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學生面試最全攻略借鑒
在一波又一波的簡歷投遞后,總會得到至少一次面試機會。求職者們在接到面試通知后,興奮激動之余千萬別忘了好好準備一下哦!例如我們可以在面試之前看一下面試技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大學生面試最全攻略借鑒_大學生面試指導2021,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HR提醒:求職者應警惕面試“雷區“
雷區一:準備不足
[案例]
HR:離預定面試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小時了,請問你什么時候能到?
面試者:哎呀你們公司到底在哪條路上啊,司機已經帶我繞了十分鐘的路了,你們這里真難找…
HR:你為什么要選擇我們公司?你對這個行業了解有多少?
面試者:我很喜歡這個行業,很喜歡你們的品牌,最喜歡的是_,這個產品的廣告非常有創意,我特別欣賞里面傳達的概念……”(報出的都是面試公司競爭對手的品牌和廣告)
HR: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我么?
面試者:那個,能介紹一下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么?
[避雷針]
既然已經去面試,就要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人對己都是一種最起碼的尊重。
事前最好準備工作做充足,可以通過網絡和熟人等渠道對該公司和所在行業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多留意相關的廣告、新聞和政策,出發前熟記地址,最好到網上查找好公交線路確保準時抵達。這樣在面試時才會胸有成竹,給HR留下準備充分、誠意十足的良好印象。
雷區二:奇裝異服
[案例]
某80后小朋友進門就嚇人一跳:頭頂棒球帽、身穿T shirt和軍裝褲,腳蹬球鞋,歪著脖子坐下來,一邊說話一邊不停用腳點地踩節拍,整個過程就像在唱RAP。臨了還和著拍子來一句:“你、是不是、覺得我、很特別?”天哪,原來面了個周杰倫啊?
[避雷針]
雖然現在的面試氛圍講求輕松自然,但面試本身還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可有些人偏偏把好好的面試間變成自己的秀場來大展才藝,看得人莫名其妙。奉勸那些崇尚個性張揚的年輕人面試時還是要莊重些,體現一定專業度。另類搞怪風格還是留到進了公司后的員工活動時再展現吧!
雷區三:裝可愛
[案例]
平時看到日劇韓劇里的女主角嗲聲嗲氣嬌滴滴地說話已經渾身起雞皮疙瘩了,更不要說眼前坐著的是一個故作可愛的男生。一上來就說:“我認識你公司某某的耶!”被問到喜歡哪種產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化妝品啦,大家都說我皮膚保養得可好呢!”(一邊含笑用手摸自己的臉)“我對保養很有研究的,平時出去逛街就會經常注意這方面的產品……”(捂臉作害羞偷笑狀)“噢,你們的產品也很好啦……”
[避雷針]
其實對某些偏陰柔風格的男孩子來說,在面試的時候更加要表現出成熟穩重的風格和睿智敏捷的思路,否則更會給人留下“娘娘腔”的印象。
雷區四:博同情
[案例]
有些人被問起離職原因,仿佛祥林嫂吃了黃連,涕淚俱下地歷數在前一個公司如何被老板欺壓、被同事排擠得暗無天日的生活;有些人跟他商量工資的時候就開始竹筒倒豆子訴苦:什么剛剛結婚買房子要還房貸啦,老婆剛懷孕家里開銷大啦,前一個無良雇主已經三年沒給下屬加過工資啦……同情沒博到,倒引起了反感。
[避雷針]
其實市場情況大家心知肚明,沒有必要談太多私人理由,有時一個合理的解釋和恰當的期望值,遠勝過千言萬語。
雷區五:表達不當
[案例]
有些缺乏經驗的面試者,尤其是平時不太鍛煉、性格內向的應屆畢業生在面試官面前表現得相當慌張,嘴唇哆嗦手腳發抖,握個手手心冰涼。回答問題像蚊子叫,下意識地做很多小動作來掩飾內心的緊張(比如雙手交叉),從頭到尾根本沒有正眼看過面試官。
這類人可能的確是有能力的人才,但是面試都如此慌張,如何讓HR相信你的人際溝通和抗壓能力呢?[避雷針]
建議此類面試者平時多對著鏡子作些口頭表達練習,多在人多的場合發表見解,提高自己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雷區六:不實事求是
[案例]
很多人為了凸顯自己的工作能力,往往會把一些不是自己做的工作、或是自己只參與一小部分的項目大包大攬說成是自己一個人的成果。明明是在供應商公司負活動協調硬說成獨立領導整個項目,明明只是打打電話發發傳真的助理事務說成從頭到尾統籌負責,這樣的謊言在資深的HR和業務經理面前根本不堪一擊,適得其反。[避雷針]
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把自己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得到的成長一五一十陳述,才是恰當的行為。
雷區七:不獨立
[案例]
曾經不止一次看到應聘者由媽媽或者男(女)朋友陪同前往,應聘者在里面面試,家屬等在前臺。問他/她為什么要人陪,誠實點的就回答“一個人來家里人不放心”,搞笑點的說“我們等下準備去兜馬路”,真令人哭笑不得。拜托,多大的人了,找工作都要家人陪著來,以后上班是不是出差還要帶個保姆啊?不禁讓人強烈懷疑此君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
[避雷針]
建議同學們事先熟悉面試路線,盡量不要家長護送,在面試時也盡量避免多提“我要問問家長的意思”這類話題。只有表現出獨立自主的能干,才能讓HR放心將工作交給你。
面試,你準備好了嗎?
