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
在寫觀后感時,應該盡可能地使用簡單易懂、清晰明了的語言,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欣賞你的作品。如何寫出優秀的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1
《呼蘭河傳》這本書主要記敘了蕭紅的童年生活和一點一滴的成長,故事發生在20世紀并不繁華的小城呼蘭河,這里的人們善良卻愚昧,各個章節都挺有意思,人物的形象也刻畫的淋漓盡致??勺钭屛忆粶I下的章節,還是《小團圓媳婦》。
故事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胡家的團圓媳婦成天樂呵呵的,婆婆就經常以“不守規矩”為由抽打、辱罵她。不料小團圓媳婦生了病,婆婆用“傳統”方式三番五次地折騰她,最終,她死于非命,年僅14歲。文章中的一些小細節打動了我,比如:“胡家婆婆一聽她生病了,就張羅去扎紙人兒”。你看婆婆多愛自己的媳婦兒,“一聽”“就”就可以看出。不過,婆婆可能方法錯了,有病要治,而不是去祭鬼拜神。不過,婆婆對兒媳的心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的。接著,婆婆又請了一個“云游真人”對媳婦兒算命,一帖十吊錢。“十吊錢啊!可以……”我覺得這句話寫的特別好,極其生動地寫出了胡婆婆當時及其繁雜的心理反應,生動再現了胡婆婆的吝嗇與用錢的于心不忍。下面,絞盡腦汁的胡婆婆用了跳大神的方法,大神讓團員媳婦用燙水洗澡,可憐那團圓媳婦,燙一次昏一次。我的眼角又開始濕潤了?!敖酉聛淼膸滋?,那團圓媳婦昏昏沉沉地半張著眼……”“昏昏沉沉”用的很好,充分體現了可憐的小團圓媳婦被三番五次折磨之后顯出地奄奄一息的模樣。我讀了這一章深有感觸,呼蘭河城的人們既善良又愚昧,他們真實的事件也告訴我們:人不能迷信,只能崇尚科學,才能健康的活下去。
此外,《呼蘭河傳》中還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章節哦,你瞧那個淘氣的小蕭紅,一天都拉著祖父大“鬧”園子,她就像一只無憂無慮的小鳥兒,暢享在童年無邊無際的蔚藍天空里……
《呼蘭河傳》真的如茅盾先生所說的那樣,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沒錯,小城呼蘭河是充滿善良與承載著蕭紅美好童年韻律的小城,但我也用小團圓媳婦的例子告訴每一個人:崇尚科學,拒絕迷信。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呼蘭河傳》,作者蕭紅。這本書敘述了蕭紅小時候的所見所聞,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在這本書中寫到,蕭紅的祖父很關心蕭紅,給蕭紅烤乳豬、烤鴨子吃,還叫蕭紅念詩,所以蕭紅很喜歡祖父,但祖母、父親、母親都不關心她。父親把她踢倒,母親罵她,祖母用針扎她,再加上父親蠻橫無禮,于是蕭紅產生了離家的念頭。蕭紅還有一個二伯,二伯性格異常古怪,有東西吃,不給他就大聲罵人,給了吧又不吃;不與人溝通,喜歡和石頭、飛鳥說話;還偷自家的東西;種種這些事卻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他還是一個生性怯懦的人!小城里的人善良卻又很冷漠、冷酷、某家一個人去世了,一時就家喻戶曉,但過幾天,連親戚朋友都忘記,好像人去世了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讓人不禁腳底發寒。這個小城的晚霞很美麗,紅、橙、黃、綠、靑、藍、紫都有了,像彩虹一般。
讀了這本書,令我深有感觸的是:以前人能主動幫助別人,為什么現在熱于助人的人少了呢?我們就應該見義勇為,不要怕被別人誣賴,只要知道自己是真心想幫助別人就行了??匆娎先怂さ梗瑧摲銎?,有人受重傷,趕緊送往醫院搶救??,現在科學能證明一切了,迷信的人少了,我們只要做好自已該做的事就足夠了。我們更不能像小城中的人那么呆板,路中間有大坑,說用種樹、拆墻的辦法讓行人繞道走,但不想想,直接用土填平不就行了嗎?要學會舉一反三,從這件事中能想象其它有聯系的事情,我也想對文中的祖父說:“您的慈愛、善良、像一團火,溫暖了蕭紅,也溫暖了所有人的心,我喜歡您—祖父。”還想對二伯說:“您不應該偷東西,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可以自力更生,做個小買賣或到鄉下開辟一個田種地去當農民,小偷多不好呀,還會被家人恥笑。”而書中另外一些人的那種態度,也使我接連嘆氣,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漠不關心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學會舉一反三,動腦子,并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3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最近,我喜歡上了被作家茅盾這樣評價的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隨著它,我慢慢走進了蕭紅小時候眼里的家鄉,位于黑龍江省的一個邊遠小城——呼蘭河。
女作家蕭紅就出生在黑龍江的呼蘭河畔。她半生漂泊,命運多舛,年僅31歲就去世了。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場》、《小城三月》和《呼蘭河傳》等。寫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的小說《呼蘭河傳》,是她的最后一部著作。
