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
觀后感是觀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將自己的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本文為你提供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寫作技巧和示例!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1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于疫情對觀眾入院觀看信心的沖擊,我覺得成績什么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后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眾比接近7:3,20—35歲觀眾占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群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后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斗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為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占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著一顆必死的決心。后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著,誰主政并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為力罷了,只能眼看著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后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并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里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2
人生中的坎坷好似天上的霧或者是傾盆大雨,但這些狀況不可掩蓋和逃避,它的后果只是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軟弱。
很多人都會害怕遇到坎坷,包括身上的一些疾病,但有些人卻并不害怕,只要有一線希望,這個絆腳石就有可能會跨過,其實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是對這個坎坷的最有用的力量,抱著一個成功的信心去應對。即然不幸降臨在了你的頭上,就不要想著去逃避,在《八佰》這部電影中,有許多人想要逃避責任,放棄打杖,到租界過日子,可最終都失敗了。所以,有的坎坷確實逃不過去,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充滿光明,擁有一個強大而又堅強的內心。
《八佰》這個電影,在同志們過橋卻要受槍林彈雨的過程時,隊長吶喊著一個口號:“戰士們,沖過去,即使爬也要爬出橋!”只要有一個士兵活下來就能代表這個磨難可以消滅。沒有掩蓋的機會,但卻有扭轉命運的機會,即使失敗,也可以代表我們有勇氣去挑戰自己。
這次的疫情其實是一個很高的坎,在外國,特朗普曾經用不靠譜的方式掩蓋疫情,但時間不等人,我們中國卻總是有一種必勝的決心,去想方設法把疫情消除。
人生坎坷不可掩蓋,只有自己內心強大,經得起挫折,才有可能戰勝挫折!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3
這個周末我看了《八佰》這部影片,讓所有人都銘記了四行倉庫的歷史。
四行倉庫位于上海市靜安區,整部電影就講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場由謝晉元帶領的432名戰士在四行倉庫與日本人對抗的故事,但他們卻向外宣稱八百壯士,這就是為什么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開頭,大部隊進了四行倉庫住了一道道防御工事,埋了許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這里他結交了一個伙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軍攻來了,許多人沖進倉庫,但他們中計了,全部身亡。門外還有很多的日本人,他們停下進攻商量對策,倉庫內戰士們把日本人的武器裝備全部收集起來開始訓練,突然無數個介子毒氣彈砸進倉庫,大家手忙腳亂帶上防毒面具,沒有的就尿濕毛巾捂住口鼻,整個倉庫叫聲一片空氣中彌漫著橙色毒氣。
團長大喊:“打開排風扇!快!”毒氣從倉庫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租借的人紛紛向中心跑去,河邊空無一人。過了半天,好多日本人從水道溜進倉庫,嘴里銜著刀,就這樣一場在倉庫內的戰爭開始。一個小時后,我方損失好多士兵,但獲取大量刀器,這么一場一場的戰斗打了四天,最后所有士兵在英國的幫助下快速過橋,影片結束。
