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
你想了解公務員面試真題嗎?要面試的你,做好準備很有必要,以下是小編幫你們整理的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一起來學習啦。
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一)
1:作為一名新公務員,到單位后有三項任務要完成。1.了解你的工作程序;2.了解新工作的法律規章制度;3.在短時間內學會快速寫文章。你會怎么做?
【考查要點】自我認知能力
【答題思路】點題—分條展開論述—總結表態
【參考思路】
作為一名新公務員,有以上三項任務需要我去完成,這既是對我能力的考驗和挑戰,同時也是一次鍛煉自己、快速提升能力的機會,我要認真的去完成。了解工作程序、熟悉工作的規章制度,以及具備快速公文寫作能力,對于一名新公務員來說都是應該掌握和具備的基本技能,這三項工作是相互促進、齊頭并進的,應該在工作中協調好三項任務的關系,達到同時進行、共同提高的效果。
第一,了解工作程序是我們進行工作的基本前提。我會認真學習工作程序規章手冊,先對工作程序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與領導和同事的交流溝通,虛心向他們請教,在領導和同事的指導下在工作中深刻體會工作程序,以便能夠更加熟練的完成工作任務。
第二,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法律規章制度是單位正常運營的基本保障。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我會利用業余時間研讀新工作的法律規章制度,如果有不理解之處,及時向專業人士或者單位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明確之后嚴格遵守執行,并且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在單位里起到良好的影響,運用到工作當中,以保障工作的正常開展。
第三,寫作能力是公務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我要在了解工作程序、學習規章制度的同時,把業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方面要多看公文和同類文章,多向領導及有經驗的同事學習和請教,多動筆寫文章并請同事多指點,虛心汲取寶貴意見,通過不斷的修改來磨練自己提高自己。
作為一名新的公務員,最缺乏的是經驗,最重要的是學習,我相信經過我自己的努力,在領導的指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會盡快熟悉工作崗位并且完成我的工作。
2、、“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案,公務員要騎自行車上下班,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考查要點】綜合分析能力
【答題思路】背景陳述—判斷表態—分層論證—對策提升
【參考思路】
公務員的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一直是我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案,公務員要騎自行車上下班這一提案恰恰是基于這一出發點,也對于我們建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的一次嘗試。
對于題目中的提案,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好還是不好,而是應該公正地、全面地、理性地、辨證地看待:
第一,我們應該看到,公務員騎自行車上下班這一提案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有其積極意義所在:
其一,這是公務員響應建設低碳經濟生活的一種有益嘗試,騎自行車上下班可以減少交通壓力,有利于發展低碳經濟,隨著全球氣候問題的日趨嚴重,國際社會的壓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經濟已毋庸置疑地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我國公務員騎自行車上下班恰恰是建設低碳經濟的一種有效嘗試。其二,騎自行車上下班,可以拉近公務員和人民群眾的距離,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對于黨風廉政建設來說也是具有積極的支撐作用。其三,騎自行車上下班,對于公務員本身來說,也可以起到鍛煉身體,踐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的目的。 第二,我們也應該看到,騎自行車上下班對于建設低碳經濟、加強工作作風建設來說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是否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決定因素不應該是公務員的身份,這樣容易流于形式,雖然公務員騎自行車上下班,但還是會存在思想上缺乏重視的狀況,同時,對于一些上下班路程較遠的公務員來說,這無疑是增加了他們上下班的阻力,降低了時間的利用率,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第三,要想建設良好的工作作風,想做好環保工作,需要我們的政府在源頭上進行努力。如在思想上加強引導,做好宣傳,強化意識,增強氛圍,在制度上做好制度建設,包括制度的執行辦法及配套措施,在監管上加強監管,建立黨內、黨外、制度、輿論、大眾多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同時,加大打擊力度。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下大氣力解決突出問題,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3、假設你是一名大學生,你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困難。如果你面對挫折怎么辦?
作為一名80后的大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迎接壓力的挑戰,猶為的重要。巴爾扎克說過:“苦難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萬丈深淵。”因此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不能害怕,要從挫折背后找到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心態上我會保持沉著冷靜,不慌不怒,增強自信。在挫折來臨時,我會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不自怨自艾,不萎靡不振,不自暴自棄,更不能想著靠父母靠家人靠關系。第二我會審時度勢,尋找原因,理清思路。客觀冷靜的分析我所面臨的挫折,可能產生的原因尋找出來,再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是我的既定目標不變,那么我的努力的程度就要加倍。倘若原來太高的目標一時無法實現,可用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來替代,一步一步完成最終目標。(最好適時舉自己的親身例子)第三,我會通過情緒轉移,分散壓力。可以通過自己喜愛的寫作、體育鍛煉,或者多與我的家人溝通等方式,學會宣泄,擺脫壓力,雖然我的家庭經濟條件不高,但我的家人對我的愛對我的支持是一樣多的。
總之,一個人如果不經歷挫折,總是躲著困難。那就會如溫室里的花,經不住暴風雪的摧殘,稍微經受一點挫折就毀滅,那樣我們會難以成才,難以適應社會能力。所以當挫折面臨時,我相信自己可以勇敢的接受挑戰。
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二)
1、假設你是會議的主持人,會議進行過程中,大家跑題了。你該怎么辦?
