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
在江蘇,公務員的面試者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了解面試題目很有必要,那么你了解了嗎?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一起來學習吧。
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一
1、孫中山說“要想著做大事,不要想著做大官”,拿破侖說“不想當元帥的兵不是好兵”,你怎么理解這兩句話?
【答題要點】
(1)我認為,應該辨證統一的看待。年輕人要踏踏實實做好基層工作,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但同時要樹立遠大的志向。
(2)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先驅孫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是有志之士實現人生價值的座右銘,更應成為我們為民無私奉獻的追求。“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要告訴我們,年輕人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這樣我們的奮斗才有方向。
(3)凡有利于國家和人民的事就是大事。立志做大事,體現的是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人民群眾認可的好官,最小也是他們心目中的“大官”。 如果一個士兵努力拼搏,為部隊建設做出貢獻,為戰場制勝創造有利條件。他一樣是人民心目中的“將軍”。
(4)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做大事的基礎是做好基層工作,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勁頭往下使,踏踏實實做好基層工作。
(5)年輕人應該立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志向,立足本職,從基層做起,像孫中山同志說的那樣,我們要立志做大事,不是立志做大官,踏踏實實地為人民服務
2、教育學家黃炎培老先生贈給其子一句話,“取象于錢,外圓內方”。對此你怎么理解?
【參考答案】“取象于錢,外圓內方”,黃炎培老先生贈給其兒子的這句話,其意思是說為人處世應該像銅錢的外形一樣,外圓而內方。這句話用形象的方式給我們帶來啟迪,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銅錢的中心是個方形的孔,這指的是人們在做人做事時,要堅守自己的原則。“方”代表的是方方正正、不可逾越的原則,是做人之本。每個人都會基于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心里形成自己的處事原則,這就是每個人做人做事的基礎。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通過學習理論和工作鍛煉來形成正確的處事原則,并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尤其是對于公務員來說,只有堅守住心中的準則,才能不被外界的誘惑或壓力所影響,嚴格履行公務員的職責。
第二,銅錢的外緣是圓形的,這指的是人們在做人做事時,要采用合適的方式,靈活處理問題,寬容待人。“圓”代表的是圓融變通,是處世之道。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很多人和事是復雜的,我們必須要學會與外界溝通,能夠接受和理解別人,真心為別人著想,靈活處理各種問題,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與身邊的人相處好。
第三,“方”與“圓”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一個人如果只是冷冰冰地堅持原則,沒有圓通的處世方法,那只會在社會上寸步難行,就像生鐵一樣,一扭就容易斷;但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而缺乏自己的原則,久而久之,也不會有太多的人愿意與之交往。 “外圓內方”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和方法。要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這要求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做人原則,不斷學習處理事情的方法,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這樣才能使自己掌握好原則和靈活的度,在為人處事方面處于和諧順利的狀態。
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二
1、有人說智慧比體力更重要,約占百分之九十;有人說關鍵在于如何使用智慧,智慧占百分之十,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有人說智慧比體力更重要,約占百分之九十;有人說關鍵在于如何使用智慧,智慧占百分之十。對于這兩句話,我認為應該辯證的看待。智慧和體力,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并不能說誰比誰更加重要。
第一,我認為體力是基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把自身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出來。如果沒有體力作為基礎,我們的一切想法、創意都是一紙空談,無法付諸行動。
第二,我認為智慧也是至關重要的。充分發揮智慧的作用,可以更大程度的節省體力,保證我們的工作可以更好的開展。企業的競爭,就是需要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而世界各國間的較量,也是以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無論是創新還是科技,都是與智慧分不開的。如果遇到事情只是一味逞匹夫之勇,而不運用我們的智慧,那么失敗也是在所難免。
所以,智慧與體力,對于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并不存在孰輕孰重的問題。
這兩句話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一方面,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比如以體力生存的農民工。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民工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他們付出汗水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重視勞動,重視體力勞動者,讓他們更加有尊嚴的生活。而對于在高樓大廈穿梭的白領來說,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也是一種社會分工的體現。
另一方面,體力和智慧要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才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來。單純的體力和單純的智力,都無法將價值最大化。我們既要重視體力,又要重視智慧,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
作為一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在不斷提高自己智慧的同時,加強體力的鍛煉,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實踐。敢于在基層中鍛煉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改革開放讓很多人富起來了,有人說,“改革開放就是為了讓腰包鼓起來”,也有人說,“改革開放不但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改革開放至今已經走過32個年頭,歷史的發展和實踐的效果,已經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軔于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征。