整部影片里有許多令人震撼又感動的片段。我對陳樹生烈士身捆手榴彈跳樓,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片段最有感觸。當日本人用鋼板頂在頭頂時,大家朝下扔手榴彈,可總會被彈開,于是一名叫陳樹生的烈士把十幾個手榴彈用線串起,捆在自己身上,走到墻邊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線,跳了下去,嘴里還喊著:“娘,是孩兒不孝了!”說完,縱身一躍,用身體砸開了日本鬼子的盾陣,手榴彈爆炸了,頓時破壞了鬼子的陣型。陳樹生舍身殺敵令我感慨萬千,他只有21歲卻能做出這么英勇的決定,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心中想著國家,不顧個人安危。而且他肯定想著如果我不跟著跳下去就沒辦法阻止日本人,就會讓他們把墻打穿,我們也就失敗了。這正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所說的一樣,我們都要有陳樹生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觸的影片,我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牢記歷史不忘歷史!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4
不算寬的蘇州河將上海一分為二:南面煙火蒸蒸,華彩萬千;北邊灰暗殘破,殺機隱伏。如此情景,難說不是老天爺弄錯了拼圖。然而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我們當然知道,現實世界才是魔幻主義的溫床。那座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如今依舊佇立在蘇州河北岸,與周遭的所有格格不入。像一顆頑固的釘子,將那段荒誕險惡的歲月,與這繁華錦繡釘在了一起。
不知讀者是否與我一樣幻想過,如果將自己置于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會作何表現?是舍命衛國,還是明哲保身?是憤恨眥裂,還是尋常度日?如果你也有這般迷思,那這部電影或能給你一點參考。雖說導演有《斗牛》、《殺生》等佳作珠玉在前,《八佰》并不顯得出挑,但不掩滿滿誠意。其中人物群像的刻畫依舊秉承了導演細膩真實的風格,沒有偉岸光大的正義,但有可愛良善的猥瑣,看著舒服。而我們大概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對應的人物。
我便像姜武飾演的老鐵,也許小毛病不少,但心眼不壞,吹牛皮抖機靈有余,然膽氣不足。要我這樣的人上戰場,還是一夫當關的`劇本,阿彌陀佛,那是萬萬使不得。能不失禁已是幸事,斷不能指望我扛槍沖鋒,高呼中華民族萬歲。只是在亂彈中拉同伴一把,已是鼓起了十二分的勇氣。若是真的親臨現場,怕不要直接尿遁了才好。也是有了這樣的共情,才讓我們這些觀眾更添傷感。回顧當年,滿是被滾滾戰火軋斷脊梁的普通人,他們有的狗茍蠅營、膽小如鼠,有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即使這樣,戰爭也未必放過他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只是尋常。小湖北一家三人盡歿,就可見一斑。
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上海,十月初秋本應天高氣爽,卻叫硝煙污了白日晴空。蘇州河南岸的風光依舊,卻也只是流于表面,其時暗潮洶涌,國之將破,世界各地人人自危,即便所謂的法租界,也真真是危如累卵。這樣牌場火熱更勝戰場的舒坦日子,不知尚有幾時。反觀北岸丑陋,倒是那四行倉庫,飽受槍林彈雨,卻依然絕世獨立,如驚濤駭浪里巍巍不動的燈塔,煞是凄美。許是不想讓觀眾錯漏了這苦心經營的美,影片中將其物化,具現了一匹不似人間的駿馬。馬身雪白,鬃如銀蘇,奔騰于斷壁殘垣間,好像一顆嶙峋世界里,清白無瑕的赤子心,亦是“八百壯士”們崇高精神的化身。小湖北以馬入夢,“端午”如戲里的將軍一般,只身殺向茫茫海的敵人,也提前昭示了他們往而不返的覺悟,與殺身成仁的結局,惹人唏噓。
彼時,四行倉庫的處境不能不讓人聯想到當時的中國。半壁江山已沒,中華存亡旦夕,可謂百事休敝,大廈將傾。中華兒女到底是浴血反抗,還是做個所謂的順民?八十八師的四百將士們心無旁騖,被抓的逃兵們無可奈何,但河對岸的看客以及屏幕前的我們,還有的選。卻不知戰士們慷慨躍下,引爆炸彈時,你的胸膛可曾氣結?少年挽發,勇闖橋關時,你的血液可曾沸騰?刀舞壯行,英雄赴死時,你可曾想與他們在一起,哪怕只是將手伸出那冰冷的鐵門,奮力地喊上一聲也好?
如果有,那請你務必,別讓這口氣平了,別叫那腔血涼了。即便你我生在這樣好的年歲,也斷不能忘了,通往和平的路上,皆是前人的苦難,英雄的血淚。
當全人類的災難具體到每個個體身上,其不能違抗的強勢難以言說。好在中國人信命,卻不服命,若天地無眼,不見人間疾苦,便教人為改命,即便拼得個身亡形銷,也總會有人,為中華民族之存續而戰斗。古于謙岳飛如是,今八百壯士如是,明日你我,亦當如是。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5
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題記
告別半年的“冰封”狀態,電影院復工已有一個多月了,近期《八佰》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疫情雖然讓人懼怕,但觀眾對這部《八佰》電影卻充滿了期待!上周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用智慧、勇氣和鮮血,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選擇自下而上的底層視角,以一群臨時并入阻擊部隊的非正規軍為主視點,講述了一群英勇無畏的熱血兒郎們也會眷家戀母,但為國捐軀但死而無憾,怕死畏戰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的故事。
