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招聘面試問題及答案
醫學面試中,面試官常問那些問題呢?你有提前了解面試題目了嗎?以下是小編幫你們整理的醫學招聘面試問題及答案,一起來學習啦。
醫學招聘面試問題及答案(一)
1.“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治療原則。但在我國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打針輸液是用得最多最普遍的現象,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國家這種情況更突出。對這種現象,你怎么看?
答:在我國確實普遍存在這種現象,不足為奇。究其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第一:跟我國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嚴重不足有很大的關系。在市場經濟環境的條件下,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以“醫藥養醫”這種經營模式來維持運作。
第二:醫生這個職業投入大,工作辛苦,風險高,但是收入偏低,導致部分醫生心理不平衡,加上一些藥品經銷商的推波助瀾作用,使得醫生為了提高收入,過度用藥。
第三:一些病人的就醫心態不端正,總以為打針輸夜能最快治療好疾病。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第一:國家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完善醫療保障系統,解決醫院的運轉問題,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第二:對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醫德醫風教育,端正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理念,本著“一切為了病人”的宗旨,熱心為病人服務。
第三:通過宣傳教育,讓病人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糾正不良就醫心態。 考點:分析問題的能力、用藥制度、過度醫療、醫療體制、患者心態、解決問題的辦法
2.“小病進社區,大病入大醫院”是我國倡導的就醫原則。但實際上大家是大病小病都首選去大醫院。對這種現象,你怎么看?
答:在我國確實普遍存在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跟我國的醫療衛生資源過度集中有很大的關系,好醫生好設備都集中在大醫院。
第二:患者的就醫心態出現嚴重誤區,總以為進了大醫院就進了保險箱,大醫院能夠包治百病。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第一: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要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正確引導和扶持有經驗有技術的醫生到社區醫院工作,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第二:對基層的醫務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訓,讓他們能夠治愈一些常見病和小疾病,增強大家對社區醫院的信心。
第三:通過宣傳教育,合理引導大家“小病進社區,大病入大醫院”。 考點:醫療資源不均等、患者心態、解決問題的辦法
3.一位慢性病患者經你治療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仍沒有治好,這位患者十分惱火,要對你進行問責。你怎么辦?
答:作為一名醫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我應該冷靜,迅速,妥善的處理這件事。
首先,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他對治愈疾病的焦急心理,安撫患者的激動情緒,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化。
其次,心態平和耐心地跟患者解釋這種慢性病的起因以及治愈所需的時間是一個很長過程,讓他正確認識自身的疾病,爭取得到患者信任。
最后,根據患者目前的病情,評估這種慢性病的預后情況,同時提醒病人以后需要注意的問題,防止疾病反復發作。
考點:溝通能力、心態平和,冷靜,站在病人角度解釋
4.一位老人家就醫,你根據老人家的病情制定了一個最合理的治療方案。但老人家覺得這個方案太麻煩、太貴,以為你是故意想多賺他的錢,硬是要求你改變治療方案。你怎么辦?
答: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我應該冷靜,妥善的處理這件事。 首先,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他的顧慮,可能擔心檢查費治療費過高,經濟方面承擔不了。
其次,心態平和耐心地跟患者解釋他病情的實際情況以及檢查項目的必要性。如果患者還是不接受治療方案,進一步做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爭取家屬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如果患者和家屬都不同意治療方案的情況下,對治療方案做適當調整,比如盡可能減少一些檢查項目,降低治療費用,但是治療方案的大方向不能改變。經過一番調整之后,患者還是不同意的話,那么就征求患者的意見,建議他換主治醫生或者轉院治療。
考點:心態平和,冷靜,站在病人角度解釋,說服病人及家屬接受方案,可適當調整方案但應有原則
醫學招聘面試問題及答案(二)
1.某日,衛生部突然發文,通知有一種流感藥物導致很多病人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而恰好你近段時間用這種藥物對多名病人進行了治療。作為醫生,你怎么辦?
答: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應該冷靜,迅速,妥善的處理這件事,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化。
第一、對目前正在使用這種藥物的病人立即停止用藥,使用其他替代藥物,并對已經出現過敏反應的病人做針對性處理,對沒有出現過敏反應的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安撫病人的情緒,防止引起恐慌。
第二、立刻追蹤以前用過這種藥物的病人,了解目前病人的情況,做好相關的處理,并做好隨訪工作。
第三、將病人的實際情況報告衛生部,接受領導的批評和指導。
考點:處理問題的能力、追蹤病人、停藥、處理病人、報告
2.近期天氣熱,食物中毒、中暑、空調病等病人大量增加,導致候診室人滿為患。現在上級要你提出解決方案,你怎么做?
答: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首先,在醫院內部對病人進行分流,比如臨時多開幾間診室,調派足夠的醫生來處理門診病人。同時請保安來維持秩序,安撫病人的情緒,防止出現混亂。
其次,充分利用醫院周邊的衛生資源,請周邊的社區醫院協助,將病情輕微的病人分流到社區醫院就醫,緩解醫院本部的壓力。
最后,做好科普宣傳工作,針對性的印發一些常見病的常規處理宣傳小冊子,這樣既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醫院的壓力。
考點:處理問題的能力、分診病人、利用相關資源、科普宣傳
3.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多地出現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對這種現象,你怎么看?
