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虎頭蜂養殖技術視頻
一、棲息環境
中國大虎頭蜂的生活區域不廣,其棲息處不在高山,而是在平地至大約一千五百米以下的山區,筑巢於地底,小的巢中有數千只蜂,大的巢中多達數萬只蜂,成蟲除了冬季外均可見,我國主要分布于福建、廣東、臺灣等地,冬季漸棄巢遷飛到暖和、氣溫較穩定又干燥避風的山村屋檐下、墻洞裂縫、腐蛀的樹洞孔隙等處集結越冬,越冬期50~70天。
二、生長繁殖
中國大虎頭蜂屬于完全變態的動物,三型蜂一生都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卵呈白色橢圓形,幼蟲體粗胖、兩端略尖,蛹的頭、胸、腹分明,,成蟲頭部為橙黃色、胸部幾乎全為黑色,每年越冬蜂王經過一段時間活動和補充后邊筑巢邊產下第一代卵,六、七月形成成蜂,十月后向外覓食,到了冬季所有家族成員自然死亡僅剩女蜂王和卵越冬。
三、生活習性
1、群居性:中國大虎頭蜂為社會性昆蟲,每群均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蜂王負責產卵繁殖,雄蜂負責與雌蜂交尾,工蜂負責筑巢、飼喂、清巢、保溫、捕獵、采集、御敵和護巢等。
2、營巢性:中國大虎頭蜂順利越冬的授精雌蜂最早3月中旬開始活動,4月上旬覓尋冬暖夏涼、溫濕度適宜的場所筑巢,蜂巢呈球狀,小的巢中有數千只,大的巢中多達數萬只。
3、雜食性:中國大虎頭蜂是雜食性昆蟲,幼蟲以昆蟲幼蟲為食,成蜂吃成熟果實或樹木的汁液,遇到食物缺乏時也會發生大欺小、強凌弱的現象,尤其是山區的蜜蜂為主要的捕食對象。
四、養殖技術
1、建馴養籠:在田間用木條建造框架作馴養籠,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樁和鐵絲將籠固定,頂部和四周均為尼龍紗網,一側有拉鏈開口供人員進出,同時在籠內培育菜青蟲作虎頭蜂飼料。
2、捕捉馴養:捕捉野雌蜂可用自制的捕蜂網,在春天野外有虎頭蜂飛舞時揮動捕蜂網,待蜂入網后放入馴養籠內,讓虎頭蜂飛出,同時在籠內投喂清潔的水及液體飼料。
3、懸掛蜂箱:將水和液體飼料裝入瓶中倒置在鋪有吸水濾紙或脫脂棉的玻璃皿中,虎頭蜂可通過吸足水分的濾紙或脫脂棉攝食。并根據捕得的雌蜂數量,懸掛空蜂箱,供虎頭蜂建巢用。
4、飼喂管理:隨著蜂群及幼蟲陸續增加,要有足夠的菜青蟲供應,否則會引起虎頭蜂殘食幼蟲。當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將蜂箱從籠內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飼料,讓其捕食各類害蟲。
5、越冬管理:氣溫6℃以下時虎頭蜂會抱成團,應將蜂箱搬入干燥通風的空房中越冬,氣溫回升到6℃以上時開始散團,可再搬入蜂籠,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陸續出箱外活動。
6、病害防治:危害虎頭蜂的動物有烏鴉、喜鵲、螞蟻、蜘蛛、壁虎等,最嚴重的是鱗翅目瞑蛾科的黃尾巢螟,在冬季越冬時老鼠也會咬食成群越冬的虎頭蜂,這些都需要加強防范。
上一篇:被中國大虎頭蜂蜇了怎么辦?
下一篇:虎頭蜂和馬蜂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