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求職面試常見陷阱
日前正值求職高峰期,很多大學畢業生紛紛開始尋找工作,對于剛剛出道或者工作經驗欠缺的求職者來說,他們往往面臨著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嚴峻考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應屆畢業生求職面試常見陷阱,歡迎大家參考。
應屆畢業生求職常見陷阱
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并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后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危害:
如果長期耗在某個企業的試用期內,不僅會讓求職者蒙受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求職者的職業發展不利。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里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后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大學生求職:小心崗位陷阱
陷阱名稱:粉飾招聘崗位
招聘單位在招聘廣告上把職位寫成是“市場總監”、“保險事業部經理”,結果到了崗位,應聘者卻發現其實是去做“業務員”、“保險代理員”等。有的單位也會以“到基層先鍛煉鍛煉”為幌子,欺騙求職者,使他們繼續工作下去。
危害:
粉飾招聘崗位使得求職者就職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有些求職者由于種種原因,可能選擇了安于現狀,繼續這份工作,從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很大負面影響。
如何規避:
求職的時候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大學生勵志網提醒同學們,某些用人單位提供的虛而不實的職位,常常冠以好聽的頭銜,但是卻強調無需經驗,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單位雖在招聘廣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種職位,其實這些職位都是做業務的,甚至是沒有底薪的業務。
大學生求職:小心短信陷阱
陷阱名稱:短信招聘陷阱
通過發送類似于“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公關,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的手機短信找到可能上鉤的求職者,要求求職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危害:
求職者如果輕信這些短信,會白白浪費了錢財或者透露了個人信息。
如何規避:
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回個短信或者交點不明不白的錢就可以獲得好的職位是不可能的。
大學生求職:小心噱頭陷阱
陷阱名稱:招聘只為獲取創意或方案
由于聘請專家或者專業人才的費用較高,有些設計公司或者營銷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通過大規模招聘的方式來獲取好的創意或者方案。這類招聘往往要求應聘者做案例,進行創意反饋。
危害:
這些公司并無實際崗位,求職者會因此失去了別的工作機會。
如何規避:
求職者事先要和公司約定好策劃或者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你的創意或者策劃不得隨意使用。
職場新人面試怎么打動招聘者
對進入職場的應屆生而言,重要的是意識到這種巨大的變化,為如今的商業環境做好真正準備并取得成功。對于即將進入職場的應屆生,很多職場老鳥都會有很多經驗建議,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職場新人如何應對面試?”
當今社會,人們的溝通方式,公司的運營方式,還是我們獲取新聞、保持消息靈通的方式,如今都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進入職場的應屆生而言,重要的是意識到這種巨大的變化,為如今的商業環境做好真正準備并取得成功。
在這個關鍵時刻,年輕的專業人士有機會幫助他們的公司和機構發現新視角,表達價值觀并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于那些來到這樣的環境中開始職業生涯的職場新人,人力資源專家有三條建議:
主動推動招聘流程
有時候人們不愿意在求職期間主動與招聘主管和其他高管進行直接交流。做好功課,展現禮貌,但是別害怕去接觸他們。這關乎你的人生和未來。商業領袖往往忙于應對復雜的挑戰,并不總是有時間招聘新員工。你必須成為自己的招聘人員。
利用你的獨特視角
大多數雇主對于知道你是誰和你能做什么,有著同樣的興趣,尤其是在創造性的行業。創造力來自你獨特的性格和背景。這一點極有價值,特別是當公司想要尋求多元化的視角時。
你在大三那年暑假有沒有帶上背包環游歐洲?你是否掌握了多種語言?你熱愛玩空中飛人嗎?當我接受畢業后的第一次面試時,我能夠講述一些在紐約當門衛的有趣故事,以及這段經歷對我走好未來的道路有什么啟示。
所有你做過,寫過和說過的,都講述了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