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
對于語文老師而言,學會做好面試準備很重要,那么你了解面試常見的問題了嗎?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一
1.教師完成《渡荊門送別》一詩的教學后,通過與學生一起回顧學過的寫景抒情詩作來鞏固學生對此類詩詞的認識。以下詩詞中不屬于寫景抒情作品的是( )。
A.曹操《觀滄海》
B.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C.王灣《次北固山下》
D.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某教師在七年級開設名著導讀課.引導學生圍繞“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主題展開閱讀,下列作品不合適用于這主題閱讀的是( )。
A.《吉檀迦利》
B.《飛鳥集》
C.《新月集》
D.《草葉集》
3.學習莫懷戚的《散步》時,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散文,于是教師推薦了一些文質兼美的散文讓學生了解散文的特點,下列推薦不合適的是( )。
A.劉紹棠《蒲柳人家》
B.朱自清《春》
C.豐子愷《山中避雨》
D.宗璞《紫藤蘿瀑布》
4.教師在講解古詩這一單元的時候,列舉了以下詩句,讓同學們說出詩句描述的季節,選項中的順序正確的是(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人菜花無處尋。
A.春秋夏冬
B.冬秋夏春
C.冬秋春夏
D.春冬秋夏
5.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思想學派相關情況進行整理,以下總結有誤的一項是( )。
A.“三教九流”中的“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B.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為“萬世師表”
C.墨翟的主張中包括“兼愛”“非攻”“明鬼”“尚賢”“節用”等內容
D.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韓非、李悝、商鞅、申不害等
6.教師在講授《曹劌論戰》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定語后置,特地選取了一些例旬,下列不滿足舉例要求的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楚人有涉江者
C.客有吹洞簫者
D.石之鏗然有聲者
7.教師在講解修辭方法及作用這一知識點時,為學生舉了以下例子,下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楊貴妃傾國傾城的美麗形象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夸張和聯想的修辭手法把瀑布奔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當時躬耕在南陽宛縣臥龍崗的諸葛亮的情況
8.教師學習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年版)》后,發現課標十分強調“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下列對語文素養的認識錯誤的一項是( )。
A.語文素養的構成要素有:語言積累、語感、思維、語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語文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
B.知識與能力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基礎
C.實踐能力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動態過程
D.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語文素養的最終要求
9.學習《蘇州園林》時,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領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理解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事物的特點,總說和分說;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自主意識和探究精神。結合新課標要求,以下對該教師的教學預設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整體設計考慮了學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規律
B.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沒有得到體現
C.目標設計充分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整合
D.體現出說明文教學對事物特征、說明順序、說明語言的重視
10.以下是教師上《麥琪的禮物》一課時設計的課堂導語,閱讀并回答問題。
在上課前,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一臨的日子里,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代號34627的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志,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圣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志的圣誕專號上。34627號罪犯終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以后,34627號一發而不可收,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同學們知道他的筆名嗎?對,是歐·亨利。非常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對上述課堂導語的評價,不準確的是( )。
A.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師用關于作者的故事來導人,正好切合小說的特點
B.導語過于冗長.不利于后面課堂內容的跟進
C.這個導語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探究的熱情
D.該教師設計導語時充分考慮了學生愛聽故事、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
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二
1、學生李某比較調皮,經常惹是生非。對他的教育,家長也不大配合。作為班主任,你準備怎么辦?
對學生
(1)、了解其究竟喜歡什么生活后,因勢利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而逐漸培養其學習的興趣。
(2)、充分發揮群體的力量,利用同學的幫助。
(3)、嘗試發現其的優點,積極鼓勵,讓其在群體中有成功的喜悅感。
對家長
(1)、首先要了解家長為什么會不配合,是家長寵愛孩子,還是對老師的工作不理解,有誤會,或者是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的問題,要善于觀察,抓住他的關注點,然后引入話題,多說些他喜歡聽的話,以后他就會慢慢把你當朋友,而你的工作就可以好開展些。動之以情,曉之以利害。
(2)、嘗試利用三結合教育,或請對學生家長或學生有影響力的人配合。
2、你在上課時,發現一位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你會怎么處理?為什么?
(1)有意碰一下,而不應該然他察覺。
(2)教師就可以找一個機會,在不影響其他學生的情況下,走到學生旁邊,用手拍一拍他的肩膀,等他抬起頭后,仍然把手掌停在他的肩上,問一些令學生可以接受的問題,如:“你不舒服嗎?沒關系吧?”然后用關切的目光看著他。
因為這樣做學生從感覺上與感情上都會比較舒服,認為老師重視他,從而就不會反抗,也不會有任何緊張、厭惡的表情,他可能會找一借口,但這不重要,因為學生已經體會到老師的關心,老師的信息已經成功的傳達給了學生,可以說目的已經達到。
3、教師節就要到了,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為學校的教師制作賀卡,并讓學生自己設計賀詞。誰知在活動開始時,一位同學提出做賀卡是不環保的行為。如果你是那位教師,你會怎樣處理這一“突發事件”?
(1)引導學生一分為二探討這一提議,“我的地盤我做主”。
(2)表揚這個學生的想法,把這一提法納入到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去,作為綜合實踐的一個延伸。并圍繞此分小組做一個探究課題。
4、有一天,一個女生交給你一封信。信是本辦一個喜歡這個女生的男生寫的。你作為班主任,怎樣處理這件事?
