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銷售員成長之道的絆腳石
俗話說,業務是企業的命脈,這個肯定要作為重點和機要去處理。而且作為營銷人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既影響個人收入,又耽誤團隊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哪些是銷售員成長之道的絆腳石,歡迎借鑒參考。
1、死干不動腦
記得還在學校的時候,營銷老師每每都會說起來一個基本的常識:做營銷工作一定要踏實、勤奮,怕吃苦、偷懶是不會有好的業績和收入的。于是,很多新人踏入工作崗位后,就是一天天的跑,一遍遍的跑。到了最后,市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是始終不知道市場的提升空間在哪里,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老市場,而不是空白市場。
筆者認為,營銷人員一定要領悟做事方法,領悟線路知識,如何精簡而又準確的表達,領悟公司的各項政策,如何靈活的運用。談客戶時能很快察覺客戶的意圖,通過客戶的言語,能夠知道客戶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學會察言觀色。
★ 啟示:
為什么看似“偷懶”的人,最終的結果是掙了錢、贏了市場啊?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在用腦子來思考一個問題:大單到底怎么做?
2、不能堅持
有些業務員工作前期是很努力,可是短時間沒有收獲,于是信念就開始動搖了,思想也消極了,也就有了一些順口溜——起的比雞早,睡的比小姐晚,干的活比牛還累,掙的錢比民工還少。
哪有剛播下種子立馬就可以開花結果的美事呢?有多少業務員半路上溜到有空調的網吧去上網聊天、打游戲?還看看大街上又有多少業務員騎著自行車冒著炎炎酷暑去拜訪客戶?(筆者皮膚比較黑,就是跑業務跑的;大夏天跑到客戶那里送彩頁——順便帶點老冰棍,客戶賊感動!效果賊好!)
★ 啟示
做業務不僅是體力與智力的雙重付出,同時很多時候也要為了工作割舍感情,學會堅強。
3、不會抓機會
有一家旅行社邀請譚小芳老師前去培訓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家社主要靠報紙廣告收客人,業務員就是電話談團、簽合同,從來沒有主動去跑過市場。
在培訓過程中,我提了兩點建議:首先將本寫字樓的單位拜訪一下,這是一個禮貌問題;其次,每次去簽合同的過程中,最起碼有1到2家相鄰單位的拜訪。最近我聽他們老板說,今年準備削減廣告開支,因為由于人員推廣,廣告投入少了,收客更多了!
★ 啟示
機會是為有準備的人而來的。我在做旅行社業務的過程中,深深的體會到,其實機會是自己創造的,任何一個目標客戶都有可能成為你的客戶,只是看你是否將銷售的“動作”做到位了。
4、過于熱情
有些業務員在推銷時太粘人,知道一個電話就三番五次地跟人聯系談業務,認識一個人,五句話不出就直接談事,親戚朋友一個也不放過,搞的和傳銷一樣。
有一個朋友和我說:有兩類人,他從不給名片——旅行社和保險公司的人。他也許見過個別雷人的業務,可能就是受驚了。
5、不講誠信
有些業務員不講誠信,簽合同的時候態度好到可怕,到團隊有問題的時候態度又壞到可怕,一前一后,一個人兩張臉,這也算能接受的。
更厲害的是,有部分冒充旅游公司的假業務員騙人錢財,這些人也很大程度上壞了旅游業務員的名聲;網絡上旅行社業務員攜款潛逃的事件也是時有發生,讓客戶對這個行業的管理水平都不敢放心。
6、素質不高
國內業務員的整體素質低,經常是高中生、大專生,正規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不占大多數當然所謂素質不高,是相對于高科技行業或者別的行業來說。當然,我也不能不承認一些旅行社的總部里確實是有點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的,也是杯水車薪。
筆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很多社業務員(甚至經理)表面看上去像個專業人員,實際在工作中,一說話,一談事,一做事,就知道了他們的底細:很多都是裝出來的且裝的還是漏洞百出。
