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務員面試高分策略
公務員可以具體分為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地方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的面試即將開始,我們在面試前可要做好充分準備哦! 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地方公務員面試高分策略_2021地方公務員面試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1地方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1.表明觀點可以融入個人情感特點,通過展現情緒、分享自身經歷等方式獲得考官共鳴;
【例題】張某某于2001年被判死緩,在2020年最終宣判無罪平反。有人認為,這是司法進步的表現。對此,你怎么看?
【常規作答】“我認為張某某案件最終能夠改判,背后是司法機關敢于糾錯,能夠直面過去的問題,這體現了司法公正的表現,值得肯定,同時其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反思。“
【高分展示】“作為一名司法工作人員,每當談到張某某案時我都會深深地感到欣慰和羞愧。欣慰在于司法機關敢于直面過去地問題,用于糾錯,還當事人一個清白;羞愧在一個無辜普通人含冤入獄27年,等到出獄時妻子早已改嫁,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這27年的空白必然給他和他家人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傷害,所以,我們必須總結反思,防范下一個張某某的出現。”
2.靈活選擇切入點,不要拘泥于常規框架,因人而異、因題而異地設計答題思路;
【例題】近日,有幾個普通人的事跡在網絡上火起來了,比如,外賣小哥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快遞小哥苦練書法三年獲得書法協會認可,校園保安發表百余首詩歌。對此,你怎么看?
【切入點1-從精神品質入手】
“從他們的事跡中,我看到的是普通人通過自身努力,也可以在傳統文化領域獲得不俗成績,體現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值得大家學習和點贊,我想也需要在之后的工作中向他們學習。”
【切入點2-從社會意義(文化傳播)入手】
“保安、快遞員、外賣員一般看來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職業,可是就是這樣一些人們卻做成了了不起的成就,在獲得大家認可的同時,也推進了傳統文化在群眾中地傳播,我們應該乘著這股”文化風“,進一步推廣傳統文化,落實文化自信。“
【切入點3-從時代背景(原因)入手】
“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為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到敬佩,但同時我也想到,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當下時代發展的結果,一方面是經濟地發展讓更多人有了穩定的生活,能夠去追求更加豐富、美好的生活;同時也是因為互聯網地不斷發展,給了越來越多普通人展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平臺。我們應該推廣這些平臺,給更多人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舞臺。”
地方公務員面試問題及回答技巧
在國考面試中,計劃組織協調能力這一測評要素一直都是考官測評的重點,而就近幾年各單位的考題來看,都呈現出難度不斷增大的趨勢,很明顯一個特點就是問法上出現變化,越來越多的計劃組織題要求考生就給定主題舉出至少兩個以上的活動形式,并就一個詳細展開,這對于大部分都是應屆畢業生,本就活動策劃經驗少,面對計劃組織題無從下手的面試考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例題】為進一步確保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落細落實,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某市稅務局根據稅務總局的部署要求和省局的有關安排,計劃從4月2日起啟動第29個稅收宣傳月。若此次活動由你負責,請你策劃兩個線上活動方案,并就其中一個展開談談。
第一,查看報考單位官網報道,積累相關活動經驗。
從這道題的題干不難發現,這是要求我們負責稅收宣傳月活動,我們從_官網就可以查到各地組織的相對較好的稅收宣傳月活動相關安排。例如北京市稅務局在今年活動中就組織了“1個主會場+8個分會場”形式的“非接觸式”在線云競賽方式,并在映客平臺進行全程直播,還策劃了網絡直播、云課堂、在線問答等,打造出一系列系統性、連續性的“非接觸式”宣傳活動;而重慶則聯合企業管理公司,針對所有納稅人,每周四定期開展“小微云課堂”、針對轄區內傳統制造業企業開展每月兩期的“空中課堂”、針對外向型經濟納稅人開展“網上納稅人學堂”等。所以我們只要從報考單位出發,查閱官網相關報道就能積累多種多樣且活動質量高的活動方案,進而有的放矢。
第二,口號加大體內容加活動形式,直觀呈現各主題方案。
面對這樣問法的題,通常我們會這么作答“如果領導讓我來負責組織活動,我會組織一下幾個活動,第一個線上宣傳講座,第二個線上稅收知識競賽,下面我來具體談談線上稅收知識競賽如何組織”,但實際上這樣的作答只能呈現活動形式,并不能讓考官直觀感受到各個方案的大致情況,對于考察你多方案策劃能力而言是得不出一個清晰的評價的。如果我們使用口號加活動形式的方式作答這個版塊,效果就截然相反了。例如 “如果領導讓我來策劃,我會組織以下幾個活動,第一個是以“屏對屏 心連心”為主題,開展線上問需交流會;第二個是以“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開展稅法知識線上競賽活動。下面我就選擇“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開展稅法知識線上競賽活動”。
地方公務員面試高分策略
一、理解溝通對象要適度作答現場模擬題時,很多同學都懂得要先理解溝通對象,但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溝通對象切記把握好度。
1.“比慘”不可取。不要總是用“我做得還不如你好”、“我剛來時比你差遠了”等來寬慰對方,我們應該認真地去思考對方的行為,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或者找到對方的優點。
2.感同身受勿掉坑。切勿認同對方的錯誤價值觀,不能為了“理解”而“理解”。諸如“被領導批評想離職”“基層工作沒前景”“得過且過混日子”等想法一定不要感同身受,要理解的是對方的心境,而非是要肯定對方的價值觀。
二、立足對方利益才有效在勸說過程中很多同學想問題很簡單,認為只要把題干中的問題羅列出來并一一解決就可以了。殊不知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往往能夠決定溝通效果。
1.“先禮后兵”。在勸說中我們經常強調要有親切感,但一些同學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例如在解決違建、流動攤販、占道經驗等問題時,喜歡先講規章制度,再補充其他理由,但其實一談到制度,距離就拉開了。所以,不妨先講講情,再講講法。
2.少點“道德綁架”。一些考生喜歡把溝通對象塑造成“圣母”形象,凡事先讓對方從大局考慮,這種“道德綁架”是無法讓對方信服的。其實,不妨站在對方利益上分析分析,再考慮顧全大局。
三、語氣真誠親切最重要現場模擬題還有一個難點就是語氣,想讓模擬親切自然需要注意兩個細節:
1.少自說自話,多互動交流。模擬的本質就是一次交流,但有些考生全程瘋狂“輸出”,讓人喘不過氣來。想讓模擬自然不妨多些互動,模擬時每個過渡部分叫一叫對方,甚至面對和一群人溝通的情景時可以假設對方是“王大媽”“李大爺”“張大嫂”等。
2.關注稱呼細節。現場模擬時少用“你”“你們”,多用“咱們”“大家”“鄉親們”,距離近了,自然就身臨其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