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面試一般什么時候
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教資面試很快就要來了,大家怎么備考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教資面試一般什么時候_教資面試寶典2021,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教資面試一般什么時候
每年的十二月份和四月份是面試報名的時間,每年的一月份和五月份是面試考試的時間。
從面試報名到面試正式考試的時間,只有大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復習的時間其實是很短的,所以說大家最好能夠早一點準備面試,尤其是對于沒課堂經驗的同學來說,面試更應該早一點準備。
不必非得等到筆試成績公布后再開始準備面試,如果你認為你筆試考的還不錯,有較大幾率能通過面試考試,那你完全可以在筆試考試結束后,就開始著手準備你的教資面試了。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技巧
在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中分為結構化、試講和答辯三個環節,時間安排分別為結構化5分鐘試講、10分鐘答辯和5分鐘結構化,從時間比重和順序安排上來說,考生應該重視這排在最前面的結構化測查版塊,以下講述的是在結構化考試中的一些答題技巧。
結構化面試是根據特定職位的勝任特征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專門的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等方式,評價應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人才測評方法,在幼兒園教師資格的考試中結構化的形式5分鐘回答2兩道題目,旨在測查考生是否具備相應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和以及個人的綜合素質,所以很多考生對于結構化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感到迷茫,接下來我將從考試前、考試中、考試后的三個維度來詳細的闡述考試中的常見情況以及應對方法。
一、萬事俱備
眾所周知,在考試時我們所面對的考官是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進入考場后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且這樣一個陌生的考試形式將會影響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所以在這種大的氛圍之下每個人都會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而我們在考試前要做的就是充分準備、積極應考,具體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內容著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考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考題類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幼兒園教師資格的考試中分別有“職業認知”、“保教實踐”、“綜合分析”三類不同的題型,在這三類題型中“保教實踐”是最貼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也是出鏡率最高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題型大部分也來自于生活實際,而且考官想聽的并不是一些飄在天上的“假大空”,所以我們可以從生活入手,注意觀察身邊的常見現象,這樣做有助于增加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可以在考試中更真誠的與考官進行交流。
2.從外在著手——做一個細節控
幼兒園老師給人的印象一向是甜美溫柔,而結構化部分又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階段,所以我們除了在內容上做好準備之余,還可以在外在上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名幼兒園老師。比如說選擇服裝的時候盡量避免嚴肅的職業裝,選擇一些比較可愛卻又不失正式的衣服,在顏色方面可以選擇一些當下流行的馬卡龍色,款式方面可以選擇娃娃領的襯衫或者連衣裙,除此之外我們在答題的時候還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總之”等含有邏輯層次的詞語讓回答的條理更加清楚,讓考官更加明確的感知我們思路。
總之,在考試前我們要“內外兼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樣我們才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堅定地自信心去面對考試。
二、運籌帷幄
面試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多變性,所以我們在做好準備的基礎上,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來幫助我們在考試的過程中發揮出原有的實力,所以下面就分享一些考試中常見的情況以及解決策略:
1.沒聽清楚考題,怎么辦?
在考試中,首先考官會讀考題,然后提出問題。考生在聽完問題后開始回答。可能出現的第一種情況是,考生確實沒有聽清楚試題或者問題。這種情況下,考生切記不要緊張,憑借自己的猜測進行胡亂的回答,一定要請求考官重新讀一下試題及問題,但是語氣一定要真誠、委婉,比如:“老師您好,剛才沒聽清楚考題,能否麻煩您再重復一下題目內容?”可能出現的第二種情況是,考生聽清楚了問題,但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遇到這種情況,考生可以試著詢問考官是否指的是某方面的問題(考生熟悉的方面),引導考官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如果得到考官正面的回答,那就引刃而解;如果得到否定的回答,那考生就應該實話實說,態度坦誠的表明這方面的知識自己不是很了解,表明歉意。
2.一不小心說錯話了,怎么辦?
考試過程中,有的考生會高度緊張,導致在回答問題時用詞不當,說錯了話。出現類似情況,往往會加重考生的緊張和心里壓力,直接影響接下來的表現。那一旦有的考生出現了以上問題,考試中應該如何應對呢?倘若考生用詞不當,出現一些小磕巴,本來沒有引起考官的注意,并且也無關大局,那么考生完全可以直接忽略,當作沒有發生,繼續沿著自己的答題思路,展現自我。考生切記不要重復出現問題的句子,反復磕巴。倘若考生在答題中,說錯了話,并且關乎大局,涉及價值觀,容易得罪考官,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視,鄭重的、及時的給考官進行道歉,并作出解釋,表達自己的本意,不要讓考官引起誤會。
3.突然沉默冷場了,怎么辦?