在這本書中,蕭紅介紹了家鄉呼蘭河的景色、習俗和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呼蘭河的景色優美,習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等,都讓人感到十分新奇。小蕭紅的童年生活雖苦多樂少,每天都要忍受父親的冷漠、母親的惡言惡色,還被外祖母用針扎過手指,卻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像后花園和儲藏室,都是小蕭紅的“天堂”。在后花園,她把玫瑰摘下來,一朵朵插在外祖父的草帽上。外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的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怕也聞得到?!敝钡交氐郊?,被家里人笑,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儲藏室,她找到了一把小鋸,便椅子腿上鋸一鋸,床沿上鋸一鋸。吃飯時,她還用這小鋸鋸饅頭;睡覺時,做起夢來也會喊:“我的小鋸哪里去了?”在這里,我們能感受到小蕭紅的活潑、淘氣和快樂,也能感受到慈祥的外祖父對她的愛。在她不幸的童年中,這種溫暖十分可貴。
當然,這本書也諷刺了當地人的無知、迷信和各種陋習。像老胡家的童養媳,天天被婆婆打罵,變得神志不清,瘋瘋癲癲。婆婆卻以為她是鬼神附身,用抽貼、跳大神一類的辦法來治她,還把她按進滾燙的開水里洗澡,結果反而把她給“治”死了。這些描寫不禁讓我們對這位童養媳,以及書中其他遭受陋習迫害的人,增加了無限的同情。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呼蘭河一帶的風土人情,“看”到了可愛的小蕭紅,更讓我了解了偏遠地區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的可怕之處。我喜愛這本書——《呼蘭河傳》,我喜歡小蕭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家鄉人的回憶與同情,我更盼望有一天能親自去呼蘭河看一看……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4
著名作家茅盾曾評價這本書:“一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闭f到這,你應該會知道這本書就是二十世紀女作家蕭紅所寫的“現當代長篇小說經典”《呼蘭河傳》。它是二十世紀中國最清涼的人情小說,也是女作家蕭紅一曲哀而不傷的挽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東北呼蘭河畔一個小縣城里,住著女作家蕭紅,她從寒冷的冬天開始記錄。也許,這段童年回憶對她的印象太深刻,至她長大了,還記得這段又傷心,又快樂的童年。
《呼蘭河傳》所描寫的場景,事情都十分仔細。不說作者蕭紅的童年記憶全在上面,但我肯說,只要是記得的,只要是書上蕭紅寫了的,都是十分詳細的。
“西二道街上,不但沒有火磨,學堂也只有一個?!薄坝幸淮我粋€老紳士在泥坑漲水時掉里面了?!薄皝砹孙L,廟子上的鈴子格棱格棱地響。王寡婦的破框子雖不會響,但也會東搖西擺地作著態?!边@幾句話看似沒什么特別的,但是這幾句話和文章里的其它話都有一個重要的手法,也是許多人丟了的手法,那就是貴在寫實。很多人看見文章要求是“寫一篇親身經歷的事”,就拿生活中的一件事,把它改改改。原本的事就被改成另一件事了。這樣一來,就成了編,這樣是可以,但是寫文章還是講究原汁原味的好。當然,加點輔料,也就是好詞好句來畫龍點睛,會讓文章變得更有趣。
讀著讀著,我發現了文章的另一個特點兼優點。
很多人和我一樣,看見悲慘的電視劇、文章都會傷心。有時候這個“環節”過了,還沉浸在眼淚海洋里。這時,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事物來“治療”一下我們。而作者蕭紅,每次在寫完比較凄慘的段落或篇章以后,作者蕭紅就會寫上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植物,寫得栩栩如生,讓人身臨其境?!逗籼m河傳》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著名的長篇小說,也是蕭紅的自傳。獨特的寫法讓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閱……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5
一天買了本《呼蘭河傳》,抵家就讀了起來。原來初讀《呼蘭河傳》,我并不怎樣喜好,耐著性子看了一遍,隨手就丟到一旁了。當我重新掀開那本《呼蘭河傳》,細細咀嚼,才發以為它的精美。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敘說,昏暗的畫面,這便是作者筆下的小城呼蘭河,它并不繁華。在這里,到處可見由于各人的無知和糜爛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磨難。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涼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痛惜,哪個更值得我悔恨……
文章的榜首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就讓我感觸萬分:在東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各人和六畜常常會遭受到磨難。各人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小我私家想過把泥坑填平。何等愚笨的各人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克不及違背定命的,這不克不及不是他們的悲傷!
