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_計算機崗位面試題
計算機的面試者想要得到面試官的認可,面試前做好面試準備很有必要,那么你知道面試計算機崗位的常見問題有哪些嗎?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一
1、TCP為什么需要3次握手,4次斷開?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已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突然又傳送到了服務端,因而產生錯誤”。 client發出的第一個連接請求報文段并沒有丟失,而是在某個網絡結點長時間的滯留了,以致延誤到連接釋放以后的某個時間才到達server。本來這是一個早已失效的報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后,就誤認為是client再次發出的一個新的連接請求。于是就向client發出確認報文段,同意建立連接。假設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發出確認,新的連接就建立了。由于現在client并沒有發出建立連接的請求,因此不會理睬server的確認,也不會向server發送數據。但server卻以為新的運輸連接已經建立,并一直等待client發來數據。這樣,server的很多資源就白白浪費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辦法可以防止上述現象發生。例如剛才那種情況,client不會向server的確認發出確認。server由于收不到確認,就知道client并沒有要求建立連接。”。主要目的防止server端一直等待,浪費資源。
為什么4次斷開?
因為TCP有個半關閉狀態,假設A.B要釋放連接,那么A發送一個釋放連接報文給B,B收到后發送確認,這個時候A不發數據,但是B如果發數據A還是要接受,這叫半關閉。然后B還要發給A連接釋放報文,然后A發確認,所以是4次。
在tcp連接握手時為何ACK是和SYN一起發送,這里ACK卻沒有和FIN一起發送呢。原因是因為tcp是全雙工模式,接收到FIN時意味將沒有數據再發來,但是還是可以繼續發送數據。
2、TCP和UDP有什么區別?
TCP是傳輸控制協議,提供的是面向連接、可靠的字節流服務。通信雙方彼此交換數據前,必須先通過三次握手協議建立連接,之后才能傳輸數據。TCP提供超時重傳,丟棄重復數據,檢驗數據,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證數據能從一端傳到另一端。UDP是用戶數據報協議,是一個簡單的面向無連接的協議。UDP不提供可靠的服務。在數據數據前不用建立連接故而傳輸速度很快。UDP主要用戶流媒體傳輸,IP電話等對數據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
3、交換機與路由器有什么區別?
①工作所處的OSI層次不一樣,交換機工作在OSI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OSI第三層網絡層
②尋址方式不同:交換機根據MAC地址尋址,路由器根據IP地址尋址
③轉發速不同:交換機的轉發速度快,路由器轉發速度相對較慢。
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二
1、ARP是地址解析協議,簡單語言解釋一下工作原理。
(1)首先,每個主機都會在自己的ARP緩沖區中建立一個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間的對應關系。
(2)當源主機要發送數據時,首先檢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對應IP地址的目的主機的MAC地址,如果有,則直接發送數據,如果沒有,就向本網段的所有主機發送ARP數據包,該數據包包括的內容有:源主機IP地址,源主機MAC地址,目的主機的IP地址。
(3)當本網絡的所有主機收到該ARP數據包時,首先檢查數據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則忽略該數據包,如果是,則首先從數據包中取出源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經存在,則覆蓋,然后將自己的MAC地址寫入ARP響應包中,告訴源主機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機收到ARP響應包后。將目的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發送數據。如果源主機一直沒有收到ARP響應數據包,表示ARP查詢失敗。
廣播發送ARP請求,單播發送ARP響應。
2、ICMP協議?
ICMP是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于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器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并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于用戶數據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ICMP報文有兩種:差錯報告報文和詢問報文。
3、DHCP協議?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是一種讓系統得以連接到網絡上,并獲取所需要的配置參數手段。通常被應用在大型的局域網絡環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網絡環境中的主機動態的獲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務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夠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三
1、網橋的作用?
網橋是一個局域網與另一個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
2、數據鏈路層協議可能提供的服務?
成幀、鏈路訪問、透明傳輸、可靠交付、流量控制、差錯檢測、差錯糾正、半雙工和全雙工。最重要的是幀定界(成幀)、透明傳輸以及差錯檢測。
3、網絡接口卡(網卡)的功能?
(1)進行串行/并行轉換。
(2)對數據進行緩存。
(3)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安裝設備驅動程序。
(4)實現以太網協議。
4、私有(保留)地址?
A類:10.0.0.0——10.255.255.255
B類:172.16.0.0——172.31.255.255
C類:192.168.0.0——192.168.255.255
5、TTL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哪些工具會用到它(ping traceroute ifconfig netstat)?
TTL是指生存時間,簡單來說,它表示了數據包在網絡中的時間,經過一個路由器后TTL就減一,這樣TTL最終會減為0,當TTL為0時,則將數據包丟棄,這樣也就是因為兩個路由器之間可能形成環,如果沒有TTL的限制,則數據包將會在這個環上一直死轉,由于有了TTL,最終TTL為0后,則將數據包丟棄。ping發送數據包里面有TTL,但是并非是必須的,即是沒有TTL也是能正常工作的,traceroute正是因為有了TTL才能正常工作,ifconfig是用來配置網卡信息的,不需要TTL,netstat是用來顯示路由表的,也是不需要TTL的。
6、路由表是做什么用的?在Linux環境中怎么配置一條默認路由?
路由表是用來決定如何將一個數據包從一個子網傳送到另一個子網的,換句話說就是用來決定從一個網卡接收到的包應該送到哪一個網卡上去。路由表的每一行至少有目標網絡號、子網掩碼、到這個子網應該使用的網卡這三條信息。當路由器從一個網卡接收到一個包時,它掃描路由表的每一行,用里面的子網掩碼與數據包中的目標IP地址做邏輯與運算(&)找出目標網絡號。如果得出的結果網絡號與這一行的網絡號相同,就將這條路由表六下來作為備用路由。如果已經有備用路由了,就載這兩條路由里將網絡號最長的留下來,另一條丟掉(這是用無分類編址CIDR的情況才是匹配網絡號最長的,其他的情況是找到第一條匹配的行時就可以進行轉發了)。如此接著掃描下一行直到結束。如果掃描結束仍沒有找到任何路由,就用默認路由。確定路由后,直接將數據包送到對應的網卡上去。在具體的實現中,路由表可能包含更多的信息為選路由算法的細節所用。
在linux上可以用“route add default gw<默認路由器 IP>”命令配置一條默認路由。
7、RARP?
逆地址解析協議,作用是完成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無盤工作站,因為給無盤工作站配置的IP地址不能保存。
8、運輸層協議與網絡層協議的區別?
網絡層協議負責的是提供主機間的邏輯通信
運輸層協議負責的是提供進程間的邏輯通信
看了“計算機面試常問問題”