無論是讓腰包鼓起來,還是讓腦袋鼓起來,其實都是有道理的,時代的不同,政策的指向性和致富的方法上必然也就不同。改革開發初期,鄧小平提出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理念,“兩個大局”的思想也對于加速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最終實現了初步小康的目標,東部地區得到了長久而快速的發展,實現了讓腰包鼓起來的目標。
但是,貧富差距擴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環境污染的加劇的矛盾也日益顯露,讓“腰包鼓起來”只是實現了一部分人的福利,而不是廣大人民的,時代的發展,世界經濟的新格局必然要求改革開發進入新的發展戰略,即“社會需要更加體現公平正義!”“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比如,中國當代農村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民自身的素質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三農”問題包括農村發展問題、農民增收問題、鄉村治理問題、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等,所有問題都關系到農民自身的素質,所以各地在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千萬不可忽視對農村各類人才的培養,這樣才是又富口袋又富腦袋。知識時代,競爭越演越烈,“富腦袋”已經成為“富口袋”的根本前提,科教興國的戰略、科技創新的力量正日益突出其重要性。因此我們因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國民素質。
2010年胡錦濤同志又重點闡述了“包容性增長”的理念,其基本內涵就是公平性的增長,將使經濟發展的實惠更多地為廣大的普通老百姓所享受,使更多的普通人群的生活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和改善。包容性增長是倡導公平合理的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一種分配方式,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共享式增長方式。我國的改革開放,將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拓展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形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時代在發展,每個人只有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提升自我能力,必然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對國家,對個人,都相當給力。
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三
1、“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廣廈千間,夜臥八尺。”請你結合公務員廉潔從政,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啟示
【參考答案】
古人云:“弱水三千,取飲一瓢;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廣廈千間,夜臥八尺。”說的是人生在世,即使擁有再多財富,真正需要的也無非是七尺夜眠之地和三餐果腹之食。這句話告誡我們要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和利益觀,力戒貪欲,淡泊名利。在金錢面前,始終保持健康正常的心態,知足常樂,抗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
一要常懷平常心。涵養平常心,要有知足的情懷。知足常樂。平常心是極具魅力的生存哲學,一種至高至純的人生境界: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工作本極平常,而敬業不衰,全力以赴。平常心實不平常。
二要常養道德志。“珠瑩則塵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理想的滑坡,是傷人致命的開始;信念的動搖,是走入歧途的根子。公務員的人生情趣、生活欲望,不僅是閑情逸致,更是一種文化品格;不僅是怡情養性,更是一種道德建樹;不僅是個人情懷,更是一種政治風采。始終堅守“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的操守,始終保持“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的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謹防個人情趣成為人生的陷阱。
三要常懷律己心。“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當今社會,名利如水銀瀉地,無處不在。誘惑往往寄生于利益之上,作為一名公務員,要嚴格要求自己,自我約束,要常懷律己之心。當拿得起,放得下,面對地位、榮譽、金錢,要舍得放棄,敢于拒絕。意志薄弱者,因非分的欲望與放縱的態度結合在一起,勢必失去理智,跌進罪惡的泥潭。
四要有點“敬畏感”。公務員要對民眾民心有所敬畏,對國法黨紀有所敬畏,對事業成敗有所敬畏,對工作責任有所敬畏。對民眾心懷敬畏,對法律心存畏懼,是一種甘為孺子牛的公仆心,是一種執政為民的責任感,是一種拒腐防變的免疫力,是一種謙虛謹慎的好作風,是一種克己奉公的真品行。
總之,作為一名公務員,必須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一宗旨,始終以黨紀國法約束自己,以他人教訓警示自己,多些高尚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情趣,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做一個人民群眾真正信賴的好公仆。
2、有人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有人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歷史是一面鏡子”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這兩句話看似矛盾,但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對待過去的態度,兩者相輔相成。
“歷史是一面鏡子”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善于總結過去成功的經驗,反思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在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揚長避短,在過去的基礎上不斷進步。“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則訴我們,無論過去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或是遭受了多少挫折,都既不能只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驕傲自滿,裹足不前,也不能陷入失敗的陰影中悲觀嘆氣,無法自拔。而是應該冷靜看待過往的成功,擺正心態,繼續一如既往的努力,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取得新的成就,把過去的成功轉化為自己邁向新高度的不竭動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在前進的路上遭遇的挫折,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只要繼續努力,不斷提高,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這兩句話從不同角度提示我們如何對待歷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進步,取得成功。
總之,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對待過去,對待歷史,我們一方面要不斷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未來做鏡鑒,另一方面不能沉湎于過去,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未來,勝不驕,敗不餒,堅定地向前看,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不斷進步。
看了“江蘇公務員面試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