去招聘會或網上投簡歷時,最好有個記錄,包括應聘的企業和職位、哪份簡歷投的哪家企業,在哪些企業招聘會上做過簡單面試,面試官是誰,面試內容是什么,提過多少待遇要求等等。在接到面試通知后,馬上上網查看一下。
面試通知,一般采用電話通知形式的較多。電話中,對方一般會先確認接電話的是否本人,再告知所應聘的公司及職位,還有面試的時間地點,面試官姓名及聯系方式等。有些公司還會貼心地告訴你乘車路線。道謝并結束通話后,就該開始著手為面試準備了。
首先,無論有沒有被告知乘車路線,大家都要自己再查詢或確認一下路線。
可以網絡查詢是最好的,這樣你可以看到路程所需花費的時間。但是在預估出門時間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考慮堵車之類的情況,避免面試遲到。實在因堵車等原因而不能準時到達的話,也要電話對方說明情況,請求諒解。因為很多企業都是統一面試,如果錯失了機會,可能就與心儀崗位失之交臂了。
其次,求職者還應在網上查一下該公司的相關背景和應聘職位的相關情況。
公司背景包括企業所屬行業、產品、項目、發展沿革、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薪酬水平、員工穩定性、發生的關鍵事件等,了解越全面、深入,面試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時,也有助于對企業的判斷,人才和企業是雙向選擇的關系。
應聘職位情況包括應聘職位的職位名稱、工作內容和任職要求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同一個職位名稱,各家企業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了解越多,面試成功的幾率就越大。要知道,企業在不同職位類型上,對求職者的要求是有不同側重的。比如,營銷類職位側重溝通力、客戶拓展力、機敏性;財會類側重嚴謹度、原則性;技術研發類側重邏輯性、專業性;企劃、創意類職位側重策劃力、思維的發散性;工程類側重執行力、實操性;人力資源類側重親和力、溝通力、推動力;行政服務類側重服務性、熱情度和細致度;而中高層管理類職位則側重認知的高度、領導力、協調整合力等。雖然每個人的風格已經基本定型,但面試時不妨適當做有針對性的表現。如果是應聘高管職位,最好能了解一下老板的相關背景和個性風格等。一般而言,老板肯定是面試的最后一關。
最后,還應學習一些實用的面試技巧。
比如怎么做好自我介紹、怎么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實力,以及一些常見的面試題怎么回答。若親友中有在企業做經理或HR的,能給你進行一場模擬面試,并現場評判,提提建議的話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你可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需要強調的是,一個簡要而優勢突出的自我介紹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求職還需要準備一身得體的職業正裝,盡管有些IT、創意類企業或職位可能要求不嚴,但也要著裝得體,不宜太隨意。整整頭發,擦擦皮鞋,也可噴點淡淡的香水,有口氣的準備口香糖,出發前最好照一下鏡子。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綜合各種因素后認為不適合或不值得去面試的,也可以放棄,但一定要知會企業,這是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
職業規劃面試難題 如何回答才令面試官滿意
根據調查顯示,最讓求職者感到無所適從、難以回答的面試問題就是:“你對未來三五年有什么樣的職業規劃?”在此結合眾網友的智慧結晶,教你如何回答這個“陰魂不散”的面試問題。
職業規劃:
要做好職業規劃,一定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確定目標:目標的確定需要與自己專業或是興趣愛好相關,也要與應聘的職位有關系。
2.分解目標:把職業目標按照時間節點分解,更有助于目標的達成。如,短期1—3年的目標;中期3—8年的目標;長遠8年以上的目標是什么。
案例1.“高齡”職場人,還能轉行嗎?
