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
面試公務員時,我們的準備很重要,那么你了解河北省的公務員面試題了嗎?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一起來學習吧。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一
1、現在發給老年人免費的卡,但他們都集中在上下班高峰乘車買菜,甚至和上班族發生爭吵,導致秩序混亂,請你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要點】
關注老年人的生活一直是我國政府和黨高度重視的工作重點,對于題目中給老年人免費的卡,但他們都集中在上下班高峰乘坐買菜,甚至和上班族發生爭吵,導致秩序混亂這個現象,我們不能簡單的說好還是不好,而是應該全面的、辨證的看待。
首先,發給老年人免費的卡,說明政府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種尊老愛幼、以人為本的體現。對于老年人來說,免費卡不僅為他們節約了交通費用,也為他們提供了出行的方便。但是,這項措施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方面。比如老人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乘車買菜,正好和上班族在乘車時間上產生沖突,那么在公共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擁堵現象,容易導致爭吵,甚至影響到公共秩序。這不僅不利于老年人身心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針對以上情況,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做好思想引導,深入社區進行宣傳,鼓勵老年人和青年人發揚團結友愛、互相體諒的優良傳統,號召老年人乘車時錯開上下班高峰期,這是對公共秩序的維護,也是出于老年人自身安全的考慮。第二,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比如說在每個社區附近都設置一些菜市場,方便老年人買菜,為老年人設立專門的公共汽車,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增加城市公共汽車的數量等等。第三,對交通部門和公共交通服務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乘車時發生爭吵的時候,需要及時協調,避免沖突擴大,造成不良影響。
我想,一項好的政策,也要有好的執行作為維護,同時,在制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多方利益,保證決策的全面性。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好政策有好效果,才能真正推動社會文明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2、現在大學生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去做健身教練等,出現校園“走穴族”,結合自己談談看法。
【參考答案】
如今,校園“走穴族”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逐漸演化成一種時尚。“墻內開花墻外香”,這些形形色色的學生“達人”們,在學習之余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結伴或獨自一人外出“走穴”。“走穴”在他們看來,是體驗生活,更是為未來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增加砝碼。 校園“走穴族”靠自己的專長賺取生活費用一事,相比一些大學生畢業后仍靠“啃老”維持生活來說,體現了這部分大學生獨立、自由、自信的特點。當然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走穴族”注意。走穴族“這個群體的好壞在人群中還是飽受爭議,人們始終不能給出統一的意見。
有人說,大學生”走穴“就是不務正業,作為學生,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只有學習好了,將來才能更好的出路。更何況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如果一個學生在學校沒學好,也就沒有過硬的實力,拿什么去和人家競爭,到頭來只能被社會所淘汰。 也有人說,大學生出去”走穴“賺錢,會培養他們的功利意識,慢慢變的商業化,使他們一切都向錢看。同時,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也會使他們認為賺錢并不一定非要完成學業,最終慢慢荒廢學業。誠然,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穴“會造成休息不足,浪費一定精力,學生還要承受學習工作雙方面的壓力,從而勢必會對學生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所以,他們的擔心也并不無道理。
在我看來,大學生”走穴“確實有些需要大學生調整和平和的地方,但總體來說是”得大于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學到學校里的老師所無法傳授給他們的東西。
第一,在國外,很多學生都選擇一邊讀書,一邊依靠打工來賺取報酬支付各項費用,很多學生滿18周歲就不再向家庭索取生活費用;而走穴族能夠通過專長賺取費用,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減輕家庭的負擔,更能使學生及早接觸社會,鍛煉實踐能力和增強自信心;
第二,學生走穴即是學生自立的一種需求和表現,社會也應該重視這種現象,規范和凈化學生的打工環境,進行正確引導,防止和避免學生的合理權益被侵犯,或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以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三,應該合理安排大學生活。畢竟很多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不能夠合理分配時間,選擇不上課、逃課等方式打工賺錢,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不理智的做法,家長和輔導員應該注意了解情況,及時制止。
