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接待工作中的舉止禮儀
舉止,指的是人們的在外觀上可以明顯地被覺察到的活動、動作,以及在活動、動作之中身體各部分所呈現出的姿態。有時,它也叫舉動、動作、儀姿、儀態或姿態。在一般情況下,它主要是由人的肢體所呈現出的各種體態及其變動所組成。在現實生活之中,人們正是通過身體的種種不同的姿勢的變化,來完成自己的各項活動的。
人的舉止,在日常生活里時刻都在表露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對外界的反應,雖然它可能是自覺的,也可能是不自覺的。社交禮儀因此而將舉止視作人類的一種無聲的語言,又稱第二語言或副語言。正如達·芬奇所言:“從儀態了解人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的本來面目,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作為無聲的語言,舉止一般情況下叫體態語言,簡稱體態語或體語。它的特點有三:一是連續性,即其過程連續不斷,不可分割。二是多樣性,即傳遞同一信息時,可以多種舉止并行。三是可靠性,即相對于口語而言,它更多是無意識的,因而對人的內心世界的反應更加可信。
在人際交往中,舉止在人的相互溝通中作用甚大。具體來講,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其一,是表露功能。即它可以表達口語難以表達的信息,使雙方免于受窘。其二,是替代功能。即它可以替代口語,直接與對方交流、溝通。其三,是輔助功能。即它可以輔助口語,使人“言行一致”,思想得以強化,被表達得更清楚,更深刻。其四,是適應功能。即它可以適應本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其五,是調節功能。即它可以發出暗示,調節雙方關系,使對方作出積極反應。
社交禮儀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正式場合,要遵守舉止有度的原則。其含義,是要求人們的舉止合乎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具體說來,則是要求人的行為舉止要文明、優雅、敬人。
所謂文明,是要求舉止自然、大方,并且高雅脫俗,藉以體現出自己良好的文化教養。
所謂優雅,是要求舉止規范美觀,得體適度,不卑不亢,賞心悅目,風度翩翩,雋永嬌好,頗具魅力。
所謂敬人,則是要求舉止禮敬他人,可以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友好與善意。
根據社交禮儀的規范,應注意的舉止禮儀主要涉及手姿、立姿、坐姿、行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