作為一名會議的主持人,順利的組織會議,圓滿的組織大家來解決我們舉行會議所計劃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我工作的基本要求。我會及時控制把握會場局面的能力,具體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我會明白自己作為一名主持人的角色,及時、委婉的打斷同志們偏離計劃的討論。我會對同志們積極熱情的參與討論問題的態度加以肯定。并簡單總結同志們的討論意見。
其次,我會再次重申我們的會議主旨,會議精神。重申我們今天舉行會議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并用含蓄的語言提醒大家,比如:“大家注意,會議已經有些偏離主題了,可能是大家和我一樣思路都很寬闊,不過時間有限,希望都能回到正題上,把這種開闊的思路繼續在我們今天的正題上。”
再次,我會征詢領導的意見,請領導做主導發言,發表看法。來引導大家解決問題的思路,不至于再次跑題。
最后,在會議結束之后,我會認真撰寫會議記錄,總結我們這次會議的討論結果。另外,我會對同志們在會議中跑題的內容同樣予以記錄,形成報告,提交我的領導,幫助領導對同志們關心的問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總之,我始終報著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信念,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鍛煉。考生回答完畢。
2、 有人說“做人要精,做事要明”,也有人說“先學會做人,再去做事”,對于這兩句話你有什么看法?
人生有兩件事,第一是學做人;第二是學做事。做人是最基本的最底層的建設,而做事是構建在做人的地基上的高樓大廈。
首先我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是,做人要聰明,做事要明智,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做人的優劣和做事的成敗;一個人的品德,決定一個人人生的走勢和走向。做人是一個人做事的原則和基礎。這兩句話都反應了我們對做人和做事的態度。
其次我認為做人與做事是不一樣的。做事,看能力,靠本領;做人,則看態度,靠道德。會做人并不等于會做事,會做事也不等于會做人,兩者之間雖然有著緊密的關系,但決不能簡單地畫等號。
再次做人與做事既有不一樣的地方,更有統一的地方。說到底,做人離不開做事,做事成就并映證做人。兩者在許多時候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會做人不會做事,是一個殘缺的人;會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過程中也容易犯錯誤,甚至可能處處碰壁。只有這兩個方面互為促進,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一個豐富的“人”。
總之,我一直抱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原則,嚴格要求自己,將做人與做事緊密聯系,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3、 你帶領10名共青團員去宣傳法律知識,你怎么組織?
依法治國,建設有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治國方略。不斷提高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保證。如果領導分配給我這個任務,我會馬上行動起來,帶領這些團員積極開展工作。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我的工作。
首先,我將帶領10名團員召開小組會議,詳細介紹我們的工作任務,并分成3-4個小組。會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先對10名小組成員進行宣傳前的普法培訓工作,讓組員們深刻了解我們所要宣傳的內容。
其次,我會列出宣傳計劃,將宣傳所需的條件界定清楚,比如宣傳的對象,宣傳的地點,宣傳的方式,以及宣傳所需要的經費,并提交我的領導批備,獲取支持。
其次我會根據小組成員不同的特點分派不同的任務,比如有的成員口才比較好,可以對現場宣傳進行講解,有的成員可以做宣傳的ppt展示,小視頻,生動的多樣的來宣傳普法,讓大家印象深刻,真正達到宣傳的目的。
最后,宣傳結束后,我會形成工作總結,總結經驗,領導審批歸檔,為下一次的活動提供材料。
總之,領導讓我完成這項任務,我一定會有計劃有條理的積極的完成。回答完畢。
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三)
1、 有15名貧困戶,你和領導去慰問,應準備15份慰問金和慰問品,去時發現準備了15份慰問金和10戶慰問品,你有幾種應對計劃?
單位組織領導和我去慰問貧困戶,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注重民生,關注弱勢群體的態度,也讓我們的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如果我在工作中遇到上述這種情況。我會安排以下幾種應對計劃。
第一,我會及時通知領導出現的意外情況,并按原計劃準時與領導出現在第一戶群眾家中,按時送上保質保量的慰問。同時我會迅速與我的同事聯系,請同事幫忙將原定的另外5份慰問品送到工作地點,保證工作順利完成。
第二,如果慰問品的缺失,是因為沒有購買完整,或者單位的距離比較遠,我會迅速向當地普通群眾詢問最近的超市,及時將慰問品買回。
第三,如果該處附近沒有便利超市的地方,我會及時與領導溝通,與慰問的貧困戶解釋清楚情況,請求原諒。我相信我們的群眾都是通情達理的。我們會在當天稍后一些時間將慰問品補回,不會讓慰問成為一種形勢主義。
事后,我會對此次工作的失誤進行總結,承擔自己應付的工作責任。并總結教訓,在下次的工作中絕不出現類似的狀況。 回答完畢。
2.某些地方開展大學生村官計劃,但是存在大學生下去留不住的問題,你如何解決?
國家開展大學生村官計劃,目的是讓有志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華,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村社會,對于鄉村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大學生當村官,可以為基層補充新鮮的血液,加強基層建設,充實基層隊伍。
可以看到,這項計劃實施多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當村官的隊伍中來,很多人不負國家的厚望,扎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大學生下去留不住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一些大學生剛畢業,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充分,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強,經受不住農村艱苦生活的挑戰;二是對學生的思想引導還不夠,沒有讓他們全面,深刻的理解這項計劃的含義;三是針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機制還不夠完善,沒有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而要改變這種現象,我覺得應該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首先,對于想加入大學生村官計劃的學生,從學校到基層單位,都要幫助他們充分理解這項計劃的含義,客觀分析自身的情況到底適不適合農村的環境;
其次,對于選拔的對象,可以考慮優先錄取農村出身,本地生源,或少數民族的學生。因為一般這些學生都比較熟悉自己家鄉的情況,懂得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等,能更全面的看待和處理實際的問題;
最后政府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機制,有條件的要繼續加強和完善,沒條件的要盡量創造出條件,要讓有能力有品德的大學生村官有機會脫穎而出,得到提拔。既要留得住人才,還要用好人才。
總而言之,大學生村官計劃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計劃,我們要加強維護和完善它,不能讓它成為流星一閃,要讓這個計劃穩定持久,造福更多的地方和農民百姓。
看了“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