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
對于性能測試的面試,面試者應該學會做好面試準備,了解面試題及答案很重要。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一
1、 階段評審與項目評審有什么區別?
階段評審 對項目各階段評審:對階段成果和工作
項目評審 對項目總體評審:對工作和產品
2、 測試產品與測試項目的區別是什么?
習慣上把開發完成進行商業化,幾乎不進行代碼修改就可以售給用戶使用的軟件稱為軟件產品。
把針對一個或幾個特定的用戶而開發的軟件稱為軟件項目,軟件項目是一種個性化的產品,可以是按照用戶要求全部重新開發,也可以修改已有的軟件產品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
區別:
01.質量不同,產品的質量要求高一些,修復發布后產品的缺陷成本較高,甚至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而項目通常面向某一個用戶,雖然質量越高越好,但是一般只要滿足用戶要求就可以。
02.測試資源投入多少不同。軟件產品通常是研發中心來開發,進度壓力要小些,同時由于質量要求高,因此會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資源。
3、 和用戶共同測試(UAT測試)的注意點有哪些?
軟件產品在投產前,通常都會進行用戶驗收測試。如果用戶驗收測試沒有通過,直接結果就是拿不報酬,間接影響是損害了公司的形象,而后者的影響往往更嚴重。根據作者的經驗,用戶驗收測試一定要讓用戶滿意。 實際上用戶現場測試更趨于是一種演示。在不欺騙用戶的前提下,我們向用戶展示我們軟件的優點,最后讓“用戶”滿意并欣然支付酬勞才是我們的目標。因此用戶測試要注意下面的事項:
(1)用戶現場測試不可能測試全部功能,因此要測試核心功能。這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這些核心功能一定要預先經過測試,證明沒有問題才可以和用戶共同進行測試。測試核心模塊的目的是建立用戶對軟件的信心。當然如果這些模塊如果問題較多,不應該進行演示。
(2)如果某些模塊確實有問題,我們可以演示其它重要的業務功能模塊,必要時要向用戶做成合理的解釋。爭得時間后,及時修改缺陷來彌補。
(3)永遠不能欺騙用戶,蒙混過關。道理很簡單,因為軟件是要給用戶用的,問題早晚會暴露出來,除非你可以馬上修改。
和用戶進行測試還要注意各種交流技巧,爭取不但短期利益得到了滿足,還要為后面得合作打好基礎。
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二
1、 您所熟悉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請分別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方法在測試用例設計工作中的應用。
01.等價類劃分
劃分等價類: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數據對于揭露程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于對這一類其它值的測試.因此,可以把全部輸入數據合理劃分為若干等價類,在每一個等價類中取一個數據作為測試的輸入條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數據.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等價類劃分可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02.邊界值分析法
邊界值分析方法是對等價類劃分方法的補充。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于,剛剛大于或剛剛小于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03.錯誤推測法
基于經驗和直覺推測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 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
錯誤推測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舉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錯誤和容易發生錯誤的特殊情況,根據他們選擇測試用例. 例如, 在單元測試時曾列出的許多在模塊中常見的錯誤. 以前產品測試中曾經發現的錯誤等, 這些就是經驗的總結. 還有, 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為0的情況. 輸入表格為空格或輸入表格只有一行. 這些都是容易發生錯誤的情況. 可選擇這些情況下的例子作為測試用例.
04.因果圖方法
前面介紹的等價類劃分方法和邊界值分析方法,都是著重考慮輸入條件,但未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聯系, 相互組合等. 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相互組合,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情況. 但要檢查輸入條件的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輸入條件劃分成等價類,他們之間的組合情況也相當多. 因此必須考慮采用一種適合于描述對于多種條件的組合,相應產生多個動作的形式來考慮設計測試用例. 這就需要利用因果圖(邏輯模型). 因果圖方法最終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適合于檢查程序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情況.
2、 軟件測試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編寫目的 :這部分描述文檔內容簡要
輸入文檔::說明編寫此報告的輸入文檔(包括:信息、數據、結果等)
測試進度:記錄測試類型,測試活動的起始和結束時間
測試版本:記錄實際測試活動中所測試的版本
測試環境:描述實際測試活動中使用的測試環境,并附測試環境網絡拓撲圖
測試過程所完成的測試類型:描述實際測試活動中所進行的各種測試活動及工作內容
測試工作量:記錄測試過程中各類人員的工作量投入
測試結果分析:
代碼覆蓋率分析
代碼覆蓋率分析
測試需求覆蓋情況
用例執行情況分析
系統性能指標分析
測試問題回顧:描述測試工作結束后,遺留的問題和問題未能解決的原因;描述在測試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溝通情況,測試環境情況,典型的測試技術和解決方案
測試量化數據分析:
測試匯總信息
缺陷數據分析
缺陷總體數據統計
缺陷分級統計
缺陷來源分析
遺留缺陷與典型缺陷分析
測試結論及產品質量分析
缺陷清單
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三
1、 軟件驗收測試除了alpha ,beta測試以外,還有哪一種?
正式驗收測試
2、簡述軟件系統中用戶文檔的測試要點?
(1)讀者群。文檔面向的讀者定位要明確。對于初級用戶、中級用戶以及高級用戶應該有不同的定位
(2)術語。文檔中用到的術語要適用與定位的讀者群,用法一致,標準定義與業界規范相吻合。
(3)正確性。測試中需檢查所有信息是否真實正確,查找由于過期產品說明書和銷售人員夸大事實而導致的錯誤。檢查所有的目錄、索引和章節引用是否已更新,嘗試鏈接是否準確,產品支持電話、地址和郵政編碼是否正確。
(4)完整性。對照軟件界面檢查是否有重要的分支沒有描述到,甚至是否有整個大模塊沒有描述到,主要是測試文檔內容的全面性。
(5)一致性。按照文檔描述的操作執行后,檢查軟件返回的實際結果是否與文檔描述的相同。
(6)易用性。對關鍵步驟以粗體或背景色給用戶以提示,合理的頁面布局、適量的圖表都可以給用戶更高的易用性。需要注意的是文檔要有助于用戶排除錯誤。不但描述正確操作,也要描述錯誤處理辦法。文檔對于用戶看到的錯誤信息應當有更詳細的文檔解釋。
(7)圖表與界面截圖。檢查所有圖表與界面截圖是否與發行版本相同。
(8)樣例與示例。像用戶一樣載入和使用樣例。如果是一段程序,就輸入數據并執行它。以每一個模塊制作文件,確認它們的正確性。
(9)語言。不出現錯別字,不要出現有二義性的說法。特別要注意的是屏幕截圖或繪制圖形中的文字。
(10)印刷與包裝。檢查印刷質量;手冊厚度與開本是否合適;包裝盒的大小是否合適;有沒有零碎易丟失的小部件等等。
3、軟件測試的文檔測試應當貫穿于軟件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其中用戶文檔是文檔測試的重點。那么軟件系統的用戶文檔包括哪些?
用戶手冊
安裝和設置指導
聯機幫助
指南、向導
樣例、示例和模板
授權/注冊登記表
最終用戶許可協議
看了“性能測試面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