想是因為影片超乎想象的真實,才會讓我有如此劇烈的反應。
還有在老爺廟上,八路軍李天佑團率先占領制高點,但兇頑強悍的鬼子即使把子彈都打光了,還是踩著同伴的尸體往上沖。狹路相逢的時候,八路軍舉起了大刀和折斷了刺刀的步槍,怒目而視;鬼子們也毫不含糊,拉槍栓退子彈的嘩啦聲和叮當聲響成一片。有一個鏡頭是敵我兩個傷兵,都倒在了地上,互相怒視著。鬼子被砍掉了右腿,他咬牙匍匐著爬向一把刺刀,沒想到,他并沒有刺向八路,而是絕望地刺入了自己的胸口,以求速死。這種場面真實可信,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神經。
“不惜代價守住!”
在這部電影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還有那個沉著冷靜的林彪。或許電影沒有花很大的筆墨在這個人物上,也許是歷史原因,也許是出于電影本身的考慮。但是,“平型關戰役”中,面對正在肉搏的士兵的求援,他就一句:“不惜代價守住!”。短短的幾分鐘,就把林彪這樣一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彪早年的霸氣,我想,這也是影片在跳出歷史定型的.一個創舉。
厚重的歷史,傳遞強大的民族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團員,更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后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5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辟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其中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115師打的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而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餡。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日方針的一次輝煌勝利。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后的首次勝利,它表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戰力量。
影片中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戰斗,一幕幕激動人心的畫面,讓我對日本人有了更加的了解,了解了他們的丑惡與卑鄙……電影一開始,首先是“國共”合作一起打日本鬼子,這場激烈的戰爭打響了,日本人兇狠、殘暴,可我們最終還是把那可恨的日本人打敗了,公元1937年9月25日,我們的英雄以勝利的氣概凱旋而歸,老百姓們高興地為他們慶祝這永遠難忘的日子。
可好景不長,你看,戰斗又打響了,頓時,戰場上硝煙彌漫,爆炸聲,機槍聲,飛機聲夾雜在一起,混成一片,號角吹響了,戰士們伴隨著這號角聲奮勇前進,日本人開著飛機又來轟炸老百姓,共產黨高級將領就想到日本人在附近肯定有機場,所以晚上就去炸掉日本鬼子的機場,這次戰斗犧牲了許多八路軍戰士,中國軍隊最后把日本人的機場毀掉了,中國人不愧是中國人,永遠都比日本人強!最終八路軍取得了戰斗的勝利!日本鬼子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結束了,中國醫護人員在戰場上尋找到了一個日本活口,便馬上救援,女醫護員細心的幫他包扎,可她還不知道死亡就在眼前,這個日本鬼子已動了殺機,他偷偷從背后掏出一把匕首,惡狠狠地朝女醫護員捅去,瞬間,血花飛濺,我們的戰士就這樣無辜的犧牲了。看到這里,我心中涌起一股憤怒。生路在這個日本鬼子眼前,為什么他還不要,反而把女醫護員殺死,日本鬼子真是喪盡天良啊!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6
近期,我觀看影片《太行山上》后心情澎湃,心中感慨萬千,《太行山上》這部電影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1937年7月7日,凌晨,宛平城外盧溝橋槍聲驟起。日寇盤馬彎弓,鐵騎直進,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接連丟失東北三省,日寇囂張狂叫三個月亡我中國。我黨通電全國發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在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與國民黨再度攜手合作,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由總司令朱德率領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我黨中央,中央軍委定下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平型關地勢險要,伏擊戰斗極為有利,同時這也是板垣師團進入山西的必經之地。
平型關戰役打得異常艱苦,我軍彈藥打光了。大家都抽出大刀來要與日軍肉搏。最終平型關之戰我八路軍取得大勝,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輜重部隊1000余人。“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破產。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首次集中圈套兵力對日軍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節節后退的形勢下,八路軍首戰告捷,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士氣,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并贏得了國際輿論的稱贊和好評,有其重大的政治意義。平型關大捷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挫傷了日軍的銳氣,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忻口作戰贏得了準備時間。同時,有效地鉗制了日軍第5師的行動,支援了平漢鐵路友軍的作戰。平型關大捷雄辯地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確有戰勝任何敵人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它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樹立了八路軍的威信,對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華民族處在谷底的時候,都不能被最兇悍、最猖狂的敵人打敗、嚇倒和征服,難道我們擁有了全系列的核武器、宇宙飛船上天、聯合國里大權在握的時候,我們能再甘作某族、某國的臣虜嗎?不,絕對不是!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永遠不可戰勝!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于抗戰的電影,叫《太行山上》,這里面講了中國第一次打全勝日本,日本受過最大的打擊,也是日本向中國投降的最后一次戰爭。
剛開始,是有幾個連長和團長在討論怎么樣才能打敗日本,后來找了一個很危險的地方打伏擊戰。在來的路上遇到了暴風雨,但中國的八路軍都沒有放棄,堅持了下來,后來,石頭倒塌下來了,八路軍也沒有放棄,最終到達了目的地。日本人也走過來了,但他們不知道八路軍要打伏擊戰,所以有一半的人被炸死了。炸完后,就開始槍戰了,雙方都拿起了槍,你射我,我射你,日本人一個接一個地被消滅了,八路軍也倒了幾個。
槍沒有子彈了,又要拼刀,八路軍沖了下去,日本人沖了上來。呀!呀!呀!戰爭上傳來了一聲又一聲的吶喊,日本人也一個接著一個地被殺,看到這里,我真為那些日本人悲哀,他們干嘛不在家好好工作,要來搶不屬于他們的東西……戰場上的其中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八路軍,還要一個是日本人,他們兩個都受了重傷,可是都一直堅持著,心里都是一個想法:我要為自己的祖國多殺幾個敵人,讓祖國早一點成功。這兩個人,我都很敬佩,但日本人來搶其他國家的土地是不對的,所以我也恨日本人,來破壞我們的家園。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了一個人生大道理: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搶自己的,自己是會難過,那自己搶別人的,別人也會難過。
電影《太行山上》觀后感篇8
今天下午,老師帶著全部同學,來到了四樓多媒體教室,準備讓我們看電影,這個電影的名字就叫做《太行山上》。
電影首先講述了七七事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各黨聯合起來共同攻打他們的共同敵人——小日本鬼子。在戰爭中,我們共產黨浴血奮戰,與小日本鬼子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每 一個人都沒有后退一步,因為他們知道,在戰爭中即使戰死也是一種光榮,如果我們膽怯了,即使還 活在這個世界,也被后人稱之為逃兵,那么活在這個世上還 有什么意思呢?
這場戰爭打得非常驚心動魄,敵人的飛機在上空盤旋著,時不時的拋下一個炮彈。沖鋒 槍 發出的聲音,在我們的耳邊回旋著,地上布滿了尸體,每具尸體都留著鮮紅的血液。那場面,讓在座的所有同學都心驚膽戰。
那些戰士們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震撼啊!他們為了為新中國的成立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與敵人同歸于盡這些無名英雄我們將銘記在心!我們現在的生活吃喝不愁,可你們想過沒有,那些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可是他們依然保衛著邊疆,保衛著我們的國家。中國現在還 不是發達國家,還 需要進步,還 需要科技的發展,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國的希望就寄托在這一代,寄托在21世紀中國青年的身上,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要好好學習,為中國的發展出一份力,讓我們的后代為生活在中國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