作者在文章中不停寫到“我家的宅院是很荒蕪的”,這就為里邊人物的悲涼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小團圓媳婦剛來胡家的時分只要十二歲,由于長得較高,怕別人說她謊報年事,便說是十四歲,但只管云云,各人還說她故意遮蓋。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各人便說她大大咧咧,一點沒有媳婦的樣子。不久她的婆婆常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說是可以大概讓她更明理聽話;還以為她身上有病有鬼,以是用盡了種.種迷信措施:請“云游真人”抽貼、請人來跳大神、以致把她放在開水中煮……終究,小團圓媳婦被無辜地摧殘去世了。
我真實感覺到心情痛快起來是在祖父出場后。從作者——一個四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國際,統統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隨祖父在后園縱情嬉戲。鋤草、抓蝴蝶、吃烤鴨、缸帽遮雨……皆形貌得饒有滑稽,意興盎然。這一幕幕,作者都用幽默幽默充斥童趣的語言形貌得暢快淋漓。我竟不自發地我拿自個的幼年和作者的幼年去比。在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以為作者的幼年是奇麗而又寥寂的,更感覺到自個幼年的開心與交運。
讀這本書時,愉悅伴著悲傷,隨著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糜爛與暗中,很幸虧那只是蕭紅的幼年。但,這是無法躲避的前史,讓我們知道過去,知道前史,永世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6
看完《呼蘭河傳》,一種復雜的情感涌上心頭。《呼蘭河傳》先描繪了呼蘭河人麻木單調的生活以及祖父和祖父的園子,接著敘述了小團圓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馮歪嘴子了!
馮歪嘴子是個憨厚樸實、勤勞樂觀的人。馮歪嘴子靠賣黏糕生活,“我們”一家都愛吃黏糕。有一次,“我”去買黏糕時,因粗心買錯了,回去換時,無意間發現馮歪嘴子和王大姐成家了!還生了一小孩。于是謠言四起,人們議論紛紛,說馮歪嘴子“貓三狗四”。當王大姐再度懷孕,把孩子生下那天,王大姐去世了!人們認為馮歪嘴子死定了,但馮歪嘴子卻用他的樂觀,快樂地生活著。
看完馮歪嘴子的故事,我感慨萬分。
馮歪嘴子沒有因妻子的死而絕望,也沒有因人們的奚落謾罵而退縮,而是樂觀平靜、堅強執著地同兒子們生活著。多么勇敢、多么樂觀、多么快活的馮歪嘴子!雖然馮歪嘴子地位低下,生活艱難,但有哪個財主比他強?雖然馮歪嘴子屢屢遭人們的白眼和閑言碎語,但有哪個人敢像馮歪嘴子一樣沖破封建傳統思想的樊籬?人們嘲笑馮歪嘴子,是封建思想的虛偽落后;人們謾罵馮歪嘴子,一心想他完蛋,是人性的麻木無情!
當看到“那孩子在別人的眼里看來,并沒有大,似乎一天比一天小似的。因為越瘦那孩子的眼睛就越大,只見眼睛大,不見身子大,
看起來好像那孩子始終也沒有大似的”時,我心里一陣辛酸。馮歪嘴子貧苦不堪,連一頓飯也吃不飽,導致兒子日漸形銷骨瘦。但馮歪嘴子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艱難地生存著,不管未來怎樣。我看到了馮歪嘴子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對生的堅強。馮歪嘴子的頑強打動了我,我從心底里敬仰他,敬仰他的精神!我應該向馮歪嘴子學習,學習他的樂觀、頑強、生生不息!
讀了《呼蘭河傳》,有一種復雜的情感涌上我的心頭。這本書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愛與恨。雖然我不知道馮歪嘴子的結局,但馮歪嘴子一定很快樂
呼蘭河傳觀后感800字篇7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逗籼m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著他在菜園里,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干凈,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瞇瞇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卻有著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一定沒有耐心擦干凈,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瞇瞇的。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里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里里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墻上面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干,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里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村生活中,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只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著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我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里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凄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