答:接連發生的殺醫傷醫事件令人心痛,我分析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態不對等是惡性傷醫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通俗來說就是患者不信任的就醫心態,這樣只會使醫患關系越來越差。
第二、部分醫院確實存在過度醫療,過度用藥的情況,導致患者對醫院及醫護人員心存不滿。
第三、個別醫務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更激化了患者的情緒。
第四、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對治愈疾病期望過高,治療效果稍有不滿意,就大吵大鬧,甚至做出過激行為。
第五、媒體帶有感情色彩,傾向于患者這個“弱勢群體”的報道,更加強化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不好印象。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第一、普及醫學教育,特別是對“醫生并非萬能”的科普,有助于減少“患者的不幸是醫生的錯”這種思維。
第二、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第三、對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醫德醫風教育,端正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理念,本著“一切為了病人”的宗旨,熱心為病人服務。
第四、通過宣傳教育,讓病人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糾正不良就醫心態。 第五、發生醫療糾紛,第一時間給媒體一個合理的解釋,讓媒體對醫療糾紛進行客觀的報道與評論,成為溝通醫護人員和患者心靈的一座橋梁。
4. 你如何看待“幼兒園喂藥”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答:近來傷童虐童事件頻繁見于報端,確實令人揪心痛心。原因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的兒童權益保護相關立法與執法鏈條中,還有不少法律法規過于原則、抽象,協調性與可執行性不強;制定后,也未得到充分重視,執法與立法割裂、監管缺失。
第二、幼兒園建立偏離“教學育人”的初衷,存在逐利的嫌疑。
第三、家長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
第四、兒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第一、在監管和保護兒童權益方面,立法執法部門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提高。
第二、政府加大對幼兒園的投入,讓幼兒園回歸“教學育人”的本位。 第三、家長平時多點跟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培養小孩的自我保護意識。
醫學招聘面試問題及答案(三)
1.目前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你怎么看待如今的醫患關系?有什么解決措施? 答:如今的醫患關系確實比較緊張,原因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原因:政府對醫院的投入不足,醫院為了維持生存和發展,必須用自己的勞動和服務來換取收入,而患者付出錢,為了得到相應的醫療服務。 同時對醫療期望值過高,稍有不滿意就投訴、大吵大鬧,這是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社會原因。
第二、醫學原因:醫學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充滿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任何醫院和醫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療過程和結果始終存在著成功與失敗兩種可能,這是醫學的無奈。
第三、醫者原因:個別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更激化了患者的情緒,造成醫患關系緊張。
第四、患者原因:很多患者對醫學知識一知半解,維權意識卻又異常強烈。以為進了醫院就進了保險箱,生命健康絕對有保障。一旦病情不見好轉或者惡化時,就認為是醫療事故,就覺得醫院和醫生不可原諒,進而大鬧醫院,甚至打罵醫務人員。
第五、媒體原因:媒體帶有感情色彩,傾向于患者這個“弱勢群體”的報道,更加強化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不好印象,加劇醫患關系緊張。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第一、強化政府職能,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減輕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的實際負擔,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第二、醫患雙方都要遵循醫學科學的客觀規律,特別是患者要尊重醫學,不要動輒鬧到醫院或責難醫生,這樣使得醫生膽子越來越小,為了自我保護檢查越來越細,既不利于醫學的發展,也加重了患者的負擔。
第三、對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醫德醫風教育,端正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理念,本著“一切為了病人”的宗旨,熱心為病人服務。
第四、對患者通過醫學知識和醫學道德的宣傳教育,讓病人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糾正不良就醫心態。
第五、發生醫療糾紛,第一時間給媒體一個合理的解釋,讓媒體對醫療糾紛進行客觀的報道與評論,成為溝通醫護人員和患者心靈的一座橋梁。
2. “泰康”乙肝疫苗之后公眾的信任危機值得我們關注。對此你有哪些看法和應對措施?
答:一般來說,疫苗本身是相對安全的,但是如果疫苗本身的安全度低于一定標準,就會直接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疫苗的安全系數只是概率問題,可一旦發生危險,對于每一個幼兒背后家庭的傷害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因此,確保疫苗本身的安全度,提高疫苗本身的安全系數,將安全隱患的概率降到最低,才能真正提高公眾對于疫苗注射的信心。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第一、加強對疫苗生產、流通等諸環節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嚴格疫苗批發的市場準入,建立日常巡查制度。
第三、醫務人員要加強疫苗注射后的觀察和監測。
第四、政府要完善有關立法和救助機制。
泰康風波后的疫苗信任危機不是一時就能夠挽回的,只有我們做好各個方面,才能逐漸提高公眾對于疫苗注射的熱情和信心。
3、“走廊醫生”被大多數網友力挺,卻成為同事的眼中釘,被醫院解聘,對這種現象,你怎么看?談談你的看法?
答“走廊醫生”被大多數網友力挺,卻成為同事的眼中釘,被醫院解聘,這一巨大的反差所折射出的,是我國現行醫療體制下醫患關系的深刻矛盾。一方面,是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是醫療腐敗、過度醫療的問題。
解決我國現行醫療體制下醫患關系的深刻矛盾,需要社會各方主體的共同努力。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解決措施:
第一、堅持社會效益準則,打造誠信醫院。
第二、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暢通醫患溝通渠道。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和糾紛,增強病人對醫院的信任度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
第三、提供精湛、優質的技術服務,讓患者放心。
第四、建立醫療告之制度,增進醫患之間相互了解和信任。
4、某地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領導交辦你去完成,你如何解決?
答:1、事關老百姓生命安危,我將竭盡全力處理好食物中毒事件。
2、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在途中抓緊時間通知衛生、公安、質檢等相關部門到達現場。
3、到達現場后,按照相關事故制定的預案,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全方面的工作。
一是搶救組,千方百計搶救中毒者;
二是事故調查組,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果斷措施,堵住中毒的源頭,防止中毒人群進一步擴大;
三是思想整治工作組,做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疏散圍觀人群,維護社會穩定;
四是宣傳組,及時向外界發布有關中毒事件的情況,避免外界恐慌,保持社會穩定。
4、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隨時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展,特別是重大問題和特殊情況。
5、事件處理完畢后,及時總結報告,重點是分析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提出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