跳
“快,快給我砸!手不要停!找準點,給我砸!”這是四行倉庫里謝晉元發出的指令,日軍就在樓底下,只有砸開了這面墻,才能與日軍進行搏斗,那墻是用磚頭一磚一瓦砌成的,非常的堅固,想要用錘頭砸開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面對日軍的進攻,就必須要把它砸開!說干就干,陳樹生和老算盤一起用錘頭砸墻,你一錘我一錘,終于把墻砸出了一個洞來。以陳樹生為代表,一群戰士們義無反顧的將炸藥綁在自己身上,異口同聲的喊著:“綁緊點”!他們將炸藥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然后整齊的排成一字形,跳下樓去,與敵人同歸于盡。這種無畏生死、義無反顧的精神使我感動至極,淚珠在眼眶里不由得的打轉……
護
謝晉元在征求過大家的同意后,決定在天臺上升起旗幟。而這面旗幟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熱血希望,更是在向敵人們挑釁!果然旗幟還未到達頂端,日軍的飛機便飛來了,謝長官的第一個命令就是保護旗幟!戰士們紛紛跑上前去,不顧危險,死死地抱住旗桿。即使自己的身體暴露在外面,敵人的炮彈隨時會擊中自己,但他們的手,以及他們的保護旗幟的決心,并未因此而放開……
退
四行倉庫和安全區只有一座橋的距離,謝團長在收到指令后,決定當晚全員撤退。雖然橋并不長,但是這也相當于完全暴露了自己,果不其然,謝團長沖鋒在前,帶著幾個人先行上橋,被日軍擊中了。但他們并沒有倒下,而是用盡自己最后的力氣,為隊友打掩護。最后,他向后面的隊友們喊了一聲:“快過橋,活著就是勝利!”最終大家還是成功過橋了……
八佰壯士最后的堅守,極大地激發了河對岸所有百姓強烈的抗日情懷,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卻可以燎原!
片中有多個觸人心弦的時刻,其中最讓我戳淚戳心的一幕,源于一個看似平常的對話場景:跟隨方記者進到四行倉庫的外籍女老師詢問戰士們,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還這么拼命抗爭,有什么意義?
一位戰士回答:“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八佰》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舍生取義”的意義。
此刻,我想起片頭打在銀幕上的那句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向所有為保家衛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烈士們致敬!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6
8月最后一天,我來到電影院,看非常有名的電影《八佰》——一個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歷史故事。
雖說我們現在的國家很繁榮,但也有讓人悲傷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們中國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們國家的軍隊卻沒有在這種時候退縮。當日本打上海時,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著打仗了!
除了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樣勇敢。就在日本人開著飛機向國旗俯沖掃射時,一位年輕人毫不害怕,沖過去就開槍,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興得連自己被子彈打到了也絲毫不知道,真是一位愛國者!只是因為重傷,去世了……。看到這,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除了這位小孩以外,還有些人也一樣。為了炸掉日本人,軍人們把炸彈綁在身上,跳進敵人陣營,與日本人同歸于盡。一個一個的名字喊了出來,一個個軍人從樓上跳了下去!還有那些軍人留下的遺言,使人心里一陣又一陣的痛。
老百姓們也為這場仗幫了忙,國家的軍隊希望有工具幫助他們,于是老百姓一個個想沖過伏擊,跑去幫忙,結果都受了傷,或是直接被打死。
在最后一次戰斗中,軍人們都知道很難打贏,于是準備好了一切。軍人們說:“咱們!來日再見!”這句話說得如此堅定啊!打仗時,軍人只要有一口氣,就會吶喊出這一聲:“沖啊!”只要還有一絲力氣,他們就會沖向前方!
9月3日,是抗日戰爭紀念75周年,我向所有抗日戰爭中的軍人說一聲:“謝謝!我向你們致敬!"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7
先說下《八佰》電影主要內容是啥?
故事原型為 1937年 發生于上海的 四行倉庫保衛戰 ,此戰為 淞滬會戰 最后一役。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 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 孤軍奮戰4晝夜 ,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為壯聲勢,四百多人對外號稱八百人。簡稱 《八佰》 。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根本不知道八佰是啥?如果你還沒看過電影,也沒有在抖音以及各種自媒體、新聞看到過,你肯定也不知道,對吧?
再說1937年,如果說到1937年,問你發生哪些大事,你肯定會說,盧溝橋七七事變。是啊,這個從小學到大學課本都有。除此之外,淞滬會戰可能也聽過。那四行倉庫保衛戰呢?