總之,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合理、適度的打工生活,有助于學生接觸實踐、了解實踐,在實踐中成長成才,家庭和社會應該對此持支持和表揚的態度,應該為學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這些大學生更早地參與社會分工和實踐,有助于他們了解社會的運行,提前熟悉工作環境,掌握生存之道。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二
1、談談你對國家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及從基層選拔干部等政策的看法。
【參考答案】
國家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及從基層選拔干部等政策,是國家為實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這一宏偉目標而進行的教育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體現了國家人才政策的轉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量優秀人才。但由于種種原因,一方面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廣大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等基層還存在人才匱乏的狀況,需要大批人才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到這些地方建功立業。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更好地推動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國家提出了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政策。這對于整體推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促進青年人才健康成長和改善基層干部隊伍結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宰相起于州部,猛將發于卒伍。”只有在基層摸爬滾打過的人才能深刻地了解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才會對人民群眾產生深厚的感情,才有基礎成長為一名執政為民的領導干部。但是在實踐中基層干部由于種種原因很難獲得晉升,遭遇了晉升的“天花板”。國家從基層選拔干部政策的頒布實施正是對癥下藥、實事求是的體現。
為人民服務是工作的最高宗旨,廣大大學生和基層人員要認真貫徹黨的方針,積極擁護黨的人才政策,發揮自身優勢,在基層踏實工作,不斷從基層富饒的土壤中吸取養分,充實自己。無論將來能否被選拔為干部,都要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工作重心,心里想著老百姓、真心為了老百姓,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為老百姓做事。
2、我國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的問題,農民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困問題,有人說解決農民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減少貧困農民增加富裕農民。結合我國“三農”狀況,談談如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參考答案】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即“三農問題”,歷來與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大局聯系在一起,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近年來農民年人均增長緩慢。要全面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小康社會,關鍵在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從目前來看,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在與戶籍相連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不平等的情況下,加之城市房價過高、準入門檻過高等,都使得前些年我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現表象轉移,實質留滯的特點。眾多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實際是出于城市的邊緣,并沒有實現真的轉移,即城市化。從流動方式和表現形態來看,目前民工的轉移有四種模式:一是離鄉不離土,即自己在城市里打工,土地由家中其他人或親戚耕種;二是離土不離鄉,即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土地出租或轉讓給別人經營;三是離土又離鄉,即完全放棄了土地經營,在城市里經商和居住;四是農閑離鄉,農忙回鄉,即隨季節出行,亦工亦農,屬于兩棲性質。 針對上述情況,如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農村教育程度,尤其以年輕一代人進行中專普及和非教育適齡年齡的人進行專業技能化培訓為主。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健全農村勞動力培訓網。對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要加強職業指導培訓,使其自覺遵守勞動法規和城市文明公約,幫助他們提高流動擇業、依法維護自身勞動權益的能力。
第二,合理解決農民和農民工在城市中的戶口、身份問題。保證其能有醫療衛生、子女教學、住房等保障。保障農村勞動力合法權益。允許和鼓勵外出勞動力通過轉包、轉讓、托管等形式進行土地使用權流轉,同時加強跟蹤服務,為其提供法律咨詢和政策服務,并在社會保障、費用減免、資金信貸等方面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三,改革農村土地政策,使農民能敢于外出工作。逐步使農民走出農村,直到正真脫離土地。而并非使現有農村土地政策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土地戀戀不舍。