面試過程中,考官為了測試考生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往往會有一些“人為的”情況出現,長時間沉默就是其中一種情況。一般情況下,考場中30秒左右的沉默是正常的,如果出現長時間的沉默,一些沒有經驗的考生往往會不知所措,作出一些失態行為,讓自己被動。那么考生怎么辦呢?第一種情況,如果考生剛進場,就出現長時間的沉默,那么考生也不要驚慌,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自我介紹,讓考官加深對你的印象,或者簡潔明快的說:“各位考官好,我準備好了,請您出題”。第二種情況,如果考生答題完畢,卻出現長時間的沉默,那么考生可以委婉的表示:“我的答題完畢,各位考官辛苦了。”
三、雨后初霽
回答完結構化題目之后,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進入到試講的環節。在這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結構化問答表現的好與壞都已經成定局了,我們要保持自信,以平常的心態在下一輪試講的環節中再接再厲,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總之,如果在結構化問答環節可以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我們后面考試的順利進行會有一定的鋪墊作用,希望大家可以掌握這些技巧,早日成為正式的幼兒園老師!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技巧
經過系統學習了兒歌的活動如何設計后,可能很多同學還是比較疑惑,比如理解兒歌內容后要創編兒歌,那要如何創編呢,又如何唱兒歌表演兒歌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兒歌活動指導的這塊內容。
1.看圖創編。這種方式是兒歌學習的延續,一般是通過一張兒童畫或兒童可愛圖片,來創編一段與圖畫緊密相關的兒歌。在創編兒歌前,首先要鞏固已有的兒歌經驗,知道兒歌短小、完整、簡潔、具有概括的表達手法及語言的節奏感。給我們一副圖畫后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角度選擇創編。
(1)選取畫面主體創編兒歌。如果是中心式構圖,畫面有一個主體,我們就可以針對這個主體進行創編,比如畫面上有一個大熊貓,那我們就可以介紹下大熊貓。
范例:大熊貓呀,大熊貓,走起路來搖呀搖,戴著一副黑眼鏡,穿著一件花皮襖
(2)通過主體和背景的關系創編。不單一的描述主體,我們也可以結合背景一起創編。比如一副描述春天的畫面,畫面里面有小朋友,春意盎然的景象,可以創編:春風吹,春天到,燕子飛來嘰嘰叫,柳樹換上綠衣袍,娃娃樂得哈哈笑。
以上兩個是我們看到圖片是可以運用的思路,但是大家可能還是不太清楚到底怎么才能把我看到的畫面創編出來呢。下面就介紹我們具體的創編方法。
(1)實物編兒歌。例如:實物水果、蔬菜、家電、通訊設備、辦公用品、學習用品等,借助物品的形狀、顏色、功能等創編的兒歌。在開使部分,我們需要概括這個物品的突出特征以及對他的整體感受。比如先做介紹后,說真可愛,真漂亮等,我自己是否喜歡,為什么喜歡可以編進去。接著可以介紹這個物品的功能,作用等,比如要介紹它長什么樣子?他有什么本領呀?最后可以歸納對此物的情感,或者再次贊美此物等,進行一個呼吁作用。我們要怎么對待他?是不是都要想他學習?如“我們大家都愛它”“我們都要學習它”等等。
范例:小小水筆用處大,能寫字來能畫畫,身穿花衣戴黑帽,我們學習需要他。
(2)故事編兒歌。所謂故事編兒歌是借助故事、圖書等,在理解其內容、情節等基礎上,概括性的編出兒歌的活動。開始部分——提煉故事開始時引入的話語 (今天天氣怎么樣?發生了什么事?)中間部分——概括故事發生的主要情節(會有什么事情發生?他們是怎么做的?)最后總結故事的結尾,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結果怎么樣?心里是怎么想的?怎樣夸它們?)這里有范例大家可以看看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展開的。
(3)情景編兒歌。所謂情景編兒歌是指在參與活動或者創設活動情景后創編兒歌的活動。可以有擬人化的創編和游戲化的創編。同樣我們看情景創編都如何展開。
在開始部分可以提煉一下語言進入話題,大致介紹一下情景。接著可以細致描述都有什么,都發生了什么,最后可以自然結尾,也可以總結情景,有所升華。
范例:
太陽公公當頭照,池塘里面真熱鬧,
美麗的荷花開放了,魚兒樂得直跳高。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好像羊兒在吃草,
忽然一陣大風吹,吹得羊兒四處跑
2.仿編兒歌。仿編相對來說簡單些,是讓我們在原有兒歌的基礎之上進行創編,所以我們需要知道原來的是什么樣子的。以原兒歌為基礎,按照原兒歌的句式(句式一致,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如:“小貓怎么叫,喵喵喵”,前面一句是問句,后面是回答且為重疊句。韻腳(合轍押韻)來創編新的兒歌。兒歌仿編的模式是:引導感知、觀察想象、熟悉兒歌、嘗試仿編、展示分享。在引導分析的基礎上,了解兒歌的結構、編法,可以運用已有經驗仿編同類型的兒歌。
3.唱兒歌。把兒歌唱出來我們慣用的方法是套用已有歌曲。所以需要我們積累一些常用的兒童歌曲,如《兩只老虎》、《春天在哪里》、《小螺號》、《世上只有媽媽好》、《泥娃娃》等。隨便的一首兒歌,放到任何一個歌曲里都可以適用。比如這里的范例,大家可以嘗試著唱一下。
4.表演兒歌。通過表情、聲音、動作、角色、歌舞、情景等形式表達兒歌的主題,常見律動動作我們會在課程中交給大家一些。比如: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雙手拍手兩次,之后雙手從頭上手腕花向下落)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雙手放在頭上呈種子狀,左右晃動各一次,之后做左右手不同高度張開,呈發芽狀)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雙手手指張開,左右支開,呈大樹狀,左右晃動各一次,周后在臉前做花朵開花狀)
麥芽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雙手放在胸前合十,手心鼓起做麥芽狀,左右晃動各一次,之后雙手一起向上舉過頭頂代表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雙手向下張開,手掌朝下,左右晃動各一次,之后上手提前晃動兩次呈種瓜翻地狀)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雙手拍手兩次,之后雙手從頭上手腕花向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