高齡職場人轉行,“不要老想著我能幫別人做什么,而是要考慮我能讓別人做什么。”
[求助]我是一名43歲的計算機高級工程師,因個人原因辭職后重新求職,發現找工作非常難!諸多招聘要求只要35歲以下的,也不知除了IT我還能做什么。雖然我的再學習能力比較強,但不知道從事什么行業適合我?我該換行嗎?
——網友“cfptxf”
[點撥]
網友“雨の心事”:
1.您今年43歲了,從事IT工作多年,對IT行業應該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2.雖然您是計算機工程師,但您可以選擇一份相關行業的管理人員職位,改變思路:“不要老想著我能幫別人做什么,而是要考慮我能讓別人做什么。”我相信以您這個年紀,結合您相當年份的工作經驗,完全能夠勝任一份事務型的管理工作,甚至更高級別的管理層;
3.制作一份吸引人的簡歷,讓別人能在你的簡歷中看到你的實力。年齡不是問題,而且現在很多公司都想招很優秀的管理人才,有一些年紀的人說話更有威信;
4.至于面試,年齡已經給了你足夠的氣場,至少一般的HR都會給予您一個尊重的態度,剩下的就看您的專業實力和談吐能力能否搞定對方了。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建議,但最簡單的往往是最有用的。
案例2.工資砍掉1/3的轉行機會,要不要去?
“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轉行有風險,重起爐灶薪資低。但是,如果你已經不幸投錯了行,那就峰回路轉、勇敢轉行吧!
[求助]我想去大城市工作,轉行做HR,面試了很多次卻都沒下文。我最近接到一個offer,但工資比現在要低1000元左右,比我的最低心理價位還要低上200元,這樣的轉行機會我該不該要?
——網友“喵霏喵”
[點撥]
網友“梓瑩”:
想轉行的人可以適當地為目前的工作和未來的前景做個“加減法”——分別寫出目前工作的優缺點,每個優點加一分、缺點減一分,加減一下,看看最后的分數。
你的轉行優勢在于年齡不大,入門還來得及,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城市做自己想做的事,未來發展前景可觀。若這些條件還不能足以讓你下定決心,那么找出說服自己“臥槽”的原因,相較于選擇這份目前除了薪資暫且讓你不滿意的工作,留下還是離開,哪個選擇讓你更不舒服?如果你有明確的答案了,相信你就知道如何選擇是對目前的自己是最合適的。
案例3.工作三年后該如何充實自己?
在職場上打拼最關鍵的三點是:興趣、生存和發展。要實現職場自我價值,就要確定自身的職業規劃,分解職業發展目標,逐個攻破。
[求助]我畢業三年了,第一年從事會計工作,后兩年從事的是跟會計不相關的職業。現在我想繼續做會計,應該如何充實自己?
——網友“s小落”
[點撥]
論壇網友“儀文”:
1.按照你的年齡,你應當分析自己是否還有繼續選擇和沉淀的機會;羅列出你想發展的行業或領域以及你所喜歡的行業或領域,找出并確定一個適合你的發展方向,制定出五年職業規劃。
2.在年齡適宜,并確定發展目標后,尋找工作機會,積累經驗,同時了解此行業及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所需的各類證書。任何時候,證書都是工作的“敲門磚”,趁年輕認真學習努力贏得這塊“敲門磚”。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別浪費20到30歲這最寶貴的十年時間!
案例4.“空窗期”過長,如何重返職場?
重返職場,HR會考量你重返職場的真正原因、你的工作穩定性,以及你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從這三點說服HR,就能得到被聘用的機會。
[求助]我畢業于重點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但畢業后3年都沒工作過,結婚后和老婆做了點小生意,現在每月有6000元的收入,不過沒有多余的資金擴大自己的生意。因此,我現在想“出山”找一份工作。但我已經29歲了,也沒有什么工作技能,不知道能找什么樣的工作?
——網友“聽媽媽de話”
[點撥]
網友:
對于你這樣的情況,任何面試官都會心存以下三大疑慮:
1.考慮到你重返職場的原因,只是因為暫時生意空閑,而非有個長遠的職業規劃。沒有一個公司會聘請一個隨時會離開的員工。
2.若你面試時挑明自己是為了學習職場經驗、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生意而來工作,那么站在公司角度,面試官會考慮你做生意所獲得的經驗和能力是否與你應聘的工作匹配,你能否給公司帶來利益。
3.薪水問題。如果你是為學習經驗而工作,那么經驗就是你的收入之一,但你是否能接受自由被限制、工作流程嚴謹以及被老板責罵的風險,而拿的實際薪水卻與之不成正比?
除以上三點,若想重新進入職場,你自身的“硬件”也需提高,你是否能花時間精力補足學歷上的欠缺和三年的“職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