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3月校招面試的技巧
校招優勢明顯遠大于社招,大多數校招企業都是大型企業,非常適合應屆畢業生。為了能在校招中脫穎而出,我們應該怎么準備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參加3月校招面試的技巧_3月校招面試需要注意的細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3月校招面試細節
一、完整、充分表達自己的簡歷
不必刻意為簡歷加太多修飾的東西,詳細地自我介紹以及入職需求和充分的個人履歷,就已足以給用人單位留下深刻的印象,請記住:用人單位用的是人,腳踏實地做事做人的人,太多的裝飾有時反而適得其反。
二、尋找適合你的職位
熟悉或是適合的職位,能讓你信心十足,增加成功的機率。
三、適當的禮儀、充分的重視
在接到面試通知的時候,不論你是否決定前往面試,都要認真記錄下對方告知的地址和可聯系電話,讓對方感到你重視這個面試通知,并且誠懇地向對方道謝。(或許,有時通知你面試的人,就是即將面試你的HR)
四、要有時間觀念
記住守時記住要在通知面試的時間提前十分鐘到達,不要遲到或是太早到。遲到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也顯得對面試不太重視,如果你不熟悉路程地點,就預留更多的時間在路上;太早到會打亂別人的計劃,因為在約定時間前,對方的HR可能有其它安排,也或許正在面試別的求職者。
五、一顆平常心、謙和的態度助你贏得印象分
對招呼你的前臺小姐,或是助理秘書,記住報以謝意和禮貌,不要盛氣凌人。或許有些人以為,負責招呼的人都是職位不高、無關緊要的人物,但是很多時候,HR通常會在面試過后,詢問這些人一些相關意見,有時她們一句話,就足以致你以死地了。
六、細節看個人素養
喝完水后的一次性杯,要記得自己扔了;在等待面試的過程中,不要亂碰面試單位的辦公用品或是文件;進門或離開的時候記得隨手關門;坐過的椅子記得放回原位。
七、儀態定成敗
在面試過程中,注意坐姿端正,面部表情平和,眼神不要游離,不要有太多的肢體動作和不必要的附加表達,比如搓手、咬唇等動作能讓對方看出你的緊張。如果確是緊張,可通過深呼吸或是心理暗示緩解情緒。心理暗示:在心里對自己說“我很出色,我很好,我一定可以表現優秀,面試成功!”多說幾遍,就能增強信心。
八、感恩之心待往昔
在面試過程中,考官經常會提問你在舊單位離職的原因,并且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較為重視。請注意盡量不要評擊或是抵毀你的舊任職單位,更不能泄露一些商業秘密,因為這關系你的素質和人品。離職的原因,盡量合情合理,不論是否面試成功,都要記得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形象。
九、工作也需一定的執著
一些求職者通常以為工作經驗越是豐富越是受用人單位青睞,其實未必。作為我來說,如果看到求職者的工作簡歷上有長長的一串公司名單,任職時間都不長,我會懷疑此人的工作穩定性,如果對方不是特別優秀,我會放棄選擇此人。想來,沒有任何用人單位愿意成為一個培訓場所,為社會不停輸送人才。所以切記不要在工作簡歷上填寫太多的工作經歷,有些只工作了一個月或是半個月,與面試工作無關的工作經驗,可省還是省了吧,工作也需一定的執著。
十、待遇薪金
適可而止如何適當提出自己的待遇要求,對于求職者來說,這通常是一個難題,提得少了,怕吃虧;提得高了,怕錯失機會。每一份工作,都有一個范圍內的相關行業待遇,在面試前,最好通過一些渠道了解清楚,提出較為適中的要求,而不至于因為“獅子開大口”嚇怕用人單位。最適中的價錢是行業的中間價,當然,如果你足夠自信,也可適當要求更高。
十一、細節定運程
面試完畢,記得對考官司誠懇地表達你的謝意,感謝他(她)給了一個機會讓你表達自己。離開之時,記得把椅子擺回原位,隨手把門帶上,收腹挺胸地離開,挺直的背影代表著你堅定的意志和足夠的自信,更代表著你優良的素質。
十二、最后印象分
如果情況允許(比如你有對方HR的電子郵箱),不論你是否有意到該公司任職,都不妨再寫信給對方,誠懇地表達你在面試中一些表達不足的補充或是表達你的謝意。此舉不但表達你對該份工作的重視,更能體現你良好的個人修養。
校招面試如何應對
很多人在應聘面試的時候會感到緊張,一是擔心考官會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二是擔心自己的表現。作為一個經常跟應聘者進行溝通的HR從業人士,我想跟應聘者分享的是,面試是一種友好的雙向交流,以下信息可以幫助你順利通過面試關:
回答面試考官提問的時候
調整心態。面試考官只想知道你的真實業務技能水平和你能展示出來的綜合素質,不是要把你問倒。你要做的就是推銷和展示自己,把面談當作與客戶間的愉快交流,把自己適合應聘崗位的業務能力傳遞給面試考官。主動出擊。很多情況下,面試考官并不是人力資源的專業人士,可能他無意間制造了緊張氣氛,比如提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或是問得很模糊讓人難以捉摸,遇到這種情況,你也不要慌張,你可以嘗試著談你對這個問題理解,如可以問“您想要問的是不是這樣?”、“您要我談的看法是不是關于怎樣……”把問題明確,你就好回答了。謙遜耐心。