以上誤區是營銷人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如果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將大有裨益。同時從上面的篇幅可知,營銷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企業營銷工作成敗的關鍵之一。而綜合素質的高低與否,一看其品德思想,二看其行為習慣。品德思想是內在的東西,一時難以評價和量化(內藏于心)。而行為習慣卻是有目共睹、直接關乎工作的成敗得失(形諸于外)。
一個具體的人,總是優點與缺點并存的。世間本無完美的人。但對于工作與生活,在品行習慣上卻必須揚長避短。這樣才能于工作于自己有利。
當然,除了上面的六大誤區,還有六種惡習,是對銷售工作也是產生負面影響的。
1、言行消極
所謂言行消極,是指每天心態萎靡不振,怨天尤人。言語之間,僅顯負面思維,有意或無意的喜歡傳播負面消息。據心理學家說,人每天產生成千上萬個想法。但每天固定的想法就幾個。其中有許許多多的人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消極的、負面的想法上。一個擁有負面想法的人,不僅無法勝任工作,也無法面對生活,他的言談舉止必然也是消極的。消極的習慣是一種病毒,很容易的就傳染給別人。
銷售是一種持續面對挑戰的工作,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銷售團隊,都必須要求良好的“士氣”。否則必然軍心不穩,天下大亂。言語消極其實是一種病,經常有言語消極的人都是因為染上了消極思維的習慣。同時,銷售工作是一種對心態與激情要求很高的工作,否則無法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那么如何做到積極的心態呢?
2、飛短流長
第二大惡習是“飛短流長”,所謂飛短流長,是工作不放在正事上,成日打聽和傳播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舉凡工作(正事)以外的“婚喪嫁娶、人事升降、機構改革、新來舊走”,無不是這些人關注的對象。一有風吹草動,便樂此不彼的四下竄連,相互討論。
飛短流長消磨了時間,降低了士氣、耽誤了正事。于人于己都是一大惡習。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小道消息也是如此。有進取心的營銷人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將精力放在學習與工作上。對于小道消息大可采取聽之任之、一笑了之的態度。所謂謠言止于智者也是這個道理。
3、不務正業
不務正業,顧名思義,乃是工作的時間做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吃喝嫖賭、游山玩水、燈紅酒綠等。業務人員不務正業,即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當然任何事情還是人的因素第一。
不務正業的銷售人員本身就沒有嚴格自律的精神與高度的責任感。大多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混則混的態度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他們的心理狀態。與不務正業形影不離的一個惡習就是——騎驢找驢、這山望著那山高。
4、聲色犬馬
銷售行業的特色之一是誘惑特別多,比如“聲色犬馬”,有限的“聲色犬馬”是生活的調劑。作為商業上應酬,也是無可厚非。只是銷售人員要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不能亂了性子,以至沉迷于聲色。筆者就曾聽過、見過太多的銷售人員四處留情,處處是“遺留問題”,最終害人害己。
5、言高于行
有位企業家形象的將這種人稱為“三拍”人員。即事前拍腦袋(隨便決策、輕易許諾),事中拍胸脯(盲目樂觀),事后拍屁股(走人)。
這類人員光看業績還以為其精明強干,實則草包一個。腦滿腸肥、肥頭大耳、巧言令色、油嘴滑舌是這種人的典型形象。死的能說成活的,沒做過的事經他們嘴巴一“忽悠”,大都有“置身其中”之感。對付這種人,筆者有一個好辦法就是聽其言,觀其行。
6、拉幫結派
所謂拉幫結派,指表面上講究江湖意氣、哥倆好。實則刻意營造自己小圈子。對于圈子以外的人,要么老死不相往來,要么嚴防死守,要么打擊報復。純以個人的私利結成朋友圈,而不是從公司的整體利益出發團結所有公司成員。
拉幫結派其實就是山大王主義。某領導一上臺,對原來的人員馬上清洗。慢慢將自己的舊部扶持上來。某領導從某個崗位一撤退,于是“樹倒猢孫散”,跟著一窩人也跑了。
關于誤區,管理人員就要做好輔導工作,做好企業教練的職責;對于惡習呢,我的個人建議,嚴肅紀律,整頓隊伍,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