講真,我也沒聽過。吶,現在的 四行倉庫 遺址如下圖。我去過上海幾次了,一次也沒去過這。至少管虎導演這部電影讓我記住它了。
看吧,舊倉庫那破舊的墻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彈孔,感覺戰爭就發生在昨天,看著電影,感覺自己也像是蘇州河對岸的看客。前期像是看熱鬧,后面真正的被壯士們震撼到了。
看這部電影,我真正動容落淚有兩次。
一次是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在歐豪飾演的端午求饒那里。面對端午的憤怒和威脅,老算盤卸下所有的偽裝,苦苦乞求端午放他一條生路。
是啊,你是不是會覺得老算盤太沒骨氣了,油滑懦弱、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等等,但是啊,這反而演得很現實。
朋友說,張譯以前演戲都是很正經,很勵志的,這次角色完全不一樣。 是啊,演技真是沒得說。 即使老算盤這樣極端利 己 的人,最后卻選擇了安全以后選擇與戰友站在一起。
另一次就是護旗了。(其實還有一場沒說,就是鄭愷飾演張樹生綁滿炸彈跳樓那里,真的太感動了,不哭也難。而且,這是真實的的事!護旗激烈戰斗,據說不是真實的)
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以前看的歷史上戰國時代的事,好像也有護旗。與其說是在護旗,不如說在護住中國人的骨氣。所以說,中國人歷來是有骨氣的!
我也在想,如果是我,或者是你,生在彼時彼景,會怎么辦?是啊,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堅持又是為了什么?
看完這個電影,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真的。我大學是中文系,有一門選修課叫電影電視劇劇評。其實,我覺得不好,完全沒有從專業角度來寫。
另外,據說這個電影從立項到現在推出,花了整整十年。十年,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在互聯網上來說,十年可以一大變了。
其實,這也是白楊想說的,現在不管做推廣還是SEO啥的,一上來就是多久我可以看到效果,新站有沒有什么快速方法等等。做人做事都應該看得長遠。要堅持付出才會有回報。
再放兩張照片吧,建議到電影院一看,對了,別忘記帶口罩。
偷偷說下,開頭有幾分鐘沒看到,后面出來了,再刷一遍。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8
電影《八佰》票房已經突破__億,點燃了剛剛重啟的國內電影市場,同樣也收獲了許多好評。電影的上映也引發了網絡上關于那段慘痛歷史的熱議,故事原型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遺址紀念館也隨著電影的上映引來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
《八佰》是什么?
電影從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開始,講述在謝晉元團長的指揮下,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日軍進攻達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跡,呈現出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和八百壯士的英勇形象。《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是一條河間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電影里中國軍人堅守倉庫英勇抵抗與一河之隔的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的確如此。1937年的大部分國人并沒有覺醒,他們不認為這個國家的戰爭跟他們有任何關系。很多人認為保家衛國流血犧牲那是軍人的事情,就算日本人已經轟炸了上海,摧毀了這個城市,也依舊炸不醒租界里的人們。在他們看來,日本人是不敢進入英國租界的,生意繼續做,大戲繼續聽,日子一切如常。就連支援淞滬會戰的地方保安團的民兵,都琢磨著趕緊溜號回家,好把家里的那幾畝麥子給收了。
四行倉庫保衛戰讓租界的國人看到了什么是戰爭,什么是舍生取義,倉庫對岸的蕓蕓眾生也最終完成了從麻木到奮起抗爭的轉變。
在收獲好評的同時,電影《八佰》的熱映也引來了網絡上的不同看法,認為影片夸大了真實的戰況,美化了國民革命軍隊,掩蓋了主力軍隊潰敗撤退的事實。這些批評大多是基于對抗戰初期國民革命軍抵抗不利的不滿情緒。不過,也許對于這部電影大可不必如此苛刻,以電影的形式還原歷史,本身就需要不少的藝術加工。更何況在《八佰》之前,許多人并不了解淞滬會戰這段慘烈的歷史,這部電影起碼讓人們知道了四行倉庫,也知道了上海晉元中學是為了紀念哪位民族英雄。這難道不是《八佰》最大的意義么?
八佰觀后感2000字以上篇9
看完這部電影,心里會涌動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過屏幕,我親眼看見這些勇敢的戰士,民族的英雄,用鮮血,用生命喚醒了我。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準確的主人公;確切地說,每一位奮戰到最后戰士都是主人公。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鐵板,一名戰士毅然選擇將炸藥綁在自己身上,面對子彈,迸開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犧牲絕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著轟炸聲消失在血煙中的戰士,都是無畏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彌漫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但這其中有一直憂心耿耿的民眾,他們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這讓所有人都看見,這場戰斗不是這單單四百人的戰斗,是全中華民族的戰斗。
而在最后,向租界撤退之時,他們面對彈雨無所畏懼;我坐在椅子上,看見他們身后濺起的血霧,腦中忽然浮現魯迅先生的話:“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是的,在這血色之中,我真正看見了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燃燒在我胸口之左;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前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人民。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