第四,開展區域協作,加強農村勞動力的異地轉移。特別是開拓海外市場,加快對外勞務輸出步伐。要減化勞務輸出的手續,給予農村勞動力出國前期費用上的信貸支持,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了解涉外就業信息,并充分發揮勞務合作企業的作用,加強境外務工技能培訓。 總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必須多管齊下,才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給農民帶來切身的利益,相信通過以上的措施的落實,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一定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三
1、現在有些地方設立市長接待日,縣長接待日,但有些人說市長、縣長應該負責決策,讓工作人員來接待,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拓寬民意表達渠道,轉變政府觀念,樹立服務行政觀念,將官本位、政府本位、權力本位的管理理念轉變為公民本位、社會本位、市場本位的治理理念,已經成為我國政府自身建設的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政府都在進行著不斷地嘗試,設立市長接待日,縣長接待日便是其中的一種嘗試。
對于題目中的現象,我們不能簡單地區分為好還是不好,而是應該全面看待:
第一,我們要看到政府設立市長接待日,其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它為民眾提供了一條直接、有效地解決問題的途徑。從層級上看,作為一市之長,市長熟悉政府各部門的情況,說話分量足,能夠給前來求助的人提供有效的幫助。另一方面,市長接待日拉近了黨政領導與群眾的距離,樹立了政府在群眾中的威望和良好形象。通過接待日,市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生,民情,民意。一個能給百姓解決問題的市長就是個能干的市長,一個能與百姓親密接觸的市長就是個親民的市長。一個既能干又親民的市長就是個好市長。
第二,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政府的一把手,應當是統籌全局的,像接待民眾這樣的工作,應當交給政府的信訪部門集中管理,市長、縣長不能夠因為接待日的設立而影響了自己正常的工作,否則就會本末倒置。而且如果政府官員接訪后問題還是不能得到及時和有效的解決,對官員的個人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都是一種挑戰。
因此,我認為,對很多地方市長接待日、縣長接待日接待來訪群眾這個問題,我們確實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在我國提出保民生、促增長、保穩定的戰略目標的今天,政府官員能作出這樣的舉措確實是有積極意義的,希望地方政府能夠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為民意的表達開通另一個便捷、有效、暢通的渠道——在合理設置接待日、拓寬民情民意表達渠道的基礎上,政府應廣泛吸取市長、縣長接待日中的群眾意見,作出有益于人民群眾利益的正確決策,發揮市長、縣長接待日的真正作用。
2、現在很多人都承諾,但承諾之后就拋到腦后,沒有很好的履行承諾,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看法。說說你在以后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1)、背景陳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思潮的涌入,現在社會中的確存在著這樣一種社會現象,如:朋友間的夸夸其談;商家為了拉攏顧客,對顧客空口“畫餅”承諾;一些地方政府對百姓經常承諾卻從沒兌現。從個人到部分商家,甚至到個別地方單位,這種現象都是存在的。這種為了自身利益做出承諾卻不履行承諾的行為,不僅傷害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且從長遠來看會損傷商家、企業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形象和他們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
2)、判斷表態:只承諾不履行的現象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是不值得提倡的,也是每個主體需要深思和杜絕的。
3)、分層論證:誠信是個人、企業、政府的立命之本,每一個主體都應該履行自己的承諾。
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良好和持續的誠信理念。同時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督機制,促使企事業單位履行自己對群眾的承諾。
企業應以誠信為本,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擔當相應的社會責任,實現對社會和消費者的服務承諾、質量承諾等。
個人應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作為我們做人處事的準則。尤其是作為黨員干部更要起帶頭表率作用,以誠信政府牽頭帶動全民誠信,這不僅是歷史的潮流,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溫總理與在線網民交流時,就曾承諾在其任期內一定管好樓市,使樓價合理歸位。這一席話不僅溫暖著幾億老百姓的心靈,也是政府采取相應舉措的信心和有力開端,更是一個誠信的典范。
4)、總結提升:總之,國家在注重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相應地加強精神文明的構建,真正地將德治與法治有效地結合,形成人人樹誠信的良好社會風尚,這樣才能構建高效有序和諧的社會主義。而作為一名年輕的公務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對培養我的黨要誠信、對人民要誠信,做一名業務精、政治強、作風硬的優秀公務員
看了“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