自信是必須要有的,但是不能狂妄,切忌顯得不耐煩,比如,考官一邊翻簡歷,一邊讓你作自我介紹,如果你說,“我的經歷都在簡歷上寫著呢”,你給面試考官的印象肯定不會好。誠實應對。可能求職者學過一些回答問題的技巧,學過怎樣去回答一些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如問為什么要換工作?我就經常碰到一些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家里出了點事,需要回家處理之類的回答,對于這類答案,我基本上認定他(她)屬于沒有說實話的一類。要知道,如果面試考官認為你不誠實,那么你的入圍機會就非常渺茫了。
該你問問題的時候
“關于公司的情況,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你有什么問題需要問嗎?”有經驗的面試考官,一般都會留幾分鐘給應聘者提問題,這是對應聘者的一種尊重和理解,因為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面試考官有義務讓應聘者對公司、對職位有更多的了解,往往這時候有一部分求職者會很“大度”:“沒有了,我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沒有什么問題,我相信貴公司是一家正規的公司”,如果是這樣,面試考官會降低對你的綜合評價。
關于待遇,如果面試考官不提及,應聘者應該大膽的問。我多次碰到過這種情況,有些人你問他兩三次,他也不敢提,只會說一些諸如“工資不是我首要關注的問題,我只看中公司給我的這個平臺”、“我想只要我干出成績,公司一定會給我相應的報酬”的話,考官要問的關鍵不是你的要求是否是在公司的薪酬政策范圍之內,而是要看看你對自身經歷和能力的“掂量”,所以,你應該大膽地說出來,但是也不能漫天要價。你可以問的問題還包括“這個職位設置的目的”、“上班的工作時間是怎樣的”、“我的試用期會有多長”,關于個人職業發展,關于勞動合同方面的細節,關于公司的發展戰略,都是可以問的,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問題不能過多,問多了會給人在打探消息的印象。
3月校招面試技巧
在眾多的外資企業中,企業面試更看重的是第一印象,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外資企業用人將經歷、儀容、談吐作為衡量標準
一項針對浦東新區30家外企的專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90%的企業會把第一印象作為用人標準。浦東新區金橋職業介紹所副所長潘峰日前表示,針對求職者熟悉面試技巧的情況,一些企業往往會從細節處考察,個別企業因此出現了面試前移的現象;求職者參加面試時應多加注意,千萬別讓不恰當的儀容談吐變成求職路上的“擋道石”。
企業重視第一印象
據了解,浦東新區職介所對該區柯達、西門子、日立、申美等30家外企做了一項“企業如何開展招聘面試”的專題問卷調查。這次調查特別針對企業基礎工種、初級管理崗位的招聘面試,結果表明,并不像大多數求職者認為的那樣,現在用人單位會做全方位的考察,第一印象不起決定性作用。實際上,90%企業會把簡歷中的工作經歷、儀容儀表、談吐舉止三方面的第一印象作為用人的標準。
另外,調查中也發現一些企業為應對求職者熟悉面試技巧而從細節處考察求職者,個別企業甚至出現了面試前移的現象。如惠普公司在招客服人員時,從打第一個電話通知求職者面試時,求職者接聽電話的方式就已經是在面試了。還有用人單位在招基礎工種時,并不注重求職者的專業技能,而是看求職者的態度,看他們求職愿望是不是強烈。能率公司認為,簡單工作沒有強烈的求職愿望也做不好。
簡歷要突出優勢
簡歷是求職的敲門磚,據潘峰介紹,專題問卷調查的結果還表明,企業在對求職者進行初選時并不會花很長時間。因此求職者在簡歷中要讓用人單位在短時間內感覺或許你就是合適的人。而要做到這樣簡歷要遵循八字真諦:簡明扼要、突出優勢。工作經歷是簡歷的精髓部分,對沒有工作經歷的應屆生來說,上過的課程、實習經歷、學生工作這些都要能傳遞給用人單位有能力快速學習,并且能馬上上手工作的信息。此外,寫簡歷也要避免名不副實、千篇一律。
跳槽不是越跳越好
根據職業規劃的三圈理論,“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市場需求”這三圈的交集就是理想工作。
潘峰說,現在青年求職者在找工作時存在專職匹配、薪資福利一步到位、崗位職務一步到位的三大誤區。一些人將薪資福利作為職業發展的唯一標準,頻繁跳槽。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關注求職者工作連續性、工作穩定性、技能相關性。跳槽經歷增多,企業錄用的可能性會更少。因為多次短時間的工作,并不能使求職者的專業深入,也會留給用人單位穩定性差,對企業不忠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