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面試禁忌有哪些
對于企業來說,晉用一個社會新鮮人,其實要冒很大的風險和嘗試錯誤,所以在最后的面試階段,企業往往格外重視應徵者性格的優劣,是否能符合企業 文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企業面試禁忌有哪些,歡迎大家參考。
面試禁忌一
禁忌一:惡意缺席
接到面試通知,如果不能或不想出席,都應該在前一至三天以電話婉轉的通知對方。許多求職者可能會認為,反正我已決定不去這家公司上班,何必和對方有所接觸?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留下惡意缺席的印象,對你日后要在這個行業中發展,一定有所影響。
禁忌二:不守時
雖然中國人一向不是個講究準時的民族,但面試時的守時卻很重要。遲到是絕對不可原諒的行為,代表你對這家公司根本不重視。太早到也不好,主試者可能有別的事情,還要應付你的突然出現。
禁忌三:穿著邋遢
不管你應徵何種類型的工作,穿著是給別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機會。即使是所謂創意型的人員,邋遢、不修邊幅的穿著,還是不易令人親近。是不是西裝革履其實并不重要,要把握干凈、整潔的原則,才能留下好印象。
禁忌四:沒有準備
就算你是一個毫無經驗的社會新鮮人,對于應徵職務的工作性質、內容,也應該有一些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企業當然可以容忍新鮮人缺乏經驗,但是沒有 準備、一問三不知的人,似乎也意味著將來在工作上缺乏責任感。更現實的說法,企業可能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讓你達到工作的要求。
禁忌五:欺騙
沒有一家企業會晉用不誠實的新人,在面試的過程中,誠實是最好的應對之策。尤其是個人簡歷、自傳中所寫的個人背景資料,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是談話內容和履歷表所寫不符。即使面試時未被發覺,日后也會被檢驗。
禁忌六:言行輕浮
面試代表的是一種對個人性格的主觀判斷,輕浮的言行、夸張的肢體動作,會令人有不信任的感覺。主試者最討厭的是一副無所謂、可有可無的態度,如果你對這家公司沒有興趣,又何必來面試。
禁忌七:沒有自信,但也不能驕傲
自信和驕傲有時就在一線之間,尺寸的拿捏要小心掌握。沒有自信的人會讓人有學習力差、推諉塞責的'聯想,肯定不受企業歡迎;驕傲的人則令人生厭,沒有團隊合作的概念、不合群,企業可不想用一個單打獨斗的獨行俠。
禁忌八:天馬行空
說話的邏輯概念,代表的是一個人的組織能力。天馬行空可能是一種創意,卻也代表著“只會說不會做”的言行失衡。企業應徵社會新鮮人,多半是希望做好基層的執行工作,有創意當然是額外的紅利,只動嘴不動手可不是新人該做的事。
禁忌九:喜好批評卻無創見
沒有一個主管喜歡愛批評卻無創見的員工,主試者也一樣。即使批評的是和工作無關的事,像是政治、經濟、社會的現況,對于求職者來說,并沒有任何加分的效果,可能還會因為你的言語不當,引起主試者的不快。
禁忌十:不知行情亂開價
談到薪水多半代表你有很大的機會被錄取,可是你卻來個獅子大開口,企業怎么敢用一個漫天要價的人如果你不想吃虧,面試前應多打聽相關行情,否則就采取依公司規定的保守策略。不知行情胡亂開價,絕對讓你的面試倒扣200分。
面試禁忌二
1.不要被簡歷忽悠了
簡歷是死的,不一定能反映出面試者當下的情況。比如簡歷上寫的是名校畢業的,又有知名企業的工作背景。但這些都是過去,不能說明面試者現在的水平。簡歷往往有水分,或者描述不精確的地方。比如簡歷上寫的是精通Java語言。到底精通到什么程度,只有通過面試才能大致了解。簡歷上越是把自己寫得優秀的地方,越要去挑戰一下。
2.不要對面試者有任何假設
不要對面試者有任何假設,包括簡歷上的信息。唯一的假設就是對方不合格。因此在面試個過程中要想法設法找出面試者的問題,給最終的決定提供有效的判斷依據。有些面試官看到對方有多年經驗,就假設他們在某個方面是合格的,在心理上已經開始放水。還有面試官看到對方在某些問題上口若懸河,吐沫橫飛,就假設對方有經驗,有水平,而主動放棄了追問細節的機會。錄用以后才發現此人空有理論,沒有動手能力。會說不會做。錄取一個不合格的人,不僅是對公司不負責,也是對面試者不負責。
3.不要把決定留給下一個人
通常,一個面試者要經過N道面試。最終的結果往往要大家討論,或者領導拍板。于是,有些面試官認為自己是開始的關卡,并不重要。反正決定權在后面。有了這種心理,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面試的效果。本來自己可以搞清楚的問題,卻把責任推給了后面的人。或者有意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把難題留給后人。其實,無論最終是大家討論,還是領導拍板,每個面試官的論點和論據都很重要。否則要為什么你去面試?
4.不要誘導
我們會通常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希望給面試者一個發揮的空間。但提出問題的方法如果弄得不好,就變成了具有誘導性的問題,引導甚至迫使面試者朝面試官想聽的方向回答。例如,“你是怎樣看待團隊合作的?”。絕大多數面試者回答時,都會試圖講述團隊合作的好處,因為這是面試官想聽的。像這樣的問題,答案雖然多種多樣,但很難從中得到有效信息。應對如流的人很可能事先準備過,但實際工作中不一定能做到。而那些回答得不太好的人,說不定做得挺好,只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總結不出來,表達不清楚而已。因此面試官在準備問題時,一定要從面試者的角度去考慮一下,看看他們有什么樣的選擇。如果面試者沒有選擇,這樣的問題問了也是白問。
5.不要答案,要過程
所謂面試,自然要出一些題目考考面試者。特別是技術類型的面試,出些試題是很必要的。但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面試者的答案,而是他們怎樣獲得答案。大家熟悉的微軟,谷歌等公司面試時的開放式問題,其實就是這個目的,觀察面試者如何解題。面試官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哪些答案是死的知識點,哪些答案是活的解決方法。知識點暫時不知道沒有關系,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而方法則不是那么容易學得到的。
6.不要放棄細節,細節決定一切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刨根問底的精神。無論簡歷,還是面試時的介紹,都是面試者事先準備過,總結過的。這些是他們的穿戴打扮。要想看清本質,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脫掉外面的衣服,充分展示里面的肌肉。面試官一定要注意,追問細節的目的不是拷問對方,尋找滿意的答案,而是試圖了解面試者對某方面的理解是否源于自己的真實經歷,某些說法是否可信等等。舉個例子,有不少面試者說自己的優點是學習能力強。然而當具體問到他們最近讀了什么書,看了什么博客,或者在項目中學到了什么東西時,卻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企業面試禁忌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