(1)冷處理,不擴張。
(2)告訴女生,淡然地處理這件事,只當沒有發生過。
(3)悄悄的告訴男生:橄欖果沒熟的時候去采摘是苦澀的。青春的萌動是正常的,老師能理解。喜歡一個人就把她埋在心里,別干擾了別人的正常生活。
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三
1、什么是班級文化?你當班主任后,準備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內部的共同的精神,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等的總和。班級文化包括包括硬文化和軟文化等兩個層面。
我當班主任后,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一)、“硬文化”的建設
①、注重教室的衛生。掃、保結合
②、重視教室的布置。
兩側的墻壁可以貼一些字畫、人物等(由學生選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書法角等;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選一句整個班級的座右銘;后面的黑板報應經常更換,由學生自己排版、策劃;設立溫馨提示欄(提醒學生及時增添衣物的天氣預報;衛生保健、預防季節傳染病的小知識;當日學校活動安排;當天值日學生等)、風采展示窗(本班學生創作的書法、繪畫、剪紙、攝影、手工制作的藝術品;優秀手抄報、優秀文學作品;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訪談錄、小發明、小設計、小創意、小點子、小竅門,假期生活掠影等。)
③、講究座位的排列。變“秧田型”為“馬蹄型”“面面型”“小組型”等
(二)、“軟文化”的建設——創意班級文化活動
①、開展星級創建
可以開展了星級宿舍、星級小組、星級學生創建活動,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自籌資金,對照標準,自我設計,展開競賽。不僅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榮譽感。
②、建設班級博客
現代社會,網絡已經走經尋常百姓家。而博客便成為張揚個性,展現自我風采的窗口。我將為班建立了“陽光滿屋”博客,在上面記錄班級和個人成長的歷程,問題討論發帖、跟帖……博客成為展現班級形象的窗口。
③、“股份制”的班訓、班歌、班徽
在班里開展征集班訓、班歌、班徽(班標)活動;給班訓、班歌、班徽各找10條理由。他們是班訓、班歌、班徽(班標)真正的“股東”。
④、文明袋
文明袋:上面印有“你丟棄的是垃圾,我撿起的是品質”的塑料袋,學生將其統一掛在課桌的一側,以保持室內外的清潔。
⑤、知心信箱
知心信箱:為了給師生情感交流開辟一個綠色通道,班里專設知心信箱。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老師幫助時,對班級管理、教師教學有什么建議時,教師失察或一時失誤對自己造成傷害時,成長發育遇到什么小煩惱時,有什么心理疙瘩解不開時,想約教師單獨談一談時,都可以悄悄地將書信、便條投入信箱,老師定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場合,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老師愿做你的知心朋友,伴你度過美好的學習人生!
⑥、自我警示卡
自我警示卡是統一貼在學生課桌一角的用于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警示的小卡片。卡片上內容有:自己的奮斗目標、競爭對手、座右銘、需要改掉的壞習慣等。
⑦、班級功臣席
比如:每周由學生投票,評選出二至三名為班級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授予班級功臣稱號。上榜的學生不但要在班會課上接受學生們誠摯的祝賀,還要在特殊座位——班級功臣席坐上一周。“今天我因班級而自豪,明天班級因我而驕傲”必將成為學生們的共同心聲。
⑧、感恩行動
讓學生學會感恩。對父母盡孝心,對同學獻愛心,對社會獻誠心。
利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進行“感謝你,我的父親(母親、老師)”專題活動,通過給父母、老師寫信、出專題版報等方式,通過進述的方式,把自己享受到的父母無私的愛用文字表達出來。利用同學“生日”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贈送良言,表達謝意。
⑨、開心日記(語典)
每周2——5篇開心日記,每天審視自己、身邊的現象,把最突出的成績和優點寫出來,提高內省力、觀察力,每天堅持2——3句開心語典,進行美句(段)的賞析點評,促使學生多看書,多積累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都表達了一種同樣的愿望:希望自己將來能做馬戲團的小丑。一位老師的評語是:“胸無大志,真沒出息!”一位老師的評語是:“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請你對兩位老師的評語分別做出評價。
【答案一】第一個老師顯然把有“出息”定位有偏差。第二個老師則關注了孩子情感、價值觀的發展。另外,這個老師所說“把歡笑帶給全世界”,也把一份期望給了孩子,孩子也有了一個努力的方向。我們可以想象孩子看到這句話時的興奮與滿足。這種心理感受必將帶給孩子無窮的動力,甚至影響他的一生。如果投票,我愿意把票投給第二位老師。
【答案二】第一位老師:精英教育觀念.
其教育眼光只看中未來的結果。在他的眼里人是不平等的。有權勢、有名望才是有出息。如果按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哪個又是有出息的人呢?他自己又是個有出息的人嗎?如果按這樣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學生將來又能有多少人會成功呢?其教育觀念必定使其按照自己的價值取向讓學生立下所謂的大志,必定會讓學生瞧不起基層的勞動人民,必定讓學生的人生觀越來越狹隘。教育的結果必定是制造出一批批沒有成功感只有失敗感,而且處處總覺低人一等的失敗者。
第二位老師:關注人的發展。
其教育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其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有個性化的發展,而非按照老師的愿望去雕塑。因為其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和自主權利,尊重學生發展的規律。甚至也尊重兒童的一些幼稚想法。因而,這樣的教育必定會使孩子們在賞識的目光中充滿自信的學習著,將來走向社會,無論他們從事什么樣的職業,也一定是自信并且快樂的工作著、生活著。讓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發展,才是教育的真諦。
給學生的評語:
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人,是最有成就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
說明:教育的目的是滿足社會的要求,滿足個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一個人有利于社會,而自身又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和滿足,就是成功的人。
看了“語文教師面試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